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人留心领受责备
箴言23:12说:“你要留心领受管教,侧耳细听知识的话。”经文所说的“管教”或道德教育,既可以是自我管束,也可以是来自他人的责备。人有知识,就能看清哪些地方需要纠正,怎样加以纠正。因此,施行管教的人必须具备正确可靠的“知识的话”。
圣经箴言一书蕴含着许多至理名言,所说的话“叫人认识智慧,得着管教……可以洞悉事理,行为正义,判断正确,做事正直”。(箴言1:1-3)我们“侧耳细听”这些话确实是明智之举。箴言15章有不少关于控制怒气、善用舌头和传播知识这几方面的可靠指引,让我们仔细考虑当中的建议。
什么能“平息烈怒”?
关于所说的话可以怎样激起怒气或烈怒,古代以色列的所罗门王说:“温和的回答平息烈怒,伤人的话语激起怒气”。(箴言15:1)“怒气”一词是用来描述强烈不满的情绪或愤怒的反应,而“烈怒”就是指极端强烈、难以控制的怒气。箴言15:1可以怎样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怒气,以及如何应付别人愤怒的情绪呢?
刻薄的话会伤害别人,而且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温和的回答却往往可以起缓和的作用。可是,要对一个怒气冲冲的人说话温和实在不容易。但尝试了解一下令对方生气的原因,可能对我们有所帮助。圣经说:“人洞悉事理,就不轻易发怒;不追究过犯,就是他的美德。”(箴言19:11)一个人生气是不是因为缺乏自信,还是想得到别人的注意呢?他生气的真正原因可能跟我们所说所做的毫无关系。例如,我们传道时遇到一些情绪激动的人,他们时常因为误解了我们的信仰,或受到偏见所影响而向我们发怒的。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认定别人是针对我们而反唇相讥呢?即使我们不甚明白别人发怒的原因,说出伤人的话也是不应该的,这显示了我们没有好好地约束自己。我们千万不要这样做才好。
“温和的回答”这个劝告对控制自己的怒气也大有价值。我们实践这个劝告,就会留意自己说话的方式,不会出口伤人。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我们该力求说话温和。说话尖酸,辱骂别人都不可取。恶言恶语往往会挑起仇恨;相较之下,温和的言语却不会冒犯别人,也许还会感动对方纠正自己的错误。
“智者善用舌头”
一个自我管束的人不但会小心说话的方式,也会留意所说的内容。所罗门王说:“智者的舌善用知识,愚人的口涌出愚昧。”(箴言15:2)我们诚心诚意地帮助别人认识上帝的旨意和他奇妙的安排时,就是“善用知识”了。但愚昧人缺乏知识,不能给人这样的帮助。
所罗门在进一步说明如何善用舌头之前,提出了令人深思的话。他说:“耶和华的眼目无处不在,不断鉴察恶人和善人。”(箴言15:3)我们感到欢欣鼓舞,因为深知“耶和华的眼目环顾全地,要显大能帮助那些全心归向他的人”。(历代志下16:9)我们行善,上帝是知道的。那些行恶的人,上帝也会鉴察,他们必定要向上帝交账。
所罗门继续解释说话温和的重要性。他说:“平静的舌头是生命树,歪邪的言语使人心碎。”(箴言15:4)所罗门以“生命树”为喻,看来是要说明平静的舌头具有治疗和滋养的作用。(启示录22:2)智慧人说话平静,不但令人精神舒畅,也能引发听者表现美好的特质。相反,诡诈的舌头、虚妄的言语却令人心碎。
接受管教,“散播知识”
智慧的所罗门王说:“愚昧人藐视父亲的管教,精明人却留心领受责备。”(箴言15:5)如果没有人提出责备,又怎可能叫人“留心领受责备”呢?这节经文正好说明,施行管教是必须的。做父母的,尤其是父亲,有责任要管教儿女,儿女则需要听从管教。(以弗所书6:1-3)当然,所有耶和华的仆人都要接受不同形式的管教。希伯来书12:6说:“因为耶和华所爱的,他必管教;凡他所接纳的儿子,他都鞭打。”我们对管教的反应表明我们是智慧人还是愚昧人。
所罗门提出另一个对比:“智者的嘴不断散播知识,愚人的心却不会这样做。”(箴言15:7)散播知识就好像播种一样。古代的农夫播种时,不会把所有种子都撒在同一个地方,而是把种子均匀地撒在田里。散播知识也是这样。举个例,传道时要是遇到一个感兴趣的人,我们一口气就把所知的圣经真理都说出来,这是不明智的。相反,在“散播”知识方面,明智的人会约束自己的嘴,每次只跟对方讨论一个圣经话题。他也留意听者的反应,循循善诱,加深对方对圣经的认识。耶稣基督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向一个撒马利亚妇人说话的。他树立了多么优良的榜样!(约翰福音4:7-26)
散播知识也意味着说话富于启发性,造益他人。为了使人得到教益和鼓励,说话之前要先思量。正如箴言说:“义人的心沉思怎样回答。”(箴言15:28)因此,重要的是,我们的话要像滋润地土的细雨,叫人得益;不要像泛滥成灾的洪水,叫人受损。
在行为上圣洁
散播关于耶和华的知识,告诉人他的旨意,“以赞美为祭,献给上帝,那就是宣扬他名的人用嘴唇所献的果实”,这样做无疑是明智的。(希伯来书13:15)但是,这个“祭物”要蒙耶和华悦纳,我们就得“在一切行为上圣洁”。(彼得前书1:14-16)所罗门用了两个鲜明的对比,使我们留意这个至为重要的真理。他说:“邪恶人的祭牲,耶和华视为可憎;正直人的祷告,却蒙上帝喜悦。邪恶人的道路,耶和华视为可憎,追求正义的人,却蒙上帝所爱。”(箴言15:8,9)
那些离弃生命之路的人怎样看待责备呢?他们的结局会怎样?(马太福音7:13,14)“离弃正路的,管教难受;憎恨责备的,就必死亡。”(箴言15:10)在基督徒会众里,有些人不肯接受负有领导职责的弟兄的劝告,没有真正悔改。他们选择舍弃正义的道路,踏上歧途。这样做多么愚蠢!另一个译本把这节经文翻成:“离弃正路的必受严厉的管教;恨恶责备的必致死亡。”(《圣经新译本》)
假如一个人表面上接受管教,而实际上却憎恨管教,那又怎样呢?这同样是不智的。所罗门这位以色列的君王说:“坟墓和灭亡之地尚且显露在耶和华面前,何况世人的心呢?”(箴言15:11)坟墓是埋葬死人的地方,从比喻上来说,永活的上帝跟这个地方毫无关系,坟墓离他最远,然而坟墓却显露在上帝面前,上帝不但清楚知道坟墓里每个死人的特征和性格,也有能力把他们复活过来。(诗篇139:8;约翰福音5:28,29)既是这样,耶和华要洞悉人的内心实在易如反掌!使徒保罗说:“在[上帝]眼中,万物都是赤露敞开的,我们必须向他交账。”(希伯来书4:13)虚伪的面目或许可以骗倒人,但绝不能骗倒上帝。
拒绝管教的人不是只憎恨责备,也会憎恨提出责备的人。所罗门说:“好讥诮的不爱责备他的人”。为了强调这个思想,他补充说:“[他们]也不到有智慧的人那里去”。(箴言15:12)这些人要修直自己的路真是非常困难啊!
态度积极乐观
所罗门接着所说的三句箴言都跟“心”有关。这个睿智的君王描述情绪对人的面容所起的作用,说:“心中喜乐,容光焕发;心里痛苦,黯然神伤。”(箴言15:13)
什么叫人心里痛苦呢?圣经说:“人心担忧,郁郁不乐”。(箴言12:25)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被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压垮呢?对于我们不能控制的事,不要老是耿耿于怀,相反,可以多想想现今耶和华上帝所赐的种种属灵福分,以及将来他要为我们所做的事。这样做会使我们跟上帝更亲近。亲近“快乐的上帝”必定叫我们忧伤的心灵得着安慰。(提摩太前书1:11)
此外,圣经的信息是安慰和喜乐的源泉。诗篇的执笔者说,“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低声细读律法书”的人多么快乐。(诗篇1:1,2)即使有的时候我们内心痛苦,阅读和沉思圣经的话会给我们鼓励,带给我们快乐。还有上帝赐给我们的传道工作也让我们得到喜乐。圣经保证:“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诗篇126:5)
所罗门说:“有悟性的心搜寻知识,愚人的口只渴求愚昧。”(箴言15:14)这句话提醒我们,智慧人的劝告和愚昧人的劝告有天壤之别。在提出劝告之前,有悟性的人搜寻知识。他会留心聆听,以求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处理问题时,也会查考圣经,从中找出适合的原则和指引。他的劝告总是以上帝的话语为依归的。但愚昧人却不会认真查证事实,他信口开河,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时,要去找那些有知识,灵性成熟的人,不要找那些顺着别人意思说话的人。基督徒会众有“作为恩赐”的人,他们提出劝告之前总是先“搜寻知识”,这对我们来说是多大的福分!(以弗所书4:8)
所罗门在接着的经文,说明积极乐观的好处。这位以色列君王说:“对于凄苦的人,天天都是坏日子;心里愉快的人,却好像常享宴席。”(箴言15:15)生活中有快乐有悲伤;有欢笑有眼泪。如果我们只看到生活中的难处,就会终日悲悲戚戚,意志消沉。但是,我们把上帝给我们的福分和希望谨记在心,生活中的痛苦就会变得微不足道,我们就能体验到内心的喜乐。积极乐观的态度使我们看起来好像“常享宴席”。
所以,务要领受管教。我们不仅要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也要调整心态,这样就能从管教得到裨益。
[第13页的图片]
“温和的回答平息烈怒”
[第15页的图片]
管教儿女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第15页的图片]
“智者的嘴不断散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