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恸
(Mourning)
圣经中有关举哀的记载显示,古时在中东地区,一般人很习惯把心中的悲痛和哀伤表露出来,毫不掩饰。以圣经的耶利米哀歌为例,整卷书都是执笔者对耶路撒冷惨遭摧毁的绵绵哀思。
哀恸的原因 悲伤哀恸的原因很多,比如表示悔意(尼9:1,2;拿3:5-9),大祸临头(斯4:3;耶6:26;摩5:16,17),身陷危难(珥1:5-14)等,而最主要的原因应该就是亲友离世。至亲一旦去世,举哀的日子就随即开始了。(创23:2;27:41;37:33-35)最叫人伤感的,莫过于一个人为父母或为独生子举哀的场面。(诗35:14;摩8:10;亚12:10)为君王或领袖举哀的日子可长可短,由七天到三十天不等。(民20:29;申34:8;撒上31:8,12,13)约瑟的父亲雅各去世后,埃及人为他哀哭了整整七十天,随后在迦南地举行的丧礼则长达七天。(创50:3-11)
表达哀伤 除了大哭大喊,有些人会把面容弄得难看、禁食或暂时不做某些日常惯事,以示哀伤。另外也有些人大声痛哭(撒下1:11,12;斯4:1),伤心捶胸(赛32:11,12;鸿2:7;路8:52),撕裂衣服(士11:35;王下22:11,19),把灰撒在头上、穿上哀服(撒下13:19;王下6:30;伯2:11,12),赤脚、蒙头、蒙脸(撒下15:30;19:4),拔掉头发、剃去胡须(伯1:20;拉9:3;耶41:5),或者跟随异教的习俗去自割身体(耶16:6;47:5)。除了禁食,有些人会暂时不用油抹身,不洗衣服(撒下14:2;19:24;但10:2,3),或坐在地上和灰烬中(撒下13:31;伯2:8;赛3:26)。
吟唱哀歌也是寄托哀思的一个方法。(撒下1:17-27;3:33,34;代下35:25)诗篇7篇的题记中出现过的希伯来语词shig·ga·yohnʹ(什加永)就是指某种形式的挽歌,另一个相关词语则见于哈巴谷书3:1。“什加永”用挽歌体裁谱写,节奏明快多变,情感特别丰富。以诗篇7篇和哈巴谷书3:2-19这两首哀歌为例,内容描写了当事人如何身陷绝境,痛苦不堪,恳求救助,得蒙救助以及因耶和华而欢欣,细腻而生动。
古人举行葬礼时,有时也雇用职业送葬人和弹奏哀乐的乐师。(耶9:17,18;太9:23)耶稣在世的时候,有些孩子在市集广场上模仿大人举哀送殡,当作游戏。(太11:16,17)箫或笛是丧礼上比较常见的乐器。(耶48:36;太9:23;见《犹太战记》,约瑟夫斯著,第3卷437节[9章5段])
死者埋葬后,妇女都会按惯例到坟墓那里去哭,哀悼死者。(约11:31)看来举哀之家会设宴招待亲友,有的宴席还办得比较隆重。(何9:4;耶16:5,7)
跟举哀有关的禁令 上帝曾经吩咐个别或全体以色列人,不可为某些死者哀哭,比如不可哀悼被处死的罪犯。(利10:1,2,6)上帝吩咐以西结先知不可为亡妻举哀,不可有任何流露哀伤的举动,好给跟他一起在巴比伦的以色列人一个预兆,就是上帝对不忠的耶路撒冷执行判决时,他们必因为惊慌过度而全无反应,不会悲伤哀恸。(结24:15-24)上帝给耶利米的吩咐也类似。(耶16:5-13)
摩西律法严禁人跟随某些举哀的习俗,包括自割身体,“为死人而剃光额头”(利19:28;申14:1),或在举哀的事上滥用当奉的十分之一(申26:12-14)。祭司可以公开哀悼去世的血缘之亲,但大祭司却不可以这样做。(利21:1-6,10-12)
有哀恸的时候 传道书3:1,4说:“有哀哭的时候,有嬉笑的时候;有哀号的时候,有欢跃的时候”。圣经说死亡是所有人的结局,因此有智慧的人“心在举哀的家”,不在设宴的家。(传7:2,4;另见箴14:13)换言之,有智慧的人会到举哀的家致以同情和慰问,不会若无其事,只顾寻欢作乐。这样,他就不会忘记人生苦短的这个现实,更决心以正确的态度敬奉造物主。
根据圣经,人为某些原因哀恸是恰当的,比如为亲人去世而哀恸悲伤(创42:38;44:31),因错误宗教的丑行羞辱上帝而叹息悲哀(结9:4;另见林前5:2),或者为自己的过犯而伤心难过(诗38:4,6-10)。耶和华呼吁那些背弃了他的人,“要禁食、哭泣、哀号,全心归附我。你们要撕裂内心,而不是撕裂衣服”。(珥2:12,13;另见雅4:8,9)另一些经文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也就是说,重点不在于一个人表面上多么伤心难过,而在于他是否因真诚悔改而深深悲痛,这样的悲伤才不是伪装的。(诗31:9,10;箴14:10;15:13;可14:72;约16:6)
圣经说,耶和华也曾感到“痛心”(创6:6;另见赛63:9),上帝的圣灵也会“忧愁”(弗4:30)。圣灵在上帝的仆人身上发挥作用,能使他们结出正义的果实。(加5:22-24)因此,谁不珍惜上帝所赐的圣灵,令圣灵无法畅行无阻,拒绝听从圣灵的引导,就等于令圣灵“忧愁”了。(参看赛63:10;帖前5:19)
流露哀伤但不走极端 耶稣在世的时候,有些人哀悼死者时会号啕大哭,场面乱哄哄的。(可5:38,39)虽然耶稣也曾“心里悲叹”,甚至伤心落泪(约11:33-35,38;路19:41;可14:33,34;来5:7),但他却从不用夸张的方式来表达哀伤。(参看路23:27,28)耶稣的门徒也有过悲伤哀恸的时候。(太9:15;约16:20-22;徒8:2;9:39;20:37,38;腓2:27)保罗曾因不信基督的同胞而“大大忧愁,痛苦不绝”。(罗9:2,3)保罗为哥林多会众里犯了罪而仍未悔改的人担心哀恸。(林后12:21)另外,他也“流泪提到”一些背弃真道的人,说他们是“基督苦刑柱的仇敌”。(腓3:17-19)保罗真心关爱基督徒的会众(林后2:1-4),因此他绝对有资格提出劝勉,鼓励基督徒要“和哭泣的人一同哭泣”,体恤和同情别人。(罗12:15)
可是,悲恸哀伤往往令人感到心力交瘁。(诗6:6,7;路22:45;徒21:13;林后2:6,7)因此,基督徒尽管悲伤,也不会失去平衡,没有分寸,他们会用希望掩盖哀恸,以给人力量的喜乐取代忧伤。(太5:4;林前7:29,30;林后6:10;另见尼8:9-12)对于哀悼死者,大卫王看得比较理性平衡。拔示巴和大卫通奸所生下的儿子病重垂危时,大卫刻苦禁食,彻夜躺在地上,为孩子恳求上帝。可是孩子一死,大卫就从地上起来洗澡、抹油、更衣、向耶和华祷告,并吩咐人预备食物给他吃。臣仆看见都很惊讶,大卫对他们说:“现在孩子死了,我为什么还要禁食呢?我能领他回来吗?我必往他那里去,他却不能回到我这里来。”(撒下12:16,19-23)不过,大卫后来却因儿子押沙龙被杀而悲痛欲绝,到约押给他当头一棒,才把他从痛苦的幽谷拉上来。(撒下18:33;19:1-8)
目前“受造的众生都一同痛苦呻吟”,但跟未来的光明希望相比,基督徒所受的苦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罗8:18-22;彼前1:3-7)再说,他们有复活的希望,不该“像没有希望的人那样悲伤”。(帖前4:13,14)
一个人不听从耶和华的话,就算哀哭禁食也毫无益处。(亚7:2-7)但如果是“出于敬神的态度而伤心”,就必悔改而得救。这个人伤心难过,是因为看出自己得罪了上帝,诚心恳求他宽恕,并决心痛改前非。但如果是“为了世俗的因素而伤心,就必招致死亡”。这个人伤心难过,是因为自己的过犯被揭发,蒙受损失,根本没打算求上帝宽恕。(林后7:10,11)以撒的儿子以扫就是一个例子。他是为了自私的理由流泪恳求,妄想得回自己卖掉的长子权,他的眼泪绝不能叫以撒或者上帝回心转意。(来12:16,17)
用做比喻和预言 在比喻的意义上,土地经入侵的敌军或灾祸蹂躏后,也会“悲哀”。(耶4:27,28;珥1:10-12;对照诗96:11-13)杂草丛生、满目荒凉的土地看上去活像一个举哀的人,蓬头散发、面容难看、不修边幅。同样,大地上的农作物受天灾破坏,显出一片凄凉。
基督显露出来时,地上所有民族都必因“人子显现的凭证”而“悲恸捶胸”。(太24:30;启1:7)圣经预告,含有象征意义的“大巴比伦”大祸临头了,死亡、哀恸、饥荒都要在“一天之内”来到。届时,从她那里得过好处的人都必悲恸哀哭。(启18:2,7-11,17-19)另一方面,新耶路撒冷一到,大地必气象一新,到时眼泪、死亡、哀恸、呼号和痛苦都必永远消逝。(启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