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启示录中的野兽
关于上帝所感示的道我们读到:“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罗马书15:4)启示录开首的头一句话便清楚地表明它是上帝所感示的道的一部分,并且是为了教导我们而赐下的:“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上帝赐给他叫他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众仆人。他就差遣使者[以象征]晓谕他的仆人约翰。”——启示录1:1。
许多人都想知道启示录所含的各种象征的意义;这些象征包括以下的几只野兽:“一条大红龙,”‘一只从海中上来的兽,’‘另一只有两角如同羊羔的兽,’和一只“朱红色的兽。”——启示录12:3;13:1,11;17:3。
若想了解这些象征或记号,我们必须对于决定圣经预言的解释及了解的若干基本原则具有充分的认识才行,而最主要的原则便是:解释是出于上帝的。——创世记40:8。
上帝如何使人了解他的预言呢?借着他的道,他的圣灵和他在地上的工具或交通途径。了解圣经预言的另外两个不可少的因素乃是时机和渴望了解的人所怀的态度。
上帝的道清楚地表明耶和华上帝自己曾屡次借着他的道来解释其中某些特别的预言。例如圣经本身便含有关于耶路撒冷城被毁,荒凉七十年及重建的预言如何获得应验的记录。a圣经特别借着将其应验记录下来而将许多关于弥赛亚的预言向我们阐明。b
圣经亦同样清楚地指出人必须受到上帝的圣灵的启迪力量指引才能了解圣经的预言:“只有上帝借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上帝深奥的事也参透了。”不错,若没有上帝的圣灵之助——他只将圣灵赐给忠心事奉他的人——人便无法对圣经的预言获得正确的了解。——哥林多前书2:10。
在地上的交通途径
此外,上帝在解释圣经的预言时也运用他在地上所拣选的一个交通途径。表明这件事实的一个例证便是在耶路撒冷由使徒和若干成熟的基督徒组成的治理机构向其他的基督徒阐明外邦人之被召成为基督的肢体乃是阿摩司书9:11,12的应验:“此后我要回来重新修造大卫倒塌的帐幕,把那破坏的重新修造建立起来,叫……凡称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寻求主。”——使徒行传15:13-18。
耶稣表明上帝会继续以这种方式教导他在地上的仆人;他预言说:“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既然使徒保罗指出‘基督不是分开的,’因此他的真正门徒并不会各立门户而分成许多派系,我们必须断定不论在任何时期,上帝都只会运用一个交通途径。——马太福音24:45-47;哥林多前书1:10-13。
事实无可置疑地表明耶和华在今日也有这样的一个交通途径,而这个交通途径与耶和华见证人的新世界社会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从这些见证人所传的信息,他们每个人均从事的传道工作,他们所结出的圣灵果实以及他们与俗世的分离见到这件事实的证据。c
时间的因素
“凡事都有定期。”上帝对但以理所说的话很清楚地表明这项原则亦适用于了解圣经的预言一事上:“这话已经隐藏封闭,直到末时。”同时亦请注意启示录所叙述的事乃是“必要快成的事,”由此表明它所说的乃是将来的事。既然在上帝看来“千年如一日,”“快成”的意思很可能是指一千年或更长的时期。——传道书3:1;但以理书12:9;启示录1:1;彼得后书3:8。
约翰后来所说的话证实了这点:“借着圣灵的感动我来到主的日子。”(启示录1:10,译自NW)其他的圣经预言表明主的日子开始于公元1914年。既然约翰见到这些事发生在主的日子里,我们自然应该期望这些预言自从1914年以来特别适用。——诗篇2:6-9;110:1-3;路加福音17:26。
除此之外,我们也发现耶稣在马太福音第24和25章所作的末世预言和启示录所叙述的事有许多显著的相似之点。正如本刊屡次曾指出,耶稣的这个预言在1914年已开始应验了,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启示录里与之并行的许多预言亦应该从该时起获得应验。(请将马太福音24:6,7和启示录6:4-6;11:18比较一下)。
圣经亦清楚地表明在了解圣经预言一事上我们所怀的态度也极为重要。因此上帝对但以理说:“一切恶人都不明白;唯独智慧人能明白。”耶稣亦告诉他当日的宗教家他们由于自私而无法了解他的信息,说:“你们互相受荣耀,却不求从独一之上帝来的荣耀,怎能信我呢?”——但以理书12:10;约翰福音5:44。
再者,在了解像启示录的野兽一类的预言时,我们必须记得这些乃是属灵的“干粮”,因此唯有一些已在属灵的悟性上进展到相当程度的人才能了解吸收。我们可以举个例来说明这点:一个人若不相信撒但及其手下鬼魔的存在,他又怎能体会大龙与其使者乃是代表这些邪恶的灵体呢?这项原则亦可以应用在一种集体的意义上,因为“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所以即使上帝的道本身并没有解释一个预言,我们亦无法断言愈来愈明亮的真理之光不会将其意义显明出来。知道了这些原则之后,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启示录所描述的各种野兽。——箴言4:18。
[脚注]
a 例如请将耶利米书25:11与以斯拉记1:1-3及但以理书9:2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