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二十世纪决定——第一世纪
1.为什么进一步研究圣经的年代是一件重要的事?
在上两篇文章里,我们已经查验过和证实了圣经的古代历史(直至亚当受造为止)的真确性。可是,对历史年代所作的研究若未能在人类的历史上决定耶稣和他的使徒在地上从事传道工作的日期,这项研究无疑便不完全了,因为在地上生活过的人当中,的确没有任何人能像耶稣一样对普世人类和列国的生活与命运具有如此重大的影响。
2.在我们能够决定第一世纪的事件的年代之前,什么是必需的?
2 正如我们已经指出,我们目前所用的格里高里历和它在不及400年前取而代之的该撒历本身均不是决定基督教希腊文圣经所载事件的年代的适当工具。这乃是因为圣经采用一种完全不同的制度去标明重要事件的日期。因此在将圣经的事件与现代的历法连贯起来之前,我们必须先在时间上有一个共同的起点,一个由圣经和世俗历史共同证实的绝对确定的日期。在此之后,我们便可以按照民历决定圣经所报导的历史性事件的日期了。
3,4.(甲)提庇留·该撒在什么时候成为皇帝?(乙)因此施洗约翰在哪一年开始他的传道工作?
3 朱利阿斯·凯撒死后,他的养子渥大维很技巧地压抑罗马元老院的权力,将共和国改变为帝国的形象,最后更稳坐在王位上而自立为罗马的第一个皇帝,在公元前27年,渥大维采纳了一个受人尊崇的宗教头衔奥古斯都,后来更被封为神。他被人记得的另一件事是将该撒历中的八月改以他自己为名,并从二月取了一天加在八月之上,好使八月的日数和那以他的前任者朱利阿斯·凯撒为名的七月一样多。奥古斯都·凯撒碰巧死于该撒历公元14年以他为名的八月的第十九日(格里高里历八月十七日)。在同一天,奥古斯都的继子兼女婿提庇留继他的位成为皇帝。
4 因此在罗马的历史上,该撒历的公元14年八月十九日乃是一个无可置辩的确立日期。所以对于施洗约翰在什么时候开始于约但的旷野里向人传道,一切合理的怀疑均已消除了,因为历史家路加宣布这个日期是“该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路加福音3:1)这“第十五年”直至格里高里历公元29年的八月十六日才结束。施洗约翰显然在那一年的春季开始他的工作。
5.路加怎样为我们确定了施洗约翰开始传道的时间?
5 路加也许预料反对者会对这件大事提出异议,因此他将其证实到无可置疑的地步。在说明这件事发生于“该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之后,他补充说当时还有六个重要的统治者在位,“本丢彼拉多作犹太巡抚[公元27-37年],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直至公元40年],他兄弟腓力作以土利亚和特拉可尼地方分封的王[直至公元34年],吕撒聂作亚比利尼分封的王,亚那和该亚法作大祭司[大约由公元18年至36年]。”(路加福音3:1,2)提庇留在位的第十五年既有这些统治者同时在位,怀疑者自然无法从罗马和犹太历史证明约翰的传道工作不是始于公元29年。
七十个七年
6.在公元29年还有其他什么很重要的事件发生?
6 我们对公元29年深感兴趣不仅是因为施洗约翰在这年开始向人宣布:“天[或上帝的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更重要的是因为上帝为这王国所膏立的君王已行将出现了。(马太福音3:2)身为耶稣的先驱,约翰大约比耶稣大六个月。(路加福音1:34-38)因此按理说来耶稣的受浸和受膏发生于同一年(公元29年)的秋季,当时耶稣“年纪约有三十岁。”(路加福音3:23)当时约翰作证耶稣已成为受膏者或基督,因为他已被上帝的圣灵所膏。——约翰福音1:32-34。
7.(甲)据但以理的预言指出,受膏君会在什么时候来到?(乙)这会是多长的一段等待时期?
7 这位受膏者所从事的教导工作开始于公元29年的秋季,但以理书9:25的长程预言可以证实这点。这个预言的一部分说:“从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至受膏君的时候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七个七加上六十二个七一共是六十九个七;七的意思若是指七日,那末等待受膏君出现的时期只是483个廿四小时的日,亦即仅是十六个月而已!相反地,这些七是含有预言性的。因此按照圣经中“一日顶一年”的律则,它们代表483年(69个七年而非69个七日)——民数记14:34;以西结书4:6。
8.我们怎么知道重建耶路撒冷的命令并没有在公元前537年或在亚达薛西作王的第七年发出?
8 那末,“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的命令在什么时候发出呢?不是在公元前537年,因为古列在那一年颁布的命令并不是要重建耶路撒冷城而只是“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的殿。”(以斯拉记1:2,3)这件事也不是发生于公元前468年(波斯王亚达薛西一世在位第七年)当以斯拉带着国王的一封特别诏书回到耶路撒冷时。那封诏书并没有授权给以斯拉或吩咐他重建耶路撒冷;它只是论及与耶路撒冷的圣殿有关的若干事项而已。——以斯拉记7:1-27。
9.亚达薛西在位第二十年有什么事件发生,标明这便是重建耶路撒冷的命令发出的时候?
9 但是在亚达薛西在位的第二十年,尼希米接获报告耶路撒冷城的情况甚恶劣,“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因此后来当尼希米有机会时,他向国王提及这件事,并请求说:“王若喜欢,求王差遣我往犹大,到我列祖坟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不但如此,尼希米接着说,“王若喜欢,求王赐我诏书,……又赐诏书通知管理王园林的亚萨,使他给我木料,作属殿营楼之门的横梁和城墙,与我自己房屋使用的。”——尼希米记1:2,3;2:5-8。
10.重建耶路撒冷城的命令在该年的什么时候发出?但它到什么时候才实际生效?
10 尼希米的请求是在该年春季尼散月向王提出的,但是到诏书写成和尼希米经过也许九百哩的长途跋涉(由巴比伦之东四百多哩书珊城的波斯王宫至耶路撒冷),并将王的诏书送交“大河西”的省长之后,他抵达毁坏的耶路撒冷城时,已是阴历塔摸斯月(十月)的月尾了。正如他说:“我[最后]到了耶路撒冷。”(尼希米记2:9-11)因此“重新建设”耶路撒冷的命令直至亚达薛西王在位第二十年的下半年才开始生效;换句话说,关于六十九个七的预言到公元前455年的亚伯月三日或四日才开始计算。——尼希米记2:11至6:15。
11.亚达薛西在哪一年登位?因此他在位的第二十年是哪一年?
11 根据可靠的权威,亚达薛西一世在公元前474年开始统治。生活于亚达薛西时代的希腊哲学家杜西底地斯说狄密斯托克利将军在亚达薛西“即位之后不久”而非在他的父亲薛克斯在位期间,由希腊逃往亚洲。第一世纪的希腊传记作家蒲鲁塔克和第一世纪的罗马历史家尼普斯均在这点上支持杜西底地斯。当狄密斯托克利抵达小亚细亚的以弗所之后,他请亚达薛西准许他研究波斯文一年才进谒国王。他的请求获得允准,在此之后他进谒国王;据第一世纪的希腊历史家狄奥多劳斯·西古鲁斯报导,狄密斯托克利死于公元前471年。与此一致地,耶隆的尤西比亚斯表明他在473年抵达亚洲,因此亚达薛西在474年登位。这意味到他在位的第二十年相当于公元前455年。根据这项和其他的历史证据,著名的学者恩斯特·兴士登堡(1802-1869)在他所着的《旧约基督论》一书(由卢尔·基夫译自德文)第二卷389页说:“亚达薛西在位的第二十年是基督之前455年……”渥雪大主教和其他的学者均同意这点。
12.试解释关于亚达薛西的这些资料怎样有助于决定耶稣受浸的时间?
12 因此,既已确定亚达薛西下令重建耶路撒冷的著名诏书是在公元前455年颁布的,483年的等待时期(直至受膏君出现)遂结束于公元29年的后半年。a凭着这一切事实,我们无疑不缺乏表明耶稣在什么时候受浸和受膏的证据。
13,14.(甲)既然耶稣在公元29年受浸,他在哪一年出生?(乙)但是有些评论家说耶稣生于什么时候?他们根据什么证据?(丙)希律攻陷耶路撒冷的年代怎样有助于决定耶稣出生的年代?
13 既已确定耶稣在公元29年受浸,而当时他是三十岁,我们同时可以确定他在公元前2年的秋季诞生。因此耶稣在公元前1年的秋季是一岁大。由于没有零年,次年是公元后1年;在这年的秋季耶稣是两岁大,在公元29年的秋季则是三十岁。有些年代学者将耶稣出生的年代定位公元前4年,有些更定为公元前6年;他们的主张以约西佛斯的话为根据,因为约西佛斯说在希律去世之前不久有一次月蚀发生。(《犹太古史》,第十七卷第六章第4段)有人算出在公元前4年的三月十三日有一次月蚀发生,因此他们说救主是在这个日期之前诞生的,以容许希律将两岁以下的婴孩杀尽的命令有时候执行。
14 可是这不是将耶稣的诞生年代定为公元前4年的充分证据,因为月蚀是一件颇常发生的事,许多年甚至有两个月蚀的季节。更重要的是约西佛斯说希律死于他被罗马人立为王之后的三十七年。(《犹太古史》,第十七卷第八章第1段)其实希律直至公元前38年的夏季才攻陷耶路撒冷而开始作王。因此约西佛斯若将希律统治的日期从他攻陷耶路撒冷而实际作王时算起,不是从三年之前罗马的元老院通过他的任命时算起,我们便可以算出希律死于公元前1年。按此计算,耶稣大可以生于公元前2年的秋季,并且有充分的时间容许迦勒底的占星学家前往探视他和伯利恒城无辜的婴孩被杀戮。——马太福音2:1-18。
15.受膏君若在“第七十个七”之半被剪除,这会是公元哪一年?
15 但以理那关于七十个七年的预言的其他部分也证实了这些年代。但以理书9:26,27说“受膏者必被剪除,一无所有。”这件事发生于六十九个七年之后,在第七十个七的中点或“之半。”既然按理说来这最后的一个七,第七十个七,应该与其他六十九个七的每一个长度相等,它也是七年长。因此受膏君在公元29年的秋季三年半之后,在七年长的第七十个七“之半,”意即公元33年的春季,被剪除。“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与贡献[正式]止息,”因为这时律法的约和它的各种祭祀已由于被“钉在受苦柱上”而在法律上作废了。(但以理书9:27;歌罗西书2:14,《新世》)这容许耶稣有时间在他从事传道工作的期间渡过圣经所提及的四个每年一度的逾越节。b
16.什么天文学的事实进一步证明耶稣死于公元33年四月一日星期五下午?
16 有些天文学的事实也证明耶稣死于公元33年。这件事发生于尼散月14日的廿四小时期间,而这日始于星期四的下午六时,终于星期五的下午六时。这意味到耶稣死于星期五下午三时左右,即“第九时辰。”(马可福音15:34-37,《新修》脚注)逾越节的次日,尼散月十五日,不论落在一周的什么日子均是个安息日。(利未记23:6,7)它若落在通常每周的安息日上,则尼散月十五日会被称为“大日,”正如耶稣死时的情形一般。(约翰福音19:31)天文学的图表c表明在公元33年格里高里历的三月卅一日星期四晚正好是这样一个逾越节的满月。在耶稣从事传道工作的期间,在尼散月的星期四晚有满月的唯独另一次发生于公元30年,但他没有可能死于这一年,因为若然弥赛亚便只有六个月的时间从事传道工作了。所以无可置疑地,耶稣死于公元33年四月一日星期五下午。
决定公元36年至公元49年之间的事件日期
17.“第七十个七”剩下的时间有什么事发生?这个七在什么时候结束?
17 在受膏君死于受苦柱上之后,第七十个七剩下的三年半时间一直延续到公元36年的秋季,当其时耶和华唯独向犹太人和改信犹太教的人发出成为天国阶级的特别邀请,正如预言所说一般:“一七之内他必与许多人坚定[亚伯拉罕的]盟约。”(但以理书9:27)为了这缘故,救恩的好消息一直等到公元36年的秋季当使徒彼得为哥尼流和他的家人施浸时才传给外邦人。——使徒行传10:1-11:18。
18.什么注定从公元36年的秋季开始发生?
18 到公元36年的秋季,宣扬基督的工作行将在外邦的国家当中大为扩展了。在此我们再次见到伟大的守时者耶和华在精确的时间为他的工作的每一项新特色作了妥善的准备;这时他已准备好一个能够胜任愉快地作“外邦人的使徒”的人,即成为使徒保罗的大数人扫罗。——罗马书11:13;加拉太书2:8,9。
19.到公元36年,保罗已准备好执行他所接获的任务吗?
19 保罗并非在公元36年才刚改信基督教。因为他是个犹太人,他不须等到公元36年才改信基督教。看来他在耶稣于公元33年春季离世后的一年之内便受到真理之光的启迪。在接着的两年或两年半期间保罗一直在大马色工作,直至他被迫躲在篮子里由城墙的一个孔缒到城外逃生。他到亚拉伯住了一段时期,最后在上耶路撒冷之前返回大马色一会儿。保罗告诉我们他在归信基督教三年之后,即公元36年,他首次在耶路撒冷与彼得和雅各见面。他说:“以后我到了叙利亚和基利家境内。”——使徒行传9:23-25;加拉太书1:15-21。
20.割礼的问题在什么时候由耶路撒冷的治理机构加以决定?
20 保罗继续在同一封写给加拉太人的信中写道:“过了十四年,我……又上耶路撒冷去。”(加拉太书2:1)根据当时一般人喜欢用序数的习惯,从公元36年算起的第十四年会是公元49年。在那一次上耶路撒冷时,他将割礼的争论交给治理机构解决。——使徒行传15:2-29;加拉太书2:3-9。
21,22.圣经所提及的什么事件发生于公元41至49年之间?
21 圣经也论及其他一些发生于公元36至49年之间的有趣事件。例如当革老丢皇帝在位期间,在希律亚格列巴一世去世之前不久,亚迦布先知在耶和华的灵感动之下预言会有一场饥荒发生;使徒雅各被希律所杀;彼得则由于耶和华的天使所施的神奇拯救而得以逃过同一的命运。——使徒行传11:27-12:11。
22 世俗的历史同意这些事件发生于公元44年,既然革老丢在公元41年登位,而希律亚格列巴则在公元44年的逾越节之后被虫咬死。(使徒行传12:21-23)可是先知所预言的饥荒却到公元46年才发生,当时提伯留·亚历山大是犹大的罗马太守。因此这容许安提阿的基督徒有充分的时间——整整两年——为这场灾荒作准备和安排圣经记载所提及的赈济。在这些事件之后,圣经继续在使徒行传第十三和十四章论及保罗所作的第一次海外传道旅行。在返回叙利亚的安提阿之前,保罗和巴拿巴探访过塞普鲁斯岛(居比路)和小亚细亚的许多城市。看来这第一次传道旅行占去了公元47年和48年的大部分时间,可是却容许保罗有充分的时间在公元49年的春季上耶路撒冷之前先回到他在安提阿的家。
决定保罗的传道工作上其他事件的时间
23,24.保罗在什么时候起程作他那充满刺激的第二次海外传道旅行?他在多久之后才抵达希腊的哥林多?
23 关于保罗于公元49年与52年之间所作的第二次海外传道旅行,现在请看看圣经的杰出记录对于决定这次旅行的时间给予我们多大的帮助。保罗在公元49年的春季带着耶路撒冷的治理机构所写的特别书信回到安提阿。圣经为我们将这封信的一份副本保存至今。(使徒行传15:23-29)圣经的记载说过了“些日子”之后,很可能在同一年(49年)的夏天,巴拿巴返回塞普鲁斯工作,但保罗和西拉却起程前往探访叙利亚和毗邻的基利家各地的小组。——使徒行传15:36-41。
24 因此当保罗和西拉探访完小亚细亚各地而首次进入欧洲时必定是公元50年的春季。(使徒行传16:1-12)接着的六个月是一段非常忙碌的时候,这些开路的先锋在腓立比、帖撒罗尼迦、庇哩亚和雅典等地建立了新的小组,然后在公元50年的秋季抵达哥林多。那是一个多么杰出的工作年度!试想想,在一段差不多十五个月的时间内,这些第一世纪的海外传道员行了一千三百多哩的路,可能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步行,并且建立了许多由犹太人和外邦人构成的新小组。
25.什么历史证据表明保罗直至公元50年的下半年才抵达哥林多?
25 世俗的历史证实保罗在公元50年的下半年抵达哥林多。第五世纪早期的历史家保勒斯·阿罗西斯说革老丢皇帝在公元50年的一月廿五日下令所有的犹太人均必须离开罗马。这容许亚居拉和百基拉有时间收拾他们的财物搭船前往哥林多,抵达之后在他们的新家定居下来(他们在此住了一年半的时间)和设立一门制帐篷的生意;这一切很容易占去几个月的时间,直至保罗在同一年的秋季抵达哥林多。正如我们读到,保罗“遇见一个犹太人,名叫亚居拉,……因为革老丢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新近带着妻百基拉从义大利来。”——使徒行传18:2。
26.考古学的什么发现证实保罗从公元50年的秋季到52年的春天一直留在哥林多?
26 使徒行传的同一章(第18章第12节)还有一点也证实了圣经的历史记载的准确性。“到迦流作亚该亚方伯的时候,犹太人同心起来攻击保罗,拉他到公堂。”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残缺的碑铭,其上刻有革老丢皇帝的诏书,证明从公元51年的夏季至52年的夏季迦流的确是亚该亚的方伯。在迦流拒绝受理这件案子之后,保罗在哥林多逗留了“多日”才返回叙利亚的安提阿。(使徒行传18:18)因此看来保罗在公元50年的秋季抵达哥林多,在大约一年之后被拉到迦流面前;最后,正如圣经说,他在逗留了十八个月之后在公元52年的春季离去。(使徒行传18:11)这使他有时间在公元52年的仲夏抵达安提阿。
27.保罗返回安提阿之后有退休的打算吗?
27 一个人可能合理地以为经过这么多年来以全部时间从事海外传道工作,并且忍受过第一世纪的旅行的种种艰辛和危险之后,保罗会退休而在安提阿定居下来享受一段当之无愧的悠长休息。(哥林多后书11:26,27)但是不然!保罗绝没有想到要退休。在他所写的一切书信和他所有的活动中,他均不断表现一种热切的紧急,要以甚至更大的速度和效率推进传道的工作。
28.试述保罗所作的第三次海外传道旅行,包括他所探访的地方和逗留的时间。
28 所以不足为奇地,我们发现这个精力充沛的海外传道员在安提阿只逗留了一段短短的时期便再次踏上征途了。在安提阿“住了些日子”之后,他很可能在公元52年的秋季起程作第三次传道旅行。这次他由陆上“挨次经过加拉太和弗吕家地方,坚固众门徒。”最后他抵达以弗所,在那里他很可能逗留了两年半的时间。(使徒行传18:23;19:1-10)然后,正如他自己说,他在五旬节(公元55年)之后离开以弗所,经过马其顿而达到哥林多,在那里过冬,然后在次年春天的逾越节时分回头经过腓立比各地。这容许保罗有充分时间在公元56年的五旬节抵达耶路撒冷。——哥林多前书16:5-8;使徒行传20:1-3,6,15,16;21:8,15-17。
29.从保罗在耶路撒冷被捕直至在罗马受难,他的各项经历发生于什么时候?
29 保罗一抵达耶路撒冷便被他的宗教敌人所袭击。为了安全起见,罗马的兵士将他秘密地送到该撒利亚去。他在那里被监禁了两年,直至老奸巨猾、招权纳贿的巡抚腓力斯被非斯都接任为止。(使徒行传21:27-33;23:23-35;24:27)至于非斯都在哪一年成为巡抚,两派批评家持有不同的见解,一派认为是公元55年,另一派则认为是60-61年;对此《大英百科全书》评论说:“我们可以自信地说真确的答案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因为每一方所提出的论据看来证明对方的错误甚于证明自己的正确。”d因此与以上的一切事实一致地,我们接受公元58年为保罗提出向该撒上诉的请求而蒙允准的时候。他接着被押送到罗马去。经历过历史上最著名的触礁沉船事件,并在马尔他(米利大)岛过了冬之后,保罗在翌年的春季抵达罗马。他在那里被囚了两年,同时致力于传道和教人的工作,直到公元61年。(使徒行传27:1;28:1,11,16,30,31)保罗在罗马的第二次被囚很可能发生于公元64-65年,直至他最后被处死为止。——提摩太后书1:16;4:6,7。
30.我们对第一世纪的事件所作的这项研究有什么裨益?
30 对第一世纪的事件所作的这项回顾不但有趣,同时也使我们的信心大为增加。圣经的执笔者对现代的历法一无所知,但是他们的细心,准确和用来注明事件发生的日期的方法却对我们决定古代事件的发生年代有极大的帮助。圣经的年代表在每个细节上的和谐一致和它的真确性使我们对圣经具有更大的信心和信赖,同时更加坚信圣经的确是耶和华的真理之道。
[脚注]
a 在计算这个年代时,要记得在公元前和公元后之间并没有零年。
c 《巴比伦年代表,公元前626年——公元后45年》,1942年版,派克与杜伯斯坦合著,第46页;及Canon der Mondfinsternisse,1887年版,Oppolzer着,第二卷344页。
d 《大英百科全书》,1946年版第三卷528页;及杨氏的《分析性经文汇编》,第342页“非斯都”之下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