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珥节
(Purim)
在犹太圣历十二月(即亚达月,相当于公历2月下半月和3月上半月之间)十四和十五日举行的节期(斯9:21),也称为“签节”。这个节期的名称跟哈曼有关,因为哈曼抽“普珥”(抽签)择定“吉日”去实行他灭尽犹太人的阴谋。哈曼是亚甲人,也许出自亚玛力人的王族;他崇拜异教的神祇,所以采用这种类似占卜的做法。(斯3:7,Le 脚注;见占卜;抽签;普珥)亚哈随鲁王(薛西斯一世)在位第十二年尼散月十三日,看来是公元前484年的春季,哈曼说服王下了一份诏书给波斯各省的省长,要一举灭尽犹太人。
庆祝得救 普珥节是庆祝犹太人得救脱离哈曼的毒手。犹太人称这个节期为“普珥节”,很可能带有讽刺的意味。(斯9:24-26)次经玛加伯上下又称这个节期为“摩尔德开节”(“末底改节”),因为摩尔德开(即末底改)在跟这个节期有关的事件上担任重要角色。(玛加伯下15:36,AT)由于王后以斯帖在年长的表兄末底改劝导下冒生命危险向王进言,犹太人才得以逃过浩劫。以斯帖禁食三天,然后晋见王,邀请他赴宴;之后,再次设宴款待王,才为同胞向王求情。(斯4:6-5:8)王允其所请,但由于米底亚人和波斯人的法律不能废除,王的法规不得更改(但6:8),所以王在西弯月二十三日颁下了另一条法令,容许犹太人自卫,还让他们有时间作妥准备。这份诏书由末底改撰写,译成许多语言,传送到波斯帝国的各省去。犹太人奋起作战,并获得各省君侯、总督、省长的协助,结果反过来把压制他们的仇敌一一击溃。亚达月十三日有许多人被杀,但丧生的不是犹太人而是他们的仇敌。书珊王城的杀戮持续到亚达月十四日,十五日才停下来,但各省的犹太人在亚达月十四日就已住手了。之后,犹太人为这场胜利设宴欢庆。(斯8:3-9:19)
为了记念这次拯救行动,末底改规定犹太人年年都要在亚达月十四和十五日这两天设宴欢庆,互送食物,周济穷人。(斯9:20-22)后来以斯帖王后写了另一封信,确立犹太人要守的这个节期。此后世世代代在每年指定的时候,家家户户、各省各城的犹太人都要记念、谨守这两天。(斯9:28-31;见以斯帖记)
直到今天,犹太人仍然庆祝这个节期,并且加添了许多细节。随着时间过去,传统所加添的规定之一是把亚达月十三日定为禁食日,称为“以斯帖的禁食”。在这个节期,买卖和劳动并不受限制。
约翰福音5:1引起的问题 《希腊语经卷》并没有直接提及普珥节。有些人声称,约翰福音5:1所说的节期是普珥节。这节经文说:“这些事以后,到了犹太人的一个节期,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可是,认为这节经文所说的节期是普珥节并没有事实根据。某些抄本在“节期”之前有定冠词,经文说:“到了犹太人的那个节期”。(见Rbi8 脚注)看来这里所指的必定是申命记16:16所记载的三大节期之一,尤其是耶稣要上耶路撒冷去守节。如果这个节期是普珥节,耶稣就无需特地上耶路撒冷去了。犹太人通常在自己所住的城镇守普珥节,庆祝活动会在当地的会堂和自己的地区举行,根本不用到圣殿去。再说,当时离逾越节只有一个月左右,耶稣不可能长途跋涉,步行到耶路撒冷,随即又启程回到加利利。还有,如果我们认为约翰福音5:1所说的节期是普珥节,而约翰福音6:4所指的是仅一个月之后的逾越节,那么耶稣在这段短短的日子里做的事就实在多得令人难以置信了,因为这包括在迦百农传道,周游加利利各地,返回迦百农,再前往犹地亚和耶路撒冷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见耶稣基督条下的附表《耶稣在地上的生平纪事》)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约翰福音5:1所说的“犹太人的一个节期”,其实是公元31年的逾越节。(见耶稣基督条下的“传道三年半”)
节期的目的 有些评注家认为,现代犹太人所庆祝的普珥节是世俗性多于宗教性,有时达到纵情作乐的程度。但当初设立这个节期以及在早期的日子,情形却不是这样的。末底改和以斯帖都是耶和华上帝的仆人,设立这个节期的目的是要尊崇耶和华。当日犹太人得救可说是上帝的功劳,因为争议是由于末底改紧守忠诚,坚持只崇拜耶和华而引起的。哈曼很可能是亚玛力人,而这族人是耶和华所诅咒的,上帝曾下令要灭尽他们。末底改重视上帝的命令,拒绝向哈曼下拜。(斯3:2,5;出17:14-16)此外,末底改对以斯帖所说的话(斯4:14)也表明,他仰赖一位能力更高的去拯救犹太人。以斯帖进见王,初次邀请王赴宴之前先禁食三天,显然是为了向上帝求助的缘故。(斯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