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堂
(Synagogue)
在希腊语《七十子译本》里,ek·kle·siʹa(埃克莱西阿,意思是“聚集”或“会众”)和sy·na·go·geʹ(西纳戈格,意思是“聚集起来”)这两个词语是可以互换的。“会堂”(英语synagogue)一词后来虽然主要指举行聚会的地点或建筑物,却没有完全丧失原来的意思。例如犹太人的“大会堂”(英语Great Synagogue)并不是一座大型建筑物,而是一个由著名学者组成的机构,曾为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议定《希伯来语经卷》的正典。据称这个机构是在以斯拉或尼希米的日子成立的,一直延续到公议会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设立的时候。门徒雅各曾用“西纳戈格”去指基督徒聚会或公众集会。(雅2:2)
启示录2:9;3:9的原文用“会堂”一词去指一群受撒但操控的人。(见吕译注释)此外,圣经也曾提到“自由民会堂”。(徒6:9;见自由民,自由人)
我们不知道会堂是在什么时候设立的,但看来是在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的70年期间(当时没有圣殿),或在他们获释回乡后不久,经过以斯拉大力强调需要认识律法之后,他们看出有设立会堂的必要。
耶稣基督在地上传道的日子,巴勒斯坦稍具规模的城镇都有自己的会堂,比较大的城更有不止一座。例如耶路撒冷就有许多会堂。圣经甚至提到一个罗马军官为犹太人建造会堂。(路7:2,5,9)考古学家在泰勒胡姆(纳胡姆村,很可能是古时的迦百农)发现了一座会堂的废墟。这是到目前为止最完好的会堂废墟之一。建筑物原本有两层。至于这座会堂建于什么年代,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从2世纪末到5世纪初不等。建筑物盖在一座更早(公元1世纪)的会堂故址之上。直到近年,更早的会堂才有一部分被发掘出来,会堂长24.2米(79.4英尺),宽18.5米(60.7英尺)。
古代会堂的一个特色,就是有收藏经卷的储藏室。看来最初的习俗是,要么把经卷放在会堂的主要建筑物之外,要么就放在另一个房间里,目的是确保经卷的安全。后来经卷被放在一个可搬动的柜里,到崇拜的时候才摆出来。再后来,这个柜被嵌进墙里或安在墙上而成为会堂的一个建筑特色。会堂主管和贵宾会坐在柜旁,面向会众。(太23:6)诵经的人要站在一个高台上。按照传统,高台位于会堂的中央。讲台周围三面都有给听众坐的板凳,其中很可能还隔出了一个区域作为妇女席。看来犹太人很重视建筑物的方向,总是设法使崇拜的人朝着耶路撒冷。(参看但6:10)
崇拜的安排 会堂是施教而非献祭的地方。人只可以在圣殿献祭。会堂里的活动看来包括赞美上帝、祷告、吟诵和朗读经文,以及讲解经文、提出劝勉或传道。人们常用诗篇去赞美上帝。虽然祷告的内容或多或少采自圣经,但后来犹太人的祷告却变得冗长造作,时常只为了炫耀自己而装模作样地祷告。(可12:40;路20:47)
会堂举行的崇拜有一个环节是诵念“舍玛”,相当于犹太人的信仰宣言。“舍玛”这个名称来自他们经常诵念的第一节经文的第一个希伯来语词:“以色列啊,你要听[Shemaʽʹ舍玛]!耶和华我们的上帝是独一的耶和华。”(申6:4)崇拜最重要的部分是每逢星期一、星期四和安息日朗读《托拉》(摩西五经)。许多会堂安排在一年内把全套律法朗读一遍,另一些会堂则在三年内读完。犹太人很注重朗读《托拉》,因此门徒雅各向耶路撒冷的中央长老团指出:“从古以来,摩西的书每到安息日都在会堂里朗读出来,所以各城都有人传讲他的话。”(徒15:21)《密西拿》中的《经卷》4:1,2也提到在会堂里朗读先知书的片段(称为《哈弗他拉》),并加以讲解。耶稣进入家乡拿撒勒的会堂时,有人把一卷书递给他,书上记着要朗读的《哈弗他拉》的经节。耶稣按照习俗,朗读经文之后加以讲解。(路4:17-21)
朗读律法和《哈弗他拉》,加以讲解之后,就是传道或提出劝勉的环节了。圣经记载,耶稣曾走遍加利利全境,在各会堂里传道教人。路加也说,“宣读了律法和先知书后”,有人请保罗和巴拿巴对听众说几句话,向他们传道。(太4:23;徒13:15,16)
保罗在会堂传道 基督徒会众在公元33年五旬节建立之后,使徒们(尤其是保罗)花了很多时间在会堂里传道。保罗进了城,通常先到会堂传道,让犹太人先有机会听见上帝王国的好消息,然后才向外邦人传道。有时保罗花不少时间,一连几个安息日在会堂传道。在以弗所,他用了三个月在会堂里教导人,后来受到反对,就带门徒离开不信的人,转而在推拉诺学校的讲堂里讲道,约有两年之久。(徒13:14;17:1,2,10,17;18:4,19;19:8-10)
保罗不是用犹太会堂举行基督徒会众的聚会。他也不是像今天的教会那样在星期日做礼拜,因为他讲道的日子是犹太人的安息日(星期六)。他只是趁着犹太人每逢安息日聚集在一起,利用这个机会向他们传道而已。
基督徒从事类似的活动 对第一批犹太裔的基督徒来说,举行秩序井然而富有教育意义的聚会去研究圣经并不是难事,因为他们都很熟悉在会堂里举行聚会的基本程序。两者有很多相似地方。无论是犹太会堂还是基督徒会众,都没有跟普通信徒分开的祭司或教士阶级,不是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发言。在会堂里,任何虔诚的犹太男子都可以朗读和讲解经文。在基督徒会众里,人人都要公开宣明信仰,激发爱心,促进善行,但必须守秩序。(来10:23-25)在犹太会堂里,女人不会施行教导或管辖男人,基督徒聚会的情形也一样。哥林多前书14章就基督徒会众的聚会提出了指示,我们可以看出,基督徒的聚会跟会堂里的崇拜安排十分相似。(林前14:31-35;提前2:11,12)
会堂有主管和监督,早期基督徒也一样。(可5:22;路13:14;徒20:28;罗12:8)会堂有侍役或助手,基督徒会众也有类似的安排。会堂里有一个称为“奉差者”或“使者”的人。虽然在史料里看不出早期基督徒会众中有人担任类似的角色,但在耶稣基督给小亚细亚七群会众的信里也有“使者”这种称呼。(路4:20;提前3:8-10;启2:1,8,12,18;3:1,7,14)
在别的方面,会堂跟基督徒会众也很相似。比如说,各地的会堂承认耶路撒冷公议会的权柄;同样,使徒行传第15章清楚显示,各地的基督徒会众也承认耶路撒冷中央长老团的权柄。另外,两者都没有劝捐的安排,但信众可以自愿捐助会众和会众的仆人,也可以合力周济穷人。(林后9:1-5)
会堂和基督徒会众都有审判的职能。会堂负责聆讯和处理牵涉到犹太人的小案件;使徒保罗则指出,基督徒应当让会众的成熟分子仲裁信徒之间的纠纷,而非闹上世俗的法庭。(林前6:1-3)会堂有权施行鞭打的刑罚,基督徒会众也可以施行惩罚,但只限于口头责备。对自称是基督徒的人来说,最大惩罚是被开除,逐出基督徒的会众。这跟犹太会堂的情形是一样的。(林前5:1-8,11-13;见会众;驱逐)
耶稣预告他的门徒会在犹太会堂里被人鞭打(太10:17;23:34;可13:9),还会被人开除,逐出会堂。(约16:2)有些犹太官长相信耶稣,却因为害怕被人逐出犹太会众,就不敢公开承认相信他。(约12:42)有一次,耶稣治好了一个先天失明的男子,由于这个男子为耶稣辩护,他被犹太人赶出了会堂。(约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