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耶和华献上蒙悦纳的牺牲
曾有一段时期,伊甸园a东边的入口有一个异乎寻常的景象。那里有大能的基路伯把守,他们神情肃穆,令人清楚意识到,谁也休敢踏进一步。那里也有一把转动着、发火焰的剑,同样令人丧胆。在晚间,这把剑也许在周围的丛林当中发出怪异的光芒来。(创世记3:24)这个景象的确叫人生畏称奇,谁看了都会肃然站开。
该隐和亚伯也许曾多次到过这个地方。他们是在父母亚当夏娃离开伊甸园以后才出生的,因此他们只能猜想在乐园里生活是怎样的。这是他们的父母曾住过的地方。他们想象得到,乐园里必定水源充足、林木葱翠、蔬果繁多。现在,伊甸园稍为露出的一角无疑看来树木生长过剩、乏人料理。
亚当夏娃必然曾向儿女解释,为什么没有人照料伊甸园,以及他们被逐出这个园子的因由。(创世记2:17;3:6,23)该隐和亚伯必然为此大感苦恼!园子就在眼前,他们却不能进去。乐园虽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天涯。该隐和亚伯都受到不完美所损污,但对于改善自己的处境却无能为力。
亚当夏娃的关系无疑令情势进一步恶化。上帝对夏娃作出判决时指出:“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创世记3:16)现在亚当必然对妻子诸多辖制,也许不再把她视为伴侣和贤内助,从而应验了上帝的预言。夏娃则看来变得过度依赖丈夫。一个评注甚至把夏娃对丈夫的“恋慕”形容为“一种近乎病态的渴慕 ”。
圣经并没有透露这种恶劣的婚姻关系使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受到多大影响。不过,亚当夏娃彼此对待的方式显然令儿女深感不安。
志向各异
后来,亚伯从事牧羊,该隐则务农为生。(创世记4:2)他们的父母被逐出伊甸园以前,上帝曾预言说:“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亚伯放羊时无疑有不少机会沉思这个奇特的预言。(创世记3:15)亚伯必然曾经忖度:“上帝定意要通过一个苗裔把蛇的头击碎,这个应许会怎样实现呢?苗裔的脚跟又会怎样被击伤呢?”
后来,该隐和亚伯分别向耶和华献上供物,当时他们大概也已长大成人了。既然亚伯是个牧羊人,他献上“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自然不足为奇。该隐所献的却是“地里的出产”。耶和华悦纳亚伯的牺牲,“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创世记4:3-5)为什么呢?
有些人认为原因在于亚伯所献的是“羊群中头生的 ”,但该隐所献的不过是“地里的出产”罢了。然而,问题其实并不在于该隐的供物的素质,因为圣经说耶和华看中“亚伯 和他的供物”,却看不中“该隐 和他的供物”。由此可见,耶和华所留意的主要是敬拜者的内心情况。那么,他察看到什么呢?希伯来书11:4说,亚伯“凭着信心”献上牺牲。因此,亚伯的牺牲蒙悦纳,是由于他有信心,该隐却显然缺乏这样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亚伯的供物牵涉到流血。鉴于上帝在应许里指出,苗裔的脚跟会受蛇所伤,亚伯可能由此推断,这个应许会牵涉到牺牲一条生命。因此,亚伯的供物在实际上是个赎罪的请求,显示他相信上帝会在适当时候提供一个求恩牺牲,好把人类的罪除去。
该隐却跟亚伯相反,他看来对自己所献的供物漫不经心。19世纪一个圣经评注者认为:“该隐 献上供物,不过是承认上帝是恩主罢了。……显然,该隐并不认为自己跟创造主的关系蒙受很大损害,也看不出有需要向上帝认罪或求上帝为人赎罪。”
此外,该隐既是长子,他也许甚至妄自断定自己就是上帝所应许的苗裔,将会把古蛇撒但消灭。夏娃也可能对大儿子怀有同样远大的期望。(创世记4:1)假如该隐和夏娃真的曾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圣经并没有说明耶和华怎样表示他悦纳亚伯的牺牲。有些圣经评注者认为,上帝可能从天上降火在祭牲上,借此表示他接纳这个牺牲。无论怎样,该隐意识到上帝拒绝接受他的供物后,就“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创世记4:5)从此该隐步向可悲的结局。
耶和华的劝告和该隐的反应
耶和华跟该隐推理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这给该隐充分机会去检讨一下自己的感觉和动机。耶和华接着说:“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才对]。”——创世记4:6,7。(请参看第23页附栏。)
该隐对上帝的劝告充耳不闻。他把亚伯带到田间去,在那里把亚伯杀了。后来,耶和华问该隐,亚伯在哪里,该隐竟然向上帝撒谎,因而一错再错。他反驳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创世记4:8,9。
该隐在杀死亚伯之前和之后,都不肯“行得好”。他宁愿让罪操纵自己,结果被上帝逐出人类家庭聚居的地方。后来,上帝为该隐立一个“记号”,也许只是颁布一条严肃的命令,禁止人为亚伯报仇而杀害该隐。——创世记4:15。
后来该隐建了一座城,并按自己儿子的名字为城起名。不足为奇的是,该隐的后代也变得好勇斗狠。最后,挪亚日子的洪水来到,把所有不正义的人毁灭,该隐的家系也随之终止。——创世记4:17-24;7:21-24。
圣经里有关该隐和亚伯的记载并非仅供人在茶余饭后读读罢了。这个记载是“为教导我们而写的”,“对于教导、责备……,都是有益的”。(罗马书15:4;提摩太后书3:16)我们可以从这个记载学到什么教训呢?
给我们的教训
正如该隐和亚伯把牺牲献给上帝,圣经也促请现今的基督徒同样做,但不是献上实际的祭物,而是献上“赞美的牺牲……;这就是嘴唇的果实,是公开宣扬他名字的嘴唇所结的”。(希伯来书13:15)今日,耶和华见证人在全球230多个国家传讲上帝王国的好消息,以世界的规模向上帝献上赞美的牺牲。(马太福音24:14)你正参与这件工作吗?假如你也有分参与,就可以深信“上帝并非不义,总不会忘记你们的作为和你们为他的名所显的爱心”。——希伯来书6:10。
上帝并不凭外表——例如你传道时间的多寡——去衡量你所献的牺牲,正如他也没有凭表面去衡量该隐和亚伯的供物一样。耶和华看透事情的表面。耶利米书17:10说,上帝“鉴察人心”,甚至“试验人肺腑”,意即人最深的思想、感情和动机。因此,上帝真正重视的,是人献上牺牲的动机,而不是牺牲的数量多寡。不错,人只要本着爱心献上牺牲,无论多寡,就必蒙上帝珍视。——请比较一下马可福音12:41-44和14:3-9。
另一方面,我们应当记住,耶和华不会接纳劣质的祭物,正如他没有接纳该隐半心半意的供物一样。(玛拉基书1:8,13)耶和华要求你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献给他;他要你用全颗心、全个魂、全副思想和全部力量去事奉他。(马可福音12:30)你正这样做吗?要是你正这样做,那么,你大可以对自己的牺牲感到满足。保罗写道:“各人都应该验证自己的作为,于是他欢腾的时候,就单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同别人比较了。”——加拉太书6:4。
该隐和亚伯都受到同样的抚育。然而,时间和环境令他们各自养成独特的性格特征来。该隐的品性渐渐被嫉妒、争胜和暴怒的精神所损毁。
亚伯的情形却刚刚相反,上帝记念他是个正义的人。(马太福音23:35)亚伯决心取悦上帝,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他跟忘恩负义的家人亚当、夏娃和该隐有如霄壤。圣经指出,亚伯虽然死了,却“还在说话”。他忠心事奉上帝的事迹永远记录在圣经里。愿我们都效法亚伯的榜样,继续向上帝献上蒙他悦纳的牺牲。——希伯来书11:4。
[脚注]
a 有些人认为伊甸园位于现今土耳其东部的山区。
[第23页的附栏或图片]
基督徒劝告者的典范
耶和华仁慈地用这个问题跟该隐推理:“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上帝并没有强迫 该隐改弦易辙,因为该隐是有自由意志的。(请参看申命记30:19。)虽然这样,耶和华却毫不迟疑地向该隐指出,他放任的行径可以导致什么后果。他警告该隐说:“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创世记4:6,7。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耶和华严严责备该隐,却没有认为他已无可救药。刚相反,上帝告诉该隐,他只要痛改前非就可以获得奖赏;上帝也表示,该隐是能够 克服这个难题的。耶和华说:“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论到该隐充满杀机的暴怒,上帝说:“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才对]。”
今日,基督徒会众的长老应当效法耶和华的榜样。正如提摩太后书4:2指出,他们有时要“责备人”、“训斥人”,向犯过者率直地指出,他放任的行径会导致什么后果。另一方面,长老也该“劝勉人”。这个词的希腊语帕喇卡勒俄 含有“鼓励”的意思。《新约神学词典》评论:“劝告不是尖刻、富于争论或吹毛求疵的。……事实上,这个词也含有安慰的意思,而这个含意也显示同样的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相关的希腊词帕拉克莱托斯,可以指一个在法律事务上的帮助者或辩护人。因此,即使长老向犯过者提出严厉的责备,也当紧记他们是要帮助需要劝告的人,而不是跟他敌对。长老应当像耶和华一样表现积极的态度,深信接受劝告的人是能够 克服自己的难题的。——请参看加拉太书6:1。
诚然,对方是否把劝告实行出来,最终必须由他自己决定。(加拉太书6:5;腓立比书2:12)基督徒劝告者也许发觉,有些人并不接受他们的警诫,正如该隐对来自创造主本身的责备也充耳不闻一样。可是,长老只要效法耶和华——基督徒劝告者的完美典范,设法向人提供帮助,就可以确信自己已克尽厥职,尽力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