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问……
我怎样才能和别人相处得好?
“你们当中有谁自觉难以和别人相处吗?”作家兼人际关系研究家康克连(Robert Conklin)问道。他发觉提出肯定答案的人并不多。可是,在他要求列出‘三种最令人气恼的事情’的1,000人当中,有998人声称‘在生活上最令人气恼的事情是他人所作的。’
康克连认为这样的人在实际上说:“我感觉与你相处得很好,直至你做出一些我所不喜欢的事情为止。于是我在内心就不再以你为知己了。我变成易怒、暴躁、不满。”
这是你有时对你所认识的人的感觉吗?这种感觉——不论表示出来抑或藏在心内——能阻碍你与别人享有和好的关系。但是有意义和充实的生活却大大有赖于你善于和别人相处的能力。
为了与别人建立较好的关系,你可以采取一些什么积极步骤呢?
沟通意见
要乐意和别人谈话!良好的沟通能建立巩固的关系。若要与别人和睦相处,我们不但要把自己的感觉与人分享,而且要乐意聆听。
一个杰出的例证可以表明聆听的价值。耶稣基督有一次在井旁遇见一个撒玛利亚妇人,并开始与她谈话。耶稣所提出的请求,“请你给我水喝,”打开了话题。(约翰福音4:5-26)他留意聆听对方的意见。结果,这位撒玛利亚妇人感到他和蔼可亲。耶稣善于与人沟通。他知道怎样听和怎样说。“在所有能够使别人自觉重要和有价值的行动中,”康克连写道,“没有什么能比聆听的艺术更重要。”
沟通意见也能帮助你和父母相处得好。家庭许多时可能成为战场。可是17岁的唐恩说:“我的父母和我颇合得来,因为我们彼此都开诚布公。”但“开诚布公”是否意味到你可以出言不逊或恶声恶气呢?圣经劝谕说:“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这项劝告真的切实可行吗?——歌罗西书4:6。
当你所说的话“用盐调和”时,受人接纳的成分就较高。例如,即使别人使你很不高兴,激动地说:“你真讨厌!”和平静地说:“你昨天放学后对我所说的话伤害了我的感情”之间有极大的差别。那一种说法较易“消化”和可能产生较好的后果呢?
和与别人相处得好同样重要的是,要知道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古代以色列国睿智的君王所罗门把‘一句说得合时的话’比作‘金苹果在银网子里’。(箴言25:11)在古代以色列国中,匠人用银刻的座配上金苹果是珍贵的物品,知道在何时说话和何时不说的价值也与此相同。在适当时候以适当的方式说出适当的话乃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筑材料。
承认别人的优点
别人若诚恳地赞扬你的性格、技术等,你有什么感受呢?你岂不感到愉快?虽然阿谀奉承——言不由衷或过度赞扬——令人不快,真挚的称赞却能培养亲切的感情。
“我们也许惯于对自己评价过低,没有想到自己的优点,”提姆承认。但这位青年人却承认由衷的称赞具有吸引力,他解释:“听见别人说称赞你的话是一件乐事,我喜欢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你岂不也有同感吗?
耶稣知道这点,他乐于承认别人的优点。论到后来成为使徒之一的拿但业,他说,“看哪,这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约翰福音1:47)耶稣作出这样的品评时,他无疑知道拿但业曾对耶稣的故乡提出低贬的疑问:“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么?”(约翰福音1:46)耶稣非但没有发怒,反而留意到拿但业的杰出优点。结果在两者之间建立了坚固的友谊。
你也像耶稣一样不计较别人的微小弱点,反而留意找出他们品格中的优点吗?‘可是有些人使我神经紧张!无论你待他们怎么好,他们都一样小气易怒!’许多人表示。不错,谁都有弱点。可是,与别人维持和好关系仍然有赖于与人相处所需的最重要品质。这种品质便是了解。
了解别人
你若驾车前行,有个青年挥手示意你停车,你会怎样反应?但是你没有停车。这个青年突然用石块掷中你的车。你停下来,下车向他行去。
你的脑海里浮现许多想法:他必须赔偿损失。人们的报复心为什么这么重?我绝不会放过他。你行近一点,看到在你面前的人泪浮于睫,神情紧张。他解释说,‘我必须使你停车。’你现在留意到他身旁有另一个青年受了重伤躺在草地上而急需协助。如今你看见事情的全面,因此对站在身旁的青年产生完全不同的想法。不错,现在你了解对方的苦衷了!
许多人被有时令人灰心绝望的棘手难题所困扰。有些人在情绪上感觉十分不安全,或者是由于教养或恶劣的家庭环境使然。有些人自觉受到沉重的压力或甚至压迫;正如圣经所说,这样的压力能使“智慧人变为愚妄。”(传道书7:7,《新世》)这一切也许使人变成暴躁易怒,以致说出在以后会懊悔的话来。你能“大量”到宽容这类事情而不予计较吗?——箴言19:11。
了解能帮助我们找寻以下一类问题的答案,例如:他为什么这样行事?或,为什么他不听人讲理呢?不急于判断别人可以促进了解。27岁的史葛便学到这样的教训。他承认说:“我以前有一种倾向,喜欢只为了一点小事或小冲突就对别人怀有成见。我让成见左右我待人的方式和对人的想法。”可是,他已改弦易辙,并且发现他现在能与别人相处得较好。他补充说:“我如今发现最好不要预先判断别人,反之要有时间去认识别人的全貌。我努力去了解别人行动的原因。”
当然,有时你会未能表现所需的了解。你未必时常都是“心平气和”而富于洞察力。(箴言17:27,《现译》)若有这样的情形发生,你岂不发觉必须安慰亲友的受伤的感情,也许说,‘对不起,我很抱歉,我未了解清楚’吗?
因此要努力与别人建立较好的关系。要学会沟通意见。让别人知道你赏识他们的优点。努力看出别人行事的原因,了解他们的苦衷。你若在生活上切实应用这些原则,就能为你和你与之相处的人带来丰富的奖赏。
[第24页的精选语句]
知道在什么时候说话乃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筑材料’
[第25页的精选语句]
“有时你会未能表现所需的了解”
[第25页的图片]
要审察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努力培养了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