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
第15章注释
15:1
公议会 见太26:59的注释。
彼拉多 公元26年,彼拉多受罗马皇帝提比略任命做犹地亚的总督。他担任总督一职大约有10年的时间。一些世俗作家也提到过彼拉多,其中包括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塔西佗在著作中说,彼拉多于提比略在位期间下令处死了基督。在以色列凯撒里亚的古罗马剧场,有人发现了包含“犹地亚总督本丢·彼拉多”字样的拉丁语碑文。(另见附录B10,其中标示了本丢·彼拉多统治的范围)
15:2
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见太27:11的注释。
对,我是 见太27:11的注释。
15:6
都会……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 四卷福音书都提到了这件事。(太27:15-23;路23:16-25;约18:39,40)《希伯来语经卷》中并没有这个惯例的依据或先例,但看来到了耶稣的时代,犹太人已经有了这个传统。这个做法对罗马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有证据表明他们曾经为了讨好民众而释放囚犯。
15:13
再次 根据路加福音23:18-23,民众至少喊叫了三次,要求彼拉多处死耶稣。马可福音的记载表明,彼拉多三次问民众跟耶稣有关的问题。(可15:9,12,14)
15:15
鞭打 见太27:26的注释。
15:16
总督府 见太27:27的注释。
15:17
他们给耶稣穿上紫色袍子 士兵这样做是为了嘲笑和戏弄耶稣,因为他说自己是王。马太的记载(27:28)说,士兵拿了一件“鲜红色的外袍”搭在耶稣身上。这种袍子主要是王、地方法官或军官穿的。马可和约翰的记载(19:2)都说,袍子是紫色的。但在古代,“紫色”一词可以指任何一种混合了红色和蓝色的颜色。此外,背景、观看的角度以及光线的折射,都会影响人实际看到的颜色。几个福音书执笔者记载的颜色有所不同,这表明他们没有互相照抄。
冠冕 除了本节经文提到的紫色袍子,士兵还给了耶稣一个用荆棘编成的冠冕和一根当作权杖的“芦苇”(太27:29),用这些代表君王身份的东西来取笑他。
15:18
万岁 见太27:29的注释。
15:19
向他吐唾沫 别人以这种方式表达对耶稣的蔑视,这应验了耶稣自己说的话(可10:34),以及一个关于弥赛亚的预言(赛50:6)。(另见可10:34的注释)
向他下拜 又译“向他表示敬意”。在这里,希腊语动词pro·sky·neʹo用来指那些士兵为了嘲弄耶稣而向他下拜,并叫他“犹太人的王”。(可15:18;另见太2:2的注释)
15:20
把他……钉在木柱上 又译“把他……挂在木柱上”。(另见太20:19的注释,以及词语解释“木柱”“苦刑柱”)
15:21
昔兰尼 见太27:32的注释。
他是亚历山大和鲁孚的父亲 只有马可提到昔兰尼人西门是谁的父亲。
强迫他服役 罗马政府会强迫人民服役。例如,他们会强迫人民和牲畜服役,或者在有需要时征用任何东西来执行公务。(另见太5:41的注释)
苦刑柱 见太27:32的注释。
15:22
各各他 见太27:33的注释。
骷髅头 希腊语原文是Kra·niʹou Toʹpos,译自希伯来语词gul·goʹleth。(另见约19:17的注释)
15:23
混了没药的酒 平行记载马太福音27:34说,酒是“混了胆汁”的。看来这种酒既加了没药也加了胆汁。这几种成分混合在一起,显然是为了镇痛。(另见本节经文的注释:耶稣却不肯喝;太27:34的注释)
耶稣却不肯喝 耶稣在面对这场信心的考验时,看来不想有任何感官受到麻痹。
15:24
抽签 见词语解释。
分他的外衣 见太27:35的注释。
15:25
上午9点 直译“第三个小时”。有人认为,这里的记载跟约翰福音19:14-16互相矛盾,那里说彼拉多是在“大约中午12点”让人把耶稣送去处决的。虽然圣经没有提供详细的资料,说明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异,但有几点值得留意。关于耶稣在地上的最后一天里各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各卷福音书的记载基本一致。四卷福音书都说,那些祭司长和长老们在天亮之后聚集起来,然后把耶稣押去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那里。(太27:1,2;可15:1;路22:66-23:1;约18:28)马太、马可、路加的记载都说,从“中午12点……直到下午3点”,黑暗笼罩大地,当时耶稣已经被钉在柱上了。(太27:45,46;可15:33,34;路23:44)关于耶稣被执行死刑的时间,也许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有些人认为,鞭刑是死刑的一部分。有时,鞭刑造成的伤害确实足以致命。耶稣扛着苦刑柱走了一段路以后就承受不住,需要有人替他扛,可见他受到了残酷的鞭打。(路23:26;约19:17)如果把鞭打看作执行死刑的第一步,那么在耶稣被鞭打以及实际被钉在苦刑柱上之间,理应会相隔一段时间。马太福音27:26和马可福音15:15的记载支持这个理解,经文都在同一句话里提到“鞭打”和“在木柱上处决”。因此,关于死刑在什么时候开始执行,不同的人也许会根据各自的理解给出不同的时间。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彼拉多听说耶稣很快就死去时那么惊讶,因为可能在他看来,耶稣被钉在柱上时死刑才开始执行。(可15:44)此外,圣经执笔者在叙述中习惯把白天分成四个时间段,每段三个小时,跟划分夜晚的方式一样。由于这个缘故,圣经原文常常提到“第三个”“第六个”“第九个”小时,这些时间是从早上大约6点日出开始计算的。(太20:1-5;约4:6及脚注;徒2:15;3:1;10:3,9,30及脚注)最后,因为当时没有钟表,人们没法精准地知道时间,所以在描述时间时通常会加上“大约”一词,就像约翰福音19:14一样。(太27:46;路23:44;约4:6;徒10:3,9)总的来说,马可在本节经文说的事,可能不仅指耶稣钉在木柱上,也包括之前的鞭打,而约翰说的只是耶稣钉在木柱上这件事。两位执笔者提到的可能都是大概的时间,并按照他们各自的理解用不同的时间段(以三个小时为单位)来表达,而且约翰直接用了“大约”这个词。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因素,两段记载提到的时间有出入。还有一点值得留意,约翰是在马可福音完成几十年之后执笔写福音书的,但他记述的时间还是跟马可不同,这恰好说明约翰并没有照抄马可的记载。
15:27
强盗 见太27:38的注释。
15:28
有些后期的抄本在这里加插了一句引自以赛亚书53:12的话:“这就应验了圣经所说的:‘他被人当作罪犯。’”但这句话没有出现在那些最早期、最可靠的抄本里,因此显然不是马可福音原文的一部分。不过,路加在上帝的指引下写过一句类似的话。(路22:37)有些学者认为,一个抄经士把路加福音的那句话抄在了马可福音这里。(另见附录A3)
15:29
摇着头 见太27:39的注释。
15:30
苦刑柱 见太27:32的注释。
15:32
苦刑柱 见太27:32的注释。
15:33
中午12点 直译“第六个小时”。(另见太20:3的注释)
黑暗 平行记载路加福音23:44,45补充说,当时“没有一丝阳光”。这场黑暗肯定是上帝施行的奇迹,而不可能是由日食引起的。日食只会发生在新月的时候,但当时是逾越节期间,是满月的时候。此外,日食持续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8分钟,但这场黑暗却长达3小时。
下午3点 直译“第九个小时”。(另见太20:3的注释)
15:34
以利,以利,拉马·萨巴克塔尼? 见太27:46的注释。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 见太27:46的注释。
15:35
以利亚 这个名字在希伯来语原文中的意思是“我的上帝是耶和华”。
15:36
酸酒 见太27:48的注释。
秆子 见太27:48的注释。
15:37
断气了 见太27:50的注释。
15:38
圣殿 见太27:51的注释。
帷幔 见大27:51的注释。
15:39
军官 又译“百夫长”,指罗马军队中统领大约100个士兵的军官。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时,这个军官可能也在场,而且可能听到犹太人说,耶稣曾自称是上帝的儿子。(可15:16;约19:7)马可在这里用的希腊语词ken·ty·riʹon源自拉丁语,这个词也出现在马可福音15:44,45。(另见“马可福音简介”以及可6:27;约19:20的注释)
15:40
末大拉人马利亚 见太27:56的注释。
小雅各 耶稣的一个使徒,亚勒腓的儿子。(太10:2,3;可3:18;路6:15;徒1:13)他被称为“小雅各”,可能是因为他比另一个使徒雅各(西庇太的儿子)矮小或年轻。
约西 这个名字是约细斐亚的简称,源自希伯来语,意思是“愿耶和华增添(增加)”“耶和华已经增添(增加)”。尽管少数抄本在这里写的是“约瑟”,但大多数古抄本写的都是“约西”。(参看平行记载太27:56)
撒罗米 这个名字可能源自一个意思为“和平”“和睦”“安宁”“平安”的希伯来语词。撒罗米是耶稣的一个门徒。对照马太福音27:56、马可福音3:17和15:40的经文,可以推断出撒罗米可能是使徒雅各和使徒约翰的母亲;马太说她是“西庇太儿子的母亲”,而马可称她为“撒罗米”。进一步对照约翰福音19:25,可以看出撒罗米可能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的亲姐妹。如果是这样,雅各和约翰就是耶稣的表兄弟。此外,根据马太福音27:55,56、马可福音15:41和路加福音8:3,撒罗米可能是那些跟着耶稣并拿出财物为他服务的妇女之一。
15:42
预备日 在四卷福音书里,只有马可福音说明预备日就是“安息日的前一天”,这是因为马可的主要写作对象显然是非犹太人。(太27:62;路23:54;约19:31)犹太人会在这一天为安息日做准备,包括预备额外的食物,以及完成那些无法等到安息日之后再做的事。这一次的预备日正好是尼散月十四日。(另见词语解释)
15:43
亚利马太 见太27:57的注释。
约瑟 关于约瑟,福音书的四位执笔者提供了不同的细节,可见他们是各自进行写作的。收税人马太说,约瑟是个“富翁”。以罗马人为目标读者的马可说,约瑟“是公议会的成员,很有名望,向来等待上帝的王国”。路加这位富有同情心的医生则说,约瑟“为人良善正义”,没有投票支持公议会谋害耶稣的行动。只有约翰提到,约瑟“怕犹太人,所以是暗中做门徒的”。(太27:57-60;可15:43-46;路23:50-53;约19:38-42)
公议会的成员 又译“议员”。公议会指位于耶路撒冷的犹太最高法庭。(另见太26:59的注释以及词语解释“公议会”)
15:46
墓穴 见太27:60的注释。
一块石头 看来这是一块圆形的石头,因为本节经文的脚注说,石头是被“滚过来”的,而且马可福音16:4的脚注也说,耶稣复活时石头已经“被滚开了”。这块石头的重量也许超过1吨。马太的记载说,这是“一块大石头”。(太2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