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要诀是什么?
民选政治家的职责便是要努力使人民快乐。毕竟,他们需要选民支持才能保住自己的官职。可是,一份新闻杂志报道,波兰的“一群选民[对政府]大失所望、热诚下降”。一位新闻工作者说,美国是个“对传统政治毫不信任”的社会。另一位作家则撰文指出,“法国的政治冷感日趋严重。”这种普遍的冷漠和不满精神——并非仅限于这三个国家——显示,政治家在使人民快乐方面所作的努力已一败涂地了。
宗教领袖同样应许人会享有快乐——若不是在今生,至少会在来世。他们这项见解的前提便是,人有个不死或会转世投胎的灵魂。但许多人却基于不同理由拒绝接受这个看法。圣经也很明确地驳斥这样的见解。空置的教堂、日渐减少的教友均足以表明,盈千累万的人已不再认为宗教是快乐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了。——可参阅创世记2:7,17;以西结书18:4,20。
贪爱银子的人无法获得满足
快乐若不是来自政治,又不是来自宗教,它可以从哪里获致呢?会是来自商业方面吗?商业也同样声称能为人带来快乐。它通过广告媒介大声疾呼地说:享有金钱所能买得到的一切物质东西和服务,就是快乐了。
以这个方法寻求快乐的人正与日俱增。据报,几年前德国每两家人便有一家负债累累。难怪当时著名的德国报章《时代日报》预测,“这些人当中有许多永远也摆脱不了所负的债项。”该报解释说:“透支银行存款十分容易,但还清债项却极其困难。”
在其他高度工业化国家中,情况也与此类似。几年前,纽约市立大学社会学家大卫·卡普菲茨估计,美国约有2000万至2500万家庭严重负债。他说:“他们泥足深陷,债务正摧毁他们的生活。”
这绝不是快乐!那么,我们应当期望商业世界成就前两者(政治及宗教)显然无法成就的事吗?富甲天下的所罗门王有一次写道:“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而知足;贪爱财富的、不因得收入而知足;这也是虚空。”——传道书5:10,《吕译》。
向物质资财寻找快乐俨如建造空中楼阁。幻想的楼阁也许令人感到兴奋,但是你能够住在这些楼阁里吗?
快乐是可以获致的,但方法如何?
使徒保罗将耶和华称为“快乐的上帝”。(提摩太前书1:11,《新世》)上帝按照自己的形像创造人类,他也将自己的快乐特性赐给人。(创世记1:26)可是,人类的快乐有赖于他们对上帝所作的事奉,正如诗篇执笔者表明:“有耶和华为他们的上帝,这百姓便为[快乐]!”(诗篇144:15乙)在《新世界译本》里,“快乐”这个字词出现过110次。因此,关于我们对上帝的事奉包括些什么,以及我们事奉他如何会导致快乐,我们若考虑一下其中几节经文,便能够获得较清楚的了解。
认识灵性上的需要
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在著名的登山宝训中说:“认识自己的灵性需要的人快乐了。”(马太福音5:3,《新世》)商业世界企图误导我们,使我们以为买到奢侈品便可以享有快乐。商业世界告诉我们,快乐就是拥有一台家庭电脑、一部摄录机、一台电话、一部汽车、最时尚的运动装置、最时髦的服饰。但商业世界却没有告诉我们,世上有千百万人尽管缺乏这些东西,却未必是不快乐的。这些物质东西可能使生活变得更为舒适、方便,但却不是快乐的必需条件。
像保罗一样,认识自己灵性需要的人会说:“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摩太前书6:8)为什么呢?因为满足灵性上的需要能导至永远的生命。——约翰福音17:3。
我们若有钱买好的东西,享用这些东西有什么不妥呢?可能没有什么不妥。但学会制止一时冲动,或避免仅由于有能力购买而购物,就能对我们的灵性有强化作用。这样,我们便能像耶稣一样——虽然按世俗标准去看,他的经济状况并非最理想——学会表现知足和保持喜乐。(马太福音8:20)保罗写道:“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保罗写这番话时并没有表示不快乐。——腓立比书4:11,12。
信靠耶和华
人若认识自己的灵性需要,就显示他愿意信赖上帝。这可以导致快乐。正如所罗门王解释说:“倚靠耶和华的,便为[快乐]。”——箴言16:20。
可是,事实岂不是表明,许多人信赖金钱和物质资财过于信赖上帝吗?从这个观点去看,虽然“上帝乃我所赖”这句标语出现在美国的钱币上,其实将这句话印在金钱之上是至为不当的。
虽然凡金钱所能买到的东西,所罗门王都一无所缺,他却看出信靠物质东西并不能为人带来恒久的快乐。(传道书5:12-15)放在银行里的金钱会因银行经营失当或通货膨胀而遭受损失。大风暴能够将物业毁去。保险费虽然可以补偿部分的财物损失,却永不能弥补感情上的损失。一场突如其来的股市狂泻能使股票和证券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甚至一份优薪职业也可能由于许多原因而变得朝不保夕。
基于这些因素,信靠耶和华的人能够看出,听从耶稣的警告确是明智之举:“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马太福音6:19,20。
我们若知道自己所信靠的乃是一向供应人类一切所需的全能上帝,那么,还有什么比这件事能令人感到更安全、更快乐呢?——诗篇94:14;希伯来书13:5,6。
接受上帝的责备
一个真正的朋友若怀着爱心向我们提出劝告,甚至是责备,我们会很乐于接受。有一次,一个人自称是上帝仆人约伯的朋友,他自以为义地对约伯说:“上帝所惩治的人是[快乐]的!”以利法的话虽然说得不错,他却暗示约伯犯了严重的过失。但其实约伯并没有犯过。以利法是个‘多么叫人愁烦的安慰者’!后来,耶和华以仁爱的方式责备约伯。约伯谦卑自抑,接受管教,结果得以踏上获致更大快乐的途径。——约伯记5:17;16:2;42:6,10-17。
今日上帝并不直接跟手下的仆人说话——像他跟约伯说话一样。反之,他透过他的话语和他以圣灵指引的组织向他们提出所需的责备。可是,那些竭力追求物质利益的基督徒却往往没有时间、精力和意向去经常研读圣经和参加耶和华的组织所提供的一切聚会。
正如箴言3:11-18指出,上帝所责备的人看出接受以下的劝告乃是明智之举:“得智慧,得聪明的,这人便为[快乐]。因为得智慧胜过得银子,其利益强如精金,比珍珠宝贵;你一切所喜爱的,都不足与比较。她右手有长寿,左手有富贵。她的道是安乐;她的路全是平安。她与持守她的作生命树;持定她的,俱[称为快乐]。”
保持纯洁,爱好和平
耶稣将快乐的人描述为“清心的人”和“使人和睦的人”。(马太福音5:8,9)可是,在一个鼓吹崇尚物质的生活方式的世界里,自私甚或不洁的欲望多么容易在我们心里生根!我们若没有受来自上帝的智慧所指引,我们就很容易被误导,甚至以有问题的方法去赚钱,以致损害了自己和别人的和好关系!圣经发出以下的警告是有充分理由的:“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书6:10。
贪爱钱财会助长一种忘恩负义和贪得无厌的自私看法。为了避免形成这种错误精神,有些基督徒在作出重大经济决定之前会先问问自己这些问题:我真的需要这件东西吗?我需要有这件昂贵的东西或这份优薪、费时的工作吗?既然千百万其他的人都没有这些东西,为什么我一定要有呢?抑或我能够以更好的方式运用我的金钱和时间?例如,我能够扩大自己对纯真崇拜的参与,尽力支持普世的传道工作,或帮助那些境况比我较差的人吗?
表现忍耐
约伯被迫忍受的一个试炼是经济上的损失。(约伯记1:14-17)约伯的事例表明,我们需要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表现忍耐。有些基督徒必须忍受逼迫;有些要忍受试探;还有些要忍受不理想的经济状况。可是各种形式的忍耐都会得到耶和华的赏赐,正如门徒雅各论及约伯时写道:“那先前忍耐的人,我们称他们是[快乐]的。”——雅各书5:11。
人若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而忽视属灵的事务,这也许能够带来短暂的经济舒解,但这样行会使我们的希望保持鲜明吗?这可以帮助我们继续寄望于上帝王国所带来的永久经济舒解吗?冒这样的危险是值得的吗?——哥林多后书4:18。
寻得快乐现今直至永远
显然有些人不同意上帝对于什么能使人快乐这个问题的看法。由于罔顾远较重要和长远的利益,他们认为听从上帝的劝告并不会为他们个人带来即时的好处。他们看不出信赖物质东西是空虚无益的,最后只能导致挫折而已。很恰当地,圣经执笔者问道:“财物增加,吃用的人也增加,物主除了眼看以外,还有什么益处呢?”(传道书5:11,《新译》;可参阅传道书2:4-11;7:12。)兴趣是很容易失掉的,我们一度认为非有不可的东西,最后很可能仅被丢在架上积尘而已!
真正的基督徒永不会让自己受到影响,要在物质上与别人看齐。他深知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他的为人而非他所拥有的东西。他深知什么能使人获得快乐——真正的快乐:就是与造物主享有良好的关系,并在他的工作上保持忙碌。
[第20页的图片]
仅是物质东西并不能为人带来恒久的快乐
[第22页的图片]
圣经说:“认识自己的灵性需要的人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