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
(Hospitality)
热诚、慷慨地款待客人或陌生人。“好客”译自希腊语phi·lo·xe·niʹa(菲洛塞尼阿),字面意思是“喜爱(仁慈地对待)陌生人”。
上古时代 在族长时代,虽然埃及人和其他民族也很好客,但在这方面最突出的却是闪族人。闪族人认为照顾旅客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陌生人、朋友、亲戚,还是应邀前来的客人,他们都热情款待。
圣经的记载显示,向旅途上的人表现好客精神是当时的习俗。主人会亲吻客人,如果大家是亲戚的话就更会这样做。(创29:13,14)家里的人,通常是仆人,会伺候客人洗脚(创18:4),并且喂饲、照顾客人的牲口。(创24:15-25,29-33)主人通常会留客人过夜,有时甚至请客人住几天。(创24:54;19:2,3)留宿期间,客人是受主人保护的。(创19:6-8;士19:22-24)客人离开的时候,主人会送一段路。(创18:16)
流珥的女儿告诉父亲,有个过路的“埃及人”(其实是摩西)帮她们打水给羊群喝,流珥就问:“他在哪里?你们怎么撇下他呢?请他来吃饭吧。”由此可见,好客精神在当时的人眼中多么重要。(出2:16-20)
在城里 从圣经的记载可以看到,非以色列人不一定对以色列人表现好客的精神,这种情况在城里特别明显。(士19:11,12)此外,城里也许不及偏远地区那么好客。可是,一个利未人在日落之后带着他的妾和侍役坐在基比亚城的广场上,看来期望有人招待他们留宿,可见即使在城里,好客精神仍是相当常见的。(士19:15)在这个事例上,利未人说自己带了食物给同行的人和牲口吃。(士19:19)他只想找个地方过夜而已。可是城里的便雅悯人态度恶劣,毫不好客。后来发生的事证实这个城的确恶待客人。(士19:26-28)
款待上帝的仆人 虽然古代一般人都很好客,但圣经记述某些人特别好客,主要原因通常在于他们都是耶和华的仆人。他们对上帝的先知和负有特别任务的仆人格外尊重,格外殷勤款待。亚伯拉罕不但为三个天使设宴,还一直侍候在旁。亚伯拉罕认出他们是代表耶和华的天使,看来以此表示尊重。(创18:3,7,8)亚伯拉罕“跑”去为客人预备食物,玛挪亚的做法也类似。他以为奉差前来的上帝使者是个人,于是殷勤地为那人预备食物,其实那人是个天使。(士13:15-18,21)书念一个知名的妇人以好客之道待以利沙,她自己说出原因:“那个常常经过我们这里的人,我看出他是上帝的圣者。”(王下4:8-11)
不好客的态度受到谴责 以色列民族往应许之地途中,亚扪人和摩押人都不肯向以色列民族表现好客精神,摩押人甚至雇了巴兰来咒诅他们。因此,耶和华下令不得让亚扪人和摩押人加入耶和华的会众。(申23:3,4)亚扪人和摩押人不好客,并不仅是因为没有人情味,而是因为仇视上帝和他的子民。
通过以赛亚先知,耶和华谴责以色列人毫无好客精神。他们任凭弟兄缺衣少食、无家可归,就算他们在上帝面前禁食垂头,也是毫无益处的。(赛58:3-7)
公元1世纪 在公元1世纪,好客的习俗仍然普遍,跟以前的时代大致相同,只是由于环境变迁,实行起来有程度上的差别。撒马利亚人和犹太人的关系不好,因此往往不会向对方表现好客的精神。(约4:7-9;8:48)此外,外族的统治也令人的敌意增加了。乡间的道路有强盗出没。经营旅店的人也可能不诚实、不好客。
可是,一般犹太人仍像以往那样款待客人:亲吻客人以示欢迎,用膏油抹客人的头,替客人洗脚。宴席时,客人的座次通常按身份的高低安排。(路7:44-46;14:7-11)
接待耶稣的门徒 主耶稣基督差遣十二使徒和七十个门徒到以色列传道的时候说,那些赏识好消息的人会把他们接到家里,款待他们。(太10:5,6,11-13;路10:1,5-9)虽然耶稣自己“没有枕头的地方”,有些人却接耶稣到家里作客,因为他们看出耶稣是上帝所差遣的人。(太8:20;路10:38)
保罗谈到自己出狱后会探访腓利门。他表示自己深知这位基督徒弟兄一定会对他表现好客的精神。保罗并不是占腓利门的便宜,而是从过去的交往知道腓利门必然殷切期待供应保罗的需要。(门21,22)公元98年左右,使徒约翰在信中指出,基督徒会众的成员有义务帮助奉派探访会众的代表,“好叫我们成为真理中的同工”。约翰也称赞该犹的好客精神,说他款待“素未谋面”的人。换句话说,虽然该犹从前不认识他们,但由于这些弟兄为会众所作的服务,该犹亲切地接待他们。(约三5-8)
真基督教的标志 真心好客的精神是真基督教的标志。公元33年五旬节,圣灵倾注下来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新信徒留在耶路撒冷,以求有更多机会学习上帝王国的好消息,然后才回家乡。本来就在耶路撒冷居住的基督徒向新信徒表现好客的精神,把他们接到家里居住,甚至变卖财物,凡物共享。(徒2:42-46)后来使徒设立了一个安排,统筹向门徒中有需要的寡妇分发食物。(徒6:1-6)
好客是基督徒必须符合的一个要求。在保罗的日子,许多基督徒遭遇残暴的迫害,有些人的财物被人抢去,可是保罗仍然吩咐他们:“不要忘记好客之道。”(来13:2;10:34)彼得指出,这应该是甘心乐意的:“你们要好客,彼此款待,不发牢骚。”(彼前4:9;另见林后9:7)保罗向基督徒强调,他们对相同信仰的人有首要的责任,说他们“该对所有人行善,对信徒就更该这样,因为彼此亲如一家”。(加6:10)
人要在基督徒会众里受委任为监督,一个必需的重要特质就是好客。(提前3:2;多1:7,8)保罗也指示以弗所会众的监督提摩太,列在名单上可以接受会众周济的寡妇,应该曾经“款待旅客”。(提前5:9,10)这些妇女显然曾经开放自己的家,接待那些探访会众、为会众服务的基督徒传道员或海外传道员,即使当中不少跟这些好客的妇女素未谋面。吕底亚正是一个特别殷勤好客的妇人。路加说:“她坚持要我们去。”(徒16:14,15)
信心的明证 门徒雅各说,一个人要表明自己有信心,好客就是不可或缺的行动。雅各说:“要是有弟兄或姊妹没衣服穿,连当天需用的食物也不够,你们中间有人只对他们说,‘祝你平安,愿你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必需的,这又有什么好处呢?同样,如果信心没有行动,这种信心就是死的。”(雅2:14-17)
福分 圣经鼓励人要好客,也指出好客的人得到很大的属灵福分。保罗说:“不要忘记好客之道。有人乐意款待客人,不知不觉就款待了天使。”(来13:2;创19:1-3,6,7;士6:11-14,22;13:2,3,8,11,15-18,20-22)耶稣道出这个原则:“施与比接受更快乐。”(徒20:35)
马太(利未)由于欣赏耶稣所做的工作,就设盛宴款待耶稣,结果得以听到耶稣反驳法利赛派的挑剔,获知耶稣其他精采的比喻。马太用自己的家实行好客之道,让收税人和其他认识马太的人有机会得悉耶稣的见证。(路5:27-39)
撒该出于信心款待耶稣,结果得到莫大的福分,听见耶稣说:“今天救恩临到这一家了”。(路19:5-10)
耶稣曾预言自己会带着王国的荣耀回来。在预言里,耶稣说他会按照人怎样对待他的“弟兄”,把人分开,就像牧人把绵羊山羊分开一样。虽然人的肉眼不能看见耶稣,善待基督“弟兄”的人却认出他们是基督的弟兄,是上帝的儿子,因此向他们表现仁慈好客的精神,款待他们。(太25:31-46)耶稣在另一段话里表明,人得到上帝所赐的恒久奖赏,不仅是因为出于人情味而好客。人如果承认基督的门徒是上帝的代表,是上帝的先知,因而向他们表现好客的精神,就必得到恒久的奖赏。(太10:40-42;可9:41,42)
不该接待的人 圣经告诉基督徒,不该向某些人表现好客的精神,也不要接待他们。“谁抢在前头,不时刻遵守基督的教训,谁心里就没有上帝。……要是有人到你们那里去,不传这教训,就绝不可接待他到你们家里去,也不可向他问好。向他问好的,就分担他恶行的罪责了。”(约二9-11)在家里款待这种人或跟他交往,会危害自己的灵性,也等于纵容他的恶行。这会让人误会,为会众带来羞辱。罗马书16:17,18;马太福音7:15;哥林多前书5:11-13都谈到这个原则。
客店和住宿的地方 古代的客店看来只是个让旅客和牲口过夜的地方。约瑟同父异母的哥哥从埃及回迦南途中所住的,也许就是这种客店。(创42:27;43:21)天使向摩西的妻子西坡拉显现的地点,也可能是这类客店。(出4:24)
有些让人留宿的地方看来是由妓女经营的。耶利哥城的妓女喇合招待约书亚派出的两个探子留宿,以仁慈好客之道待他们,把他们藏起来,不让追捕的人发现他们。(书2:1-13)参孙在加沙一个妓女家里留宿,等到午夜,就去把城门扛到别处,好羞辱非利士人。(士16:1-3)
公元1世纪时,巴勒斯坦某些客店看来比较有规模,也许不但提供住宿的地方,还按定价供应食物和其他服务。例如,在耶稣所说的比喻里,一个有好客精神的撒马利亚人自掏腰包,请客店照料一个受伤的人。(路10:30-35)
客人 在古代,客人备受尊重和礼遇,但他们也须遵守某些礼仪或符合某些要求。比如说,吃过别人的食物,却出卖和伤害别人,被视为最要不得的恶行。(诗41:9;约13:18)客人不该喧宾夺主,也不该无视其他宾客,擅自坐在首座上,应该让主人安排各人的座次。(路14:7-11)客人也不该在别人家里逗留太久,或太经常上门打扰别人,令人生厌。(箴25:17)值得注意的是,耶稣享受主人款待的时候,总是报以属灵的福分。(路5:27-39;19:1-8)为了类似的理由,耶稣差遣门徒出去时吩咐门徒:他们到了城里,哪一家表现好客的精神,款待他们,他们就该留在哪一家,“不要从这一家搬到那一家”。他们不该为了另一家能提供更舒适的环境、更多物质的享受,就搬到别处。(路10:1-7;可6:7-11)
使徒保罗到过很多地方,受过很多基督徒弟兄的款待,却从没有成为弟兄的经济负担。他通常都会做世俗工作,还定下规矩:“有谁不肯工作,就不可吃饭。”(帖后3:7-12;帖前2:6)因此,保罗能够理直气壮地反驳哥林多城那些所谓超等使徒。这些人指控保罗占当地会众的便宜。(林后11:5,7-10)保罗白白向哥林多人传讲好消息,没收过任何财物。身为使徒和上帝的仆人,他本来有权接受哥林多人的供应,但他没有这样做。所以,他大有理由为此而夸耀。(林前9:11-18)
不要接受假意的款待 箴言23:6-8劝人不要接受虚情假意的款待:“小心眼[字面意思是‘眼睛邪恶’]的人请客,你不要吃他的食物,也不要贪图他的佳肴。因为他在心里计较,他的为人就是这样。他对你说‘请吃请喝’,但并不是诚心待你。你吃了一点食物,毕竟要吐出来;你说了可喜的话,结果还是白说。”有的人付出某些东西,并不是出于慷慨好客,而是期望得到回报。这样的人斤斤计较,表面真心请你,其实别有用心。如果你吃他的食物,甚至贪图他的佳肴,希望再有机会享用,就会或多或少受他控制。你可能发觉很难拒绝他的某些要求,结果陷于尴尬的境地。到时,你就会后悔跟他一起吃过饭。你本来为了促进灵性、建立友谊而说可喜的话,结果都是白费心机。(参看诗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