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我们赏识年长之辈!”
    守望台1986年 | 8月1日
    • “我们赏识年长之辈!”

      “年老的岂不有智慧,寿高的岂不有知识吗?”约伯问道。(约伯记12:12)类似地,所罗门曾说:“白发是荣耀的冠冕,在公义的道上,必能得着。”(箴言16:31)这些话是在年长之辈受到敬佩和尊重的日子说的。圣经曾屡次表明在那些日子年轻人如何与年长之辈交往而得益。

      例如,路得有多年的机会观察和沉思她婆婆拿俄米所立的榜样。显然这种亲密的交往使路得产生了要事奉耶和华的愿望。因此,后来当路得有机会与拿俄米分手而返回自己那崇拜偶像的故乡时,她毅然忠贞地说:“你往那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那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路得记1:16,17)不错,路得与拿俄米之间的友谊使她成为一个“贤德的女子”。——路得记3:11。

      提摩太是另一个与年长之辈交往而得益的人。有许多年的时间,提摩太与使徒保罗一起从事周游探访的工作。即使在铁窗阻隔之下,提摩太仍然收到保罗富于鼓励的信。保罗在信中提醒提摩太“要把上帝……的恩赐,像火一样再挑旺起来。”(提摩太后书1:6-8,《新译》)提摩太受到保罗如此彻底的教导,以致保罗写信给腓立比人时解释说,“没有别人[像提摩太一样]与他同心,实在挂念腓立比人的事。”——腓立比书2:20。

      今日,在有些国家地区里,尊重年长之辈的习惯已差不多荡然无存了。然而,这是在基督徒当中的情形吗?绝不然。今日,真正的基督徒仍然赏识年长之辈在信心、敬虔和人生经验方面所能予人的帮助。例如,一位姊妹写道:“每逢我感受到这个制度的压力,我发现自己会向小组中年长之辈学习,从后者屹立不移、坚忍不拔的精神汲取鼓励和勇气。”一位34岁的年轻弟兄也对忠心的年长之辈作出类似的评论,说:“他们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曾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例如,我一度需要知道怎样保持平衡。一位72岁的年长弟兄告诉我,‘要辨明你正做着耶和华要你首先做的事。这是一项经常不断的奋斗。但是你若先求上帝的王国,你便会获致平衡了。’”

      在另一个事例上,一名87岁的弟兄患了重病。一位长老携同一个不活跃的弟兄前往探访他。不活跃的弟兄不禁痛哭说,“你向来是我的好朋友。我会十分怀念你。”“我也一样会惦挂着你,”年老的弟兄回答说。不活跃的弟兄仍然啜泣,说,“我希望在新规制里见你——如果有这样一天的话。”虽然软弱无力,年长的弟兄仍然苦撑着身体坐起来。他笃信不疑、以无比坚定的口吻说:“这一天是必定会来的。”虽然不活跃的弟兄没有对这项鼓励作出反应,年老弟兄所表现的信心却深深打动了当时在场的长老。“他的信心大大加增了我的力量,”长老回忆说。

      年长的弟兄姊妹时常从他们的基督徒生活汲取经验,向我们提出健全和切合实际的劝告。“抱起你年幼的孩子,把他们拥在怀里,”一位年长的人劝告说,“他们很快便会长大。要先看顾他们。他们是你宝贵的门徒。”“这个制度的压力若临到你身上,或撒但正在试炼你,”另一位年长的人劝勉说,“永不要放弃真理。要继续持之以恒,至终这必定会为你带来快乐。”一对年老的夫妇在纽西兰一个地区忠心地服务了43年。他们提出以下切合实际的劝告:“环境若许可,最好停留在一个地方而非四处迁徙。这样真理才会对社区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会促使你继续按真理而生活。这样,你便会变得更为坚强。”

      诚然,许多年老的弟兄姊妹不能像较年轻的人一般从事逐户的见证工作。他们有些长年卧床。其他的则受痛苦的疾病所缠扰。一位年长的姊妹说,“我不介意年老。我只是不喜欢年老所带来的各种不便。”然而,她仍然能够继续表现基督徒的热心!

      你有花点时间去熟悉年长的弟兄姊妹吗?你正努力效法他们所表现的各种美德——一些像精金般借着时间和经验提炼出来的品德吗?无疑,我们若拨出时间去观察这些弟兄姊妹,与他们交谈,他们便会对我们成为一项无价的资源。一位年轻的基督徒说:“忠心的年长之辈对我来说一向都是持守真理,表现真挚的爱心和活跃的信心,富于怜悯和热心为上帝服务的良好榜样。他们的美有如繁花盛放的树一般。他们好像寒夜里温暖的炉火。”的确,我们有充分理由要赏识年长之辈!

  • “耶和华的眼目看顾长老”
    守望台1986年 | 8月1日
    • “耶和华的眼目看顾长老”

      今日,长老们时常必须作出看来超乎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范畴的决定。然而,请考虑一下在以斯拉的日子,有些犹太长老所面对的情况。

      犹太余民从巴比伦返回故土之后,有一段长达16年之久的时期他们陷于不活跃的情形中。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终于使犹太人从他们的冷漠中醒悟过来。这样,重建耶和华的殿的工作遂得以恢复。可是,这件工作不久便受到波斯官员的阻挠。反对者问道:“谁降旨让你们建造这殿……呢?”——以斯拉记5:1-3。

      对这项质问的回答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长老们若容许反对者的话吓倒自己,重建圣殿的工作便会顿时中止了。但长老们若激怒这些官员,后者便可能立即下令禁止重建圣殿的工作进行。因此,长老们(无疑由省长所罗巴伯和大祭司耶书亚所带领)提出了一个机巧但却十分有效的回答。他们提醒官员一项久已被人遗忘的谕旨——古列王曾降旨批准犹太人重建上帝的殿。由于深知波斯人有法令一旦颁布便永不更改的政策,官员明智地避免违抗王命。这样,重建圣殿的工作遂得以继续下去,直至大利乌王后来下令吩咐官员使工作加速进行!——以斯拉记5:11-17;6:6-12。

      这个令人惊讶的结果是由属人的智慧促成的吗?绝不然,以斯拉的记载说,“上帝的眼目看顾犹大的长老。”(以斯拉记5:5)显然,耶和华引导长老们作答,并且使波斯王作出对他们有利的反应。类似地,今日基督徒长老们在处理棘手的难题或应付反对者方面可以仰赖耶和华的指引和领导。耶和华在诗篇32:8提出保证说:“我要教导你,指示你当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劝戒你。”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