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悠久的组织崩溃时,生存有望吗?
当世人的精神受到影响时,政府、教育机构、宗教和根深蒂固的风俗习惯都会随之被波及。无论他们的历史多么悠久和多么受人尊重,他们都会发生重大改变或甚至瓦解。
前几期的《守望台》杂志把这个世界的精神解释为控制着人类世界的态度、思想倾向和趋向。它使这世界表现某种行为特征,那便是说,在言论、思想、观点、态度、所作的决定和行为方面皆跟从一个固定的模式。
圣经说这种精神的来源,魔鬼,乃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并且指出空中掌权者的首领正在推使人行忤逆上帝的事。(以弗所书2:2)它把这首领描述为“这世界的神,”支配全世界的恶者和迷惑整个大地的魔鬼撒但。——哥林多后书4:4;约翰一书5:19;启示录12:5。
这世界的精神的产品
无疑这世界的精神在近年来激起了一些全球性的大变动。它从普世动荡不安的精神,不信和反叛的精神,只求满足一己的欲望而毫不顾及他人的权利的自私精神表现出来。《国家天主教报》的出版人当奴德·科尔文论及今日罗马天主教徒的态度说,他们任意否认和忽视教义,然而却自视为教会的好教友;a他说这是一个“终于开始临到美国教会的不信时代。”哲学家米高·诺威克认为罗马天主教会正面临“一个最重大的文化危机。”大学及学院的学生,教授及教师均表现出同样的态度;犯罪率的增加超过人口的增加。政府常常在一夜之间垮台或更易。世人把久已树立的道德标准弃若敝屣。而放浪形骸不合宪法的政变大约每个月都发生一次。
上帝当然不喜欢这个世界的精神。圣经的启示录指出在上帝的天使所倾倒的七灾或七碗中,其中有一个是倾在这种精神之上以表示上帝对它的不悦。这必然会刺激撒但和这世界的精神,使它变成更活跃,更猛烈,更残暴和更明目张胆地反对上帝。这个灾殃透露上帝对那些受这个世界的精神影响的人怀着怎样的看法,同时描绘上帝向他们发怒所带来的实际结果。
我们在启示录16:17-21读到说:“第七位天使把碗倒在空中,就有大声音从殿中的宝座上出来,说:‘成了!’又有闪电、声音、雷轰、大地震,自从地上有人以来,没有这样大这样厉害的地震。那大地裂为三段,列国的城也都倒塌了;上帝也想起[大巴比伦]来,要把那盛自己烈怒的酒杯递给她。各岛都要逃避了,众山也不见了。又有大雹子从天落在人身上,每一个约重一他连得[合一百磅],为这雹子的灾极大,人就亵渎上帝。”
上帝显明他的愤怒
当耶和华见证人受任命去宣布或传扬这些灾殃时,他们并不参与向这些人施行惩罚或执行上帝对他们所做的判决,因为这件事会由上帝自己执行。1928年八月,上帝的子民在美国底特律城举行的大会发出了有如灾殃一般打击这世界的精神的宣告。b关于第七个灾殃,启示录说:“有闪电、声音、雷轰。”这些当然不是实际的闪电、雷轰和天上的声音,反之他们都是象征性的。在该年的八月一日,守望台社的社长在底特律举行的大会中作了一个题名为“上帝的闪电”的圣经演讲。从那时起,其他像闪电一般的属灵启迪、上帝审判的雷轰和宣扬圣经真理的声音接着陆续发出。
这预言的一次杰出应验是在1953年当耶和华见证人在美国纽约市杨基运动场举行国际大会时。七月廿三日星期四,见证人的代表在大会向112,000个听众作了一个题名为“新世界社会从北方受到袭击”的演说。它透露以西结书第38和39章所预言的“玛各地的歌革”就是魔鬼撒但。正如启示录12:5-10所描述,自从他被逐出天庭之后,他的精神便猛烈地影响到全世界的精神;他能够借着攻击上帝的王国在地上的代表而与上帝对抗。圣经预言他会对耶和华见证人和平的新世界社会发动一场最后的总攻击,这会促使上帝派出他隐形的天军向撒但地上的组织发动全面反攻而使其全军覆没。撒但现在正忙于在列国中培养他的精神以唆使他们加入这场战争;但这必定会为他们带来杀身之祸。
地上最大的震动
圣经继续描述这场灾殃所发生的影响,说:“[有]大地震,自从地上有人以来,没有这样大这样厉害的地震。”在人类所经历的天灾中,地震是毁灭性最大的一种,而在我们的时代,地震却日益频繁。1923年九月一日的下午,在日本发生了一次超出平均强度的地震,它使东京及其邻近的城市沦为一片废墟。总共有100,000,43,000人失踪。它的震动是如此强烈以致田里的马铃薯被抛出地面;相模湾有些地方因这次地震而下陷,有些地方却上升起来,其中最甚的一处加深了690尺,另一处却上升了820尺。1903年葡萄牙的里斯本摧毁的地震,据说震区的面积竟四倍于欧洲的面积。
如果有一场殃及全球的地震发生,人类的建设会怎样呢?可是启示录所提及的地震是象征性的,虽然耶和华很可能在最后的震动中使用实际的地震。因此启示录的异象象征一场将临的大震动。它并非仅是指世上的组织因为这世界的灵的激励而发生的震撼。反之,它乃是指全能的上帝向世人的精神发怒而造成的震动。
这场震动比现在由于耶和华见证人宣扬上帝业已建立的王国的信息所引致的震动更大。宣扬上帝的王国业已建立的信息并不会毁灭这个世界;但它却会使人震惊,特别是惊动到大巴比伦里的各宗教组织,并且将“万国的珍宝”震动出来。换句话说,它会把那些爱戴上帝,敬畏他和希望事奉他的人从这个世界带进耶和华的组织里。上帝是爱惜生命的,在上帝的眼中这些爱好公义的人好像珍宝一样可贵。(哈该书2:6,7,21,22)这里所论及的地震会使万国的城市沦为废墟,世界各国的政府亦会与它们同遭毁灭,唯独上帝属天的王国和他在地上的王国事务会存留下来。这场地震代表这个世界所遭遇的最后灾难,意即大患难的最高潮;它是从世界的开始直到如今所未有过的一场灾难,而且以后也不会再有。——马太福音4:21;希伯来书12:20-28。
大巴比伦被彻底粉碎
“那大城裂为三段,列国的城也都倒蹋了;上帝也想起[大巴比伦]来,要把那盛自己烈怒的酒杯递给她。”这“大城”是指大巴比伦而言,启示录17:18说她是“管辖地上众王的大城。”她是一个宗教性的王国,并且代表伪宗教的世界帝国。三这个数字被圣经采用过许多次,所代表的是强调的意思,而巴比伦裂为三段则象征她遭遇一场非常严重而彻底的崩溃。
由此可知,伪宗教的世界帝国会遭受到一场多么巨大的震动与及她会怎样被粉碎而永无复原的希望。虽然正如圣经指出,世上的统治者会动手将伪宗教毁灭,这场毁灭却其实是来自耶和华上帝的,因为启示录说把烈怒之酒递给她喝的乃是上帝。他的烈怒之杯首先揭穿她的秘密,然后使她遭受毁灭。它会使她在忧患与羞耻之中醉得如此厉害以致无法清醒过来。上帝并没有忽视她在许多世纪以来的恶行。他看见这一切,并把它记录下来;她所做的一切恶事‘都在上帝眼前,’他会以毁灭报应她。
“各岛都要逃避了,众山也不见了。”毁灭一个山或一个海岛会比毁灭一个城市更困难,但是上帝行将带来的那场世界性大地震却会使海陆均大受其影响。在撒但的组织里,没有任何东西,即使会像海岛一样遥远偏僻或像大山一样崇高坚固,可以逃过这场毁灭;组织的历史悠久也不能使其成为例外。虽然世上有些组织能够渡过许多暴乱的时代和近数百年来急进分子和无政府主义者所掀起的革命风潮,在这场地震中,它们无一能够幸免,无一能够抵受上帝的震动;唯有那些支持他的王国的人才可以找到避难之所。——诗篇46:2,3。
最后,一场毁灭性的雹灾
倾于这世界的空气或精神之上的第七灾不单只成就这些事,因为它还影响到大气的本身。因此启示录继续说:“又有大雹子从天落在人身上,每一个约重一他连得,为这雹子的灾极大,人就亵渎上帝。”从大气层中会有冰雹降在人的身上,雹块的体积非常大,每块约重九十六磅,它如雨降下而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雹是由水凝结成的,故这场雹代表天上会向世人降下如雨一般的猛烈圣经真理。现在耶和华见证人正对一般向永不动摇的上帝王国寻求保护的人传讲一项救恩的信息,但是冰雹所象征的并不是拯救的信息而是上帝会向撒但的显形组织报复的猛烈信息。耶和华见证人会在最后宣布这个猛烈的信息,预示到它所打击的人毁灭近了。
受这场雹灾波及的人就是那些不肯求告耶和华的名的人;他们在听到这个审判和毁灭的信息之后反而亵渎他。他们在以往拒绝聆听救恩的信息,现在他们更特别憎恨这个惩罚的宣告。(约珥书2:32;罗马书10:13)这场灾殃之特别巨大预表在最后耶和华见证人会以空前庞大的规模宣扬上帝报仇的信息。
启示录的这幅图画表明第七场灾殃会真正结束上帝向这个世界所发出的烈怒。它表示那些能侥幸渡过象征性的地震的人必定会在自天而降的雹灾中遭受毁灭。毁灭他们的不是真理本身而是上帝所执行的与真理一致的判决。——约伯记38:22,23;诗篇148:7,8;以赛亚书28:2-17。
有任何东西能够存留吗?
可是这场灾劫之后又怎样呢?人有可能获得生还而生活在比现今较美好的环境中吗?诚然,这场审判对那些憎恨上帝,亵渎上帝的人会非常严厉,它对那些爱戴上帝和渴望公义在地上伸张的人却大有好处。这些人可以借着研读上帝的道而避过这场最后的灾殃。现在他们就必须努力培养上帝的灵以结出圣灵的果子;这些果子都是对人类非常有益的。它们包括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等美德。(加拉太书5:22,23)它们与这世界的精神所产生的东西刚相反,后者是对人毫无益处的,它们包括各种属肉体的行为,例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忌妒、醉酒、荒宴等类。”——加拉太书5:19-21。
每个听到这项宣告和了解其意义的人,都会有一个待决的问题清楚地摆在他眼前,你想要那种果子呢?你想在一个充满属肉体的行为的世界里生存片刻便永远死去吗?抑或你想在一个充满上帝的灵的美好果子的世界里永远生活呢?现在正是第七个,亦即是最后一个,灾殃倾倒下来的时候,剩下来给人接受拯救,免受地震和大雹所害的时候已快要过去了。你应当立刻采取行动逃避这场最后的灾劫。纵使你可能一向仰赖某个历史悠久的宗教、政府、组织或理念,要立刻舍弃它,因为唯一能够永存的乃是上帝立基督统治的王国。
[脚注]
a 《时代》杂志,1966年九月十六日刊。
b 见《守望台》1967年六月十五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