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造物反映上帝的智慧
细小的觅屋者
离开旧巢的蜂群怎样找寻新的房屋呢?《自然历史》月刊(1979年6/7月号75页)答道:“侦察蜂飞往外面找寻可以建立新巢的穴。它们在选穴方面极度小心,因为在悠长、寒冷的冬季,穴内能否保持温暖干燥乃是整体存亡的关键。侦察蜂飞回时以通告食物所在的同一舞姿宣传找到的地点。它们首先报道几个可选的地点,但在不久,通常是一、两日之后,各蜂的舞姿都表示同一地点。”什么使它们在这件重要的事上“意见一致”呢?研究家发现“每一侦察蜂宣传自己的发现时以相当程度的热心表示该地点可以作为未来居所的适当品质”,《自然历史》声称。“可是,它稍后却停下来观察宣传其他地点的舞姿,然后飞去侦察这些地点,也许同时再行视察自己所发现的,再回到群中以飞舞表示最好的一个地点。蜜蜂对可选地点已有印象,将之一一比较,然后作出决定。最后所有侦察蜂都同意一个地点——那便是,所有的舞姿都表示同一地点——全群于是蜂拥而出,向新选的巢穴飞去。”
微小的设计者?
不久之前,微生物学家发现细菌在它们那微小的体内含有磁性粒子连锁。他们推测这些粒子可以组成体内的“南针”,帮助微生物寻出向下途径,找着生存所需的沉淀物。令人惊异的是,这些细小的粒子倘若稍小或稍大一点,便不能发挥有效的“南针”功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立磁石研究院的李察·佛兰克声称,“细菌借着产生直径500埃[.000002寸或.000005厘米]的大小合度,适用作南针的磁石粒子而解决了令人感兴趣的物理学难题。”论到把这样的天才赋予低微的细菌的问题,信奉进化论的哈佛大学生物学家史提芬·泽·高特将之称为“在自己体内建造精巧机器的生物。”他在《新科学家》周刊发表的文章题名为“大自然的精巧设计者”,次标题则声称“体内具备磁石的细菌表明生物学上的精微工程技术。”谁是真正的设计者和工程师呢?生物学?细菌?抑或聪慧、全知的上帝?你自行判断吧。
钓钩会刺痛吗?
渔夫久已认为在钓钩上摇摇摆摆的蚯蚓没有痛觉的看法是否正确?瑞典的一位科学家发现,蠕虫像人和动物一样会放出据知是有助于和缓痛觉的化学物质,既然这些物质蕴藏在蚯蚓的“脑”里,于是提起蚯蚓在钩上是否觉痛的问题。当然,痛苦的种类与程度仍是悬而未决的疑问。
“了解世界”
在《上帝是否存在?是。》(Dieu existe? Oui.)一书中,博物学家格利斯教授提出意见说:“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是不合理的。人没有上帝便失去一切意义;甚至不再是个人,在任何事例上,人没有上帝便是不完整的,我认为研究家或科学家若不接纳上帝就不啻夺去自己对宇宙的理解。上帝乃是了解世界的唯一要诀。”——参阅箴言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