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组织结构的发展
自从查尔斯·泰兹·罗素和他的同工在1870年代开始一同钻研圣经以来,耶和华见证人的组织运作经历了若干重大的改变。早期圣经研究者的人数很少;在外界人士看来,他们并不能算作一个组织。可是,时至今日,人们留意到耶和华见证人的各群会众、他们所举行的大会以及他们在超过200个国家地区从事宣扬好消息的工作,组织在这些事上运作的顺利使外界人士大感惊奇。这一切是怎样发展而成的呢?
圣经研究者不但渴望明白圣经的教义,同时也渴望知道,圣经显示他们究竟应当以什么方式为上帝作出服务。他们意识到圣经并不主张设立一个持有头衔的教士阶级,由这个阶级向所谓的平信徒传道。罗素弟兄决心不在他们当中设有任何教士阶级。a他时常通过《守望台》的篇幅提醒读者,耶稣曾对门徒说:“你们的领袖只有一位,就是基督,”“你们都是弟兄。”——马太福音23:8,10,《新世》。
圣经研究者的早期弟兄团体
阅读《守望台》和有关书刊的人不久便看出,为了取悦上帝,他们必须与一切不忠于上帝,将人为的信条和传统置于圣经之先的教会断绝关系。(哥林多后书6:14-18)但是,脱离了基督教国的各教会之后,他们应当到哪里去呢?
罗素弟兄在一篇题名为“厄克利西亚”b的文章中指出,真正的教会——基督徒会众——并不是一个人为组织。人为组织的成员只是认可和支持某些由人制定的信条,他们的名字登记在教友名册上。相反,罗素弟兄解释说,真正的教会是由“奉献了”(意即献了身)的人所组成的。这些人将自己的时间、才干和一生都献给上帝,并且怀有在属天的王国里与基督共事的希望。他说,这些人乃是真正的基督徒,凭着基督徒的爱心和共同志向团结起来;他们都一致接受上帝的灵的指挥,并且服从基督的领导。罗素弟兄绝不想另外设立某种安排。虽然很久以来宗派主义一直存在于自谓的基督徒当中,罗素却极力反对在任何方面助长这种歪风。
与此同时,罗素弟兄充分体会到,主的仆人需要按照希伯来书10:23-25的劝告经常聚集起来。他亲自前往各地探访和造就《守望台》的读者,使他们能够与当地志同道合的人聚首一堂。1881年年初,他请所有经常聚会的人把他们举行聚会的地方通知守望台办事处。罗素弟兄清楚看出,使这些人彼此保持联络乃是一件深具价值的事。
可是,罗素弟兄强调,他们并非试图设立一个“属地的组织”。相反,他说,“我们只紧紧依附属天的组织——‘是有名录在天上的’。(希伯来书12:23;路加福音10:20。)”鉴于基督教国的丑恶历史,提及“教会组织”一词通常使人想起宗派主义,受教士辖制,以及墨守宗教会议所定的信条而继续作教会属下的成员。因此,罗素弟兄觉得用“弟兄团体”这个词语去称呼他们自己较为适当。
他深知基督的使徒曾设立会众,并在每群会众中任命长老。但他相信基督已再次临在——虽然为人目所不能见——而且正亲自指挥与他一同承受王国的人去执行最后的收割工作。鉴于这种环境,罗素弟兄起初觉得,他们在收割时期中无需像第一世纪的基督徒会众一般有长老的安排。
可是,随着圣经研究者数目渐增,罗素弟兄意识到主正指挥事态的发展,而结果与他自己所预期的并不同。他们需要在观点上作出调整。但基于什么理由呢?
满足逐渐扩展的弟兄团体的早期需要
1895年11月15日的《守望台》(英文)差不多将全部篇幅用来讨论“规矩与秩序”这个题目。罗素弟兄坦白承认:“关于在圣徒集会中的秩序,使徒对早期教会作了很多论述;看来我们却一直忽视了这项明智的劝告。由于觉得教会既已很接近旅途的末了,而收割时期是个甄别的时候,我们就认为这件事无关重要了。”究竟什么促使他们重新检讨使徒的劝告呢?
上述的文章列出四种环境:(1)人的灵性进度显然各有不同。有些引诱、试炼、困难和危险并不是人人都有同样能力应付的。因此,我们需要有些睿智、谨慎的监督,富于经验和才干的人,对于照料所有人的属灵福利深感兴趣,并且能够以真理教导别人。(2)羊群需要受到保护,免受‘披着羊皮的豺狼’所伤害。(马太福音7:15)我们需要强化羊群,帮助他们对真理获得彻底的认识。(3)经验表明,若没有适当的安排,任命长老去保护羊群,有些人便会擅自夺取这样的职位,把羊群视为私产。(4)若没有一项秩序井然的安排,忠于真理的人就可能发觉,由于少数与他们意见不合的人的影响,他们所作的服务并不受到欢迎。
有鉴于此,《守望台》说:“我们毫不犹豫地向各地的众教会,c不论他们的人数多寡,推荐使徒的劝告,每个连从他们的分子当中选出长老来,以便‘喂养’和‘督导’羊群。”(使徒行传14:21-23;20:17,28)各地的会众都听从这项健全的圣经劝告。在按照使徒时期的模式设立会众方面,这项措施是个重要步骤。
可是,按照当时他们对事情的了解,长老和执事是由会众选出的。每年(若有必要则更频常一点)会众会考虑一切有潜质的人的资格,然后举行选举。基本上说来,这是一项民主程序,但却加上若干限制以发挥监察作用。社方鼓励会众的所有分子仔细重温圣经所定的资格,然后凭着表决将他们相信是主的旨意而非自己意见的选择反映出来。既然惟独“完全奉献了”的人才有资格选举,他们在上帝的话语和主的灵引导下所作的集体表决便被视为将主对事情的旨意表达出来。虽然罗素弟兄可能并不完全察觉,至若干程度,他提议作出这项安排也许受到两件事所影响:一方面他决心要避免有任何高人一等的教士阶级出现,同时鉴于他在少年时期是公理会的教友,他也受到这种背景所影响。
后来,《千禧年黎明》丛书中称为《新的受造物》(1904年出版)的一卷,再次详细讨论长老所担任的角色及他们应当以什么方式选出;书中特别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到使徒行传14:23之上。该书引用詹姆斯·斯特朗和罗伯特·扬格所编的经文汇编作为权威,认为经文里“他们把这些人立为长老”(《英王詹姆斯译本》)这句话应当译作“他们凭着举手将这些人选立为长老。”d有些圣经译本甚至说,长老是‘由选举任命的’。(扬格的《圣经直译本》;罗瑟拉姆的《点要本圣经》)但谁应当参加选举呢?
当时所采纳的观点——认为整群会众应当参与选举——并没有总是产生预期的结果。参与选举的是“完全奉献了”的人,有些被选的人亦的确符合圣经的条件,甘愿谦卑地为弟兄服务。但选举的过程却时常反映出个人的喜好,而非上帝话语和圣灵的指引。例如在德国的哈雷,有些人认为自己应当是长老,但却没有获得他们所觊觎的职位,于是便在会众里挑起严重的纷争。1927年,在德国的巴门,有些反对社方工作的人竟然当上候选人;在会众举手表决期间,有好些人大声嚷叫争吵。结果会众不得不改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
早在1916年,在这些事件发生之前若干年,罗素弟兄已对此深表关注。他写道:“在有些班里,举行选举时情形十分可怕。教会的仆人试图自立为统治者和独裁者——有时他们作聚会主席的目的看来是要使自己和他们的密友获选为长老和执事。……有些人暗中试图利用班的安排,在一些对自己和他们的朋友特别有利的时间举行选举。另有些人则邀请许多朋友赴会,借此引进一些比较陌生的面孔;但这些人根本没有打算经常出席聚会,他们参加聚会只是为了要参与表决,支持朋友而已。”
弟兄们是否仅需要学会以更有效的方式举行民主选举呢?抑或他们尚未清楚明白上帝话语的某些重要教训?
组织起来将好消息广传出去
罗素弟兄在很早时候便看出,基督徒会众每个成员所负的最重要职责之一,便是从事传福音的工作。(彼得前书2:9)《守望台》解释,以赛亚书61:1的话并非仅对耶稣适用,而是对他手下所有受灵所膏的跟从者均适用:“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或按照《英王詹姆斯译本》的译法,耶稣引用这节经文说,“他膏了我去传福音。”——路加福音4:18。
早在1881年,《守望台》便发表了题名为“征求1000个传道员”的文章。文章吁请会众的每个成员,运用自己所能拨出的时间(半小时、一小时,或两三小时),参与传播圣经真理的工作。男女若无需维持家人的生活,并且能够将自己的一半或更多时间完全用来从事主的工作,社方便鼓励他们加入派书者兼传福音者的活动。从事这种工作的人的数目在最初数年有颇大差异,但到1885年,已经有大约300人以派书者的身分参与这件工作。其他一些人则以比较有限的程度参与这项活动。社方对派书者提出若干建议,指示他们怎样执行工作。但由于田地十分广大,至少在起初,社方让他们拣选自己的地区,并且按他们认为最佳的方式在做完一个地区之后便迁往另一个。后来他们在大会中遇合时,便作出所需的调整以协调他们所作的努力。
在展开派书者的工作的同一年,罗素弟兄印制了若干本册子给人免费分发出去。其中颇特出的一本称为《给有思想的基督徒的灵粮》,发行之后的最初四个月便分发了120万本。印制和分发这些书刊所牵涉到的工作促使弟兄们设立了锡安守望台书社,以便照料各项必需的细节。罗素弟兄不想工作受到自己去世所影响,同时也为了便于处理工作上的捐款,便为社方申请法律上的登记。这项登记在1884年12月15日正式完成。社方于是有了一项所需的法律工具。
随着时间过去,守望台社发觉需要在其他国家设立分社办事处。第一个分社在1900年4月23日于英国伦敦设立。1902年在德国的埃尔伯费尔德有另一个分社设立。两年后,在地球的另一方,社方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设立分社。在撰写本文时,守望台社在世界各地总共有99个分社。
虽然社方开始在组织方面作出安排,以求供应大量圣经书刊,起初社方却让会众自行决定,在当地作出什么安排去分发这些资料。罗素弟兄在一封写于1900年3月16日的信中说明他对事情的看法。这封信是写给“亚历山大·M·格雷厄姆及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教会”的,罗素弟兄在信中说:“正如你们都知道,我的打算是要让主的百姓的每个连按照自己的判断力去管理自己的事务。我所提出的建议并不是要干预他们的事务,仅是供他们参考而已。”这不但包括他们所举行的聚会,同时也包括他们执行外勤服事职务的方式在内。因此,罗素对弟兄们提出若干实用的劝告之后,在结束时指出:“这仅是个建议而已。”
有些活动需要社方提出较为肯确、具体的指引。在放映《创世影剧》时,社方让每群会众决定,他们是否愿意和有能力租用戏院或其他设备,以便在当地放映这出影剧。可是,社方需要将放映的器具从一城运往另一城,并且必须按照预定的时间表行事;因此在这件事上,社方提出中央化的指挥。社方鼓励每群会众设立一个影剧委员会去照料当地的有关安排。但社方同时派出一位监督,仔细留意落实各项细节以确保各事都顺利进行。
1914年过去了,然后1915年也过去了,受灵所膏的基督徒仍在地上热切等候他们的属天希望实现。与此同时,他们受到鼓励在主的工作上保持忙碌。即使他们认为自己留在肉身中的时间十分短暂,社方看出,若要以有秩序的方式执行宣扬好消息的工作,就需要提供比以前——当世上仅有几百个传道员之际——更多的指引。J.F.卢述福成为守望台社第二任社长之后不久,这项指引发展到新的层面。《守望台》(英文)在1917年3月1日刊宣布,从今以后,会众里的派书者和牧教工作者e的工作地区均会由社方指派。若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县里,有当地的工作人员和派书者一同从事外勤服务,地区便会由一个当地设立的区域委员会去划分。这个安排使《完成的奥秘》一书在1917年至1918年的几个月间分发了惊人的数目。这个安排对另一项分发运动也深具价值;在这个运动里,社方将一份题名为“巴比伦的倾倒”的单张——其中对基督教国作了一项有力的揭发——以闪电般的速度分发了1000万份。
此后不久,社方的主管人员被捕,并在1918年6月21日被判处20年监禁。宣扬好消息的工作几乎停顿下来。受膏基督徒与主结合、获得属天荣耀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吗?
数月之后,大战结束。次年,守望台社的主管人员获释。他们仍然留在肉体中。这并不是他们所期望的事态发展,但他们认为,上帝必然还有工作要他们在地上执行。
圣经研究者刚刚通过了信心方面的严峻考验。可是,《守望台》在1919年给他们很大的强化,根据“无畏的人有福了”这个主题发表了好几篇振奋人心的圣经讨论。在此之后,《守望台》发表了题名为“服务机会”的文章。但当时弟兄们并没有预见到,在随后几十年间组织所经历的重大发展。
为羊群立下正当榜样
卢述福弟兄意识到,无论剩下的时间有多短,工作若要以有秩序和团结划一的方式进行,就必须为羊群立下正当的榜样。耶稣将他的跟从者比作羊,而羊会跟从他们的牧人。当然,耶稣自己是好牧人,但他也任用长老作他百姓的副牧人。(彼得前书5:1-3)长老们必须亲自参与耶稣委派和鼓励别人从事的工作。他们必须真正具有传福音的精神。可是,在分发《完成的奥秘》一书期间,有些长老却畏缩不前;有些长老甚至公开劝别人不要参加这件工作。
1919年,社方开始发行《黄金时代》杂志,从而采取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去纠正这种情势。这本杂志会成为宣扬上帝王国的一个有力工具,向人指出惟独上帝的政府才能对人类的种种难题提出恒久的解决方法。社方邀请每群愿意参加这项活动的会众向社方登记,成为“服务组织”。然后社方会任命一位指导员(又称为服务指导员)去主持这项活动,而他是不受每年的选举所影响的。f他乃是社方在当地的代表,负责将工作组织起来,指派地区及鼓励会众参与外勤服务。这样,除了以民主方式选出的长老和执事之外,另一类型的组织安排开始运作了。这项安排承认,任命的权威也来自当地会众以外;不但如此,这项安排也使宣扬王国好消息的工作受到更大的强调。g
在此之后数十年间,宣扬王国的工作获得极大激励,仿佛受到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所推动一般。在1914年和其后发生的事件使上帝的子民清楚看出,主耶稣基督描述旧制度末期的伟大预言正在应验中。有鉴于此,《守望台》在1920年指出,正如马太福音24:14所预言,现今乃是宣扬好消息的适当时机;基督徒务要努力向人宣扬‘旧事物规制的终结和弥赛亚王国的建立’。h(马太福音24:3-14)1922年,代表们参加完圣经研究者在俄亥俄州杉树角举行的大会之后,离去时耳中仍然响着“要宣扬、宣扬、宣扬君王和他的王国”这个口号。1931年,他们采纳了耶和华见证人这个名字,从而更深深体会到真正基督徒所担任的角色。
显然,耶和华指派给他的仆人一项人人都能够参与的工作。这件事引起了十分热烈的响应。许多人在生活上作出重大调整,以便全时执行这件工作。甚至在那些仅以部分时间参与传道的人当中,有很多人把整个周末用于外勤服务之上。当时许多耶和华见证人回应《守望台》和Informant(《公报》)在1938年和1939年所作的呼吁,每个月尽可能用60小时从事外勤服务。
在这些热心的见证人当中,有许多是耶和华手下谦卑、忠诚的仆人,在会众里担任长老之职。可是,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早期,在有些地方,人人都参加外勤服务的念头受到颇大反对。虽然《守望台》清楚表明,基督徒有责任对会众以外的人传道,以民主方式选出的长老们却时常公开表示不同意这个主张。由于这些人拒绝聆听上帝的灵通过圣经在这件事上对会众所说的话,在这些小组里,圣灵的运行便受到阻碍。——启示录2:5,7。
社方在1932年毅然采取步骤去纠正这种情势。当时弟兄们并不担心他们是否会冒犯某些显要的长老,或者有些与会众交往的人是否会脱离组织。反之,弟兄们的最大愿望是要取悦耶和华和遵行他的旨意。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该年8月15日和9月1日的《守望台》(英文)特别论及“耶和华的组织”这个问题。
文章斩钉截铁地指出,所有真正属于耶和华的组织的人,都会热心从事圣经说必须在现今这段时期成就的工作。文章提出的见解是,基督徒长老并不是人凭选举所获致的职位,而是人由于灵性长进而达致的情况。文章特别强调耶稣的祷告,求上帝使他的跟从者都“合而为一”——与上帝和基督联合,从而能够彼此团结,齐心一意地遵行上帝的旨意。(约翰福音17:21)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第二篇文章回答说:“余民的每个成员都必须为耶和华上帝的圣名和王国作见证。”人若未能在公开作见证的活动上作出合理程度的参与,或甚至拒绝如此行,组织就无法将督导的责任委托给这样的人。
会众研读完这些文章之后,社方邀请会众通过一项决议,表示他们同意社方所提出的主张。这样,以往会众每年选举长老和执事的安排便告结束了。在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有些以前“选出的长老”愤然离去;一些附和他们见解的人也决定步其后尘。虽然这使会众的人数稍减,整个组织却反而受到强化。留下来的乃是一些甘愿负起基督徒的责任,乐于向人作见证的忠贞成员。会众不再选举长老了,反之,他们选出——虽然仍以民主的方式——一个服务委员会,i由一些灵性成熟及积极参与公开见证工作的男子所组成。会众的成员也选出一位主席去主持聚会,同时选出一位秘书兼司库。所有这些人都是男子,而且是耶和华手下活跃的见证人。
现在,负责督导会众的不再是一些仅关心个人地位的人,而是一些热心从事上帝的工作——为他的圣名和王国作见证——的男子。由于这些人身体力行,为别人立下良好榜样,工作便得以更顺利进行。然而当时他们还未知道,他们前头还有很多工作尚待完成。他们需要作一项比以前广泛得多的见证,致力于一项他们并未意料到的召集工作。(以赛亚书55:5)耶和华显然正装备他们去执行这件工作。
当时,有少数希望在地上享永生的人开始与他们联络交往。j可是,圣经预告上帝会将一大群人召集起来,使这些人得以渡过将临的大灾难。(启示录7:9-14)1935年,上帝将这大群人的身分清楚揭露出来。1930年代社方在拣选监督方面所作的改变,无疑使组织更有能力执行召集、教导和训练大群人的工作。
对大部分耶和华见证人来说,将工作范围扩大是一项令人兴奋的发展。他们对外勤服事职务的重要性比以前体会更深。可是,有些人却对传道并不热心。他们畏缩不前,并且试图为自己的懈怠辩护,声称大群人要等到哈米吉多顿之后才召集起来。但大多数人都看出,现在他们有更大机会去表明他们对耶和华的忠贞及他们对同胞的挚爱。
属于大群人阶级的分子在组织的结构里居于什么地位呢?他们获知上帝的话语指派受灵所膏的“小群”担任什么角色,他们很乐于与这项安排通力合作。(路加福音12:32-44)他们也获知,像受灵所膏的基督徒一样,他们有责任要将好消息与别人分享。(启示录22:17)既然他们渴望成为上帝王国的属地臣民,这个王国就必须在他们的生活上居于首位;他们应当热心将这件事告诉别人。圣经描述有一大群人会得蒙保全,渡过大灾难而进入上帝的新世界里;为了与圣经所作的描述一致,这群人必须不断“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上帝,也归与羔羊!’”(启示录7:10,14)随着他们的数目开始增长,而且他们表明自己真正热心主工,他们在1937年获邀分担督导会众的责任。
可是,他们受到提醒,组织是属于耶和华而不是属于任何人的。在受灵所膏的余民和大群另外的羊之间,不可有任何分歧存在。相反,他们要像弟兄姊妹一样,合力为耶和华服务。正如耶稣说:“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约翰福音10:16)事实清楚表明,耶稣的这段话已实现了。
在一段不很长的时间内,一些令人惊讶的发展已相继在组织里发生。但组织还需要进一步作出什么努力,使会众处理事务的方式与耶和华在他感示的话语里所显示的模式完全一致呢?
神治组织
“神治”的意思就是“上帝统治”。会众是否受到这种形式的安排所管理呢?他们是否不但崇拜耶和华,同时也仰望他去指引会众的事务?他们与上帝在圣经里论及这些问题的训示完全一致吗?1938年6月1日及15日的《守望台》(英文)发表了一篇分为两部分的文章,称为“组织”。这篇文章斩钉截铁地说:“耶和华的组织绝不是民主的。耶和华是至高的主宰,他的政府或组织均纯粹是神治的。”可是,当时在耶和华见证人的当地会众里,拣选大部分负责督导聚会和外勤服务的人仍然采用民主的程序。在这方面,进一步的调整无疑是当务之急。
但是,使徒行传14:23岂不是表明,任命会众里的长老,应当凭着‘伸出手来’(像在选举时所为一般)的方法吗?题名为“组织”的《守望台》文章承认,这节经文在以往曾受到误解。在第一世纪的基督徒当中,长老并非由会众所有成员‘伸出手来’加以任命。相反,文章指出,‘伸出手来’的乃是使徒和他们所授权的人。任命的方式不是由会众举行选举,而是借着按手在具备资格的人身上。按手是证实、认可或任命的一个象征。k早期的基督徒会众有时推荐具备资格的男子,但最后的拣选或认可则来自直接受基督任命的使徒们,或来自使徒所授权的人。(使徒行传6:1-6)《守望台》指出一件事实,使徒保罗惟独在写给负有职责的监督(提摩太和提多)的信里,才在圣灵指引之下提出与任命监督有关的训示。(提摩太前书3:1-13;5:22;提多书1:5)在上帝感示下写给整群会众的信则从不含有这样的训示。
那末,组织会以什么方式任命人在会众里服务呢?《守望台》根据圣经对神治组织作了一项分析,表明耶和华任命耶稣基督为‘会众的元首’;基督以主人的身分回来时,他会委托他那“忠信审慎的奴隶”(《新世》)去负责照料‘他一切所有的’。这个忠信审慎的奴隶是由地上所有受圣灵所膏、与基督一同承受王国的人共同组成的;他们会在基督指挥之下,团结一致地为他服务。基督会任用这个奴隶阶级作为工具,对各会众提供所需的督导。(歌罗西书1:18;马太福音24:45-47;28:18)奴隶阶级有责任要怀着虔敬的态度,将上帝感示的话语里清楚提出的训示加以实行,借此决定谁具备资格担任服务的职位。
既然基督所任用的显形机构便是忠信审慎的奴隶(我们已考虑过现代的事实,表明这个“奴隶”运用守望台社作为法律工具),《守望台》解释,按照神治程序,服务的任命会通过这个机构作出。正如第一世纪的各群会众一致承认设于耶路撒冷的治理机构的权威,今日的各会众若没有中央的指挥,就无法在灵性上欣欣向荣。——使徒行传15:2-30;16:4,5。
可是,为了使人对事情怀有正确的看法,《守望台》向读者指出,每逢杂志提及“社方”一词,所指的并非仅是一个法律机构,而是指建立并运用这个法律机构的受膏基督徒群体。因此,“社方”一词所指的乃是忠信审慎的奴隶及其治理机构。
甚至在《守望台》未于1938年发表称为“组织”的文章之前,伦敦、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的会众已拥有相当多的人数,以致需要将其分为较小的单位。这些会众都不约而同地请社方任命会众里的所有仆人。1938年6月15日的《守望台》(英文)邀请其他所有会众也采取类似的行动。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守望台》建议各群会众采纳以下的决议:
“我们,蒙召归于上帝名下的百姓的․․․․․․․․․․․连,承认上帝的政府是个纯粹的神治国,基督耶稣现今正在圣殿里全权管治耶和华的显形组织及隐形组织;我们也承认‘社方’是主在地上的显形代表,因此现在请求‘社方’将本连组织起来从事服务,并任命其中的各个仆人,使我们所有人都能够在和平、公义、协调及完全的团结中合力工作。我们谨此提出本连内若干分子的名单,这些人在我们看来相当成熟,因此看来最适宜担任各个指定的服务职位。”l
差不多所有耶和华见证人的会众均同意这项建议。只有少数会众不愿如此行;不久,他们便不再参与宣扬王国的工作了,因此他们已不再是耶和华见证人。
神治指挥的裨益
事实清楚表明,如果信仰、行为标准,以及组织或作见证的程序都由当地自行决定,不久组织便会失去它的明确地位和团结了。弟兄们会很容易因社会、文化和种族方面的差异而分裂。在另一方面,落实神治的指挥则可以确保,属灵进步的裨益能够畅行无阻地伸展到所有的会众里。这样,耶稣所祈求的真正团结便会存在于他的真正跟从者当中,他吩咐人执行的传福音工作也能够彻底完成。——约翰福音17:20-22。
可是,有些人声称,J.F.卢述福大力促成组织方面的这项改变,目的仅是要对见证人取得更大的控制,以求独揽大权而已。情形真的是这样吗?无疑卢述福弟兄是个具有坚强信念的人。他言谈果敢,绝不愿牺牲他所深信的真理。他若看出对方关心自己过于关心主的工作,他在处理问题时就可能疾言厉色,令人生畏。但卢述福弟兄在上帝面前却谦卑自抑、虚怀若谷。正如在1974年成为治理机构成员的卡尔·克赖恩在后来写道:“卢述福弟兄在我们从事早晨崇拜时所作的祷告使我与他更亲近。虽然他的声音十分洪亮,他对上帝说话时却有如小孩对父亲说话一般。这显示他与耶和华有多么良好的关系!”卢述福弟兄衷心坚信,见证人的组织便是耶和华的显形组织。他决心要使当地的弟兄从耶和华向他仆人提供的力量和指引充分得益,因此他尽力设法不让任何个别的人或任何一撮人阻挠他达成这个目的。
虽然卢述福弟兄任守望台社社长达25年之久,当其时他鞠躬尽瘁、不遗余力地发展组织的工作,他却不是耶和华见证人的领袖,也不愿取得这样的地位。1941年,他于死前不久在密苏里州圣路易的大会中发表演讲,提及领袖的问题;他说:“我想让在场的外人清楚知道,你们对于以一个人作领袖这件事怀有什么想法,好使他们永不会忘记。每逢有一个团体兴起,开始扩展,人们便说这个团体有个领袖,受到很多人跟从。如果听众里有任何人认为我是耶和华见证人的领袖,请说是。”听众的回应是一片沉寂,仅有几个人大声回答说“不是”。讲者继续说:“你们若相信我只是主的仆人之一,我们正齐心合力为上帝和基督服务,请说是。”大会的听众一致大声喊道,“是!”次月英国的一群听众也以同一方式作出回应。
在有些地区,弟兄们很快便感受到神治组织所带来的裨益,在其他地方则需时较久。事实证明,有些人并不是上帝手下成熟、谦卑的仆人。这些人在后来都失去原有的职位,社方转而任命其他人去代替他们。
可是,随着神治程序更充分发挥效力,耶和华见证人很高兴经历到以赛亚书60:17所预言的事。耶和华以比喻的方式描述他仆人当中的情况如何大有改善,说:“我要拿金子代替铜,拿银子代替铁,拿铜代替木头,拿铁代替石头;并要以和平为你的官长,以公义为你的监督。”这里所描述的,并不是人所能成就的事,而是上帝会亲自采取的行动。预言也显示,他的仆人由于接受他的安排,会获得什么裨益。和平必定会弥漫在他们当中,对公义的热爱必然会成为推动他们为他服务的力量。
当时巴西分社监督的妻子莫德·尤尔写信给卢述福弟兄表达自己的感想,说:“我读过[1938年]6月1日和15日的《守望台》(英文)里题名为‘组织’的文章之后,不得不对你透露我的心声。耶和华正任用你从事忠信的服务,我十分感激耶和华为他的显形组织所作的奇妙安排,正如这两期《守望台》所陈明的一般。……‘各自为政’的情形,包括‘妇女权’和其他不符合圣经的行事方式,已不复存在了;这实在带来莫大的舒解。这些谬见使有些人听从当地的意见和个人的主张,而非依从[耶和华上帝和耶稣基督],结果为耶和华的圣名带来了很大的羞辱。诚然,‘最近社方才开始把组织里所有的人称为“仆人”,’可是我留意到,在此之前许多年,你在写给弟兄的信中已承认自己‘凭着上帝的恩典作你们的弟兄和仆人’了。”
论到组织方面的这项调整,英国分社报道说:“这件事所产生的良好影响的确令人惊讶。以赛亚书第六十章对这件事所作的诗意和预言性的描述十分美妙,但却绝非言过其词。每个认识真理的人都在谈及这件事。这成了主要的话题。一般弟兄均感到生气勃勃——大家都决心勇往向前,直捣黄龙。随着世界情势日益紧张,神治管理的喜乐也大为增加。”
周游监督强化各会众
由于周游监督所作的服务,组织的连系进一步受到强化。在第一世纪,使徒保罗以杰出的方式从事这样的活动。有时其他弟兄,诸如巴拿巴、提摩太和提多,也参与其事。(使徒行传15:36;腓立比书2:19,20;提多书1:4,5)他们都是热心的传福音者。除此之外,他们借着发表演说鼓励各地的会众。有时有些可能影响到会众团结的争论发生,他们就将问题交给中央的治理机构去处理。然后,负责的弟兄“经过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长老所定的条规交给门徒遵守”。结果如何呢?“于是[各会众]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使徒行传15:1-16:5;哥林多后书11:28。
在1870年代,罗素弟兄已开始探访各群圣经研究者。受到探访的有时是只有两三个人的小群,有时则是人数较多的群体,目的是要在灵性上造就他们。在1880年代,其他几位弟兄也参与这件工作。后来,在1894年,社方作了安排派出具备充分资格的讲者,更经常地通过探访去帮助各地的圣经研究者,以求加深他们对真理的认识和体会,并使他们更紧密地团结起来。
若是可能,讲者会花一天或几天的时间探访一个小组,作一两个公众演讲;然后,他会探访人数较少的群体和个别的人,与他们讨论上帝话语中较深的道理。社方设法每年两次探访美国和加拿大的每个小组,虽然通常并不是由同一位弟兄作探访。在拣选周游的讲者时,社方所着重的是虚心、谦逊,对真理的清楚了解以及忠贞地紧守真理,并且有能力以清晰的方式将真理传授给别人。这些人所从事的并不是受薪的工作。他们只是由当地弟兄提供膳食和住宿,然后社方帮补他们若干必需的车马费。他们以朝圣者的名称为人所知。
社方派出的周游代表,有许多都深受他们帮助的人所敬爱。加拿大籍的A.H.麦克米伦以热心著称;对他来说,上帝的话语仿佛“烧着的火”一般。(耶利米书20:9)他觉得自己不得不向人谈及上帝的真理,而他亦实际这样行。他不但在加拿大,同时也在美国许多地方以及其他许多国家向听众发表演说。另一位朝圣者,威廉·赫西,则由于特别留意年轻人而深受弟兄喜爱。他的祷告也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其中反映出的属灵深度使老幼的心都大受感动。
在早期的日子,对朝圣者来说,来往各地殊不容易。例如,为了探访美国俄勒冈州克拉马斯福尔斯附近的一个小组,爱德华·布尼森首先乘搭火车,然后在晚上转乘驿马车,最后乘搭四轮马车,一簸一荡地抵达群山中的农场,在那里与弟兄会合。他们聚集之后,次日清晨,一位弟兄借给他一匹马,让他骑到100公里外最邻近的火车站,以便前往下一个探访地点。这样的生活无疑相当艰苦,但周游监督们所作的努力却带来了美好的结果。耶和华的百姓受到强化,他们对上帝话语的了解也得以保持一致。即使他们散布在许多不同地区,彼此的关系却更为紧密。
1926年,卢述福弟兄开始落实若干安排,使朝圣者的工作从仅是作周游的讲者转变为作周游的监督,并且致力于促进各群会众所从事的外勤服务。为了强调他们的新责任,社方在1928年将他们称为区域服务指导员。他们与当地的弟兄并肩工作,在外勤服务方面提供个人的教导。当时他们能够大约每年一次探访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每群会众,同时也与各地尚未组织起来从事传道工作的个别分子和小组保持联络。
在随后多年间,周游监督的工作经历多次调整。a1938年,会众里所有仆人均开始以神治方式受到任命,探访的工作亦大为加强。在接着几年,这些监督每隔一定时间便探访各群会众,从而有机会对每个受任命的仆人施行个人的训练,并且在外勤服务上给所有人更大的帮助。1942年,在社方再次派出周游监督前往探访各群会众之前,他们受到严格的训练;结果,他们的工作能够以更一致的方式执行。他们所作的探访时间颇短(由一日至三日不等,视乎会众人数多寡而定)。在探访期间,他们查阅会众的各项记录,与所有仆人会商,提出所需的劝告,对会众发表一个或多个演讲,并且带头从事外勤服务。1946年,探访的时间增至每群会众一星期。
1938年,探访会众的安排由担任新角色的区域仆人加以补足。这位仆人探访一个范围较大的区域,每隔相当时候便与每个在带(环)中探访会众的弟兄一同工作一个星期。探访期间,他在大会里担任节目,而隶属于该带的所有会众均参加这个大会。b这项安排对弟兄们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并且定时提供机会给新的门徒受浸。
“喜爱传道工作的人”
在1936年开始参与这项服务的人之一是约翰·布夫,他后来在1974年成为治理机构的成员。当时布夫奉召去见负责的弟兄,这位弟兄要看看他是否宜于作周游监督。弟兄告诉他:“我们所需的并不是善于口才的讲者,而是一个喜爱传道工作的人;这人必须愿意在传道工作上带头,并且乐于在聚会里向人谈及传道工作。”布夫弟兄自1928年以来一直热心从事先驱服务,由此可见他深爱耶和华的工作;再者,他也凭着所立的榜样以及鼓励的言词,使别人对传福音的工作热心大增。
布夫弟兄在1936年3月开始这项服务,所探访的第一群会众在宾雪法尼亚州的伊斯顿。他后来写道:“我通常抵达一个地方,及时参加早上的外勤服务,傍晚与连内的仆人会谈,然后与整个连举行聚会。通常我只花两天的时间探访一个连,人数较少的小组则只花一天;有时我在一周之内探访六个小组。我周而复始地周游各地。”
两年后,他在1938年奉派成为区域仆人,每周负责主持一个带务大会(现今称为环务大会)。当时弟兄们在某些地区受到很猛烈的逼迫,这些大会有助于强化他们。布夫弟兄回顾这段岁月以及他所照料的各项责任,说:“在审讯进行的一周中[当时我在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一宗牵涉到大约60个见证人的案件中作证人],我在伊利诺伊州乔利埃特的另一宗案件中是被告,但在印第安纳州麦迪逊的另一宗案件中则为弟兄辩护。除此之外,我在每个周末更负责主持一个带务大会。”
这些带务大会(现今称为环务大会)在1946年恢复举行。两年之后,奉派担任区务仆人的人之一是凯里·巴伯。在此之前,他作纽约布洛克林伯特利家庭的成员已有25年之久。他负责探访的第一个区包括美国的整个西部。起初他每周出席一个大会;在一个大会与下一个大会之间,距离大约是1600公里。随着会众的数目和人数逐渐增加,各大会之间的距离亦相应减短。时常,在一个城市地区之内有多个环务大会举行。巴伯弟兄作周游监督29年之后,在1977年应邀返回世界总部服务,成为治理机构的成员。
在有战争进行及遭受猛烈逼迫期间,周游监督时常冒着丧失自由和生命的危险去照顾弟兄们的灵性福利。在纳粹占领比利时期间,安德烈·沃兹尼亚克继续探访各群会众,并且协助他们获得书刊的供应。盖世太保时常紧紧跟踪他,但却从未能捉着他。
在1970年代后期,罗得西亚(现称津巴布韦)的居民生活在恐惧中。当时国内正发生内战,往来各地极为不便。但耶和华见证人的周游监督却证明自己是仁爱的牧者,仿佛弟兄们的“避风所”一般。(以赛亚书32:2)有些周游监督不得不在旷野地区步行多日。他们攀山越岭,渡过危险的河流,晚上时常要在户外露宿。他们忍受这一切艰辛,目的是要探访位于孤立地区的会众和传道员,鼓励他们在信仰上保持坚定。这些监督之一是艾赛亚·马科利;有一次,在政府军和“自由战士”的交火中,他几乎被流弹所杀。
其他的周游监督则多年来往来世界各国为组织服务。守望台社的社长时常前往其他国家,视察组织的需要及在大会发表演说。这些探访发挥很大效力,使世界各地的耶和华见证人深深意识到他们是一个国际的弟兄团体。诺尔弟兄特别经常从事这项活动,探访每个分社和海外传道员之家。随着组织逐渐扩展,社方将世界分为十个国际地带。从1956年1月1日开始,具备资格的弟兄在社长指挥之下开始参与这项探访服务,使这些地区能够受到经常的照顾。这些带务探访现今在治理机构的服务委员会指挥之下执行,继续对普世的团结及整个组织的进步作出很大贡献。
还有其他重要发展有助于形成目前的组织结构。
进一步的神治调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仍在进行之际,约瑟夫·F·卢述福于1942年1月8日逝世,随后内森·H·诺尔成为守望台社的第三任社长。大战期间,组织的活动在许多国家受到禁止,暴民时常假爱国之名向见证人肆虐行凶;除此之外,见证人在公开传道向人分发圣经书刊之际,曾屡次受到逮捕。因此,当时组织受到重大的压力。管理阶层方面的转变会使工作在这个紧急关头缓慢下来吗?负责照料行政事务的弟兄们仰望耶和华的指引和祝福。由于他们渴望受上帝所指引,他们重新检讨组织本身的结构,看看他们是否能够在任何部分更紧密跟从耶和华的行事方式。
后来,在1944年,社方趁举行守望台社年会的时机,在宾雪法尼亚州的匹兹堡举行了一个传道大会。9月30日,在年会举行之前,有一系列深具重要性的演讲发表,讨论圣经对耶和华仆人的组织有什么提示。c演讲将注意集中在治理机构之上。当时讲者强调,神治原则必须应用在忠信审慎的奴隶阶级所运用的一切机构之上。演讲解释,法人组织的成员并没有把上帝所有“奉献了”的子民包括在内。这个组织仅是代表上帝的子民,作为供他们使用的法律工具而已。可是,既然这个社团是个出版机构,负责把含有属灵启迪的书刊供应给耶和华见证人,按理说来,治理机构必然与这个法定社团的主管人员和董事有密切关系。这个社团在它的事务上有充分应用神治的原则吗?
社方的章程定出一项股东的安排,规定每个捐献10美元的人便可在拣选社方的董事会和主管人员方面拥有一票。也许弟兄们觉得,这样的捐献表明当事人对组织的工作怀有真挚的兴趣。可是,这项安排却引起了若干难题。守望台社的社长诺尔弟兄解释说:“从社方章程所作的规定看来,成为治理机构的成员有赖于对法定社团所作的捐献。但按照上帝的旨意,在他的真正选民当中是绝不应该有这种情形存在的。”
诚然,在社方最初的32年历史中,治理机构的首要分子便是查尔斯·泰兹·罗素。他在经济、体力和精神上对社方所作的捐献也大过其他任何人。但主怎样任用他并不视乎他所作的金钱捐献而定。决定的因素是他那毫无保留的献身、孜孜不倦的热心、对上帝王国始终如一的支持,以及他那无可动摇的忠贞和忠诚。这些因素使他在上帝眼中适合担任这件工作。对神治组织来说,所要谨守的原则是:“上帝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哥林多前书12:18)“可是,”诺尔弟兄解释,“由于社方的章程规定将投票权授予捐款资助社方工作的人,这有碍于将上述的神治原则应用在治理机构之上;这也可能对治理机构造成危险或形成障碍。”
因此,1944年10月2日,在一切拥有投票权的股东业务会议上,与会者一致通过决议,将社方的章程修改以期与神治原则更为吻合。现在社员的数目不再是无限的了,而是限于300和500人之间。所有社员均是由董事会选出的男子,但拣选的准则不是根据他们所作的金钱捐献,而是由于他们是耶和华手下成熟、活跃、忠心的见证人,在组织的工作上作出全时服务,或本身是耶和华见证人会众里活跃的传道员。这些社员会投票选出董事会,然后董事会选出社方的主管人员。这些新安排在1945年10月1日开始生效。在现今这时代,我们时常见到敌对的势力操纵公司的业务以求夺得控制权,一旦成功,便按自己的心意将公司重组。上述的新安排给社方多大的保护!
社方采取上述各项步骤以求更紧密跟从神治原则之后,耶和华对这项安排的祝福十分显著。虽然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极大压力,王国宣扬者的数目却续有增加。上帝的子民毫无间断地努力为他的王国作见证。从1939年至1946年,令人惊奇的是,耶和华见证人的数目增加了百分之157,并且将宣扬好消息的工作扩展到另外六个国家地区之中。在接着的25年间,活跃的见证人在数目上另再增加了差不多百分之800,并且在另外86个国家地区经常从事传道活动。
监督所受的特别训练
有些外界人士认为,组织一旦发展成规模较大,标准就会无可避免地降低了。但与此刚相反,圣经预告公义与和平会弥漫在耶和华的仆人当中。(以赛亚书60:17)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组织需要小心翼翼、持续不断地以上帝的话语教育身负重责的监督们,使他们清楚明白上帝的司法标准,并且首尾一贯地加以实行。组织的确提供这样的教育。《守望台》帮助人对上帝的公义标准作一项渐进而彻底的研究;在普世各地,耶和华见证人的每群会众都以有系统的方式研读这些资料。但是除此之外,羊群的监督也接获其他许多额外训示。
守望台社属下各分社的主要监督曾在以往举行国际大会期间聚集起来接受特别训练。从1961年至1965年,社方在纽约为这些监督设立了特别设计的课程,长度从八至十个月不等。从1977年至1980年,社方为他们举办了另一系列为期五周的特别课程。他们所受的训练包括逐节研究所有的圣经书,考虑组织事项的细节和进一步推广好消息的方法。在耶和华见证人当中绝没有国家的分歧。无论他们生活在世界的什么地方,他们都紧守同一的崇高圣经标准,并且相信和提倡同一的道理。
环务和区务监督也受到特别留意。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曾在守望台基列圣经学校或其中一个支校受训。他们不时被召到社方的分社办事处,或在其他的方便地点聚集起来,参加为期数日或一周的研讨会。
1959年,社方设立了另一项杰出的安排。这便是王国服事职务训练班,参与者包括环务和区务监督,以及会众的监督们。起初这是一项延续整个月的研究课程。在美国举办了一年之后,该项课程的资料被译成其他文字,逐步在环球各地受到采用。既然并非所有监督都能够离开世俗工作的岗位整个月之久,从1966年开始,社方把课程的长度减为两周。
这个训练班并不是一所训练人担任神职的神学院。相反,参加训练班的人都是已经受到正式任命的服事者。其中有许多人作羊群的监督和牧者已达数十年之久。训练班的课程使他们有机会详细讨论上帝的话语就他们的工作所提出的训示。社方向这些监督大力强调外勤服事职务的重要性,以及怎样以有效的方式从事这件工作。由于世上的道德标准日益低落,训练班也用不少时间讨论如何紧守圣经的道德标准。除此之外,近年来每隔两三年便有研讨会举行;每年几次,周游监督也与当地的长老举行富于教益的聚会。这些聚会使人有机会特别留意目前的需要,从而保护人不致偏离圣经的标准,并且有助于在所有会众里以统一的方法处理各项事务。
耶和华见证人将哥林多前书1:10的劝戒紧记在心:“弟兄们,我借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劝你们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这并不是一种强制的划一;相反,这乃是人受到适当教育,认识圣经所载的上帝行事方式而达致的结果。耶和华见证人以上帝的道路和他的旨意为乐。若有任何人不愿按照圣经的标准而生活,他们大可以离开组织。但是若有任何人鼓吹其他的信仰,或无视圣经的道德标准,监督就会采取行动以求保护羊群。组织切实听从圣经的这项劝告:“那些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罗马书16:17;哥林多前书5:9-13。
圣经预告上帝会使这种团结合一的情形存在于他的仆人当中;在这种情况之下,公义得以伸张而结出和平的果子。(以赛亚书32:1,2,17,18)这种情况对爱好公义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旧事物制度的末日临到之前,有多少爱好公义的人会被召集起来呢?耶和华见证人不知道。但耶和华却深知他的工作有什么需要,于是在自己所定的时间、以自己的方式使组织获得装备去执行他的工作。
作妥准备迎接迅速的增长
后来,为了撰写Aid to Bible Understanding(《助人明白圣经的工具》)这本参考书,弟兄们在治理机构督导之下从事研究工作;他们再次将注意集中在第一世纪的基督徒会众以什么方式组织起来这个问题上。他们对诸如“长老”、“监督”和“服事者”一类的圣经词语作了一番仔细研究。耶和华见证人的现代组织能够与上帝在圣经里为了指引我们而保存下来的模式更一致吗?
耶和华的仆人决心要继续受他所指引。在1971年举行的一系列大会中,演讲将听众的注意引到早期基督徒会众的管理安排之上。演讲指出,圣经所用的伯列斯比特罗斯(年长的人、长老)一词并非仅指年纪较大的人,也不是用来指会众里所有灵性成熟的人。反之,这个字词特别用在官式的意义上,所指的乃是会众的监督。(使徒行传11:30;提摩太前书5:17;彼得前书5:1-3)这些人都符合上帝在受感示的圣经里所定的条件,凭着任命接获他们的职位。(使徒行传14:23;提摩太前书3:1-7;提多书1:5-9)若有足够具备资格的男子,会众里就会有一个以上的长老。(使徒行传20:17;腓立比书1:1)这些人共同组成“长老团”,其中每个成员均具有同等的地位,没有一个是会众里最显要或最有势力的分子。(提摩太前书4:14)演讲解释,为了协助长老,组织也按照使徒保罗所列出的条件任命“服事仆人”。——提摩太前书3:8-10,12,13,《新世》。
社方很快便落实这些安排,使组织与圣经的模式更一致。调整从治理机构本身开始实施。在以往,宾雪法尼亚州守望台圣经书社董事会的七位成员一向构成耶和华见证人的治理机构,但现在成员的数目增加了。治理机构的成员并没有固定的数目。在1971年共有11位;随后有好几年时间,成员的数目增至18位;到1992年则有12位。所有这些人都是受上帝所膏、与耶稣基督同作后嗣的基督徒男子。在1992年,作治理机构成员的12位基督徒以耶和华上帝的服事者身分从事全时服务的时间合共逾728年之久。
1971年9月6日,治理机构决定在他们的会议中,各成员会按照姓氏字母的先后次序轮流每年作主席。这项安排在10月1日实际生效。治理机构的成员也每周轮流主持总社工作人员的早晨崇拜和《守望台》研究班。d这项安排在1971年9月13日开始实施,该日弗德烈克·W·法兰兹在纽约布洛克林社方的总部主持早晨崇拜的节目。
次年,社方着手准备在督导会众方面作出调整。会众里不会只有一位会众仆人,在若干个其他仆人协助之下料理会众的事务了。相反,具备圣经资格的男子都会被任命为长老。其他符合圣经条件的人则被任命为服事仆人。这使更多人有机会分担会众的责任,借此获得宝贵的经验。当时耶和华见证人绝没有想到,会众的数目在接着的21年间竟增加了百分之156,在1992年共达6万9558群之巨。但是,当时会众的元首主耶稣基督显然正在作出准备迎接未来的扩展。
在1970年代早期,社方仔细考虑进一步调整治理机构的结构。自从守望台社在1884年成为法人以来,出版书刊,督导普世的传福音工作,举办训练班和大会的安排等,均在守望台圣经书社社长办事处的指挥之下进行。但经过以多月的时间仔细分析和讨论各项细节之后,治理机构在1975年12月4日一致采纳了一项新安排,将六个委员会设立起来。
主席委员会(由治理机构目前的主席、上一年的主席和来年的主席共同组成)负责处理有关重大意外、灾祸和逼迫运动的报告,并且留意将这些难题迅速交由治理机构处理。写作委员会负责主导将灵粮制成书刊、录音带和录像带供耶和华见证人使用及分发给大众人士,并且督导将灵粮译成数百种文字的翻译工作。教导委员会的责任是要为耶和华的子民举办训练班和大会、区务大会及国际大会,除此之外也提供伯特利家庭所需的训示及编写供这些用途的资料。服务委员会督导有关传福音工作的每一方面,包括会众和周游监督的活动。印制、出版和运送书刊的工作,工厂的运作,处理法律及业务等事宜,均在出版委员会督导之下进行。人事委员会则负责对伯特利家庭的成员提供个人和属灵的协助,并且负责邀请新成员在环球各地的伯特利家庭服务。
除此之外,社方还设立了其他发挥很大效用的委员会去照料世界总部属下的许多工厂、伯特利之家和农场。在这些委员会里,治理机构充分运用属于“大群人”阶级的人的才干。——启示录7:9,15,《新译》。
社方也在分社的督导安排上作出调整。从1976年2月1日开始,每个分社都由一个委员会负责督导;委员会拥有三位或更多成员,视乎分社的需要和大小而定。这些委员会在治理机构指挥之下服务,照顾属下地区中的王国工作。
1992年,治理机构获得进一步的协助。有若干助手——主要来自大群人阶级——奉派参与写作、教导、服务、出版和人事委员会的例会及工作。e
这项扩大分担责任的安排已证明十分有益。这项安排,连同会众里业已作出的调整,有助于除去障碍,使人更体会到基督是会众的元首。事实证明,由若干位弟兄一同商议有关王国工作的事宜,乃是一项十分有利的安排。除此之外,组织方面的这项调整使社方能够在许多方面提出所需的督导。鉴于组织的迅速扩展,这样的督导是亟需的。很久以前,耶和华已通过以赛亚先知预言说:“至小的族要加增千倍;微弱的国必成为强盛。我——耶和华要按定期速成这事。”(以赛亚书60:22)他不但已速成这件事,并且也提供所需的指引,使他的显形组织能够照料这项巨大扩展。
耶和华见证人的当务之急是要完成上帝派他们在旧世界末期执行的工作;他们已充分组织起来,将这件工作彻底完成。耶和华见证人见到无可置疑的证据,表明这个组织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上帝的;他们也看出,上帝的爱子耶稣基督正在指挥这个组织。身为正在掌权统治的君王,耶稣会保护手下忠心的臣民渡过将临的大灾难,留意使他们以有效的方式组织起来,在将临的千禧年期间继续成就上帝的旨意。
[脚注]
a 1894年,罗素弟兄作了安排由锡安守望台书社派出具备资格的弟兄作为讲者。为了介绍他们给当地的小组,社方发给他们签署了的证书。这些证书并非授权给他们传道,也不意味到听众可以无需对上帝的话语作过适当查考,便全盘接受持有证书的人所说的话。可是,由于有些人误解了这些证书的用意,不及一年之后,罗素弟兄便将证书全数收回。他刻意避免作出任何可能被旁观者视为与教士阶级相若的安排。
b 《锡安的守望台》(英文),1881年10-11月刊,8-9页。
c 有时他们按照《英王詹姆斯译本》的说法将当地的小组称为“教会”。他们也按照希腊文圣经的用法将这些单位称为“厄克利西亚”(ecclesias)。他们也采用“班”(class)一词,因为他们在实际上是一班学生经常聚集起来一同研读。后来他们又改称为“连”(company),由于他们意识到自己正从事一场属灵战争。(可参阅诗篇68:11,《英王詹姆斯译本》边注。)《基督教希腊文圣经新世界译本》在1950年出版之后,在大部分国家中,见证人均采用“会众”(congregation)这个现代圣经词语。
d 希腊文圣经所用的字词(楷若托内俄)的实际意思是“伸展、伸出或举手”,也可以引申为含有“以举手选出或拣选担任职位”的意思。——《新约希腊语-英语辞典》,约翰·帕克赫斯特编,1845年,673页。
e 详情见第25章,“公开及逐户向人传道”。
f 从1919年开始,会众成员所从事的外勤服务每周透过服务指导员向社方提交报告。
g 正如称为Organization Method(《组织方法》)的摺叠小册陈明,每群会众会选出一位副指导员和存书管理员。这两个人与社方所任命的指导员共同组成当地的服务委员会。
h 《守望台》(英文),1920年7月1日刊,195-200页。
i 当时服务委员会的成员不超过十位。其中一位是服务指导员,他不是在当地选出而是由社方委任的。其他成员与他合力安排和推行当地的见证工作。
j 从1932年开始,有若干年的时候,这些人被称为约拿达阶级。
k 人若将希腊文动词楷若托内俄的定义仅定为‘伸手加以选举’,就未能顾及到这个字词在后来的含意了。例如,利德尔和斯科特合著的《希腊语-英语辞典》(琼斯和麦肯齐编订,1968年再版)将这个字词的含意定为“伸出手来,为了在会议中表决。……II.[人物的目的格],举手选出……b.后来通常指任命,……任命在教会里担任职位,[伯列斯比特罗斯]使徒行传14:23。”较后的用法在使徒的日子已相当流行。第一世纪的犹太历史家约瑟夫斯在《犹太古史》第6册,第4章2段及第13章9段,曾以任命的意思运用这个字词。使徒行传14:23在希腊原文的语法结构表明,经文描述的乃是保罗和巴拿巴所采取的行动。
l 在同一年(1938年)的较后时间,社方发行了一份四页的摺叠小册,称为Organization Instructions(《组织训示》),提出进一步的细节。小册解释,当地的会众会指派一个委员会去代表会众处理若干事项。委员会会按照圣经所列出的规定,考虑弟兄们的资格,然后向社方作出推荐。社方派出的周游代表探访会众时,他们会检讨当地弟兄的资格,以及这些人在照料工作委派方面是否忠于职守。社方作出任命时也会考虑到周游代表所作的推荐。
a 从1894年至1927年,社方派出的周游讲者首先称为守望台社代表,然后称为朝圣者。从1928年至1936年,随着外勤服务受到更大强调,他们称为区域服务指导员。从1936年7月开始,为了强调他们与当地弟兄之间的正当关系,他们改称为区域仆人。从1938年至1941年,社方派出带务仆人轮流与数目有限的若干群会众一起工作,每隔相当时候便再次探访同一些小组。中断了一年之后,这项服务在1942年恢复,担任探访的人称为弟兄的仆人。在1948年,社方采用了环务仆人的名称,现今则称为环务监督。
从1938年至1941年,区域仆人担任一个新的角色,负责定期主持当地举行的大会。在这些大会里,来自一个有限地区(一个带)的见证人聚集起来聆听特别的节目。社方在1946年恢复这项工作时,周游监督改称为区务仆人,现今则称为区务监督。
b 这项安排在1938年10月1日生效。在战争期间,举行大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社方在1941年年尾暂停举行带务大会。可是,社方在1946年再次恢复这项安排。每隔相当时候,若干群会众便聚集起来接受特别的教导;这些场合称为环务大会。
c 这些演讲的概要载于1944年10月15日及11月1日的《守望台》(英文)中。
d 后来,治理机构拣选伯特利家庭的其他成员参与照料这些工作委派。
[第204页的精选语句]
在他们当中绝没有教士阶级
[第205页的精选语句]
他们没有试图设立一个“属地的组织”
[第206页的精选语句]
起初长老是怎样选出的?
[第212页的精选语句]
指导员由社方任命
[第213页的精选语句]
有些长老不愿在会众以外向人传道
[第214页的精选语句]
人数虽减少了,组织却获得强化
[第218页的精选语句]
任命会怎样作出?
[第220页的精选语句]
卢述福仅是试图取得更大的控制权吗?
[第222页的精选语句]
与两三个人的小群以及人数较多的群体保持联络
[第223页的精选语句]
周游监督的新职责
[第234页的精选语句]
治理机构的成员数目增加了,而且各成员轮流担任主席
[第235页的精选语句]
在工作迅速扩展的时代提供所需的督导
[第207页的附栏]
何以作出调整?
关于在上帝百姓的各个小组中拣选长老一事,曾有人问C.T.罗素他的观点何以改变了,罗素答道:
“首先,我必须强调的是,我从没有声称自己是万无谬误的。……我们承认,随着知识逐渐加深,对于主的旨意,就是在他百姓的各个小组中拣选长老和领袖这件事,现在我们的看法与以前稍有不同。我们在判断上所犯的错误是,我们对那些认识真理不久的亲爱弟兄期望过高,认为他们应当自然而然地成为‘连’的领袖。我们渴望看见的理想情形便是,真理在这些弟兄身上发挥令人谦卑的影响,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卑微;不论他们知道些什么或能够向别人讲解些什么,他们无非只是上帝所运用的代言者而已。我们理想中的愿望便是,这些弟兄在每一方面都堪作羊群的榜样;我们渴望看见,凭着上帝的旨意,有一位或多位具有同等或甚至更大才干的弟兄在‘连’里服务,把真理显明出来,让爱的精神引导他们彼此尊敬、互相帮助,一同努力参与教会——就是基督的身体——所从事的善工。
“由于怀有这种想法,我们便以为,既然奉献了给主的百姓现今能够享有和体验更多恩典、真理,我们就无需跟从众使徒在早期教会里所规定的模式了。我们在这件事上所犯的错误便是,我们没有意识到,使徒在上帝指引下所制定的安排,比别人所能制定的任何安排更为优越;以整体而言,教会需要这些由使徒设立的准则,直至我们复活经历改变为止;那时,我们会直接与主结合,达致完全和完美的地步。
“我们逐渐看出自己所犯的错误,因为我们看见在亲爱的弟兄之间有若干程度的竞争精神存在。有许多人渴望在聚会里作领导,但却将此视为一种职位而非一项服务;尽管有其他弟兄具有同等的才干,对真理有同样深刻的认识,在运用圣灵的宝剑方面同样擅长,他们却加以排斥和阻挠。”——《锡安的〈守望台〉(英文),1906年3月15日刊,90页。
[第208,209页的附栏或图片]
社方一个世纪前在匹兹堡区所使用的设施
从1890年至1909年的19年间,图示的圣经书屋乃是社方的总部f
图示罗素弟兄的书房
1902年在圣经书屋服务的家庭成员
这所建筑物设有排字及排版部(右上)、装运部(右下)、存书仓库、职员宿舍,及一间可容纳300人的小礼堂(聚会所)
[脚注]
f 1879年,社方的总部设于宾雪法尼亚州匹兹堡的第五街101号。1884年,社方将办事处迁往阿勒格尼(匹兹堡北面)的联邦街44号;同年办事处再迁往联邦街40号。(1887年,这个地址改名为鲁滨逊街151号。)1889年,由于社方需要更多运作空间,罗素弟兄便在阿勒格尼的雅治街56-60号兴建了左图所示的圣经书屋。(这个地址后来改为雅治街610-614号。)1918-19年间,有一段短时期,社方再次将主要办事处设于匹兹堡,地址是联邦街119号3楼。
[第211页的附栏]
是谁的工作?
查尔斯·泰兹·罗素在临终前不久写道:“上帝的百姓时常忘了主亲自在他的工作上带头。有时他们想道:我们要执行一件工作,我们要使上帝也加入,作我们的同工。在这件事上,我们必须具有正确观点才行。我们必须体会到,上帝定意要成就,而且正在执行,一件伟大的工作;这件工作必定会大功告成,但完全不在于我们或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上帝的百姓能够作造物主的同工,以他的方式去执行他的计划、打算和安排,无疑是一项伟大的特权。我们若怀着这个观点去看事物,我们的祷告和我们所专注的事便是:要明白和遵行主的旨意。无论主委派我们担任什么角色,我们都会感到满足,因为我们有上帝引导我们。这正是守望台圣经书社竭力跟从的事物安排。”——〈守望台〉(英文),1915年5月1日刊。
[第215页的附栏或图片]
V.D.M.试卷
V.D.M.代表拉丁文字词“Verbi Dei Minister”,意思就是上帝话语的服事者。
社方在1916年编写了一系列的圣经问题。凡是想代表社方发表演讲的人,都必须以书面回答这些问题。社方凭此能够看出,这些弟兄对于基本圣经真理的想法、观点和了解如何。提交的书面答案会经由社方设立的考试委员会小心批阅。弟兄们必须答对试卷里百分之85以上的问题,才被视为有资格作讲者。
后来,许多长老、执事和其他圣经研究者都纷纷索取这份试卷。过了一段时候,社方表示各班若惟独拣选一些符合V.D.M.资格的弟兄作代表,这无疑是有益的。
社方将“上帝话语的服事者”的身分授予某些弟兄,这并非表示该人正受到任命作服事者。反之,这仅是暗示,社方的考试委员会已检讨过这位弟兄对教义的认识,也对他的名声作过合理程度的考查,结果认为他有资格称为上帝话语的服事者。
V.D.M.试卷的问题如下:
(1) 上帝的第一项创造伟举是什么?
(2) 用来指上帝儿子的“罗格斯”一词是什么意思?父和子这两个字词表示什么?
(3) 罪在何时及如何临到世间?
(4) 上帝对罪人所犯的罪判了什么刑罚?谁是罪人?
(5) “罗格斯”何以必须成为肉身?他仅是“化身为人”吗?
(6) 基督耶稣这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去世为止,具有什么本质?
(7) 耶稣复活之后具有什么本质?他与耶和华的正式关系是什么?
(8) 耶稣在福音时代致力于什么工作?从五旬节至今日又如何?
(9) 耶和华上帝为人类做了些什么事?耶稣为人类做了些什么事?
(10) 上帝对完成了的教会定有什么旨意?
(11) 上帝对人类世界所定的旨意是什么?
(12) 始终不肯悔改的人会有什么结局?
(13) 顺服弥赛亚王国的人类会获得什么奖赏或幸福?
(14) 罪人可以借着什么步骤与基督和天父缔结带来永生的亲密关系?
(15) 基督徒一旦从圣灵而生,据上帝的话语指示,他便应当跟从什么途径?
(16) 你是否已舍弃了罪,转而事奉永活的上帝?
(17) 你是否已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的生命、能力、才干,以便为主服务?
(18) 你已经借水浸礼象征这项奉献吗?
(19) 你是否已经立了万国圣经研究会的誓愿,决心保持圣洁?
(20) 你有彻底和仔细地研读过〈圣经的研讨〉一至六卷吗?
(21) 你从这项研读获得很大启迪和裨益吗?
(22) 你是否相信自己已对圣经具有相当和永久的认识,使你终其余生均能更有效地为主服务?
[第216,217页的图片]
社方早期在布洛克林设置的建筑物
伯特利之家
哥伦比亚山道122-124号
伯特利之家的膳堂
幕屋
办事处、存书仓库、邮务部、排字设备,以及一所设有800个座位的大会堂,均设于希克斯街17号(社方在1909年至1918年期间运用这些设施)
大会堂
早期的工厂
1920年期间在默特尔街工厂工作的伯特利家庭成员(右图)
默特尔街35号(1920-22年)
康科德街18号(1922-27年)
亚当士街117号(1927年- )
[第224,225页的图片]
周游监督——数千位中的一小部分
加拿大,1905-33年
英国,1920-32年
芬兰,1921-26年,1947-70年
美国,1907-15年
周游探访各会众——
格陵兰岛
委内瑞拉
莱索托
墨西哥
秘鲁
塞拉利昂
纳米比亚的活动房屋
与日本的当地见证人一起参加外勤服务
与德国当地会众的长老举行会议
在夏威夷向先驱们提出切合实际的劝告
在法国的一群会众里施行教导
[第229页的附栏或图片]
早期的法人团体
锡安守望台书社。最初在1881年成立,1884年12月15日在美国宾雪法尼亚州注册成为法人团体。这个法人组织的名称在1896年改为守望台圣经书社。自1955年以来,这个组织以宾雪法尼亚州守望台圣经书社(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为人所知。
人民布道协会。社方的总部在1909年迁往纽约布洛克林之后,这个法人团体在同一年成立。这个团体的名称在1939年改为守望台圣经书社。自1956年以来,它一直采用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Watch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New York, Inc.)这个名称。
万国圣经研究会(International Bible Students Association)。1914年6月30日,在英国伦敦注册成立。
为要符合法律的要求,耶和华见证人也在许多国家地区设立了其他法人团体。然而,耶和华见证人并没有因此分裂为多个国家性或地区性的组织。相反,他们是一个团结一致的普世弟兄团体。
[第234页的附栏]
‘与早期的基督徒社群相似’
称为《解释》的宗教刊物在1956年7月说:“从他们[耶和华见证人]的组织和见证工作看来,他们与早期基督徒社群的相似不下于任何宗教团体。……不论在口头上抑或书面上,很少团体在传讲自己的信息方面像他们一样广泛地运用圣经。”
[第210页的图片]
为了提供较紧密的督导,社方设立了多个分社办事处。第一个分社在英国伦敦的这间建筑物中设立
[第221页的图片]
J.F.卢述福,摄于1941年。见证人深知他并不是他们的领袖
[第226页的图片]
约翰·布夫,从1936年至1941年在美国作周游监督
[第227页的图片]
凯里·巴伯负责照料的区一度包括美国的很大部分
[第228页的图片]
诺尔弟兄经常探访每个分社及海外传道员之家
[第230页的图片]
社方将属下各分社的主要监督召集起来接受特别训练(纽约,1958年)
[第231页的图片]
王国服事职务训练班向环球各地的监督提供深具价值的训导
1978年,王国服事职务训练班在泰国的一个难民营中举行;1966年在菲律宾举行(左上角)
[第232页的图片]
社方逐步发行提供组织训示的刊物(最初以英文发行,然后以其他文字发行)以统筹耶和华见证人的活动,并使所有人知道社方为了协助他们执行服事职务而提供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