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观点
你可以怎样应付压力?
你正饱受压力吗?要是这样的话,世上与你境况相若的大有人在。现在是“艰难的时期”,不论什么年纪、什么阶层,人人都难免经历紧张和压力。(提摩太后书3:1,《新译》)据某些专家声称,在登门求医的病人当中,半数以上的病例都是由紧张所致的。
然而,压力本身不一定是坏的。正如一位精神科主任说:“事实上,压力有激励作用,使我们满怀热忱去生活,压力也是促使我们努力把事情完成的一种动力。我们能够从压力中自得其乐——只要我们能够善加处理的话。”
但在另一方面,紧张和压力也可以深具破坏力的。倘若压力为你带来烦恼又怎么办呢?以下是一些基于圣经智慧的提议,它们能够帮助你减轻由于紧张而产生的破坏性影响。
避免期望过高
圣经说,“所盼望的迟延未得,令人心忧。”(箴言13:12)我们的期望若迟迟未见实现,这可以使我们感到极度沮丧。我们若作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奢望,大失所望的机会几乎是在所难免的事。
例如,广告传媒时常误导人相信,人的快乐有赖于拥有更多物质东西。人所追求的东西若远远超过自己的能力所能负担的限度,结果只会为自己带来紧张和挫折。圣经提出劝告说:“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摩太前书6:8)不错,即使你无法拥有你想拥有的汽车、住宅和家具,要珍惜你现时所拥有的。要对物质的渴求保持适中。
对人期望过高也会为自己带来紧张。例如,雇主或监督诚然有权期望员工在工作上有合理程度的表现,但他若期望员工表现得十全十美就极为不智了。巴西一位工厂监督卡洛斯说:“要接受别人的性格特征。不要期望过于别人所能付出的,否则只会使自己精神紧张,弄得大家都不愉快。”——请参看耶利米书17:5-8。
切勿求胜心切
《拉丁美洲日报》透露另一个导致紧张的原因,该报指出‘求胜心切、事事竞争是导致心脏病的一个重大成因’。一位年轻会计师承认说:“我害怕在公司里显出自己能力不足。我于是拼命工作,但别人并没有对我的表现表示赞赏,这使我大感沮丧。”
关于这种渴求卓然有成之心,所罗门说:“我看见各样的劳碌和各样精巧的工作,都是出于人与人彼此的竞争。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传道书4:4,《新译》。
人若渴望在工作上获得晋升或受到赏识,要记得“快跑的未必能赢”,这是事实。(传道书9:11)玛丽亚是巴西一位文职人员,她说:“某个人也许具有才干,但鉴于种种环境因素,甚至也许由于上司的偏私,这也会阻碍他的晋升机会。”——请参看传道书2:21;10:6。
因此,不要期望过高,并且要有自知之明。与其只是为了获得晋升而工作,不如从工作中自得其乐。(传道书2:24)不错,一心渴求出人头地的人不但失去了许多生活乐趣,由于把自己弄得精神紧张,做起事来也只会事倍功半。由于这缘故,阿诺德·福克斯医生提出劝告说:“力图与众不同、出类拔萃,这诚然是个值得称赞的目标,但千万不要让这个想法支配你的生活。人若把爱心、欢笑、生活情趣通通忘掉,一心只求成功而把生活乐趣抛诸脑后,到头来只会使自己大感紧张而已。”
你可以做的事情
在应付从生活压力而来的紧张方面,方法之一就是培养幽默感。(传道书3:4)你无需像个诙谐演员才能保持心境开朗。但“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箴言17:22。
你做事有没有拖延的习惯?长远来说,一味拖延只会增加而非减少紧张之感。圣经劝勉我们:“殷勤不可懒惰。”(罗马书12:11)你大可以拟定一个工作表来——不论是记在心里抑或实际写下来——列出你需要办妥的事情。(箴言21:5)接着要为这些事情定下先后次序,然后动手去干。
倘若你已设尽办法,仍然纾解不了紧张的情绪、沮丧又如何呢?那么你也许需要作出努力去调整自己的思想。不要老是回想过去所犯的错误。这只会使你百上加斤而已。一位19世纪的哲学家写道:“人只能从过去汲取教训,却要为未来而活。”我们能够从以往的错误学到教训,但现时的行动却会建造未来。
在消除紧张方面,大卫王道出了最佳的救药,他向耶和华祷告说:“我心里的愁苦甚多,求你救我脱离我的祸患。”(诗篇25:17)不错,大卫仰望上帝帮助他从忧虑中获得舒解。你若拨出时间研读和沉思上帝的话语,你也会感到与上帝的关系更亲密。你一旦对上帝的旨意深怀体会,你便会受到感动要决心把上帝的权益置于生活的首位,这有助你抛却许多不必要的忧虑。(马太福音6:31,33)要学会一天的事情一天当,何必把明天的忧虑都扛在今天的肩上呢?耶稣这样说:“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马太福音6:34。
[第15页的精选语句]
“某个人也许具有才干,但鉴于种种环境因素,甚至也许由于上司的偏私,这也会阻碍他的晋升机会”
[第14页的图片鸣谢]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Funds given by the Josephine Bay Paul and C. Michael Paul Foundation, Inc., and the Charles Ulrick and Josephine Bay Foundation, Inc., and the Fletcher Fund, 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