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时代的圣殿
公元30年的逾越节近了,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并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耶稣就拿绳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也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因此犹太人问他说:‘你既作这些事,还显什么神迹给我们看呢?’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约翰福音2:13-15,18,19。
也许你会问,既然这间建筑物能够容纳这么多卖买在其中进行,它究竟有多大呢?事实的真相便是:圣殿其实并不是一间楼房而是一群以圣殿的圣所为中心的建筑物。圣经的原文将这件事实表明得很清楚。圣经的作者以两个不同的字,“海尔隆”(hierón)和“尼奥斯”(naós),来分别两者。“海尔隆”指圣殿庭院的全部范围,而“尼奥斯”则仅指圣殿的本身,即代替旷野中的会幕的圣所。因此约翰告诉我们耶稣发现所有这些买卖正在“海尔隆”中进行。可是当耶稣将自己的身体比喻为一间圣殿时,他所用的乃是“尼奥斯”一字,意即圣殿中的“圣所。”(请参阅英文《新世界译本》的脚注。)
使徒时代的一批圣殿建筑物是由希律王所建的。这个荒淫残暴的以杜明(Idumean)族昏君由于时常伤害犹太人的宗教感情和凶残的滥杀,例如他曾杀了自己的妻子玛利安,一位亥斯蒙尼族(Hasmonaean)的公主,而为他的犹太臣民所极端憎恨。为了讨好他们以及满足他的自大狂,他建议为他们重建圣殿,因为那时圣殿在经过五百年的沧桑之后已显得相当陈旧残破了。
由于不信任希律,这无疑是颇有理由的,犹太人坚持要他先准备好所有的建筑材料以证明他的诚意,而希律亦顺应了他们的要求。为了这件建筑工程,他雇用了10,000个技巧熟练的工人和1000名受过特别训练的祭司。为了使犹太人不致一时没有圣殿,拆毁旧殿和建筑新殿的工作都以逐步和片断的方式进行。由于这缘故,许多人在提及耶路撒冷的圣殿时只说有两间而不是三间,即所罗门,所罗巴伯,和希律的圣殿。这尤其是当时一般犹太人的习惯。他们对希律王是如此憎恨以致虽然他准备了一切建筑材料和负担所有的工程费用,这些犹太人在他们的写作中却从不将他的名字和圣殿相提并论。
希律将圣殿的范围扩大了一倍。为了这样行他不但铲平了一片广大的石地,并且以巨大的石块填宽了摩利亚山顶的四边,有些地方所填筑的石墙竟高达160尺。圣殿的圣所本身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便完成了,而其他的主要建筑物则在八年中陆续完成。不过外围的浩大建筑工程则一直继续到它在公元70年被毁之前六年才修筑完毕。至于建筑的工程开始于何时,约西佛斯给了两个不同的日期。但鉴于在公元30年犹太人说这间圣殿已建筑了四十六年,它必定在公元前17年开始动工。——约翰福音2:2。
圣殿的方位是面东背西,从外至内划分为神圣程度逐渐增加的七个区域:(1)外邦人的庭院;(2)外院;(3)妇女院;(4)以色列院;(5)祭司院;(6)圣所;(7)至圣所。大概说来每一个院子都按照着它的神圣程度而比较外的一个稍高一点;每院均有一套门户或入口处以及一些附属的楼房。在整个圣殿区域总共设有廿四个望哨的岗位由祭司和利未人负责看守巡查。
外邦人的庭院
整个圣殿区域均被一道其上筑有柱廊的高大石墙所环绕。墙内的面积约占十五至二十亩,因此大约相当于纽约市的杨基运动场和马球场的面积总和。a 外邦人的庭院乃是由于这个部份准许外邦人进入而得名。在这里耶稣曾两度,一次在他从事传道工作的初期,另一次则在他的传道工作行将结束之时,将一些把天父的圣殿改变为生意场所的人驱赶出去。——约翰福音2:13-17;马太福音21:12,13。
总其有八度或十度大门通进圣殿区域里:西边有四度或五度,南边有两度或三度,东边及北边则各有一度。当耶稣以君王的身份凯旋地进入耶路撒冷城时,他无疑从圣殿围墙东北边的大门进入圣殿区域内,而他被带到彼拉多之前则是由西南方的一度门出去。由于有这许多度门,外邦人的庭院成了一个通道,行人常常喜欢穿过其中而不愿在圣殿墙外绕道而行。
沿着东边是一道宽四十五尺,高四十尺的有盖走廊,称为所罗门的柱廊。它共有三行大理石的柱子,由于雕刻的精美而称为“哥林多式”。耶稣曾在‘冬天在这里行走过’;这同时是早期基督徒聚集崇拜的地方。在西边和北边亦筑有类似的走廊。在这些走廊里设有许多座位,祭司和其他的人可以在那里向人讲解律法。当耶稣十二岁在圣殿里与人讨论律法时,他无疑便在这些走廊之一里。——路加福音2:46-49。
横在西,东,北三边的柱廊虽然壮观,和南方以希律为名的皇家柱廊比较起来却不免相形见绌。这个走廊拥有164根哥林多式的巨柱,每一根的圆周是如此巨大以致需要三个人张开双臂才能合抱;这些柱子排列成四行。
在圣殿西北方墙外的高地上筑有一座俯瞰圣殿全区的安东尼亚塔(Tower of Antonia)。在耶稣和使徒的日子它是罗马士兵的驻扎处,其中有一条地下隧道通到圣殿的外邦人庭院。这使士兵们可以在任何骚动发生时,例如有一次当暴民企图杀害使徒保罗时,立即出来镇压。塔的名字乃是为了纪念希律的朋友马可·安东尼而起的。——使徒行传21:31-40。
在外院之内
穿过宽阔的外邦人庭院我们便来到圣殿的外院了。在它的边界之外不远的地方筑有一道有入口的矮墙,称为“疏列”(Soreg)。墙上放有几块巨大的石头,其上写着以下的警告:“没有任何外邦人可以进入圣所四周的栏杆和围墙内。犯者一经发觉即难逃死刑的惩罚。”保罗之所以在圣殿被暴民围殴乃是因为犹太人谣传他将一个外邦人带进这个区域内。知道有这样一道隔篱的墙使我们更加了解保罗说耶稣‘拆毁了外邦人与犹太人中间的墙’的话。——使徒行传21:20-32;以弗所书2:14。
从东边看过去,外院的前部是妇女院。除了奉献祭物的时候以外,平时妇女只准进到圣殿的这部份。除了其他的物件之外,妇女院中设有几个财宝柜,耶稣曾站在一个这样的财宝柜旁称赞一个尽将自己所有献给上帝的寡妇。从妇女院有一道半圆形的楼梯通到以色列院,在入口处有一个极巨大的门,名叫尼坎那门(Gate of Nicanor)。这道楼梯有十五级,诗篇中十五首‘上行之诗’据说便是为之而作的。在节日中,当祭司和利未人逐步向以色列院进发时,他们便逐级诵念这些诗篇。——路加福音21:1-4;诗篇120-134。
在以色列院的范围内还剩下四个神圣程度不同的地区,即以色列院的本身,祭司院,圣所和至圣所。从各方面看来,以色列院和祭司院实际上是一个院子。它们处在同一的平面上,中间只以一道矮墙划分。这个区域不但包括许多储藏室和准备祭物的房间,同时还有,据哈帕氏的《圣经辞典》(Harper’s Bible Dictionary)说,“一个利用泉源和地下水池储备举行宗教仪式和冲洗祭牲所需之水的惊人水道系统。”有些人相信犹太高等参议院的会议厅亦在这个区域里。
祭司院相当于以往旷野的会幕之外的庭院。在中央对正圣所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铜祭坛,高十五尺,坛底的面积是五十方尺。坛的右方有一个庞大的“铜海”,其中充满了献祭时所需的水。它并不像所罗门的圣殿中的铜海一样安放在十二只铜牛背上,反之它被放在十二只巨大的狮子背上。
圣所
圣所(naos)的地板比祭司院的地面高出十二级,主要的部份高九十尺和宽九十尺。像所罗门的圣殿一样,它的两旁有若干厢房,中央是宽卅尺,长与高各六十尺的圣所以及一个三十尺正方的至圣所。由于圣所和至圣所的四周有三层高的楼房,其上并有“顶阁楼,”因此两者的内部体积和外部体积有相当的差异。
在圣所里有一张放置陈设饼的金桌子,一笺金灯台和一个金香坛。在圣所和至圣所之间有一张厚达数寸和精工刺绣的双重帐幕将两者隔开。在耶稣断气时这张帷幕被撕裂为二。——马太福音27:51。
在至圣所里并不像所罗门的圣殿一样有一个精金的约柜。在原来放置约柜的地方有一块石版,大祭司每年一度在赎罪日以牲畜的血洒于其上。考古学家研究的结果已确定了希律所筑的圣殿的至圣所原址;根据传统那正是亚伯拉罕准备将以撒献上和天使向大卫显现指示他向亚劳拿购地为耶和华建筑圣殿的同一地点。今日在这个地方有一间回教寺,即著名的圆石顶寺(Dome of the Rock)。
约西佛斯曾论及这间圣殿说:“它的外表具有令人瞠目歎为观止的一切条件。它的四壁都盖满了金片,因此当太阳照射在其上时,它所反映的光芒是如此强烈耀眼以致观者简直无法正视,犹之乎人不能忍受太阳的强烈光辉而必须转眼他望一般。”在没有铺上金片的地方则有光滑洁白的大理石反映太阳的光芒。在希律王所建造的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当中,无疑以耶路撒冷的圣殿最为宏伟华丽。
难怪耶稣的门徒曾对它的华美表示惊叹。可是耶稣却预见到将来的事而回答说:“你看见这大殿宇么?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毁灭的厄运果然不久便临到它之上。所罗门的圣殿存留了420年,所罗巴伯的圣殿则留存了500年,可是希律的圣殿却存留了不到九十年。当罗马大军在公元70年围攻耶路撒冷时,虽然并非提多将军所愿,圣殿却被烈火所焚毁。但其中的许多财宝则被抢救出来送到罗马。——马可福音13,1,2。
以上关于圣殿的许多事实可以使一般爱好圣经的基督徒能够更清楚地想象和了解载于四福音和使徒行传的许多事迹。
当耶稣复活和升天之后,由耶稣基督和他的十四万四千个肢体组成的属灵的圣殿便开始被建造了,因为他在那时已被奠定为主要的房角石。从那时起已不再需要有任何实际的圣殿存留在地上。今日这个属灵的圣殿正由一小群“余民”在地上代表着,而“万国的珍宝”,即对上帝抱善意的人,正陆续涌进其中。他们齐心一致地对耶和华作纯真的崇拜,由此将远超过任何实际的圣殿曾带给他的荣耀归于他的圣名。——彼得后书2:4-10;哈该书2:7;启示录7:9;14:1-3。
[脚注]
a 关于此点的资料来源,约西佛斯,犹太教的《因灵教义集》(Mishnah )和考古学均屡次互相抵触,但荷李氏(Hollis)在所著的《希律圣殿之考古》(The Archaeology of Herod’s Temple)一书中曾将这些差异很可能由于圣殿以逐渐的方式筑成以及当时的人对圣殿所怀的观点不同而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