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时代的耶路撒冷——考古学有什么发现?
自1967年以来,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展开了大规模的发掘工作。目前已有不少出土遗迹开放给公众人士参观。现在让我们游览一下这些古迹,看看考古学的发现怎样跟圣经的历史互相吻合。
大卫王时期的耶路撒冷
古代的大卫城坐落在锡安山上。今天,大卫城跟现代耶路撒冷的中心相比,看来已没有以往那么受人重视了。已故的伊加尔·希洛教授曾在1978年至1985年间到大卫城进行发掘,他在锡安山东面山麓掘出了一座巨大的阶梯形建筑物或土墙。
据希洛教授估计,阶梯形建筑物的根基是个巨型的台地。在大卫攻取耶路撒冷之前,当地的耶布斯人曾在这座石台上建立城堡。后来,大卫在城堡的旧址筑了一个新堡垒。希洛教授表示,他在台地上发现的阶梯形建筑物,就是在大卫时期建造的。我们在撒母耳记下5:9(《现译》)读到:“攻取堡垒以后,大卫就住进去,并且给它命名为大卫城。大卫在这堡垒周围筑城,从山东边的那块地[土墙]开始建造。”
古代大卫城有完善的供水系统,引水道入口就在堡垒附近,有些输水道看来是大卫时期的建设。有人曾质疑圣经有关耶路撒冷输水系统的记载。例如,大卫曾对手下说,‘谁攻打耶布斯人,当从[水道]上去攻打’仇敌。(撒母耳记下5:8)大卫的元帅约押遵嘱而行。大卫所说的‘水道’到底是什么呢?
另外有些问题跟著名的西罗亚水道有关。圣经在列王纪下20:20和历代志下32:30报道有关的记载。西罗亚水道很可能是希西家王在公元前8世纪吩咐工人开辟的。当时两队工人分别从隧道两端开始挖掘,他们怎能在中途相遇呢?弯曲的水道比笔直的水道长得多。那么,为什么工人选择挖一条蛇形的水道呢?既然工人看来在隧道内用油灯照明,他们怎样有足够的空气维持呼吸呢?
有关这些问题,《圣经考古学评论》杂志提供合理的答案。杂志引述这次发掘工程的顾问,地质学家丹·吉尔的评论。他说:“大卫城底下有个完善的天然喀斯特区(岩溶区)。喀斯特区 是地质学的术语,指地下水渗入或流经地下石层而形成的嶙峋地带,包括灰岩坑、地下洞穴、河槽等。……我们从地质学的角度研究大卫城的地下输水系统,发现那里的地下水源其实主要来自天然引水道。技术精湛的工人扩阔了受侵蚀而成的天然输水道(喀斯特区)和井穴,叫四面八方的地下水汇合成为一个完善的供水系统。”
这也许可以解释西罗亚水道是怎样开凿出来的。工人可能沿着山下迂回曲折的天然地下水道挖掘。隧道两端的工人扩大原有的地下洞穴,挖出一条临时水道来。然后,工人再开辟一条倾斜的引水道,把基训泉的水引进城内的西罗亚池。西罗亚水道全长533米,但接口两端的高度只相差32厘米,实在是工程学上的杰作。
许多学者早已看出,基训泉是古代大卫城的主要水源。基训泉虽然位于城墙外,但由于距离不远,泉水可以顺利引入城内的输水道和11米深的井穴。耶路撒冷的居民不必到城外取水。查尔斯·沃伦在1867年发现了大卫城的供水系统,于是人们叫这个井穴做沃伦井穴。可是,水道和井穴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凿出来的呢?在大卫时期吗?约押就是取道经过这个水道吗?丹·吉尔说:“为了证明沃伦井穴其实是个天然的灰岩坑,我们在井穴凹凸不平的内壁上取出一块石灰质地衣,用碳-14年代测定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碳-14含量是零,这表示地衣的年龄超过4万年。测定结果清楚表明,井穴不可能由人挖掘。”
希西家时期的遗迹
希西家王生于亚述称王称霸的时期。希西家在位第六年,亚述人攻取了十支派王国的首都撒马利亚。八年后(公元前732年),亚述人卷土重来,挥军攻打犹大和耶路撒冷。历代志下32:1-8记述希西家用什么战略迎敌。有任何实质的证据证明这段记载真实无讹吗?
1969年,纳曼·亚维格教授发现了希西家时期的古迹。他掘出一道坚固城墙的部分遗迹。城墙出土部分长40米、阔7米,据估计整道墙有8米高。城墙一部分建基在坚固的岩石上,另一部分以拆毁了的房屋做根基。那么,这道墙是谁建造的呢?在什么时候建成?一份考古学杂志指出,“亚维格教授根据圣经的两段记载,确定了城墙的建造时期和目的。”圣经说:“希西家发愤图强,重建所有拆毁了的城墙,墙上筑起瞭望楼,又建造一道外墙。”(历代志下32:5,《新译》)“将房屋拆毁,修补城墙。”(以赛亚书22:10)今天到耶路撒冷游览的人也能够在犹太人区的旧城,看看这道所谓的“宽墙”。
许多业已掘出的考古学证据显示,希西家时期的耶路撒冷比考古学家原先估计的大得多。原因可能是,北部以色列国遭亚述击败后,难民纷纷涌进耶路撒冷。据希洛教授估计,耶布斯人聚居耶路撒冷的时期,耶路撒冷大约有六公顷大,所罗门时期有十六公顷。三百年后,到希西家时代,耶路撒冷围城部分的面积就约有六十公顷。
第一所圣殿时期的古墓
我们也可以从第一所圣殿时期的古墓获得进一步的资料。这些墓穴在公元前607年巴比伦人摧毁耶路撒冷之前建造。1979年至1980年间,考古学家在欣嫩谷山坡上掘出了一些罕见的墓穴。考古学家加布里埃尔·巴尔凯评论说:“这是自从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进行发掘以来,难得一见的发现。古墓属于第一所圣殿时期的建筑物,墓穴贮物室里收藏了超过一千件古物,全部都完好无缺。此外还有文字记录,这是每个在以色列,尤其是耶路撒冷,做发掘工作的考古学家梦寐以求的发现。”专家在现场找到两片小银条子。条子上有什么记录呢?
巴尔凯说:“我用放大镜仔细检视这片银条子,发现有人用尖锐的工具,在又幼又薄的银条子上刻了几个精细的字母。……上帝的名字清楚可见,约赫瓦赫 这四个希伯来字母以古希伯来字体刻在条子上。”后来,巴尔凯在一份刊物里说:“真叫人意外,每片小银条子都刻着常用的祝福语,所用的词句几乎跟圣经里祭司的祝福语一模一样。”(民数记6:24-26)这是考古学家第一次在耶路撒冷的铭刻上发现耶和华的名字。
专家怎样确定银条子属于哪个年代呢?关键在于跟条子一并出土的古物属于哪个时期。在发现银条子的古墓里,有超过300件陶器出土。专家鉴定这些陶器是公元前6,7世纪的文物。他们把银条子上的字体跟那些已确定年代的铭刻仔细比较,鉴定条子属于同一时期。目前,银条子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馆展出。
耶路撒冷在公元前607年遭受毁灭
圣经在列王纪下25章和历代志下36章,论述耶路撒冷在公元前607年遭受毁灭的情形。耶利米书39章报道,尼布甲尼撒的军队把耶路撒冷付之一炬。近代的发现有没有证明这个记载真有其事呢?根据伊加尔·希洛教授指出,“考古学提出清晰的证据补足了圣经……[有关巴比伦人焚毁耶路撒冷]的记载;巨量的建筑物给夷为平地,不少房屋的木制部分给大火毁于一旦。”他进一步指出:“每件在耶路撒冷出土的古物都有烧焦的痕迹。”
虽然耶路撒冷的毁灭距今已有2500多年,但是今天游人仍可一睹这场灾难的遗迹。当地著名的古迹,例如以色列望塔、焦土房、封泥楼,都开放给公众人士参观。考古学家珍·卡希尔和载维·塔尔纳在《古耶路撒冷真貌》一书总结说:“建筑物(例如焦土房和封泥楼)里挖掘出来的烧焦物显示,巴比伦人确曾把耶路撒冷完全摧毁。此外,考古学家在东部山坡上掘出一些倒塌了的房屋,瓦砾底层的石块也显示城市曾遭严重焚毁。圣经就这场灾难所作的描述……正好跟考古学的发现不谋而合。”
因此,过去25年考古学在耶路撒冷的发现,多方面证实了圣经的记载。圣经对耶路撒冷在大卫时期到公元前607年间的描述,跟考古学的发现互相吻合。可是,圣经有关公元1世纪的记载又怎样呢?
耶稣时期的耶路撒冷
学者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圣经、公元1世纪犹太历史家约瑟夫斯的记载,以及其他资料来源,设法想象耶路撒冷在公元70年遭受罗马大军毁灭之前,在耶稣时代的风貌。在耶路撒冷一家大旅馆后面,有一座耶路撒冷的模型,负责人不时根据最新的考古学发现增添修改。模型的重点是城内的圣殿山。以往希律命人造了一个地台,把圣殿山的范围扩大,比所罗门时期的面积大了一倍。这是古代最大的人造地台,面积约有480米乘280米。兴建地台的大石有些重50吨,有一块甚至重达400吨。据一位学者指出,“古代很多建筑物的基石都大小不一。”
难怪有些人觉得耶稣的话难以置信。耶稣说:“你们拆毁这座殿宇,我要三天内把它兴起来。”犹太人以为耶稣指当日高大宏伟的圣殿,但耶稣所说的‘殿宇,其实是他的身体’。于是犹太人说:“这座殿宇用了四十六年建造,你三天内就可以把它兴起来吗?”(约翰福音2:19-21)由于考古学家在圣殿山附近进行发掘,现今游人不但能够一睹耶稣时期的城墙和建筑物遗迹,他们甚至有机会走走耶稣当日前往殿宇南门时走过的台阶。
距离圣殿山的西墙不远,是位于旧城的犹太人区。当地有两个公元1世纪的古迹,一个是焦土房,一个是希律区。两个古迹经过修复后都能保持原有的风貌。焦土房出土后,考古学家纳曼·亚维格写道:“现在我们清楚看出,这座建筑物是罗马人在公元70年毁灭耶路撒冷的时候烧毁的。这是自从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进行发掘以来,首次找到明显的证据,证明耶路撒冷确曾被大火焚毁。”——可参看12页的照片。
考古学的发现可以加深我们对耶稣生平事迹的了解。耶路撒冷的富有人家(包括大祭司)住在上城。考古学家在那儿的房屋里发现了大量行洁净礼用的洗濯池。一位学者说:“考古学家发现大量洗濯池一事证明,第二所圣殿时期上城的居民恪守洁净礼的规定。(《密西拿经》载有十篇关于洗濯池的详尽律法。)”这些资料有助我们理解耶稣就法利赛派和抄经士的传统所作的评论。——马太福音15:1-20;马可福音7:1-15。
考古学家也在耶路撒冷发现了大批石器,这叫他们大感意外。纳曼·亚维格说:“为什么耶路撒冷的房屋里有这么多石器呢?我们可以在《哈拉卡律法》中找到答案。《哈拉卡律法》载有犹太人必须遵守的洁净礼仪。据《密西拿经》指出,石器不会受不洁所影响,……石器完全不受礼仪上的不洁所玷污。”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耶稣把水变成酒的奇迹中,盛水的器皿是石器而非陶器。——利未记11:33;约翰福音2:6。
以色列博物馆展出了两个尸骨坛。据《圣经考古学评论》指出:“尸骨坛是公元70年耶路撒冷毁灭之前一百年左右的器具。……人们把尸体放进墓窟墙壁上的凹坑里。尸体腐烂后,他们把尸骨放进坛里。尸骨坛通常用石灰岩造成,手工精巧。”以色列博物馆目前展出的两个尸骨坛在1990年11月出土。考古学家兹维·格林克说:“在墓窟里发掘出来的两个尸骨坛上刻着‘该亚法’,考古学首次发现刻有这个名字的古物。这可能是《新约》……提及的大祭司该亚法家族的名字。当日耶稣就是从耶路撒冷该亚法的家,转解到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府第的。”其中一个尸骨坛盛载了一个约60岁男子的骸骨。有学者推测这正是该亚法的骸骨。一位学者认为骸骨属于耶稣时期,他说:“我们在其中一个尸骨坛里发现一个钱币,上面刻有希律王亚基帕(公元37-44年)的字样。这两个尸骨坛可能是公元1世纪初的古物。”
威廉·德弗是亚利桑那州大学近东考古学教授,他评论考古学在耶路撒冷的发现说:“我们从这个研究重点已认识到更多考古学的历史。过去15年,我们对耶路撒冷的认识比过去的150年还要多,我绝没有言过其实。”近几十年,耶路撒冷许多大规模的考古学发现的确提供了重要资料,帮助我们更了解圣经历史。
[第9页的图片鸣谢]
Reproduction of the City of Jerusalem at the time of the Second Temple – located on the grounds of the Holyland Hotel, Jerusalem
[第10页的图片]
上图:耶路撒冷圣殿山西南面
右图:走下沃沦井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