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真正的传道员奠下根基
“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马太福音7:24。
1.耶稣在马太福音7:24-27的比喻中所提及的“磐石”代表什么?有什么筑于其上?
一间建在磐石上的房子抑或一间建在沙上的房子,你宁愿要那一间呢?耶稣用这个生动的对照去说明‘听见他的话就去行’的明智途径和听而不行的愚蠢途径之间的分别。(马太福音7:24-27)但是请等一等——你有留意到耶稣在比喻中所提及的“磐石”并非仅是代表接纳或相信基督耶稣和他的教训吗?反之,磐石代表对他的教训的服从。这便是我们可以将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建于其上的稳确根基,特别是我们若希望以上帝手下的传道员的身份在他那降临的新规制中获得永生的话。——雅各书2:26。
2.这个比喻里的风暴预表什么?一个人所建的“房子”怎样才能屹立不移?
2 风暴必定会威胁我们的建筑工作。这不仅是指行将临到这世界之上的哈米吉多顿风暴而言;反之,这也包括一些更接近我们的风暴——在每个建筑者的生活上所发生的个人难题与危机。这些风暴使每个建筑者的根基——他对顺服的途径的谨守——受到严重的考验。他未来的希望与憧憬能够抵受这些属于个人性质的风暴以及最后哈米吉多顿的风暴吗?抑或它们会被击成粉碎,甚至同时使他遭遇灵性的破产或实际的毁灭呢?这全视乎上帝通过他的儿子所启露的真理深入这人心中的深度如何以及这人的心有没有促使他将这些真理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之上。——请与马太福音13:18-23比较。
3.基督教国里亿万人的“房子”有什么遭遇?为什么?
3 在今日环顾一下四周,你可以看见无数“房子”的“残骸”。在有最多机会听见耶稣的话的基督教国境内,与日俱增的现代各种压力,宣传与祸患的浪潮,以及改变的烈风使亿万自谓的基督徒所怀的希望大受打击。他们大可以像古代犹大国中变节不忠的人民一样说:“我们指望平安,却得不着好处;指望痊愈的时候,不料受了惊惶!”在他们看来,这个二十世纪末叶的前途充满了“艰难、黑暗和幽暗的痛苦。”(耶利米书8:15;以赛亚书8:22)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将“房子”建筑在沙上。
4.(甲)目前的情形怎样表明这些人将“房子”建在沙上?(乙)谁必须负基本的责任?
4 物质主义、不忠实、犯罪、不道德和甚至同性恋——这一切与日俱增的证据表明许多自称为基督教的建筑者的人甚至连假装遵守基督的教训也不愿意了。激烈的国家主义、种族斗争和不法行为也进一步证明亿万的人虽是基督教国各教会的教友,却没有将房子建筑在服从的稳固根基上。各宗教组织必须对这种普遍的崩溃负大部分的责任。他们非但没有执行耶稣的教训的真正意义,反而破坏了人们的信心,使他们不再相信圣经是上帝的道及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和代言者。他们用莫衷一是的人为理论和传统去代替基督的教训。(以弗所书4:14;希伯来书13:9)可是,人们却不能将所有罪咎推在他们的领袖身上。他们自己必须负起基本的责任。他们至少在教堂里听过或在家里读过耶稣的话的一部分。但他们却没有将其实行。
5.在以往和今日,我们可以见到与基督教国的灵性破产大为不同的情形?
5 这种情形无疑与早期基督教会的日子大为不同。早期教会的分子宁愿被囚下狱或杀身成仁也不愿放弃他们对基督教原则的谨守。(使徒行传4:18-21;5:27-32,40-42;21:11-14)基督教国的情形也与今日一个基督徒组织里的情形大为不同;这个基督徒组织的成员散布在普世各地二百多个国家、地区和海岛上。这些以耶和华见证人的名称为人所知的基督徒与别人经历同样的风暴;他们个别的基督徒“房子”也受到同一的毁灭力量所袭击。他们甚至必须比别人面对更多的风暴,因为在许多地方他们均受到猛烈的反对和迫害。(彼得前书2:21)虽然如此,他们却能够抵受得住这一切风暴。他们怎能如此行呢?借着充满信心地继续服从基督的教训和效法他的榜样。像耶稣一样他们将自己的生活和未来的希望建筑在他们对上帝的事奉之上。(约翰福音4:32-34)这并不是说他们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屹立不移,犹之乎并非耶稣所有的门徒都能保持坚定一般。但是以整个而言,他们的情形却是非常健康的;他们与今日基督教国各教会那种摇摇欲坠的情形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造成这种对照的原因是什么呢?
需要真正的教导和承担
6.使徒保罗怎样描述歌罗西的基督徒?这与今日大部分的教会教友如何不同?
6 日一个人须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成为基督教国一个教会的会友呢?以大部分的情形而论,所需的条件岂不是比加入一个社交俱乐部或其他组织高不了多少吗?入会者所须作的承担可说是微乎其微。教会并不期望他在知识、信心、信念、爱心或体会等品质方面有任何特别的表示。可是当使徒保罗写信给歌罗西的基督徒小组时,他却能够对他们说:“你们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稣,就当遵他而行,在他里面生根建造,信心坚固,正如你们所领的教训,感谢的心也更增长了。”——歌罗西书2:6,7
7.以往和今日的真正基督徒能够具有稳固根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什么?
7 这些基督徒开始‘领受教训’是在他们受浸之前而非受浸之后。圣经也表明,特别自公元36年以来,基督徒所受的浸礼乃是表示他们跟从基督耶稣的教训和榜样献身遵行耶和华的旨意的一个象征。(路加福音9:23,24)不错,借着首先将‘基督所吩咐的都教训他们遵守,’然后万国的人才能成为基督的门徒。然后他们才可以受浸而被承认为基督徒组织的成员。(马太福音28:19,20)当然,这种教导在信徒受浸之后仍旧继续下去,因为这乃是基督徒的组织安排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弗所书4:11-13)在当日和现今,真正的基督徒均能够具有稳确的根基,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他们受过彻底的教导去遵守基督的教训。
8.根据圣经,“教义问答”一词是什么意思?
8 使徒保罗对于教导非常注重。在他的写作里,他不但运用希腊文中通常的“教训”一词(dida’skō,戴达斯哥,例如在耶稣于马太福音28:20所下的命令中),同时也采用一个特别的字眼,卡特基奥(katēkhe’ō),英文的“教义问答”一词(catechism)即来自这个希腊字。有些权威将这个特别的希腊字称为“基督徒的教导的专门名词。”这个字的意思实际是“探测”,意即凭着口头的教导如此行。例如在加拉太书6:6保罗写道:“凡是在真道上接受口头教导[希腊文katēkhou’-menǒs,卡特高敏诺斯,英文的“catechuměn”(开始研究基督教教义者)一词即来自此字]的人都应该与作这种口头教导的人[希腊文 katekhoun’卡特高思]分享所有美好的事物。”(《新世》)因此,借着这种口头的教导,上帝的道的真理和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的教训得以‘探入’学生的脑海和心中,使他获得资格成为别人的教师。——使徒行传18:25。
9,10.(甲)基督教国首要的宗教组织有继续施行真正的“教义问答”吗?(乙)基督新教的各组织又如何?
9 这乃是真正的“问答式教学法。”这种教导装备学生在稳固的根基——对基督的服从——上从事建筑。可是历史表明,在使徒去世之后,这种对门徒的仔细教导并没有继续下去。基督徒变节堕落了。因此我们读到,在几个世纪之后,“教会[天主教会]已势力稳固了,教友的增加遂变成来自儿童的出生与受洗而非来自异教徒的改信,教义的传授亦从为人作受洗的准备转变成对受了浸的儿童的教导。……在中古时代对异教徒所推行的传教工作中,通常的方法变成为改信者立刻施行洗礼,古代教人学习基督教教义的安排遂终止了。直至宗教改革之日,罗马教会对于教导受了洗的儿童认识教义一事并不注重;告解代替了教义问答的地位。”
10 在基督新教的宗教改革期间,被宗教权威誉为“现代问答教学法之父”的路德主张这种对学习者所施的教导“应该不但包括聆听教师从书中所作的诵读,同时也包括解释及将教训应用在学生的心上。”可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在英国、德国和其他地方,“问答式的教导沦于仅是准备人受坚信礼[不是洗礼,因为这已经施行过了]的一种例行惯事。”在基督新教的制度中,教义问答的目的不是要探出学生的思想而只是灌输教会所主张的教义。学生须要“把教义问答背熟。”因此这件事变成了将一些教条机械地强记背诵出来的仪式。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正思想。再者,注意力差不多完全集中在儿童之上。——麦克凌托与史特朗合编之《圣经、神学及教会著作百科全书》第二卷148-154页。
11.试将上述的方法与耶和华见证人所用的方法作一比较。
11 请将此与耶和华见证人所用的方法比较一下。他们的方法是以圣经所载耶稣与使徒所从事的传道工作和其他圣经原则为根据的。借着一种伸展到人们家里的积极传道活动,他们找着一些新近感兴趣的人,通常是成年人。(使徒行传20:20)然后他们与这些感兴趣的人举行免费的家庭圣经研究,有时整家人都参加。这个每周一小时的研究运用一些采自一本圣经教科书的问题去讨论圣经的基本道理。教师会鼓励研读的人根据他的了解和信仰去回答问题,而且学生也有机会提出额外的问题。(罗马书10:10)在研读期间,主持研究的见证人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生命之源耶和华上帝身上,并且教导学生认识关于基督的真理以便将基督立为根据;他知道这样行是非常重要的。(约翰福音17:3;哥林多前书3:11)教师会尽力帮助学生使他对真理的信仰成为他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事实上,将生活建立在这种确定的模式之上。
12.教师和学生怎样同时致力于一件建筑工作?
12 因此这牵涉到一项双方合力从事的建筑工作。身为耶和华见证人的主持者要以耐久的防火材料去造就学生。这些材料包括:来自上帝的道的真正智慧、信心、信念、对圣经原则的谨守、对上帝和邻人的爱、发言维护真理和公义,特别是拥护上帝的王国,的强烈欲望。他会在属灵的建筑工作上运用这些材料,使与他研读的人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而能够抵挡得住如火的试炼,包括具有腐蚀作用的怀疑在内。(哥林多前书3:10-15;犹大书22,23)在另一方面,学生也须要做一件建筑工作。唯独知识并不足以成为一个稳固的根基,让他将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建于其上。唯有借着实行,借着将知识运用出来,他才能够在一个稳固的根基——对基督的服从——之上从事建筑,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方法了。——腓立比书1:27-30;2:12,13。
13.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人披上新的品格?
13 耶和华见证人意识到他们并非仅是将圣经基本道理的知识传给别人便够了,反之,学生须要“借着那激励[他的]头脑的力量去革新自己,并穿上那按照上帝的旨意在真正的公义和忠诚中形成的新品格。”(以弗所书4:23,24,《新世》)因此,随着研读的逐步进展,他们会试图帮助学生开始按照支配我们日常生活的圣经原则而思想。学习的过程并非仅是要学生把来自某本教科书的若干要点覆述一次。反之他们要使学生看出这些要点的圣经原因,并且接受上帝的道所提出的原则而视之为人生唯一稳确的指南。这样,而且唯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说上帝的道“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篇119:105;箴言3:5,6。
14.为什么帮助学生在心中养成对耶和华的体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们可以怎样如此行?
14 除非你很熟悉一个人,深知他的品性,为人,他所行过的事和打算做的事,否则你便无法爱他。因此在研读期间,主持的传道员会尽力帮助学生对上帝的伟大和恩慈养成衷心的体会。他希望有一天学生能够像古代忠心的以色列人一样欢乐地说:“看哪!这是我们的上帝。我们素来等候他,他必拯救我们。这是耶和华,我们素来等候他。我们必因他的救恩欢喜快乐。”(以赛亚书25:9)这意味到教师不但须要注意学生的头脑,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心或动机的发源处。(箴言4:23)他怎能如此行呢?借着在适当之处停下来向学生指出上帝的作为所含的意义以及所讨论之点或所引用的经文如何显扬上帝的仁爱、智慧、公平或能力。这样,学生若具有一颗善良的心,过了相当时候他也会对耶和华怀有一种深挚的忠诚而渴望加入在难民中赞美他的人之列。——以赛亚书12:3,4。
15,16.为什么今日我们急需有效地为真正的传道员奠下根基?
15 目前这件工作获得多大的成功呢?这牵涉到一些什么难题呢?随着世界情形的日益恶化和普世人类在灵性上日趋软弱,这种教导工作的重要性亦与日俱增。在公元70年,耶路撒冷所遭的毁灭使犹太国的人口大减,并且将千千万万犹太人所怀的希望和憧憬也击成粉碎。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将希望建立在磐石上,在对基督的教训的服从之上。但是这个国家却有一小群余民借着在耶稣所指示的适当时间逃出耶路撒冷而避过毁灭。(路加福音21:20-22)同样地在我们的日子,哈米吉多顿的毁灭力量会以远较庞大的规模为一切在沙一般的根基上从事建筑的人,为一切跟从自己或其他不完美的人的欲望和主张的人,带来杀身之祸。他们会看见他们的希望和憧憬在他们眼前崩溃,因为他们‘不听从我主耶稣的福音。’(帖撒罗尼迦后书1:7-10)但是有一“大群”人却会安然无恙地渡过这场大风暴。上帝手下这些忠心的传道员会活着进入上帝所创建的新规制里,在那里他们会满心喜乐地看见他们的希望和憧憬完全获得实现而为他们带来永久的满足。——箴言1:24-33;启示录7:9,10,14。
16 凡是有份使上帝的道的真理‘探入’别人耳中、脑中和心中的人最好都将我们的教导方法仔细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