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佛教——不靠真神而自求觉悟
1.(甲)佛教怎样在西方社会崭露头角?(乙)西方的这种发展是由什么促成的?
佛教在20世纪初期在亚洲以外的地区很少为人所知,但今日已成为一种世界宗教。事实上,西方有不少人大感意外地发现,原来佛教竟在自己的邻里当中十分流行。这种情况往往是国际难民迁徙所造成的。不少人数众多的亚洲人社区已在西欧、北美、澳洲及其他地方建立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移民在新地方获得立足之处,他们也带来了自己的宗教。同时,西方有越来越多人初次正面接触佛教。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加上各传统教会放任无度、灵性低落,有些人遂改信这个“新”宗教。——提摩太后书3:1,5。
2.今日我们可以在哪里见到佛教徒?
2 是故,据《1989不列颠年鉴》所载,佛教声称在普世约有3亿信徒,在西欧和北美各有20万,在拉丁美洲有50万,在苏联有30万。 可是,大多数佛教徒仍然居住在亚洲各国,例如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日本、韩国、中国等。 那末,佛陀究竟是谁?这个宗教是怎样开始的?佛教的主张和习俗如何?
记载是否可靠的问题
3.关于佛陀的生平,有什么记载可稽?
3 《世界宗教——从古代历史到现今》一书说:“关于佛陀的一生,我们所知主要基于经典的证据,其中最广博和内容最丰富的是用古印度巴利语写成的经典。”这意味到没有任何佛陀时代的资料来源告诉我们关于悉达多·乔答摩的一生。他是佛教的创立者,在公元前第六世纪生活在印度北部。当然,这造成了一个难题。但更加重要的问题是,这些“经典”是在何时和如何产生的。
4.起初,佛陀的真正教训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4 佛教的传说声称,乔答摩死后不久,有500个僧人结集起来,要决定什么才是师尊的纯正主张。究竟是否曾有这样的一次结集已成为佛教学者和历史家激烈争辩的问题。不过,我们应该留意的重要之点是,甚至佛教经书也承认结集所决定的纯正主张并没有用书面记录下来,而是由弟子记忆下来的。实际的圣书还须等待相当长的时间才由人书写下来。
5.巴利语的佛经在什么时候写成?
5 据斯里兰卡公元第四和第六世纪的年代志所载,最早的巴利语“经典”是公元前第一世纪艾卜哈耶王(Vattagamani Abhaya)在位期间记录下来的。佛陀的生平事迹未见于其他经传,直至公元第一或甚至第五世纪才有著作提及。这距离他的日子差不多有千年之久。
6.有人对佛教的“经典”提出什么批评?(可与提摩太后书3:16,17作一比较。)
6 因此,《阿宾登流行宗教辞典》评论说:“各‘传记’不但起源甚晚,而且杂有许多传奇和神话资料。再者,最古老的经典乃是长时期口头相传的产品,显然含有若干修订,也加插了许多补充资料。”一位学者甚至“辩称记录下来的教训没有一个字是可以完全肯定出于乔答摩本人的”。这样的批评有根据吗?
佛陀的孕育与出生
7.据佛经所载,佛陀的母亲是怎样受孕的?
7 请想想以下引自《本生经》——巴利语经典的一部分——与公元第二世纪记录佛陀生平的梵文《佛所行赞》的记载。首先让我们看看记载如何叙述佛陀的母亲摩诃摩耶王后在梦中受孕的经过。
“四个守护天使来到,把她连床提起,带到喜马拉雅山。……然后这四个天使的妻子们前来,把她带到阿诺达蒂湖,为她沐浴,以除去所有属人的污垢。……不远之处便是银山,其中有一座金色的大宅。天使在宅内铺好一张圣床,床头向东,扶她躺在床上。当时,未来的佛陀已变成一头壮硕的白象。……他爬上银山,……绕着母亲的床游行三次,右边向着那床,从她的右侧碰她,看来进入了她的腹内。她于是在这个仲夏的节日怀了孕。”
8.有什么预言谈到佛陀的未来?
8 王后把这件事奏告她的国王丈夫。国王于是召集了64名显赫的印度教僧侣,赐衣食给他们,叫他们解释这梦。他们的回答是:
“王上不必忧虑!……你将会有一个儿子。他如果继续在家里生活,就会成为普世的君主;但如果他厌世出家,就会成为佛陀,驱散罪孽的云雾和这个世界的愚昧。”
9.据称在宣布过佛陀的未来之后,随即有什么奇事发生?
9 此后,据说有32个奇迹接踵发生:
“大千世界突然震动,颤抖,摇撼。……所有地狱的烈火都熄灭;……许多人的病霍然而愈;……所有乐器不奏自鸣;……浩瀚海洋的水变成甘甜;……整个大千世界顿时变成庄严华丽的花环。”
10.佛经怎样描述佛陀的诞生?
10 后来佛陀在一处称为兰毗尼的娑罗树园中降生。当时王后意欲攀住树丛中一根最高的娑罗树枝,那树竟然弯低树干让她攀到。她攀着树枝站在那里,就分娩了。
“他从母腹出来,就像个说法者从讲经座下来,或像人从梯子下来一般,伸开双臂双足,身上绝没有沾染母腹内的杂质……。
[未来的佛陀]一生下来,就在地上站立稳固,向北走了七大步,头上有白色天篷随着。他观察世界的每个方向,以无比庄严的口吻宣告: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是我最后一次降生,从此永不再降世了。”
11.关于圣书所载佛陀的生平事迹,有些学者作出什么结论?
11 关于他的童年、他邂逅仰慕他的少女、他的流浪和生平的大小事迹均有同样详尽的故事。难怪大多数学者都把这些记载视为传奇和神话。英国一间博物馆的职员甚至声称,由于“有太多传说和奇迹,……佛陀的真实生平事迹已无法追寻了。”
12,13.(甲)根据传统的记载,佛陀的生平如何?(乙)关于佛陀的出生年份,哪一年最为人普遍接纳?(可与路加福音1:1-4作一比较。)
12 尽管有这么多神话传奇,佛陀一生有一项传统的记载广泛流传。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出版的一本现代书籍,称为《佛教手册》,提出以下的简略记载。
“时维公元前623年5月月满之日,在尼泊尔地区有一位释迦族的王子诞生,名叫悉达多·瞿昙。a他的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诃摩耶王后。她在孩子生下来几天之后就逝世了,波阇波提成为他的养母。
他在16岁时娶了表妹——美丽的耶输陀罗公主——为妻。
在差不多13年的幸福婚姻期间,他过着豪华的生活,对宫门以外生涯的沧桑变化一无所知。
随着时间过去,真相逐渐对他显露。29岁那年是他一生的转捩点,他的儿子罗睺罗在那年出生。他将他的后裔视为障碍,因为他意识到人都免不了要受生、病、死之苦。他由此看出悲伤痛苦是天下众生的际遇,于是决心要找寻消除人间疾苦的方法。
他于是舍弃王宫的享乐生活,在一个晚上离家出走。……他削发,身穿苦行者的素服,以真理寻求者的身分出外流浪。”
13 显然,这项传记的细节与“经典”所载的神奇故事截然不同。除了他的出生年份之外,这项记载普遍为人接纳。
觉悟——怎样发生
14.什么是乔答摩一生的转捩点?
14 上文提及“他一生的转捩点”,所指的是什么事呢?事情发生于他生平初次看见病人、老人和死人的时候。这项经验使他对人生意义苦思焦虑——为什么人生来便要受苦、衰老和死亡?据说他后来遇见一个为了寻求真理而避世的圣人。这件事促使乔答摩舍弃家庭、财富和王子的名号,在随后的六年向印度教导师和古鲁寻求答案,但却劳而无功。记载告诉我们,他尝试过冥思、禁食、瑜伽术和极端的苦行,但仍然找不着心灵的和平或觉悟。
15.乔答摩最后怎样修成他所谓的觉悟?
15 最后,他意识到极端的苦行和他以前所过的自我放纵生活一般无用。他于是采纳所谓的中道,避免他曾经遵从的极端生活方式。由于认定解决方法要从自觉中找到,他于是坐在菩提树(即印度无花果树)下沉思。他抵抗恶魔玛拉的攻击和诱惑,继续坚定沉思四周(一说七周),直至据称他超越一切知识、了解而达到觉悟的地步。
16.(甲)乔答摩后来成为什么?(乙)关于佛陀,人们怀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16 借着这种过程,以佛教的术语来说,乔答摩就成了佛——开悟者或觉者。他达到了终极的目标——涅槃的境界——亦即获致完全的和平与觉悟,摆脱一切欲望和苦难。他成为众所周知的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他也时常自称为如来(前来[教导]的那一位)。可是,不同的佛教宗派在这个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他完全是个凡人,为自己寻得觉悟的途径,便将其传授给弟子。其他的人认为他是一系列来到世间说教或弘法(巴利语“达摩”,意即佛陀的教训或途径)的佛陀中最后的一位。还有些人则把他视为菩萨,意即已经证悟,但为了帮助别人觉悟而延迟进入涅槃境界的人。无论如何,觉悟这件事乃是佛教所有宗派的中心教义。
觉悟——究竟是什么?
17.(甲)佛陀第一次说法是在何处?对谁讲论?(乙)试将四谛作简略的解释。
17 既已觉悟,并且克服了起初的若干犹豫之后,佛陀于是出去把他新发现的真理——达摩——传授给别人。他的第一次——很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说法是在贝拿勒斯市的鹿野苑对五个比丘——门徒或僧侣——讲出的。他在讲道中指出,人若要得救,就必须避免放纵私欲,但不是要苦行而是要跟从中道。然后,人必须了解和遵行四谛(参看下页附框),大意如下:
(1) 一切生存都是痛苦的。
(2) 痛苦起源于贪欲。
(3) 没有欲望,就没有痛苦。
(4) 停止欲望的方法是跟从八正道,控制个人的行为、思想和信仰。
18.关于觉悟的来源,佛陀怎样说?(可与约伯记28:20,21,28;诗篇111:10作一比较。)
18 以上解释中道和四谛的讲道阐明了觉悟的精义,因此被认为是佛陀一切教训的总纲。(与此对照,请参看马太福音6:25-34;提摩太前书6:17-19;雅各书4:1-3;约翰一书2:15-17。)乔答摩并没有声称受神感示而说法,相反,他声称“如来发现”而归功于自己。据说佛陀临终时告诉门徒说:“要惟独向真理寻求正觉;除了自己之外,不求任何人的协助。”因此,据佛陀所称,觉悟并非来自真神,而是凭个人培养正确思想和良好行为而修成的。
19.为什么佛陀的信息在当时大受欢迎?
19 我们不难了解何以这种主张大受当时印度社会所欢迎。它一方面谴责印度教的婆罗门(僧侣阶级)所促成的贪污腐化,在另一方面,它也反对耆那教和其他神秘教派的严格苦行主义。它同时取消了各种献祭和繁文缛节的仪式、无数男女神祇以及奴役人生活各方面的阶级制度。简言之,它应许为每个乐意跟从佛法的人带来解脱。
佛教势力大张
20.(甲)佛教的“三宝”是什么?(乙)佛陀的传教运动广泛到什么程度?
20 五个比丘接受了佛陀的教训之后,成为第一批僧侣或和尚。佛教的“三宝”就此完成,那便是:佛、法、僧。据称这三宝乃是助人觉悟之途。准备妥当之后,佛陀乔答摩于是走遍恒河谷各地向人传道。社会各阶层和各种身分的人都来听他讲道而成为他的弟子。到他在80岁的高龄逝世时,他已声名大噪、备受尊敬。据报他最后吩咐弟子的话是:“万物皆承无常,精进自求正觉。”
21.(甲)佛教势力大张是谁之功?(乙)他的努力导致什么结果?
21 公元前第三世纪,在佛陀死后大约200年,佛教最大的拥护者阿育王出现了,当时印度的大部分地方均受他统治。征战所造成的屠杀和动乱使他深感忧伤,于是皈依佛教,并予以国家的支持。他设立佛教碑碣,举行结集,劝谕人民按照佛教的训诲而生活。阿育王也派遣佛教传教师到印度各地和斯里兰卡、叙利亚、埃及和希腊等地宣教。主要由于阿育王的大力支持,佛教得以从印度的一个教派一跃而成为世界宗教。可以理解的是,有些人把阿育王视为佛教的第二位创立者。
22.佛教怎样在亚洲各地奠定势力?
22 佛教从斯里兰卡向东伸展,进入缅甸、泰国和印度支那半岛的其他地方。在北方,佛教传播至克什米尔和亚洲中部。早在公元第一世纪,佛教僧侣已越过凶险的山岭和沙漠,把他们的宗教传入中国,而中国又进一步成为佛教传入朝鲜和日本的捷径。佛教同时被引进到印度北邻的西藏。它在西藏与当地的宗教混合,成为喇嘛教;这个教派对人民的宗教和政治生活均操有极大的影响。到公元第六或第七世纪,佛教在东南亚和远东各地已奠定了根基。但在印度又如何呢?
23.佛教在印度有什么遭遇?
23 佛教的影响力虽然广传至其他地方,但在印度本土却逐渐衰微。由于热中于研究哲学和玄学,僧侣开始与俗家信徒日渐疏远。此外,失去皇室的支持以及采纳印度教的主张和习俗均加速了佛教在印度的衰落。甚至佛教圣地,例如乔答摩出生地的兰毗尼以及他“觉悟”之处的菩提伽耶,也沦为废墟。到第13世纪,佛教在它的发源地印度已差不多消失踪影了。
24,25.佛教在二十世纪有什么进一步的发展?
24 在二十世纪,佛教的面目经历另一次改变。由于中国、蒙古、西藏和东南亚各国的政治变动,佛教受到严重的打击。数以千计的寺院和庙宇被摧毁,数十万僧尼被驱逐、监禁、甚至杀害。不过,佛教的影响力仍然深种在这些地方人民的思想和习俗之中。
25 在欧洲和北美,向个人内心寻求“真理”的佛教主张看来引起广泛的共鸣,而冥想则可以帮助人逃避喧嚣的西方生活。令人感兴趣的一点是,在《活的佛教》一书的序言中,流亡在外的西藏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写道:“佛教在今天也许可以尽一份力提醒西方人士留意他们生活上的属灵层面。”
佛教的各宗派
26.佛教怎样划分为许多派别?
26 虽然人们惯于把佛教当作一个宗教来说,但实际上它划分为好几个思想派系。每个宗派均有本身的教义、仪式和经典,按照它们对佛陀的本性和主张所作的不同解释而各异。各大宗派又进一步分成许多团体和教派,其中许多深受当地文化和传统所影响。
27,28.你会怎样描述上座部佛教?(可与腓立比书2:12;约翰福音17:15,16作一比较。)
27 上座部或小乘佛教宗派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和寮国。有些人认为这是个保守的宗派。它强调要获得智慧和努力自求正觉,方法是出家过僧人的生活,专注于入定冥想及在寺院潜修。
28 在这些地方常见的一个现象是,一群群光头赤足,身披袈裟的青年和尚沿门托钵,向俗家信徒求舍每日的粮食。维持和尚的生活乃是信徒的义务。按照习惯,男子在一生中至少要以一段时间去当和尚。当和尚的最终目标是要修成阿罗汉,意即在灵性上达到完美境界,摆脱轮回投生的苦难。佛陀已开了先河,各人可以随愿跟从。
29.大乘佛教有什么特征?(可与提摩太前书2:3,4;约翰福音3:16作一比较。)
29 大乘佛教常见于中国、韩国、日本和越南。这个宗派以大乘为名是因为它强调佛陀的教训,声称“真理和正觉之道是为人人而设的,不论这人住在洞穴、寺院抑或家里。……并非只有遁世修行的人才可以正觉。”大乘的基本观念是,佛陀如此宅心仁厚、慈悲为怀,他绝不会让任何人不得正觉。大乘主张人人都有佛性,谁都可以成为佛陀、觉者或菩萨。觉悟并非来自努力修行,而是来自对佛陀的信心以及对众生的慈悲。此说显然对头脑现实的大众具有较大吸引力。可是,由于态度宽大,它形成了许多团体和教派。
30.“净土宗”的佛教信徒追求什么目标?(可与马太福音6:7,8;列王纪上18:26,29作一比较。)
30 有许多大乘教派在中国和日本兴起,其中两个是净土宗和禅宗。净土宗的信仰集中于相信阿弥陀佛的拯救力量。这个佛应许他的跟从者会往生净土或西方极乐世界;这乃是诸神和人类享受极乐的地方。从那里人可以很容易进至涅槃。借着反复诵念“我信阿弥陀佛”,有时每日达数千次之多,信徒就能洁净自己,以求觉悟或在西方极乐世界里投生。
31.禅宗佛教有些什么特色?(可与腓立比书4:8作一比较。)
31 禅宗佛教之所以得名是来自参禅入定。中文和日文的禅字译自梵文“禅那”(dhyāna)一词,意思是“禅定”或冥想。这个教派认为修行、善工和仪式都没有多大用处。人只需沉思一些无法估量的佛偈,例如,‘一手拍掌发出什么响声?’或‘我们在没有东西的地方会找到什么?’等,便可以豁然觉悟。禅宗佛教的神秘特征往往表现于精致的插花艺术、书法、水墨画、诗歌、园艺之上,因此在西方颇受欢迎。今日,禅定的冥想中心已遍设于许多西方国家之中。
32.西藏佛教怎样为人奉行?
32 最后是西藏佛教(即喇嘛教)。这种佛教有时称为真言宗(曼特罗乘),因为它的特点是使用曼特罗。曼特罗是悠长的祷文,由一连串有意思或无意思的音节所组成。这派佛教所强调的不是智慧或慈悲,而是强调在崇拜中使用仪式、祷文、法术和通灵术。祷文要每日反复诵念数千次,以念珠和祷告轮作为协助。这种复杂的仪式只可从喇嘛或寺院住持的口头训示去学习,其中最著名的是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喇嘛死后,就要从人间找寻一个据说是喇嘛转世的孩子,将他立为下届的精神领袖。可是,喇嘛的名号通常也用来称所有的僧人。据估计,有一个时期,西藏人口约有五分之一是喇嘛僧。喇嘛也可以作教师、医生、地主和政治人物。
33.佛教划分为许多宗派怎样与基督教国相似?(可与哥林多前书1:10作一比较。)
33 佛教的各大宗派进一步分成许多团体或教派。有些专门跟从某个领袖,例如日本的日莲宗奉高僧日莲为师尊。他声称惟独大乘的《莲华经》才含有佛陀的纯正教训。此外,台湾的女尼清海“无上师”也拥有大批信徒。在这方面,佛教与基督教国分为许多宗派和教派的情况并没有多大分别。事实上,我们时常见到许多人一方面自称是佛教徒,但却同时奉行道教、神道教、祖先崇拜或甚至基督教国的仪式。b所有这些佛教宗派都声称自己的信仰和行为以佛陀的教训为根据。
三藏与其他佛经
34.我们考虑佛教的主张时必须将什么牢记在心?
34 所谓佛陀的教训起初仅由口头辗转相传,直到佛陀去世之后多个世纪才开始以书面记录下来。因此,这些教训充其量只是后世门徒认为是佛陀的所言所行而已。使事情更加复杂的是,当时佛教已经分裂为许多不同的宗派了。因此,不同的佛教经典提出各种彼此迥异的佛教思想。
35.佛教最早的圣书是什么?
35 最早的佛经用巴利语(据称与佛陀的乡谈有关)写成,写作的时间约在公元前第一世纪。上座部宗派以之为正典。它们由31本书构成,分为三集,梵文称之为《三藏》(Tripitaka),意思是“三个筐箧”或“三个集子”。《律藏》主要记载僧尼所守的清规戒律。《经藏》记载佛陀与大弟子们所传的教诲及所说的比喻和格言。最后,《论藏》则含有佛教教义的注释。
36.大乘佛经有些什么特色?
36 另一方面,大乘宗派的著作多数以梵文、中文和西藏文写成。它们卷帙浩繁,只是中文佛经就有超过5000卷之多。这些经典含有许多主张是较早期著作所无的,例如佛陀的数目有若恒河沙数,据称诸佛已活了无数亿万年,各自管理本身的佛界等。有一位作家指出,这些经卷“以变化多端、匪夷所思、人物生动、过度重复为特色”。他的话绝非言过其实。
37.大乘佛经造成了什么难题?(可与腓立比书2:2,3作一比较。)
37 不用说,很少人能够了解这些高度抽象的论调。结果,后来的发展使佛教变成与佛陀的原意大相径庭。据《律藏》说,佛陀希望自己的教训不但为知识阶级所了解,而且也为各色人等所了解。为了达到这目的,佛陀坚持以普通人的语言而非神圣的印度教死语言去传授他的主张。因此,虽然小乘佛教徒提出反对,认为这些经书并非正典,大乘佛教徒的答复是,佛陀乔答摩起初教导一般没有学问的老百姓,但他对知识分子和聪明人士所启示的教训便是后来写下的大乘经典。
业与轮回的循环
38.(甲)佛教和印度教的主张有什么异同?(乙)在理论上和实际上,佛教对魂的看法如何?
38 佛教虽然使人摆脱印度教的枷锁至若干程度,但它的基本主张依然离不开印度教的业与轮回的主张。佛陀最初所提倡的佛教与印度教不同之点是,它否认人有个不死的灵魂,声称人乃是“肉体与精神力量或精力的结合”。c不过,佛教的教义仍然集中于轮回的主张之上,认为所有人都反复经过无数次投生转世(轮回),并且要受前生和今生所为(业)的报应。即使它的信息——人可以修成觉悟而免去轮回之苦——看来颇有吸引力,但有人会问:信息的根据有多健全?有什么证据表明一切苦难都是前生所为的结果?事实上,有什么证据证明人有前生?
39.一本佛教书籍怎样解释业的法则?
39 关于业的法则,有一项解释说:
“业本身便是法则。但这并不意味到有个立法者。普通的自然法则,例如重力定律,不需有个立法者。业的法则也不要求有个立法者。它在本身的范围内运作,无须有任何外在、独立的管制力量加以干预。”——《佛教手册》。
40.(甲)自然法则的存在表示什么?(乙)圣经对于因果律有什么评论?
40 这是健全的推理吗?自然法则真的不需要有立法者?火箭专家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博士有一次说:“宇宙间的自然法则准确得很,所以我们制造太空船飞往月球并不困难。我们还能计算出飞行时间,而准确程度可达到少于一秒之差的地步。这些法则必定是有人制定出来的。”圣经也谈及因果律。它告诉我们,“上帝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拉太书6:7)圣经绝没有说法则不需要有立法者;相反,它指出“上帝是轻慢不得的,”由此表示这项法则是由它的创立者耶和华使之发挥作用的。
41.(甲)我们可以怎样把业的法则与法庭的规例作一比较?(乙)请将业和圣经的应许作一对照。
41 此外,圣经告诉我们,“罪的工价乃是死,”又说,“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甚至法庭也承认,没有人应为任何罪行受到双重处罚。既然如此,人若已经为罪付出死亡的代价,为什么要再度投生,重新接受以前的行为的报应呢?此外,人若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前生犯了什么应受罚的罪,又怎能改过自新?此举可算是公平吗?这与慈悲——据称这是佛陀最杰出的品德——是否一致?与此相反,圣经在声称“罪的工价乃是死”之后,继续说:“惟有上帝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不错,圣经提出应许,上帝会除去世上的一切腐败、罪孽和死亡,为人类带来真正的自由和完美。——罗马书6:7,23;8:21;以赛亚书25:8。
42.一位佛教学者怎样解释转世投生一事?
42 至于转世投生,佛教学者拉户勒(Walpola Rahula)博士作了以下的解释:
“人只是肉体与精神力量或精力的结合。我们所谓死亡乃是肉体机能完全失去作用。但这一切力量和能量会随着肉体的机能终止而完全停下来吗?佛教说‘不。’志向、意志、欲望以及对生存、延续和加添的渴求乃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可以推动整个生命、整个存在,甚至推动整个世界。这便是最大的力量,世上最大的能。在佛教看来,这种力量不会随身体机能终止或死亡而停顿;相反,它会继续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产生称为转世的再度存在。”
43.(甲)从生物学来说,人的遗传结构是怎样决定的?(乙)人有时提出什么“证据”去支持转世投生之说?(丙)这样的转世“证据”与人的日常经历一致吗?
43 在成孕的刹那,人从父母双方分别承受到百分之50的遗传因子。是故,他无法和以前存在过的某人百分之百相似。的确,转世投生的过程无法以任何已知的科学原则去支持。许多时,相信转世的人会引证人的经验作为支持,因为有些人声称对于前所未见的面孔、事情和地方觉得似曾相识。这种说法合理吗?若说一个人能叙述往昔的事,就必然曾在那个时代活过,我们就必须同时说,一个人若能预言未来——许多人都声称能这样行——就必然曾在未来活过了。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44.请将圣经关于“灵”的主张与佛教转世投生的道理作一比较。
44 在佛陀之前400多年,圣经谈及生命力。它描述人死时有什么遭遇,说:“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上帝。”(传道书12:7)“灵”这个字是从希伯来文卢亚(ruʹach)一词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使所有生物(包括人和动物)活过来的生命力。(传道书3:18-22)不过,重要的差别是,卢亚是不具人格的力量;它没有自己的意志,也不会保留死者的性格或任何特征。它并不会在人死时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而是“归于赐灵的上帝”。换言之,死者未来的生存希望——复活的希望——完全操于上帝手中。——约翰福音5:28,29;使徒行传17:31。
涅槃——达到人无法达到的目标?
45.佛教的涅槃观念是怎样的?
45 这使我们想起佛陀在觉悟和正觉方面的主张。按照佛教的术语,正觉的基本意思便是摆脱业与轮回的法则而达到涅槃的境界。涅槃是什么?佛经说涅槃是无法描绘或解释的,人只可凭经历去体会。它不是人死后才升上去的天堂,而是所有人都可以在现今便达到的境界。涅槃这词本身的意思据说是“吹熄,寂灭”。因此,有人将涅槃界定为:终止一切欲望;摆脱所有感官的知觉——例如痛苦、恐惧、贪欲、爱或恨等——而存在;进入永久宁谧、安息和不变的情况。大致而言,据说涅槃就是终止个人的存在。
46,47.(甲)根据佛教的主张,正觉的来源是什么?(乙)何以佛教对拯救来源的看法与人的日常经验相反?
46 佛陀主张觉悟和正觉——涅槃的完美境界——并非来自任何神或外在的力量,而是来自人的内心,来自努力行善及保持正确的思想。这引起了一个问题:完美的东西可以出自不完美的东西吗?日常的经验岂不是告诉我们,正如希伯来先知耶利米所说一般,“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脚步”吗?(耶利米书10:23)如果没有人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动,甚至在简单的日常事务上也无法控制,认为任何人都能单靠自己就获致永远的拯救(正觉)是合理的想法吗?——诗篇146:3,4。
47 正如一个陷入流沙里的人不能自拔,同样,全人类都被困在罪与死亡之中,没有人能够单凭自己就摆脱这种缠绕。(罗马书5:12)可是,佛陀却主张正觉端赖人自己所作的努力。他对弟子的遗训是,“要靠自己,勿靠外力的帮助;持定真理,像持定明灯一般;惟独向真理寻求正觉;除了自己之外,不求任何人的协助。”
觉悟抑或幻灭?
48.(甲)一本书怎样描述例如涅槃一类的复杂佛教主张所生的影响?(乙)近年来在若干地区有很多人醉心佛学,这件事造成了什么结果?
48 这样的主张对人有什么影响?它有感动信徒寻求真正的信仰和敬虔吗?据《活的佛教》一书报道,在有些佛教国家里,甚至“僧侣也很少想到自己宗教的崇高理想。一般人认为涅槃境界是无望而不切现实的空想,禅定也很少有人实行。除了偶尔读读《三藏》之外,他们致力于在社会上发挥慈善、和谐的影响力。”同样,《世界百科全书》(日文)评论近年来世人对佛教重新表现兴趣一事,说:“研究佛教变得越专门化,离开它原来的目的——普渡世人——就越远。从这个观点看来,近年风起云涌地研究佛学的趋势并非意味到恢复一种活的信仰。反之,我们不得不指出,一个宗教若变成复杂的玄学研究对象,在真实生活上就失去作为信仰的力量了。”
49.对许多人来说,佛教已变成了什么?
49 佛教的基本观念乃是,觉悟和正觉来自知识和了解。可是佛教各宗派的复杂教义只产生了上述那“无望而不切现实”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大多数信徒均无法掌握的。对他们来说,信奉佛教只意味到向人行善,遵奉少许仪式和简单教训而已。佛教根本没有解答人生种种令人困惑的问题,例如:我们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们活在世上?人类和地球的前途如何?
50.鉴于一些诚恳的佛教徒的经验,我们想到什么问题?(可参看歌罗西书2:8。)
50 有些诚恳的佛教徒已意识到今日佛教的复杂教义和繁文缛节导致了混乱和幻灭之感。在有些国家里,佛教团体和会社的慈善工作也许为不少人减轻一点苦难。可是,佛教有实现它的应许,普渡众生,成为觉悟和解脱的来源吗?
不靠真神而觉悟?
51.(甲)关于佛陀的教训,一件轶事显示什么?(乙)佛陀的教训显然遗漏了什么重要之点?(可与历代志下16:9;诗篇46:1;145:18作一比较。)
51 佛陀的传记叙述有一次佛陀和众弟子在森林里。他拿起满手树叶对众弟子说:“我传给你们的好比掌中树叶之数,未曾传给你们的则好像林中的树叶那么多。”当然,这暗示佛陀只把自己所知的一小部分传授给人。不过,他却遗漏了一个重要之点——佛陀乔答摩极少谈及真神,也从没有以真神自居。事实上,据说他曾告诉众弟子,“如果有真神存在,我无法想象他会关心我的日常事务,”又说,“没有什么神能够或愿意帮助人。”
52.(甲)佛教对真神怀有什么看法?(乙)佛教忽视了什么?
52 在这种意义上,佛教在助人寻求真神方面所担任的角色是微不足道的。《世界信仰百科全书》指出,“早期的佛教看来没有考虑到真神的问题,他无疑没有教人认识真神或叫人相信真神。”佛教强调人人自行谋求得救的方法,从自己的内心或意识中自求觉悟,因此它若非属于无神论也至少属于不可知论。(可参看第145页的附框。)为了试图助人摆脱印度教的迷信枷锁和令人困惑的多神崇拜,佛教走向另一极端。它忽视了一个基本观念,那便是,宇宙有一位至高主宰存在,万物都凭他的旨意才能生存和运作。——使徒行传17:24,25。
53.关于不靠真神而自求觉悟,我们可以说些什么?(可参看箴言9:10;耶利米书8:9。)
53 由于这种自我中心和独立自主的思想,结果佛教演变为许多错综复杂的神话、传统、教义,以及多个世纪以来许多宗派各自提出的解释。虽然佛教的原意是要为人生的复杂难题带来简单的解决方法,结果却成了大多数人均无法了解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今日一般佛教徒多数专注于崇拜偶像、遗物、鬼神、精灵和祖先,以及奉行许多与佛陀乔答摩的教训无关的仪式和习俗。显然,不靠真神而自求觉悟是行不通的。
54.下一章会讨论其他什么东方宗教思想家的主张?
54 大约在佛陀乔答摩自求觉悟之道的时候,亚洲大陆的另一部分出了两位哲学家,他们的主张曾经影响到千百万人。他们便是老子和孔子。这两位圣贤曾世世代代受中国和其他地方的人所尊荣。他们的主张如何?在人类寻求真神方面,他们操有什么影响?我们会在下一章讨论这些问题。
[脚注]
a 悉达多·瞿昙是他的名字的巴利语拼音。梵文的译法是悉达多·乔答摩。不过,他的出生日期被订为公元前560年、563年、567年不等。大多数权威人士接纳公元前560年这个日期,或至少认为他出生于公元前第六世纪。
b 日本有许多佛教徒参与大事铺张的“圣诞”庆祝。
c 佛教的教义,例如无我,否认人有个不变或永恒的魂。可是,今日大多数佛教徒,尤其是远东的佛教徒,都相信不死的灵魂会转世投生。他们奉行祖先崇拜和相信人死后会在地狱受苦,由此表明他们相信灵魂不死的主张。
[第139页的附栏]
佛教的四谛
佛陀阐释他称之为四谛的基本教训。以下引录的是《转法轮经》(义国之基)一书,英文译本的译者是赖斯·戴维斯(T. W. Rhys Davids):
▪ “众比丘欤,此为苦谛。生为苦,老为苦,病为苦,死为苦。怨憎会为苦,爱别离为苦;求之不得,亦为痛苦……
▪ 众比丘欤,此为集谛。然夫,生之所由新,起乎渴心。由是生声色之欲,求之于此,求之于彼——即求欲、求生、求达……
▪ 众比丘欤,此为灭谛。然夫,灭此渴心,则无欲存焉。须弃背,除却,摆脱渴心,无欲无求……
▪ 众比丘欤,此为道谛。然夫,道谛,八正道也;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第145页的附栏]
佛教与真神
“佛教认为,达致完全的良善和智慧并不需有一位个体的真神;最高的知识也不需有‘启示’;……救赎的可能性不必来自一位代罪的救赎者;在拯救方面,人人都是自己的救主。”——《佛教的信息》,释萨布哈德拉(Bhikkhu Subhadra)着,由《佛教是什么?》一书引述。
那末,佛教徒是无神论者吗?伦敦佛舍出版的《佛教是什么?》一书答道:“如果你认为无神论的意思便是否认有一位是个体的真神存在,我们就可说是无神论者。”该文接着说:“一个开明的头脑可以很容易明白宇宙受不变法则所引导的主张,正如它能够接受有一个遥远的个体存在的观念;这位个体也许是人永远看不到的,住在人所不知的地方,在某个时候从虚无创造出一个宇宙,其中充满仇恨、不平、机会不均、无穷的苦难和纷争。”
因此,在理论上,佛教并不提倡对真神或创造者的信仰。不过,今日差不多在每个信奉佛教的国家中都建有佛教的庙宇和佛塔,各种各式的偶像、佛陀遗物和菩萨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向之祷告、祭祀和崇拜的对象。佛陀虽从没有自称为神,却已在每一种意义上成为神。
[第142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到公元第七世纪,佛教已从印度传播至东亚各地
印度
贝拿勒斯
菩提伽耶
公元前第三世纪斯里兰卡
公元前第一世纪克什米尔
亚洲中部
公元第一世纪中国
缅甸
泰国
柬埔寨
爪哇
公元第四世纪朝鲜
公元第六世纪日本
公元第七世纪西藏
[第131页的图片]
普世各地形形色色的佛教庙宇
承德(中国北部)
甲府(日本)
纽约市(美国)
清迈(泰国)
[第133页的图片]
石浮雕,来自巴基斯坦犍陀罗的壁画摩耶之梦,描绘未来的佛陀以有光轮的白象的形态进入摩耶王后右侧使她受孕
[第134页的图片]
佛教僧人与信徒在纽约市一间庙内
[第141页的图片]
姿势别饶风格的佛像
进入涅槃
施行教导
冥想
抵抗诱惑
[第147页的图片]
日本东京庆祝佛诞的巡行。后面的白象象征佛陀
[第150页的图片]
中文《莲华经》书页(第10世纪)描述观音菩萨救人于水火的能力。右边的地藏菩萨在14世纪大受韩国人欢迎
[第155页的图片]
来自日本京都的佛经描绘“地狱”的苦刑
[第157页的图片]
左上顺时针方向:今日的佛教徒在泰国曼谷的林伽前膜拜;参拜斯里兰卡康提的佛牙遗物;在新加坡和纽约的佛像前崇拜
[第158页的图片]
一个女佛教徒在家中坛前默祷,儿童参与庙宇所举行的宗教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