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表现体会吗?
“要得智慧,要得[了解]。……高举智慧,它就使你高升。”——箴言4:5,8。
1,2.(甲)生活上有些什么东西是我们应该体会的?(乙)体会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会怎样表现出来?
生活上有许多东西是我们真正应该体会的。我们应该体会自己的父母,他们将我们带到世上来,然后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将我们养大。我们应当感激他们的功劳。我们若有真正的朋友,我们也有很好的理由体会他们。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我们所做的工作和所得的礼物——我们对有对这些东西表现体会赏识吗?时常当一个人获得一份礼物时,受礼者会说:“谢谢你,我很赏识你的礼物。”但我们可以问问:这人真的体会赏识所得的礼物吗?他其实希望得到另一件东西或什么也不想要吗?他会把礼物怎样呢?“体会”或“赏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2 “体会”一词的意思是“尊重、重视、热烈赞成”。什么人是你所尊重的呢?什么事是你所重视和热烈赞成的呢?你怎样表现你的体会呢?你若真正怀有体会,便会从你的所言所行清楚表明出来。
家庭关系
3.虽然孩子通常对父母怀有很深的感情,却可能怎样表明他其实对父母缺乏体会?
3 很年幼的孩子其实并没有体会之感。可是孩子却生来便对父母怀有很深的感情。当有危险时,孩子自然知道向什么地方寻求保护。例如一个小孩正在院子里玩耍,他的母亲就在附近。突然有一个陌生人走进院子里,使孩子大吃一惊。孩子立即跑去抓住母亲,把头埋在母亲的裙里,于是就感觉受到保护了。母亲若在以往对孩子爱护备至,孩子便会感觉安全。他真正以为有了这样的保护,他便不用害怕任何外人闯入了。但是孩子会凭着本能关心自己。他对母亲和后者的指导其实可能并没有真正的体会,这由孩子做了错事而受责时所生的反应足以见之。——箴言12:1。
4.(甲)过了相当时间之后,什么可以帮助人对父母养成体会?(乙)养成了这种体会之后,他可以怎样将其表现出来?
4 可是,一个人成年之后,他对各事的看法便与孩童时期截然不同了。使徒保罗说:“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哥林多前书13:11)一个人若要有体会,就必须先有知识,而且这种知识必须能够打动他的心才行。当一个人长成时,他获得相当的知识,他本身的经验可能使知识打动他的心。现在他能够体会或看出他父母当他是个婴孩时为他所做的事有什么价值了。也许现在他自己也有了儿女,正面对着管教儿女的难题,孩子有病时要在夜间起来照顾他们,要工作很长时间去维持家人的生活,使他们衣食无缺。现在他体会到“按照耶和华的教训和警戒”养育儿女需要多少忍耐、爱心和关怀了。(以弗所书6:4)这些经验可能使他和他的妻子回想到自己孩子的时候,也许至此他们首次真正体会到他们父母的功劳。现在他们能够对父母所做的事真正重视和热烈赞成了。养成这样的体会之后,将其表达出来是好的;我们能够以各种不同方式将所怀的体会再三表现出来。——提摩太前书5:4。
5.关于甚至年轻的孩童也应对父母养成的态度,圣经怎样说?
5 虽然一个人要等到成年之后才真正体会自己的父母乃是意料中的事,圣经却对甚至年幼的儿童说:“当照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得以长久。”(申命记5:16)你若孝敬父母,你便会对他们表现尊重和体会。
6.(甲)你所见到的什么情形显示儿女对父母十分缺乏体会?(乙)什么因素可能在家庭里促成这种情形?但什么可以帮助人防止这种情形发生?
6 很不幸地,在许多家庭里儿女对父母毫不体会感激,甚至达到令人震惊的程度。(提摩太后书3:1,2;申命记27:16)基本的难题可能是父母本身并不体会他们的儿女。也许他们其实并不想有儿女,因此没有以诗篇127:3所表达的观点去看儿女:“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由于缺乏这种健全的观点,父母也许不愿花时间与儿女在一起,他们既不与儿女作伴,也不愿回答儿女的许多问题。在其他事例上,儿女受到不良交往的影响,以致对父母所作的仁爱督导无动于中。但是如果父母和儿女都双方都热切地将上帝的道的有益劝告付诸实行,这无疑有助于防止上述的不愉快气氛在家庭里形成。可是我们应当记得,一个人仅是说自己怀有体会并不足以证明他真正怀有体会。他每天所表现的态度和行动是否证明他的确怀有体会呢?
7.(甲)父亲乐意或不愿施行管教足以显示他对儿女怀有什么态度?(乙)管教应该怎样施行?
7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到一个人在家里对于施行和接受管教所表现的态度。真正爱儿女的父亲会留意使儿女获得所需的管教(箴言13:24)箴言一书的第四章第一节促请我们要体会所受的管教,说:“众子啊,要听父亲的教训,留心得知聪明。”管教并非总是指以纠正或责罚的方式所施的惩戒。根据字典,“管教”的第一个意思是“适合门徒或学生的待遇,教育,以教导、运动、训练培养身体、心智或德性方面的能力。”因此当我们读到一个父亲对儿女施行管教时,我们不应该想象一个男子对儿女发号施令,儿女若不听命便加以责打。反之我们所谈及的是一个真正关心儿女的父亲,他花时间与儿女在一起,并且对儿女在身体心智和道德方面的发展深感兴趣。他想帮助儿女像他自己一样认识真正的上帝和上帝的行事方式。他想儿女坚信上帝会照顾他们和实现他的一切应许。(创世记18:19;申命记11:18,19)这样的父母会耐心地帮助儿女培养各种敬虔的品质,例如仁爱、喜乐、和平、坚忍、仁慈、善良、信心、温和、自制等。(加拉太书5:22,23)因此,虽然有时父亲需要对儿女施行惩罚,当圣经说“众子阿,要听父亲的[管教],留心得知聪明”时,我们所想到的应该主要是一个耐心地对儿女施行智育和德育的父亲。
8.儿女对父母的管教应该有什么反应?为什么?
8 孝敬父母的儿女也同时尊荣上帝,他们绝不会忤逆地拒绝接受管教。反之他们会听从圣经的劝告:“愚妄人藐视父亲的管教,领受责备的得着见识。”(箴言15:5)他们会严肃地考虑箴言4:13所说的话:“要持定训诲,不可放松。必当谨守,因为它是你的生命。”你对管教有什么反应呢?
9.“要得智慧”是什么意思?一个年轻人可以怎样表明他体会智慧的价值?
9 上帝所感示的箴言进一步劝勉我们说:“要得智慧,要得[了解]。不可忘记,也不可偏离我口中的言语。不可离弃智慧,智慧就护卫你。要爱它,它就保守你。智慧为首。所以要得智慧;在你一切所得之内,必得[了解]。高举智慧,它就使你高升。怀抱智慧,它就使你尊荣。”(箴言4:5-8)一个年轻人若听从父亲的教导和接受父亲的管教,他便可以获得智慧。他会学得怎样将父亲告诉他的事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上。他不会让这些训示“左耳入,右耳出”。一个年轻人若真正明白上述圣经训示的要点,看出“智慧为首”,他便会乐于听从父母的教训及渴望从他们的人生经验得益。他会“尊重”或体会他们传授给他的智慧,特别是以上帝的道圣经为根据的智慧。
10.敬虔的智慧怎样也可以对夫妻关系产生有益的影响?
10 父母的思想若受敬虔智慧所指引,他们不但会在教养儿女方面获致成功,同时夫妻之间的关系也会使他们获得莫大的造就和强化。妻子不会因为替一位缺乏体会的丈夫做事而感觉受挫,丈夫则可以确信受到妻子的忠贞支持。为了帮助夫妻养成一种彼此体会赏识的精神,上帝的智慧之书说:“得着贤妻的是得着好处,也是蒙了耶和华的恩惠。”(箴言18:22)再者,“妻子也当敬重她的丈夫。”——以弗所书5:33。
11.妻子与其要求丈夫表现体会,较上策是什么?
11 诚然,夫妻双方都应当体会赏识自己的配偶,但体会的表示若是由于感动对方的心所赢得的而非迫使对方作出的,它们便会有意义得多。丈夫和妻子怎能如此行呢?虽然爱美是女子的天性,另外有些事却比外表的美貌重要得多。箴言31:30说:“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唯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甚至不是信徒的丈夫也时在过了相当时间之后受到基督徒妻子的贞洁品行和敬畏的心所感化。(彼得前书3:1,2)女子若证明自己是个能干勤奋的妻子,她必定会赢得丈夫衷心的称赞。要记得“体会”含有“重视”的意思。箴言说,“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她丈夫心里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她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箴言31:10-12)一个人若有一位“贤妻”,正如箴言31:28说,他必然会“称赞他”。
12.什么事可以促使妻子和儿女体会他们的家主?
12 同样地,丈夫若表现基督徒的良好品质,他便会赢得妻子的敬爱。他若对家人苛刻专横,缺乏体贴,他们虽然可能尊重他的地位,但是却会觉得很难对他表现体会或敬重他的为人。在另一方面,他在行使家主职权方面深深体会到他必须对他自己的元首主耶稣基督负责,并且尽力效法基督的榜样,他的家人自然会对他体会赏识而有良好反应。(哥林多前书11:3;马太福音11:28-30)他乐于花时间善待家外的人是不够的;他自己的家人也需要他留意。一个男子若每天花点时间与家人作富于造就性的谈话,家人对他的体会无疑远超过他若仅是赚钱维持家人生活,回家之后却一味埋头看报纸或只顾看电视。虽然他的妻子可能因为他热心公益而钦佩他,能够使妻子对他更为敬爱的却是他甘愿经常拨出时间与妻子一同研读圣经。
耶和华所表现的体会
13.(甲)即使家人不体会我们所行的善,谁却会留意?(乙)大卫怎样表现他对这件事的信心?
13 有时即使我们对人表现仁爱,别人却无动于中。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有一位对我们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而且真正赏识体会。这一位便是耶和华。耶西的儿子大卫深知这件事实。以色列的扫罗虽是他的岳父,却对他大事迫害。扫罗极力破坏大卫的家庭,最后将大卫的妻子米甲另外许配给别人,并且屡次企图将大卫杀死。 有多少人经历过这样的艰辛呢?可是大卫却再三对扫罗王表现仁慈。虽然大卫并不期望国王对他感恩,他却说:“耶和华必照各人的公义诚实报应他。”(撒母耳记上26:23)不错,耶和华留意使他的仆人所表现的仁慈获得适当的奖赏。——箴言25:21,22。
14.耶和华以什么方式对全人类表现仁爱的关怀?
14 耶和华对人类深感兴趣,这从他赐予人的丰富享受足以见之。使徒保罗和巴拿巴可以甚至对不敬拜上帝的人说:“[上帝]为自己未尝不显出证据来,就如常施恩惠,从天降雨,赏赐丰年,叫你们饮食饱足,满心喜乐。”(使徒行传14:17)所罗门王在上帝感示之下写道:“我见上帝叫世人劳[作],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并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这也是上帝的恩赐。”(传道书3:10-13)显然上帝深爱人类世界;他想人享受地上的一切美物,彼此赏识,相亲相爱,同时承认他是造物主而赏识感激他。
15.在地上的所有生物中,上帝唯独对人表现仁爱的关怀吗?
15 但是上帝的仁爱关怀并非仅限于对人类表现出来。例如耶稣基督对使徒论及上帝对他们的爱护时说:“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么?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所以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马太福音10:29,30)请想想——上帝甚至关心被人视为无关重要的雀鸟。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它们也是上帝的创造物。耶和华创造了雀鸟,并且保全它们渡过挪亚日子的洪水。
16.可是上帝怎样对他所创造的人表现特别的喜爱?
16 可是上帝对人类却怀有特别的喜爱。不是当上帝创造各种动物而是当上帝准备造人时,他对他的儿子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造人。”(创世记1:26)虽然我们的始祖堕落犯罪,上帝对人类的挚爱并没有冷淡下来。反之他作了仁爱的安排使所有怀着信心和体会响应造物主的呼召的人能够永远活下去,正如耶稣解释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17.为什么享有无穷生命而永远事奉耶和华是如此可喜的希望?
17 享有无穷的生命而能够永远事奉耶和华——这是个多么可喜的希望!耶和华绝不是一个苛刻无情的主人。甚至在今日,虽然我们的事奉深受我们的不完美所妨碍,上帝却使我们得以保持信心。为了鼓励我们,他感动使徒保罗对忠心的基督徒写道:“上帝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作的工和你们为他的名所显的爱心,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希伯来书6:10)由于亚伯拉罕屡次对耶和华表现真正的信心,上帝对他说我:“我必大大的赏赐你。”(创世记15:1)论到耶和华的“典章”,诗篇的执笔者写到:“守着这些便有大赏。”(诗篇19:11)不错,耶和华身怀体会地赏赐一切遵行他旨意的人,不论他们所作的是大事亦或小事。既知道上帝怀有这么富于体会的态度,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是否受到感动而同样地表现体会呢?
珍视与上帝所具有的良好关系
18.以与耶和华的关系而言,我们都面对什么情形?
18 与耶和华具有蒙嘉许良好关系绝不是我们人类可以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我们并非生来便具有这种关系。正相反,我们的处境与大卫王相若,他写道:“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篇51:5)我们当中没有人是例外。圣经说得不错:“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马书3:23;请参看约翰一书1:8,10)但是耶和华却为我们预备了使我们可以赢得他嘉许的方法。
19,20.我们唯有借着什么方法才能与耶和华缔结关系?为什么事奉他是一项伟大的权利?
19 我们若停下来想想人与上帝比较起来多么渺小,我们的心便无法不深受上帝的恩典所感动。坐过飞机的人都知道,甚至仅是从几千尺的高空望下来,地上的人便几乎看不见了,房屋和汽车看来仅像玩具一般,耶和华从他那崇高得多的位置望下来,地上的人在他看来何等微不足道!(以赛亚书40:15)难怪诗篇的执笔者写道:“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诗篇8:3,4。
20 可是这位至高无上的造物主,统治万物的宇宙主宰,却向我们凡人提出与他缔结关系的机会。为了使这件事成为可能,他差遣他的独生子到地上来牺牲生命作为赎罪祭。他的爱子耶稣基督自己解释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他也告诉他的使徒们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3:16;14:6)耶稣在舍命和复活之后吩咐门徒说:“[你们]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使徒行传1:8)门徒体会到能以这种方式为上帝服务是一项伟大的权利,于是都遵嘱而行。
21.在过去一年,世界各地的人怎样表明他们十分珍视与耶和华具有良好的关系?
21 结果世界各地的人都得以认识独一的真神耶和华及他的爱子耶稣基督。过去一年在207个国家地区里的人受到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所协助而认识他。有些人将所听见的信息谨记在心。这些人看出他们需要悔改归正,改过自新而将生命用来遵行上帝的旨意。他们深深体会上帝为了拯救人类脱离罪与死的缚束而作的奇妙安排,因此甘心乐意地舍己受浸以象征他们献身遵行耶和华的旨意。(马太福音16:24;28:19,20)并非只有区区几个人采取这项重要步骤。去年在181个国家地区中有人受浸。在过去仅一年内,总共有297,872人由耶和华见证人为其施浸。所有这些人均研读过圣经,熟知其中的教训而毫不犹豫地公开宣布自己的信仰。(罗马书10:9,10)他们恳切地作了一番努力使自己具备受浸的资格。因为他们十分珍视与上帝所具有的良好关系。你也具有这样的体会吗?具有这种体会的人在现今和将来可以享有莫大的幸福。
[第363页的图片]
真正爱儿女的父母会留意使儿女获得所需的管教——不仅是惩戒而是促进心智和德性发展的个人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