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乡教养子女,苦与乐
千百万人憧憬美好的新生活, 于是移居外地。目前,欧洲的移民多达2000万,美国有2600万,澳大利亚的人口有百分之21不是在本土出生的。外籍家庭最困难的,莫过于学习新语言和适应新的文化习俗。
一般而言,孩子很快就能掌握新语言,并按新语言思维,父母则需要较长时间学习。既然孩子不在父母的家乡长大,语言就成了彼此间的鸿沟,要想逾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当地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共同塑造孩子的思想和感情。父母可能很难明白儿女的言谈举止。因此,移居外地的父母“要照耶和华的意思管教[儿女],纠正他们的思想”,任务的确很艰巨。(以弗所书6:4)
既要灌输知识,又要打动心灵
基督徒父母有责任教导儿女学习圣经“纯洁的语言”,做父母的当然希望儿女接受真理。(西番雅书3:9)话说回来,如果孩子对父母的语言只有肤浅的认识,或者父母不能流利地用当地的语言跟儿女交谈,又怎能把耶和华的律法深印在儿女心里呢?(申命记6:7)儿女也许明白父母所用的词汇,但要是父母的教诲未能打动儿女的心,孩子在家里也恍如陌路人。
柏德罗和仙德拉从南美洲移居澳大利亚,有两个十来岁的儿子。他们也面对沟通的困难。a柏德罗说:“谈论属灵的事牵涉到内心和感情。要交流心得体会,就得用更多词汇才能畅所欲言。”仙德拉说:“要是孩子不懂我们的母语,他们的属灵生命就受到威胁了。由于看不出知识背后的原则,他们可能不爱真理,属灵辨识力变得薄弱,跟耶和华的关系也不亲密。”
尼安和海伦从斯里兰卡移居德国,有两个儿女。他们说:“我们认为,除了学习德语外,儿女还要学习自己的母语。这样,他们才能跟我们坦诚沟通,倾诉心事。”
米格尔和卡雯从乌拉圭移居澳大利亚,他们说:“像我们这种情况的父母,一定要格外努力。要就教导儿女明白父母的语言,要就好好学习外语,以求用新语言去理解和解释属灵的事。”
个别家庭的决定
每个移居外地的家庭都该仔细考虑用什么语言沟通,好领受耶和华的教导。(以赛亚书54:13)这个决定至为重要,能影响家人的属灵健康。有些家庭选择参加用自己母语举行的聚会,有些则选择当地语言的会众。作决定前,应该考虑些什么呢?
特里奥斯和帕特丽亚是塞浦路斯人,移居英国,五个子女都在英国长大。他们解释选择英语会众的原因:“起初,我们一起参加希腊语会众的聚会,夫妇俩得益很大,儿女的属灵进步却受到影响。虽然他们懂一些希腊语,但很难明白较深入的属灵知识,结果属灵的进展缓慢,于是我们决定全家迁到英语会众去。没多久,儿女的信心受到强化,属灵状况大有进步。要搬到英语会众的确不容易,但对我们的家庭来说,证实是个明智的决定。”
然而,特里奥斯仍然要儿女好好学习母语,结果得到丰盛的报酬。儿女说:“能够多说一种语言实在是个福分。虽然英语是我们的主要语言,我们却因为懂得希腊语而跟家人关系密切,尤其是能和祖父母沟通。此外,我们也比较同情移民的困境。既学懂了希腊语,我们相信自己也能学习另一种语言。我们大一点后,父母就和我们一起搬到阿尔巴尼亚语会众,帮助那里的移民。”
克里斯托弗和玛格丽塔也是塞浦路斯人,移居英国,有三个子女。这个家庭决定留在希腊语会众。他们的儿子尼科斯现在是个长老,在希腊语会众服务。他回想当日,说:“弟兄们鼓励我们支持新成立的希腊语会众。我们整家人都认为这是上帝的委派。”
玛格丽塔忆述:“七岁和八岁的儿子参加传道训练班时,身为父母,我们的确有点担心,因为他们的希腊语还说不好。于是每个演讲委派都成了全家的大事,我们花不少时间协助儿子们准备演讲。”
他们的女儿乔安娜说:“我还记得,爸爸把希腊字母写在黑板上,教导我们学习希腊语,绝不让我们马虎了事。不少人要花好几年时间才能学懂一种语言,但在爸妈教导下,我们很快就学会了希腊语。”
有些父母认为,要培养“属灵的悟性”,在属灵方面进步,就要聆听以母语举行的聚会。(歌罗西书1:9,10;提摩太前书4:13,15)也有些家庭希望用母语帮助故乡来的移民认识真理。
另一方面,有些家庭移居他乡后,认为参加当地语言的聚会,对他们比较好。(腓立比书2:4;提摩太前书3:5)在这件事上,整家人商议之后,家主就祷告求上帝指引,然后决定选择什么语言的会众。(罗马书14:4;哥林多前书11:3;腓立比书4:6,7)有什么切合实际的建议供这类家庭参考呢?
切合实际的建议
本文开头提到的柏德罗和仙德拉说:“在家里,我们有一个规矩,就是只准说西班牙语,这样,孩子们就不会忘记母语了。要遵守这个规矩一点也不容易,因为孩子们知道我们明白英语。但如果我们不坚持到底,不久他们就可能不懂西班牙语了。”
米格尔和卡雯也说:“如果父母用母语主持家庭研读,讨论每日经文,那么儿女就能学会掌握母语,能用母语表达更深入的属灵观点。”
米格尔提议:“传道时要花点心思,使儿女喜爱传道工作。我们的地区差不多包括整个城市,因此,我要开车四处寻找和自己语言相同的人,整家人在车子里的时间也不少。途中,我们谈论重要的事,玩圣经游戏。我尽量计划传道的路线,希望能续访几个对圣经感兴趣的人。这样,传道结束时,儿女起码有机会跟一个人谈论圣经。”
适应不同的文化习俗
圣经劝勉年轻人:“我儿,你要听从父亲的管教,不要舍弃母亲的法度。”(箴言1:8)父母的管教和“法度”跟他们成长的背景有密切关系,然而,儿女成长的环境跟父母不同,就不免会产生难题。
父亲有责任决定怎样督导自己的家庭,但也不该一味跟从其他家庭的做法。(加拉太书6:4,5)只要父母儿女坦诚讨论问题,父母就比较容易接纳新的文化习俗。
然而,不少先进国家的风俗却危害基督徒的属灵健康。流行音乐和娱乐消遣往往鼓吹贪婪、反叛和放荡的行为。(罗马书1:26-32)即使父母不懂当地语言,也不该推卸责任,忽视儿女所选择的音乐和消遣。父母必须给儿女明确的指引,当然,要做到这点绝不容易。
卡雯说:“孩子听的音乐,旋律听来没问题,但我们大多不明白歌词,不知道里面有没有粗话或暧昧的含意。”他们怎样应付呢?米格尔说:“我们苦口婆心地教导儿女明白不良音乐的害处,也帮助他们选择高尚的音乐,以求蒙耶和华悦纳。”不错,凡事谨慎和通情达理,能帮助两代人适应不同的文化习俗。(申命记11:18,19;腓立比书4:5)
苦尽甘来
毫无疑问,在异乡养育子女需要花很多时间和心思。不过,最终父母儿女都会见到美好的成果。
阿札姆和妻子莎拉从土耳其移居德国,三个儿子都在德国长大。大儿子现今在德国塞尔特斯分部办事处服务。阿札姆说:“孩子们能汲取两种文化的精华,从而培养出难能可贵的品格,得益不少。”
安东尼奥和吕蒂娅从安哥拉移居德国,有九个子女。这个家庭能说林加拉语、法语、德语。安东尼奥说:“由于我们能说几种语言,可以跟不同国家的人交谈,向他们传道。这使我们全家都很快乐。”
一个日本家庭移居英国。两个儿女发现,能说日语和英语为他们带来不少方便。年幼的说:“懂两种语言,使我们较易找到工作。我们参加规模较大的英语大会,获益良多。同时,我们也有幸在需求较大的日语会众服务。”
成功的例子
自圣经时代以来,上帝的仆人都曾克服种种困难,在文化迥异的地方抚养儿女。摩西在埃及长大,但他的父母却能成功教导摩西敬畏上帝。(出埃及记2:9,10)被掳到巴比伦的犹太人,许多都悉心教养儿女,结果他们的儿女愿意回耶路撒冷,恢复正确的崇拜。(以斯拉记2:1,2,64-70)
今天的基督徒父母也能够成功。一对父母听到儿女表达以下的心声:“爸爸妈妈很爱我们,我们关系密切,常常坦诚沟通。想到我们属于一个普世的大家庭,跟其他属灵的弟兄姊妹一起事奉耶和华,真是开心极了!”只要你锲而不舍,努力教导儿女,说不定也能听到儿女说出体会的话呢!
[脚注]
a 有些不是真名。
[第24页的图片]
在家中用母语交谈,能帮助儿女掌握这种语言
[第24页的图片]
同样的语言能维系祖孙关系
[第25页的图片]
跟儿女一同讨论圣经,能帮助他们培养“属灵的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