「Mayday! Mayday! Mayday!」——遇難求救訊號
有一艘漁船失火了,冒出濃煙!船上每個人都有生命危險,他們馬上發出求救訊號。加拿大海岸防衛隊很快地就趕到出事地點,救起全部的船員。加拿大海岸防衛隊的一位長官說:「如果海上珍寶號的船長沒有發出『Mayday』的求救訊號,我們根本就找不到他們。」a
當無線電台發出「Mayday!Mayday!Mayday!」的求救訊號時,就表示有人遇到危急的情況,有生命危險,需要馬上救援。但發出這個求救訊號真的有用嗎?有的,在2008年,美國海岸防衛隊執行了2萬4000多次的搜救任務,救了4910人,也就是平均每天救了13個人,還幫助了3萬1000多個遇險的人。
不過,為什麼求救訊號要用「Mayday」來表達呢?而在無線廣播尚未發明之前,船隻遇難時是如何發出訊號,請求救援的呢?
早期的求救方法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中的一艘船,聖母瑪利亞之羅撒號遇到暴風雨,在海上漂流,當時他們就發射船上的大炮來向人求救,但最後船隻還是沉沒了,據報當時沒有任何人生還。另外,早期的船員會升起旗子來傳達求救信號。直到現在,如果一艘船遇難向外求救,可以升起一面白底紅色交叉圖案的旗子,這就是國際公認的求救信號。
到了18世紀60年代,船員開始運用另一種視覺信號來求救,就是打旗語。旗手的雙手各拿一面旗子,而這兩隻手就好像時鐘上的指針,手所指的方向、位置代表不同的字母和數字。
不過,旗子、大炮和其他求救的視覺信號,只能在附近有船隻經過時看到或聽到才有用處,不過,通常遇難的船隻得到拯救的機會是十分渺茫的。那麼求救信號後來又有什麼改進呢?
更好的求救方法
到了19世紀40年代,通訊科技突飛猛進。塞繆爾·莫爾斯(摩斯)發明了莫爾斯電碼(摩斯密碼),電報員可以用發報機將信息透過電線傳給對方。只要電報員敲擊按鍵,對方就會收到電子訊號。莫爾斯利用短音的「滴」,符號為「.」(點)和長音的「答」,符號為「-」(一橫),來建立電子訊號,不同的搭配組合代表不同的字母和數字。
船員在海上要發莫爾斯電碼的話,就不用電報員打電子訊號,而是會用一閃一閃的燈光來傳遞訊號,閃光的時間長就代表「-」(一橫);閃光的時間短就代表「.」(點)。不久之後,船員便開始使用一個簡單又特別的訊號來求救,就是三個點、三個一橫、三個點(...---...)來代表英語字母的「SOS」。b
之後人們又想出更好的求救方法,可以把求救訊號傳得更遠更廣。1901年,吉列爾莫·馬可尼發出第一個橫跨大西洋的無線電訊號。所以現在船員不再使用閃光,而改用無線電來發「SOS」求救訊號。不過,當時人還不能使用無線電來對話,所以無線報務員無法直接開口求救,而當時人們還沒想出「Mayday!Mayday!Mayday!」的求救信號。
1906年,雷金納德·菲森登首次用無線電廣播來傳送音樂和演講。人們終於可以透過無線電廣播聽到人說話。在80公里(50英里)外的海上,船員由於有無線電的設備,也可以聽到菲森登廣播的節目。1915年,有很多人在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巴黎鐵塔)聽到,由1萬4000公里(8800英里)外的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現場轉播的演講,聽到的人都感到很興奮!1922年,美國的美利堅號軍艦停泊在新澤西州迪爾鎮外600多公里(400英里)遠的海上,船上的人第一次用無線電跟陸上的人談話,當時船員十分興奮高興!
統一各國的求救訊號
20世紀的20,30年代,很多人開始用無線電來跟對方談話。不過,不同船隻上的人說的語言都不同,那麼,要是船隻遇難,船長要用哪種言語發出緊急的求救訊號,讓說不同語言的人都可以馬上了解呢?1927年,《國際無線電報公約》解決了這個問題,決定採用「Mayday」作為國際求救訊號。c
幸好,通訊技術不斷進步。今天雷達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已取代大炮和旗語。現在,無線電已經是船隻的基本配備,救援組織正24小時不斷地監察和留意有沒有無線電的求救信號。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例子,不論船隻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發出「Mayday!Mayday!Mayday!」的求救訊號,都很可能會有人聽到。以往,要是你遇到海難的話,獲救的希望就很渺茫。但在今天,你大可以放心,只要你發出訊號就會有人來救你的!
[腳注]
a 引錄自《救援任務與生還者的真實故事——加拿大的無名英雄》一書。
b 其實「SOS」並沒有特別的含意,只是「SOS」很容易發出,又很容易辨認,所以就被選為求救訊號。
c 為免誤聽,或跟其他訊號混淆,「Mayday」必須連續呼叫三次。
[第27頁的圖片]
海上珍寶號漁船失火冒出濃煙!
[鳴謝]
Fisheries and Oceans Canada, © Her Majesty the Queen in Right of Canada, 2010, 承蒙准許使用
[第28頁的圖片]
船員在海上要發莫爾斯電碼的話,就不用電報員打電子訊號,而是會用一閃一閃的燈光來傳遞訊號
[鳴謝]
© Science and Society/Sup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