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傍晚,路得就到脱谷场去。脱谷场是一块地面被压实的平地,许多农夫会把谷物带到那里去打谷和扬谷。脱谷场通常位于山坡或山顶上,因为在黄昏前后那些地方的风比较大。人们会用一把大的铲子或杈子把碾过或打了的谷粒扬到空中,较轻的糠秕和麦秆会随风吹散,较重的籽实则会落在地面上。
路得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工人们做好工作,逐一离去。这天波阿斯在那里监督他的工人扬谷,扬好的麦子堆成了一大堆。波阿斯吃过晚餐以后,心情舒畅,就到麦堆旁边躺下睡觉。睡在麦堆旁边显然是当时的人惯常的做法,这可以防止谷物被人偷去或抢去。路得看见波阿斯躺下来休息,心想是时候照婆婆教的方法去做了。
路得悄悄地走到波阿斯身旁,心里怦怦直跳。她看出波阿斯已经熟睡,就照着拿俄米的嘱咐,掀开波阿斯脚上的被子,躺在那里,并静静地等候。对路得来说,时间好像每分每秒都过得非常的慢。到了大约午夜,波阿斯打了个冷颤,屈一屈身,也许是觉得脚有点凉,想把被子盖好。这时,他发觉旁边有一个人,而且是个女人!(路得记3:8)
“你是谁?”他问。路得也许用颤抖的声音回答说:“我是你的婢女路得。求你展开衣袍,盖在你的婢女身上,因为你有权购赎我。”(路得记3:9)有些现代圣经诠释家认为,路得的举动和所说的话含有不道德的意味,可是他们忽略了以下两点。首先,路得是按照当日的习俗去做,而这些习俗的意义大多早已不为人所知。因此,人若按今天扭曲堕落的道德观去理解她的举动是行不通的。其次,波阿斯的反应清楚显示,他认为路得的行为没有任何不规矩的地方,反而很值得称赞。
接着,波阿斯很可能用温和的语气对路得说:“女儿啊,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你所显的忠贞之爱,末后的比起初的还大,因为年轻人不论贫富,你一个都不跟随。”(路得记3:10)他这样说想必令路得感到很安慰。波阿斯提到路得那“起初的”忠贞之爱,指的是路得跟随拿俄米回以色列并照顾她。她“末后的”忠贞之爱,就是她现在所做的事。波阿斯知道,像路得这样的少妇,可以很容易找到一个年轻的丈夫,无论是有钱的还是贫穷的。但现在,她竟然甘愿嫁给一个比自己年长很多的男子。波阿斯看出,路得这样做除了因为爱婆婆,也因为爱已故的公公。她想代他们生子立后,好让公公能够在家乡留名。路得那么无私,难怪波阿斯大受感动。
波阿斯接着说:“女儿啊,现在你不要怕。凡你所说的,我都要为你做。本城的人全都知道你是个贤德的妇人。”(路得记3:11)他想娶路得为妻,而且看来他对路得的请求也不是感到太惊讶。可是,波阿斯是个义人,他做事不会只顾自己。所以他告诉路得,有另一个人跟她公公家族的血缘关系比他更近,所以更有权购赎路得。他会先去找那个人,让他有机会成为路得的丈夫。
波阿斯想保护路得和自己的名声,不希望有人发现路得,就误以为他们做了什么不道德的事。于是,他请路得继续躺下休息,天亮前再走,路得就听他的话做了。听了波阿斯刚才那番仁慈的话,路得的心踏实多了。在天亮之前,波阿斯在路得的斗篷里装满大麦,然后路得就回城去了。
波阿斯对路得说,所有人都知道她是个贤德的妇人,路得回想到这点时,心里肯定非常高兴。路得为什么有这么好的名声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想必是她真心想认识耶和华,渴望事奉他。另外,人们也知道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对其他以色列人也很有爱心,而且乐意接受以色列人的习俗和做事方式,虽然这些对她来说都相当陌生。我们要是效法路得,就会深深尊重别人以及他们的做事方式和习俗。这样,我们也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美好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