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
(Ezra)〔帮助〕
1.祭司;亚伦的子孙,是通过以利亚撒、非尼哈衍生的后代;既是学者、律法教师,又是熟练的抄经士,精通希伯来语和阿拉米语。以斯拉热心维护正确的崇拜,“虔心考究耶和华的律法,谨守遵行,又把条例和公正的法度教导以色列人”。(拉7:1-6,10)除了以斯拉记之外,看来他也写了历代志上下两卷书。犹太人的传统声称,《希伯来语经卷》的各卷书是他最早开始辑录和编纂的。以斯拉还擅长搜集资料,他在历代志上下两卷书中引用过大约二十份资料。在以斯拉的日子,犹太人散居各地,因此有必要制作许多《希伯来语经卷》的抄本供他们使用,以斯拉很可能在这件事上担任先驱的角色。
关于以斯拉早年的生活,圣经没有提供任何细节。他住在巴比伦,虽然出自大祭司的世系,却不属于犹太人于公元前537年获释回乡后出任大祭司的那个宗族。在以斯拉的祖先中,最后一个做大祭司的人是西莱雅。他在犹大王西底家的日子任职大祭司。耶路撒冷于公元前607年陷落之后,西莱雅被尼布甲尼撒王所杀。(拉7:1,6;王下25:18,21)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之后,继续尊重祭司制度,因此祭司家族得以保持他们的特殊身份。除此之外,受长老督导的犹太社区组织仍继续运作。(结20:1)以斯拉的家人很可能希望他精通上帝的律法,他自己亦然。因此以斯拉受过优良的教育。
有些学者相信,人要等到三十岁才能成为抄经士。要是这样,以斯拉于公元前468年前往耶路撒冷时就已三十出头了。他生活于亚哈随鲁王统治的时期,经历过末底改和以斯帖日子的危难,渡过了王下令把波斯帝国境内所有犹太人灭绝的艰险。当时有许多犹太人住在巴比伦,那次灭族危机必定在以斯拉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使他坚信耶和华必定会照顾和拯救自己的子民。这样的经历也帮助他培养成熟的判断力,装备他面对日后要执行的艰巨任务。(斯1:1;3:7,12,13;8:9;9:1)
前往耶路撒冷 小群忠心的犹太人在所罗巴伯率领下从巴比伦获释回乡。之后又过了六十九年,波斯王亚达薛西(长手君亚达薛西一世)于公元前468年允准以斯拉“一切所求的”,容许他回耶路撒冷恢复正确的崇拜。按照王的谕旨,凡愿意跟以斯拉一同前往耶路撒冷的,都可以去。(拉7:1,6,12,13)
为什么以斯拉日子的犹太人也要有坚强的信心,才会愿意离开巴比伦?
因为在巴比伦,许多犹太人已变得家财丰厚,所以从物质的角度去看,耶路撒冷居民稀少,对他们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犹太人在所罗巴伯率领下返回耶路撒冷之后,起初情势很好,但这种佳境看来没能维持多久。评注家迪安·史丹利说:“耶路撒冷本身居民寡少。人们刚抵达时,看来有不少发展的机会,但不久就经营艰难了。……不论是由于这个地方本身的弱点,还是因为四周的民族对犹太人潜移默化造成的影响,耶路撒冷的城墙迟迟未能修复;被焚毁的城门洞开,还未重建;四周多石的山边,仍有不少颓垣断壁;圣殿虽已落成,却设施不足,装饰简陋。”(《以斯拉与尼希米:他们的生活与时代》,乔治·罗林森著,伦敦,1890,21-22页)因此,犹太人若返回耶路撒冷,就要蒙受不少损失,与亲朋好友分离,放弃舒适安定的生活,要在艰难困苦甚至危险的情况下另起炉灶,更不用说还要长途跋涉,冒很大的风险,因为他们在途中可能会遇到许多仇视犹太人的阿拉伯部族和其他敌人。人必须对正确的宗教有热忱,对耶和华有坚强的信心,并且有很大的勇气,才会毅然踏上回乡的路途。当时只有约莫1500个男子和他们的家人愿意返回或能够成行,也许总共有6000人左右。要带领这批人,以斯拉的担子绝不轻省,但以往丰富的人生经验却使他应付裕如。当然,最主要是他靠着耶和华的帮助,有力量应付一切。(拉7:10,28;8:1-14)
耶路撒冷的经济情况不佳,随同以斯拉回乡的人也财力有限,但耶和华却给他们所需的物质援助,感动亚达薛西王和他的七个策士自愿捐出财物,让回乡的犹太人用来购买祭牲和谷祭浇祭用品。不但如此,王更授权给以斯拉,让他把从巴比伦全省得到的相关捐款一并带走;如有余款,以斯拉和跟他一起的人可以自行决定怎样使用。以斯拉要把圣殿的器皿全部带到耶路撒冷去。如有需要,他可以从王家宝库取得额外的款项。王通知河西所有司库,以斯拉可以向他们索取某个数量的银子、小麦、酒和油,盐则可以任意取用,没有限额;他们还要迅速响应以斯拉的请求。除此之外,以斯拉也有权委任裁判官和审判官。凡不遵行上帝律法或国王律法的人,以斯拉都要速速处罚,“或处死,或放逐,或罚款,或监禁”。(拉7:11-26)
以斯拉看出耶和华正指引事态发展,就马上采取行动。他将以色列人召集到亚哈瓦河边,花了三天时间视察民众。他发觉民众当中虽然有一些祭司,却没有非祭司的利未人,可是圣殿极需利未人供职。以斯拉表现出领导才能,当机立断,派首领组成代表团去迦西斐雅见犹太人。当地的犹太人反应良好,派出38个利未人和220个殿役前去供职。加上这些人的家属,随同以斯拉回乡的民众增至逾7000人。(拉7:27,28;8:15-20)
以斯拉随即宣告禁食,祈求上帝指引他们走上正路。以斯拉一行人携带着巨量财物,但他既已向王表示坚信耶和华会保护自己的仆人,就不愿求王派军队护卫他们,免得辱没耶和华的名。他向上帝祷告祈求之后,从祭司长当中挑出十二个人来,将以色列人所奉献的财物仔细称好,交给他们保管。按现代的价值,这批财物的总值超过4300万美元。(拉8:21-30)
耶和华伸手保护以斯拉和跟他同行的人,使他们不致被“路上的仇敌”所伤,最后安全抵达耶路撒冷。(拉8:22)在圣殿任职的祭司和利未人都欢迎以斯拉,他就把带来的金银和器皿称好交给他们。(拉8:31-34)
促请以色列人遣走外邦妻子 以斯拉在圣殿献上祭物后,从众首领的口中获悉有很多住在当地的以色列人、祭司和利未人都娶了外邦女子为妻。以斯拉一听见这件事,就撕裂衣服和外袍,拔掉一些头发和胡须,呆呆地坐着,直到傍晚献谷祭的时候。然后他双膝跪下,伸开双手,在聚集起来的以色列人面前向上帝公开认罪,数算自己的同胞从列祖的日子以来所犯的罪过。(拉8:35-10:1)
之后,舍迦尼雅代表民众发言,建议他们跟耶和华立约,按照律法的规定遣走外邦妻子和她们所生的儿女。舍迦尼雅对以斯拉说:“你起来吧,这件事交由你处理,我们支持你,你要刚强,坚决去做。”以斯拉于是起来,叫民众起誓。首领们则通知所有获释回乡的人,在三天之内到耶路撒冷聚集,好解决这个问题。以斯拉劝聚集起来的人向耶和华认罪,并遣走外邦妻子。不过,娶外邦妻子的人很多,不可能马上就地处理所有个案,结果他们用了三个月左右才把这种不洁彻底清除。(拉10:2-17)
与尼希米共事 我们不肯定处理完这件事之后,以斯拉是继续留在耶路撒冷,还是回到巴比伦去。不过,城中的情况又变得恶劣,连祭司也受到腐化,由此看来,以斯拉并没有留下。但耶路撒冷的城墙重建以后,看来尼希米请以斯拉回去助他一臂之力。圣经说,当时民众聚集起来,以斯拉向他们朗读律法,教导他们。大会的第二天,民众的首领跟以斯拉举行一个特别聚会,想要进一步洞悉律法的话。他们一起欢乐地庆祝住棚节七天,第八天举行庄严的集会;庆祝完节期之后,他们把提斯利月二十四日定为禁食认罪、向上帝祷告的日子。在以斯拉和尼希米主导下,他们订立了“信实的约”,但这次不是仅仅口头上承诺,而是写下字据,再由首领、利未人和祭司盖印确认。(尼8:1-9,13-18;尼9章)
写作 圣经的历代志上下和以斯拉记显示,以斯拉在搜集资料方面孜孜不倦,明察秋毫,能辨识当时各律法抄本之间的差异。他热中于钻研国家的官方记录。显然由于他的努力,才有历代志上下两卷的准确记录。可是我们必须记住,以斯拉是受上帝的灵启示执笔的。为了我们的益处,上帝引导以斯拉把以色列历史的颇大部分保存下来。
以斯拉热心维护正义,全心倚靠耶和华,忠心地教导以色列人认识上帝的律法,竭力推广正确的崇拜,足以表明他是古代多如云彩的“大群见证人”之一,是我们效法的好榜样。(来12:1)
2.祭司;随同所罗巴伯于公元前537年从巴比伦回到耶路撒冷。(尼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