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较好的世界近了!
“人对乐园的渴求是一种萦系心头的强烈欲望,也许是人最强烈、最持久的欲望。每一个层面的宗教生活均显示出,人或多或少都渴求一个乐园,”《宗教百科全书》这样说。
所有文化看来有个共通的地方,就是人人都渴望生活在较好的世界里,仿佛人在怀念一个失去了的最初理想似的。这意味到起初可能真的有个乐园存在。但这个乐园在哪里呢?心理分析家也许说,这种热望不过显示,人渴望复得母腹中的安全感而已。可是,这样的解释并未能说服研究宗教历史的学者们。
“对乐园的渴求”——为什么?
有些人认为,这样的渴求只是为了使人生的种种忧患和人生的短促较易忍受罢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抑或另有解释呢?
人类为什么渴望有个较好的世界?圣经提出一个既清晰又简洁的解释:人类原本来自 一个较好的世界!起初的确有一个乐园存在。上帝的话语把当时的乐园称为一个“园子”,这园子位于中东某个固定的地方。上帝使园中‘各样的树悦人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上帝把园子交由人类的始祖管理。(创世记2:7-15)这是个理想的地方,人类可以在其中享有真正的快乐。
那么,为什么乐园的情况只是昙花一现呢?因为首先有一个灵体反叛上帝,然后人类的始祖加以效尤。(创世记2:16,17;3:1-6,17-19)这样,人类不仅失去了乐园,也失去了身心的完美、健康以及无穷的生命。随后发生的情况不但无法改善人的生活,反而使人类的生活每况愈下、日益腐化,以致堕落到我们今日所见的空前败坏的程度。——传道书3:18-20;罗马书5:12;提摩太后书3:1-5,13。
寻求乐园——古往今来的构想
可以想象的是,“人对乐园的渴求”乃是历史悠久的事。苏美尔人认为有一段时期,全宇宙都一片祥和。据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一首史诗说,那日子“既无害怕,又无恐惧,人也没有对头。……全宇宙,人人和谐一致,齐声赞美 恩尼尔。”有些人,例如古代的埃及人,希望死后能到一个较好的世界去。他们相信不死的灵魂会前往所谓阿鲁之地的极乐世界去。但至少在起初,这个希望仅限于贵族阶级才能享有;穷人难望涉足幸福的世界。
在另一个宗教地区,多个世纪以来,印度教徒一直等待有个较好世界的时代(由迦)出现。据印度教主张,四个由迦会不断循环复始。我们现今生活在其中的乃是最堕落的时代。不幸的是,据有些人说,这个伽利由迦(黑暗时代),连同其中的一切苦难、邪恶,会持续43万2000年之久。但虔信的印度教徒却继续等待吉利多由迦(黄金时代)出现。
另一方面,希腊人和罗马人梦想抵达神话里位于大西洋的幸福岛。不少作家,例如赫西奥德、维吉尔、奥维德等,都谈及世界起初有个美好的黄金时代。他们希望有一天这个黄金时代会复兴过来。到公元前第一世纪末叶,拉丁诗人维吉尔预言有个恒久的新黄金时代(aetas aurea)行将来临。在其后多个世纪,据《宗教百科全书》说,“有不下于十六个罗马皇帝声称,他们的统治已把黄金时代复兴过来。”但我们今天清楚知道,这一切不过是政治宣传而已。
不少克尔特人渴望来到他们认为位于大海以外一个岛屿(或群岛)上的光明之地,他们相信其上的人过着完美无缺的快乐生活。根据传说,亚瑟王虽然受到致命伤,却发现了称为阿瓦朗的幸运岛而得以继续活下去。
历史家让·德吕莫解释,在上古和中古时代,很多人认为有一个实际的乐园——伊甸园——仍存在于地上某处,“在某个无法攀登的山顶,或在某个不可逾越的深渊”。意大利诗人但丁虽然相信天上有一个乐园(天堂),却仍想象有个地上乐园存在于炼狱的山顶,与耶路撒冷城遥遥相对。有些人则认为乐园在亚洲、在美索不达米亚,甚或在喜马拉雅山脉。中世纪有不少关于伊甸乐园的传说。很多人相信在接近这个乐园的地方,有个由虔诚的祭司王约翰统治的王国。这个王国由于接近地上乐园,所以国内的人民既长寿,又幸福,终年丰衣足食、一无所缺。其他人则受古希腊的传说所影响,仍认为乐园位于大西洋的某个群岛上。中世纪的地图显示,人坚信伊甸园仍然存在,甚至假定这园子所在的位置。
第15和16世纪,横越大西洋的航海家其实在寻找一个既可说是新,也可说是旧的世界。他们以为在大西洋的另一方,他们不但会找到印度,还会找到伊甸园。例如,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就曾在中南美的温带和热带山脉之间寻找这个乐园。抵达巴西的欧洲探险家确信,失落了的乐园必然能够在巴西找到,因为当地气候温和、物产丰饶、树木茂盛。可惜,他们不久就被迫面对冷酷的现实了。
乌托邦——理想之地?
有些人并没有力求在地球某个僻远地方探寻理想的世界;相反,他们尝试设计这样的世界。1516年,英国人文学家托马斯·莫尔把乌托邦描述为一个美好、和平而宽容的地方,跟他所认识的堕落世界有天壤之别。其他人也试图设计一个较好、较美的世界:公元前第六世纪,柏拉图提出共和国的理想;1602年,意大利修士托马索·康帕内拉构思有高度组织的“太阳城”;仅数年之后,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新大西岛》一书中叙述“那快乐、繁荣的土地”。多个世纪以来,各种各类的思想家(不论是否信徒)描述过数以十计的乌托邦。可是,这些乌托邦却很少受人相信。
还有些人则企图自建乌托邦。例如,1824年,一个富有的英国人,罗伯特·欧文,决定移居美国印第安纳州,以期实现他在一条村庄设立乌托邦的理想。他把那个村庄命名“新哈莫尼”(“新和谐”社区)。欧文深信,在健全的生活条件下,人的性情自会有所改善。欧文差不多耗尽一切资财,务求建立一个他所憧憬的道德高尚的新世界。但结果只显示出,新的生活情况并不足以产生新的人。
差不多所有这些政治意识形态都主张一件事:人必须根据自己的知识,以及根据自己的是非感和价值观去计划世界,以求使理想的乐园在地上实现。但讽刺的是,实现这些理想却往往导致战争和革命,例如1789年的法国革命和1917年的俄国革命便是显著的例子。人所作的种种努力非但没有带来乐园的情况,反而时常造成更多痛苦和灾难。
理想、计划、乌托邦,以及实现这些愿望的种种尝试——都不过是一个复一个的失败故事。今日,人们谈及“美梦成空”、“乌托邦时代结束”等,要我们学会“不靠乌托邦生活”。人有希望看见一个较好的世界吗?抑或一切仅是梦想而已?
基督徒与一个较好的世界
新世界绝非梦想,相反,这是个稳确的希望!基督教的创始者耶稣基督清楚知道目前的世界绝不是所有世界中最好的一个。他教导我们,性情温和的人会承受地土,上帝的旨意会行在地上。(马太福音5:5;6:9,10)他和门徒清楚知道,目前的世界是受上帝的仇敌魔鬼撒但所控制的,这也是人类饱受苦难的主要原因。(约翰福音12:31;哥林多后书4:4;约翰一书5:19;启示录12:12)忠心的犹太人等候有一天,上帝会一劳永逸地把战争、痛苦、疾病从地上铲除,使爱好和平、公义的人得以承受地土。照样,第一世纪的基督徒满怀信心地等候一个新事物制度,亦即是“新天新地”,来到把目前的世界取而代之。——彼得后书3:13;诗篇37:11;46:8,9;以赛亚书25:8;33:24;45:18;启示录21:1。
耶稣基督被钉在苦刑柱上的时候,他向一个对他表现若干信心的罪犯重申一个较好世界的应许。“[耶稣]对他说:‘我今日实在告诉你,你必和我一同在乐园里。’”(路加福音23:40-43,《新世》)罪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呢?耶稣是不是说,罪犯当天就会‘和他一同’到天上去,正如有些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圣经译本所暗示一般呢?不,耶稣绝不是这个意思,因为耶稣复活之后,曾告诉抹大拉的马利亚,他‘还没有升上去见他的父’。(约翰福音20:11-18)在公元33年五旬节之前,耶稣的门徒虽然有三年半时间受耶稣所教,却从没有想过乐园是在天上的。(使徒行传1:6-11)像生活在当时的大多数犹太人所了解一般,耶稣身旁的罪犯明白,他所应许的较好世界会在地上的乐园里实现。一位德国学者承认:“旧约根本没有提倡人死后受罚的主张。”
使徒保罗写给希伯来人的信证实了乐园会在地上重建这件事。保罗促请信徒同工不要‘忽略这起先是主耶稣基督亲自讲的救恩’,并且明言耶和华上帝赐给耶稣权柄统治“将来的世界[希腊文,俄伊库梅内]”。(希伯来书2:3,5)在基督教希腊文圣经里,俄伊库梅内 一词总是指有人居住的大地,而不是指天上的世界。(可参阅马太福音24:14;路加福音2:1;21:26;使徒行传17:31。)因此,由基督耶稣所统治的上帝王国会管理整个有人居住的大地。这无疑是个理想的住处!
王国虽然设在天上,却会管理地上的事务。结果会怎样?疾病、暴虐、贫穷、死亡都会成为过去而不再被记念。挫折、不满也会完全消逝。(启示录21:3-5)圣经说,‘上帝会张手,使有生气的都随愿饱足。’(诗篇145:16)失业、污染等难题会有切合实际的永久解决方法。(以赛亚书65:21-23;启示录11:18)但最重要的是,在上帝祝福下,真理、公义、和平——看来在今日已差不多消失踪影的特质——最后将会大获全胜!——诗篇85:7-13;加拉太书5:22,23。
这一切仅是梦想,仅是个乌托邦吗?绝不然。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极其危险的时代清楚表明,我们正处于“末世”。新世界已指日可待了。(提摩太后书3:1-5)你喜欢生活在这个新世界里吗?请跟耶和华见证人研究圣经,看看你怎样才能享有这些幸福。一个较好的世界已近了,这是个比我们所梦想的还要好得多的世界。它绝不是乌托邦——它乃是个实体!
[第7页的图片]
一个较好的世界——行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