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王国的疆界
1.在马太福音5:3,19,耶稣提及与上帝的王国有关的两个什么条件?
在著名的《登山宝训》中,耶稣强调寻求上帝的王国的重要,并且指出这件事与王国的疆界的直接关系,意即怎样的人才会成为这王国的成员。耶稣首先指出承受王国的人必须具有谦卑顺服的态度,然后说:“认识自己的灵性需要的人快乐了,因为属天的王国是属于他们的。”为了对人提出警告和鼓励,他也强调承受王国的人必须留在上帝的诫命的范围内,说:“所以,无论谁破坏[摩西律法]这些最小的诫命中的一条,并教人同样行的,他在与属天王国的关系上就会称为‘最小的’[因此不配承受天国]。凡是遵行及倡导它们[上帝的诫命]的,这人就会在与属天王国的关系上称为‘大’。”——马太福音5:3,19,《新世》。
2.我们可以和应该怎样将主祷文的第一项祈求应用在自己身上?
2 然后请想想这个演讲所含的模范祷告的最先几句话:“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马太福音6:9,10)这些并不是空泛的恳求。反之这些祈求在实际上构成若干疆界;这些乃是我们必须应用在自己身上的规范。我们必须在心里、脑中和一切行为上尊耶和华的名为圣。正如使徒保罗论及我们的行为说:“上帝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要你们各人晓得怎样用圣洁尊贵守着自己的身体。……上帝召我们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愿赐平安的上帝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我们必须不但渴望见到上帝的旨意普遍行于地上,同时也衷诚地努力在现今就认识他的旨意,并在自己的生活上切实遵行上帝的旨意以证明我们对他的爱心。这意味到我们必须献身给他。使徒约翰写道:“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唯独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远常存。”——帖撒罗尼迦前书4:3-7;5:23;约翰一书2:15-17。
3.除了寻求上帝的王国之外,耶稣还提及什么事?许多人怎样在这件事上跌倒?
3 后来耶稣在演讲中警告人提防物质主义的危险,不要贪恋“外邦人所求的”东西;然后他说:“你们要先求[上帝]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32,33)看来也许令人奇怪,耶稣在这里论及妨碍犹太人和一般人寻求上帝的主要障碍之一。大部分人都喜欢为自己辩护;他们想在别人眼中,至少在自己的亲朋同事眼中,看来是对的。他们以自己的标准去决定这件事,但他们的标准却各自不同,莫衷一是,特别以在现今这个放任的社会中为然。一般犹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遵守上帝通过摩西赐下的律法,借此证明自己是公义的。正如保罗说:“他们向上帝有热心,但不是按着[正确的]知识;因为不知道上帝的义,想要立自己的义,就不服上帝的义了。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着义。”——罗马书10:2-4;可参看加拉太书3:10-14。
4.难题的症结是什么?这怎样产生影响?我们可以怎样克服这难题?
4 难题的症结是骄傲。骄傲是谦卑的反面。最先表现这种不良品质的是“世界的神”魔鬼;这成为他所用的诡计之一,借此“弄瞎了不信之人的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骄傲可以阻碍我们寻求真正的上帝,使我们的心转而尊崇自己。结果使我们的心思迟钝,不肯相信,仿佛被帕子蒙住一般。“但他们的心几时[谦卑诚恳地]归向主[耶和华],帕子就几时除去了。”骄傲可能是我们天生性格的一部分,但是正如保罗说,我们必须“脱去旧人”而“存谦卑的心”。——哥林多后书4:4;3:13-16;歌罗西书3:9,12。
5.(甲)耶稣怎样描述得永生的条件?为什么会如此?(乙)世人所行的途径会带来真正自由吗?
5 在耶稣于加利利山上所作的演讲的最后部分,耶稣为寻求永生的人订下明确的界限,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7:13,14)不要因此感觉灰心,耶稣不是说上帝定意只让很少人找着永生之路。只要你肯接受作基督门徒所需符合的条件,你便可以厕身于行走永生窄路的人之列。(路加福音9:23,24)可以附带一提的是,一般世人所行的放浪形骸、独立自主的途径虽然看来没有疆界而十分宽阔,其实却是一条受罪和自私所缚束的奴役之途,最终只会将人带到受挫和灭亡的境地。——罗马书6:16,21。
6.耶稣最后提出什么警告?他以什么有力的比喻支持他的论点?
6 最后,耶稣再次强调我们必须服从,并且警告人不要仅是在口头上自称寻求上帝,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唯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他以一个有力的比喻作为结论,指出“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人和“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人会有什么不同的结局。——马太福音7:21-27;15:7-9。
体会导致激励
7.(甲)我们必须具有什么品质才能寻求上帝?这会导致什么好结果?(乙)亚伯,以诺和挪亚怎样证明这点?
7 鉴于耶稣所说的这些话,我们可以更充分体会到我们若要寻求上帝就必须乐于和敏于符合他的一切条件。信心和虔敬是不可少的。这些并非仅是抽象的品质。若培养得当,这些品质可以推动我们亲近上帝,与他保持密切的关系而与他同行。希伯来书第十一章所提及的许多忠心男女便是如此。像亚伯一样,以诺“得了上帝喜悦他的明证”。挪亚则表现“敬畏的心,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圣经说这些人都“与上帝同行”。当然,你若已经与一个人同行,你自然不会仍在寻找他。因此对这些人来说,他们所作的寻找已经结束了,虽然他们仍时时刻刻力求保持耶和华的喜悦和嘉许。所有这些生于基督之前的见证人都以他们的行为、忠贞和坚忍证明他们的确具有信心和虔敬的品质。——希伯来书11:5,7;创世记5:22;6:9;雅各书2:17;约翰一书3:18。
8.希伯来书11:6指出什么真理?今日我们怎样有充足理由可以怀具信心?
8 要将保罗论及信心问题时所表达的这项基本真理谨记在心:“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因为到上帝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上帝,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希伯来书11:6)其实我们比古代的见证人有更大理由可以怀具信心。我们有整本上帝的道和其中所含的丰富资料与经验。我们也在每年的《耶和华见证人年鉴》中读到现代一大群见证人的好经验。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在今日见到上帝命古代的忠心人士记录下来的许多预言获得应验。正如圣经所预言,一切证据均表明属天的君王基督耶稣已在1914年登基作王了。今日万国的人正被分别开来,正如牧人将绵羊与山羊分开一般。不久哈米吉多顿便会来临,然后千年的审判日会接着开始,当其时上帝会派他所任命和保证的法官“按公义审判天下”。我们正生活在亚伯和以诺所仰望的日子;这也是挪亚的日子所影射的时期。耶稣说:“一有这些事,你们就当挺身昂首,因为你们得赎的日子近了……[因为你们]晓得上帝的国近了。”——使徒行传17:31;路加福音21:28-31;请也参看创世记3:15;马太福音24:37-39;犹大书14,15;启示录20:1-3。
9.雅各怎样表明信心与忍耐有密切关系?他进一步提出什么劝告?
9 为了加深我们的体会和价值感,使我们的心推动我们谨守正确的行径,要留意雅各所提出的明智忠告:“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你若坚忍不拔,贯彻始终,你就可以赢得“生命的冠冕,这是主[耶和华]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雅各也强调寻求上帝的人必须保持谦卑及采取坚决的行动:“‘上帝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故此你们要顺服上帝;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你们亲近上帝,上帝就必亲近你们。”我们若想养成如此深刻的体会以激励我们谨守一条忠贞不二的途径,我们就必须有耐心才行,正如雅各解释说:“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们也当忍耐,坚固你们的心。”——雅各书1:2-4,12;4:6-8;5:7,8。
10.上帝按照什么“双边”的原则而行事?他对谁如此行?
10 对一切想亲近上帝的人来说,上帝根据“双边”的原则而行事;在这件事上双方均须尽一分力。雅各并不是首先提及这项原则的人。许多世纪之前,大卫在上帝感示之下对他的儿子提出这项鼓励和警告:“我儿所罗门哪,你当认识耶和华你父的上帝,诚心乐意的事奉他,因为他鉴察众人的心。……你若寻求他,他必使你寻见;你若离弃他,他必永远丢弃你。”类似地,先见哈拿尼对亚撒王说:“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他心存诚实的人。你这事行得愚昧[倚赖亚兰王而非仰赖耶和华],此后你必有争战的事。”——历代志上28:9;历代志下16:9。
11.这种“双边”的原则如何及为何能以相配的方式产生作用?
11 这种“双边”的原则也以相反的方式产生作用。耶和华以他的灵,他的隐形动力,将自己显露出来及为心地善良的人发挥他的力量。“鉴察人心”的上帝会将他的圣灵赐给一切诚心恳求他的人。但是一个人若变心离弃上帝,上帝就可以,而且也必定会,将他的灵从这人身上收回,正如所罗门的经历表明。圣经论及所罗门说:“所罗门年老的时候,他的妃嫔诱惑他的心,去随从别神,不效法他父亲大卫诚诚实实的顺服耶和华他的上帝。”——使徒行传15:8;路加福音11:13;列王纪上11:4。
12.(甲)上帝论及所罗门的话强调什么要点?这有什么激励作用?(乙)但是所罗门最后有什么结局?为什么?
12 请留意圣经极力强调我们必须认识上帝的诫命及留在这些诫命所订的神治疆界之内。大卫在提出历代志上28:9所载的忠告之前对所罗门覆述上帝对他所说的一段话:“他[所罗门]若恒久遵行我的诫命典章,如今日一样,我就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然后大卫加上自己的劝勉。大卫以这项令人振奋的劝告结束他的训话:“你当谨慎,因耶和华拣选你建造殿宇,作为圣所。你当刚强去行。”所罗门完成了这项任务,但在后来却未能通过对耶和华保持衷心爱戴的重大考验。结果如何呢?“耶和华对他说:‘你既行了这事[跟从别神],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约和律例,我必将你的国夺回,赐给你的臣子。’”——历代志上2:7,8,10;列王纪上11:9-11。
13.耶和华通过玛拉基提出什么呼吁?这件事怎样获得一项小规模和一项大规模的应验?
13 对所罗门来说,“双边”的原则结果产生相反的作用而为他带来莫大的羞辱。在玛拉基的日子,虽然以色列人具有一项悠长的恶劣记录,耶和华却对他们提出这项恳切、直接的呼吁:“从你们列祖的日子以来,你们常常偏离我的典章而不遵守。现在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在以色列国所经历的最后一个审判日中,有一小群余民“转向”耶和华而成为弥赛亚耶稣的门徒。同样地,在目前基督教国(大巴比伦的首要部分)所经历的审判日中,有一小群真正基督徒已受到“提炼洁净”而证明自己是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请留意什么使他们与别不同。“万军之耶和华说:‘在我所定的日子,他们必属我,特特归我。……那时你们必归回,将善人和恶人,事奉上帝的和不事奉上帝的,分别出来。’”——玛拉基书3:2-4,7,17,18;请也参看路加福音12:8,9。
14.(甲)在公元33年的五旬节有什么建筑工程开始?(乙)今日有什么世界性的召集工作在进行中?(丙)正如彼得指出,稳固的建筑物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14 所罗门奉命建筑上帝的圣殿,这的确是一项光荣的任务。但今日我们却享有一项甚至更伟大的权利。所罗门所建的许多建筑物只是木石造成的。可是,自从公元33年的五旬节以来,基督的教会乃是“上帝所建造的房屋”。“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全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成为上帝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一间由上帝以“活石”筑成的房屋——这是个多么崇高的观念!今日,除了基督教会的余民之外,耶和华也发起了一项世界性的召集工作,将一“大群人”招聚起来与王国承继者的余民一同采取立场拥护上帝和他的王国。这是一件你也可以参加的工作。彼得将基督耶稣称为主要的“活石”并引证以赛亚的这个预言:“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作为根基,是试验过的石头,是稳固根基,宝贵的房角石,……我必以公平为准绳,以公义为线铊。’”在现今这个审判的日子,我们谨守上帝的“准绳”和“线铊”所订的界限是多么重要的事!——哥林多前书3:9,17;以弗所书2:20-22;彼得前书2:4-6;以赛亚书28:16,17。
公义——主要的疆界
15.公义是什么意思?这显扬上帝的两种什么属性?
15 彼得指出上帝的新规制是与目前这个邪恶的事物制度截然不同的,说:“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彼得后书3:13)公义是指正直、公正和公平的事。可是在世人的眼中和事务上,是非的标准因人而异,各有不同,而且时常受权宜之计所影响或支配。当国家因疆界发生猛烈争执时,双方均声称自己有理,但事情的结果却是按照“强权即公理”这句老话。但是耶和华却绝非这样。诚然,他是“上帝全能者”。他也具有无限的智慧。事实上他的一切品质都达到至高至善的程度及保持完美的平衡。可是他的公义特别由他的爱心和公平表现出来。“他是磐石,他的作为完全,他所行的无不公平,是诚实无伪的上帝,又公义又正直。”他的统治权,特别在与舍命作赎价的基督的王国有关方面,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显扬上帝的爱心和公平。——启示录16:14;申命记32:4;请也参看玛拉基书3:6。
16.(甲)我们能够在生活上跟从上帝的标准吗?我们怎能如此行?(乙)上帝作了什么良好安排帮助我们留在正当的界限之内?
16 我们愈体会这点,我们的心便会愈充满感激而促使我们在生活上跟从同一的标准。正如保罗说:“你们要借着那激励你们头脑的力量去革新自己,并穿上那按照上帝的旨意在真正的公义和忠诚中形成的新品格。”特别是表现爱心一事,要记得这是上帝的律法和命令而非仅是一项邀请。(以弗所书4:23,24,《新世》;请也参看马太福音22:36-40;约翰福音13:34;雅各书2:8;约翰一书4:7-12。)为了在这方面帮助和指引你,耶和华将他百姓召集起来成为一个紧密团结的群体;他们仿佛住在圣经时代的城中,四周有坚固的城墙环绕保护一般。以赛亚书26:1-4,7以美妙的文字描述这种情形说;“我们有坚固的城。耶和华要将救恩定为城墙,为外郭。敞开城门,使守信的义民得以进入。……你们当倚靠耶和华直到永远,因为耶和华是永久的磐石。义人的道是正直的;你为正直的主,必修公义人的路。”——请也参看启示录22:15-21。
17.我们若感觉上帝的标准太高,上帝的道怎样给我们所需的帮助和鼓励?
17 也许你感觉有点灰心,因为你觉得对你个人来说,上帝所定的标准实在太高。你可能说你对自己的能力限度知道得很清楚。若是如此,不要忘记耶和华了解你甚至比你了解自己还清楚得多。“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因为他知道我们的本体,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有很多困难,甚至有很多罪恶,都是由于人们不认识上帝的旨意和仁慈恩典而促成的。你记得保罗在亚略巴古的法庭怎样论及这件事吗?“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上帝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这并不是一句空言。蒙昧无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今乃是悔改的时候。圣经屡次表示,在最后的分析中,各人不但负有个别的责任,同时也可以作个别的抉择。你以往的记录和性格可能显露若干天生的弱点或甚至更严重的不妥,以致你觉得无法加以克服。可是,既然上帝甚至曾多次向恶人发出呼吁,这无疑表明没有任何人需要觉得自己没有希望,除非一个人故意反对上帝和他的标准,也不肯自认无知或表示悔改。上帝对该隐提出的警告和呼吁显示当时该隐尚可以改过自新,特别是他若恳求上帝帮助的话。——诗篇103:13,14;使徒行传17:30;创世记4:6,7。
18.以西结的预言一方面强调个别的责任,同时向恶人提出什么呼吁?
18 上帝在以西结书第十八章的预言自始至终强调个人所负的责任。“犯罪的他必死亡。”他也再三提出呼吁:“恶人若回头离开所作的一切罪恶,谨守我一切的律例,行正直与[公义]的事,他必定存活,不至死亡。”他也对以色列国提出类似的呼吁:“‘你们当回头离开所犯的一切罪过,……自作一个新心和新灵。’……主耶和华说:‘我不喜悦那死人之死,所以你们当回头而存活。’”——以西结书18:4,20,21,27,30-32;33:11,14-19;请也参看约珥书2:12-14。
19.我们每个人都负有什么责任及可以作什么选择?在这方面,保罗自己的记录可以怎样帮助我们?
19 正如上述,同一的原则也能以相反的方式产生作用。(以西结书18:26)无论在哪一方面,我们都须作一选择和自负责任。你可以另作新的正确选择,开始“寻求上帝,如果你想揣摩而得”的话。他离你并不远。你知道保罗曾公开表明他过去在品格和行为方面具有一项极恶劣的记录吗?但是正如他说,“然而我还蒙了怜悯,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时候而作的。”——使徒行传17:27;提摩太前书1:12-16;加拉太书1:13。
20.耶稣怎样强调同一的责任和选择?
20 耶稣在约翰福音3:16-19所说的话也提出同一仁慈的论据:“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这绝不是空言。反之还是真正可以实现的。耶稣是“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的真光”。但是正如耶稣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这是他们所作的选择。他们宁愿留在黑暗里。——约翰福音1:9。
21.诗篇24:3-6怎样描述寻求耶和华的人?
21 至于你自己,何不加入诗篇24:3-6所描述的人之列呢?“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就是手洁心清,不向虚妄,起誓不怀诡诈的人。他必蒙耶和华赐福,又蒙救他的上帝使他成义。这是寻求耶和华的族类,是寻求你面的[世代]。”
22.以赛亚书55:6,7提出什么感人的呼吁?
22 所以何不响应以赛亚书55:6,7所提出的呼吁呢?“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上帝,因为上帝必广行赦免。”你也可以获得这样的经验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