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
(Perfection)
用来表达“完美”这个概念的希伯来语词源于不同的动词,包括ka·lalʹ卡拉勒(意即无瑕[参看结27:4]),sha·lamʹ沙兰(意即完结[参看赛60:20]),以及ta·mamʹ塔曼(意即穷尽,达到完善的地步[参看诗102:27;赛18:5])。在《希腊语经卷》,形容词teʹlei·os(泰利奥斯),名词te·lei·oʹtes(泰利奥泰斯)和动词te·lei·oʹo(泰利奥奥)也用来表达“完美”的意思,可以译做“成为完美,完备”(林后12:9;雅1:4),“长大成人,成熟”(林前14:20;来5:14),“达到特定的目的或目标”(约19:28;腓3:12)。
观点正确十分重要 想要准确理解圣经,我们必须撇开一种普遍的误解,就是以为“完美”的意思一定等于绝对 完美,没有局限。宇宙间,惟独造物主耶和华上帝才是绝对完美的。正因为这个缘故,耶稣说:“除了上帝一位,没有谁配称为良善的。”(可10:18)耶和华超卓绝伦,配受一切赞美。他力量无穷,至善至美,无与伦比,“惟有他的名至高无上”。(诗148:1-13;伯36:3,4,26;37:16,23,24;诗145:2-10,21)摩西歌颂上帝说:“我要宣告耶和华的名,你们要称我们的上帝伟大!他是磐石,所做的完美无瑕,所行的尽都公正。他是信实的上帝,大公无私,又正义又正直。”(申32:3,4)耶和华的道路、话语和律法尽都完美炼净,没有瑕疵,毫无欠缺。(诗18:30;19:7;雅1:17,25)谁都无法找到正当的理由去攻击、批评或挑剔上帝和他的作为,上帝永远配受众生的赞美。(伯36:22-24)
上帝以外的人和物不可能绝对完美 除了上帝以外,没有任何个体和事物是绝对 完美的。(参看诗119:96)一件东西只要能完全符合设计师的标准,能完全达到生产者的目标,能完全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这件东西就是“完美”的了。换言之,“完美”的含意本身就说明了一个事实:某人某物什么时候算是“完备”,该符合什么卓越的标准,该满足什么要求,该具备什么条件等等,都必须由某个个体来决定。说到底,上帝是创造天地的主宰,是一切标准的制定者,最有资格按他的正义旨意和要求评定何谓完美。(罗12:2;见耶和华条下的“紧守道德标准的上帝”)
且以地球为例。地球是上帝创造的,在六个创造“日”结束时,上帝宣布他所造的一切都“非常好”。(创1:31)地球的设计完全符合上帝所定的卓越标准,因此是完美的。然而,上帝后来吩咐人要“开拓大地”,意思显然是要他们开发整个地球(不只是伊甸),使之成为乐园。(创1:28;2:8)
圣经显示,上帝吩咐和指示人在旷野建成的圣幕是有象征意义的,预表一个“更大、更完备的圣幕”。基督耶稣以大祭司的身份进了这个更大的圣幕的至圣所,即耶和华在天上的居所。(来9:11-14,23,24)地上的圣幕满足了上帝的要求,达到了特定的目的,因此是完美的;但上帝为地上的圣幕所定的旨意一旦实现,这个圣幕就不再有用并且消逝了。然而,地上的圣幕所预表的实体却在更深远的意义上是完美的。
圣经说,耶路撒冷城和锡安山“壮丽无瑕”。(哀2:15;诗50:2)但这显然不是说耶路撒冷城处处风光如画,无比壮丽。耶路撒冷的美主要跟上帝怎样运用这城有关。耶路撒冷之所以壮丽无瑕,是因为上帝赐给它荣美,使它成为受膏君王的京城,成为圣殿所在之地。(结16:14)昔日富裕的商业中心泰尔被形容为一艘船,建造和经营泰尔的人运来各地贵重的物产,使这城百物充足、“美丽无瑕”。(结27:3-25)
因此,圣经读者必须考虑上下文,才能确定某段经文所说的完美,究竟是指什么意义上的完美。
摩西律法是完美的 上帝通过摩西赐给以色列人一套律法,其中包括祭司团的设立及献祭的种种安排。律法是上帝颁布的,是完美的;但正如使徒保罗受圣灵启示指出,不管是律法、是祭司团还是祭牲,都不能使律法下的人得到完美。(来7:11,19;10:1)事实上,律法非但不能使人摆脱罪和死亡,反而使罪更加明显。(罗3:20;7:7-13)可是,上帝所作的这一切安排,确实成就了上帝特定的旨意。作为“监护老师”,律法带领人归向基督,是完美的“将来美好安排的影子”。(加3:19-25;来10:1)由此可见,保罗说“律法通过血肉之躯施行是软弱无力的”(罗8:3),显然是说犹太大祭司这些血肉之躯根本无力把人民“拯救到底”(大祭司是按照摩西律法委任的,专责监管献祭事宜,并在赎罪日把祭牲的血带进至圣所),正如希伯来书7:11,18-28所解释的一样。虽然亚伦家系的祭司为百姓献祭,能够令百姓在上帝面前蒙悦纳,却不能使他们完全摆脱罪咎感。使徒保罗说,到上帝面前来的人不能单靠祭牲“得到完美”,指的就是他们不能完全良心无愧。(来10:1-4;另见来9:9)大祭司根本不能提供真正可以除罪的赎价。惟独靠着基督执行他作为永久大祭司的职务,并且献出生命做赎罪的祭物,人类才能得救。(来9:14;10:12-22)
摩西律法是“好的”,是“圣洁”“良善”的(罗7:12,16),谁能百分之百谨守这套完美的律法,就是完美的,必因此活下去。(利18:5;罗10:5;加3:12)然而,律法非但没有使人得永生,反而定了人的罪,这并不是由于律法不好,而是由于律法下的人都不完美都有罪(罗7:13-16;加3:10-12,19-22),完美的律法使人的罪显露无遗。(罗3:19,20;加3:19,22)另一方面,律法也让人认出耶稣就是弥赛亚,因为惟独耶稣能完全符合律法的一切规定,从而证明他是个完美的人。(约8:46;林后5:21;来7:26)
圣经是完美的 圣经包含的信息来自上帝,句句精炼,全然纯净,尽都真实,是完美无瑕的。(诗12:6;119:140,160;箴30:5;约17:17)尽管经过数千年的辗转传抄,圣经抄本难免跟原作有若干差异,但这些差异都是极细微的。换言之,即使目前的圣经抄本或译本称不上毫无瑕疵,其中来自上帝的信息却没有变样,堪称完美无缺。
有些人也许觉得看圣经不容易,比看其他书更费神费力,而且不少内容也看不懂。好挑剔的人更认为:圣经要称得上完美,就不该有任何字面上的歧义或所谓的“矛盾”才对。但这些批评不能改变圣经是完美的这个事实;毕竟,只有圣经的作者耶和华上帝才有资格衡量圣经是否完美。圣经完全符合上帝所定的崇高标准,能达到上帝所定的目的,内容绝无虚谎,这一切说明圣经确实是信守真理的上帝的话语。使徒保罗指出圣经为什么是完美的,他说:“圣经全都是上帝用圣灵启示的,对于教导、责备、纠正、按正义施行管教,尽都有益,叫敬神的人可以完全胜任,装备齐全,做各样的善工。”(提后3:15-17)古往今来,圣经对人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希伯来语经卷对古代以色列人的价值,还是圣经全书对公元1世纪的基督徒会众以至对现代人的价值,都在在说明圣经是上帝实现他旨意的理想工具。(参看林前1:18)
圣经(包括耶稣的教诲)的要旨是:人会否明白上帝的旨意,会否切实遵行,会否得救得生,主要视乎这个人的心。(撒上16:7;代上28:9;箴4:23;21:2;太15:8;路8:5-15;罗10:10)圣经连人“心里的意念和打算都能辨明”,使他们的真正为人显露出来;可谓独一无二。(来4:12,13)圣经清楚表明,上帝只会让那些愿意付出努力的人明白关于他的知识。(参看箴2:1-14;8:32-36;赛55:6-11;太7:7,8)上帝按照自己的意思,将他的旨意向谦卑的人启示出来,却向高傲之辈隐藏起来。(太11:25-27;13:10-15;林前2:6-16;雅4:6)因此,不想接受上帝信息的人在圣经里找到所谓的“破绽”,找到借口去批评圣经包含的信息、责备或管教,这并不代表圣经有什么瑕疵。刚刚相反,这正好表明上述经文说的一点不假,表明圣经在圣经的作者眼中确实完美;毕竟,作者的看法才最重要。(赛29:13,14;约9:39;徒28:23-27;罗1:28)上帝的话语和做事方式尽管被世上自以为有智慧的人视为“愚蠢”,视为“软弱”,却是完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事实证明,跟诋毁上帝的人所推崇的理论、哲学和想法相比,上帝的智慧和力量都高超得多。(林前1:22-25;彼前1:24,25)
一个人能否领悟和欣赏上帝完美的话语,关键始终在于对上帝有没有信心。有些人也许一方面认为圣经应该多交代某些事的来龙去脉,比如上帝为什么要这样做不那样做,为什么允准这件事不允准那件事,另一方面又觉得圣经的某些记载有点多余。可是,提出这些异议的人必须明白,圣经在上帝看来是否完美,跟圣经是否符合凡人的标准和要求是没有关系的。耶和华说过的一段话正好说明这些人的心态有什么不对。上帝说,他的思想比凡人的高明得多,他的道路比凡人的高超得多,他还作出保证,他的话语“总会成功”,他的旨意必定实现。(赛55:8-11;诗119:89)正如本文开头提到完美的定义时指出,这就是完美的意思。
完美与自由意志 上述资料足以说明,上帝所造的完美生物也有可能犯罪,反叛上帝。谁要是说完美等于不会犯罪,就是故意不理会“完美”的真正意思,坚持一种跟事实不符的个人见解。上帝赋予天使和人类自由意志,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和义务,让他们可以自行决定怎样做。(申30:19,20;书24:15)显然,人类始祖有选择的自由,不然他们对上帝的爱根本不可能受考验。(创2:15-17;3:2,3)耶和华是造物主,很清楚自己对亚当和夏娃有什么期望;圣经表明,上帝希望人出于衷心的爱戴,全心全意地崇拜他事奉他,绝不希望人毫无感情、像机器人那样服从他。(参看申30:15,16;代上28:9;29:17;约4:23,24)在这些事上,如果亚当和妻子根本没有 自由选择的能力,他们就没有达到上帝造人时的标准,是有所欠缺的了;要是这样,按照上帝的标准,他们就不算完全,称不上完美了。
要记得,人的完美毕竟有种种局限,不是绝对的。尽管亚当受造时身心完美,他却不能越过造物主为他所定的界限。例如,亚当如果吃泥土、砂砾或者木头,身体准会出毛病;如果吸水代替吸氧,也准会呛死。同样道理,亚当如果容许自己的心灵头脑存有歪念,容许错误的欲望在心里滋长,结果就会犯罪,招致死亡。(雅1:14,15;另见创1:29;太4:4)
由此可见,受造物的个人意愿和选择始终是关键所在。在是非对错的问题上,如果说完美的人不可能走歪路,其实就等于说不完美 的人不可能走正路 了,对不对?但事实证明,有些不完美的人确实选择了 走正路,选择服从上帝,宁受迫害也不屈服。另一方面,有些人明知不该做坏事,也偏偏去做。所以,一个人选择行恶,是不能归咎于身心不完美的,因为个人的意愿和选择才是关键。同样,亚当不能单靠身心完美来确保自己永远行走正路,他必须本着对上帝和对正义的爱,好好运用自由意志和选择的自由,才会择善而从。(箴4:23)
最先犯罪的灵体与泰尔王 根据约翰福音8:44所载耶稣的话以及创世记3章显示,最先犯罪的是灵界的一个天使,后来人类始祖选择步其后尘,结果同样失去了身心完美。虽然以西结书28:12-19的哀歌是为“泰尔王”写的,但显然也影射这个带头反叛上帝的灵体,描述了上帝的这个灵体儿子的所作所为。经文说“泰尔王”心高气傲,自认为“神”,原是“基路伯天使”,“曾经在上帝的园子伊甸里”,这跟圣经中关于魔鬼撒但的记载非常吻合。撒但骄傲自大,曾利用伊甸园里一条蛇引诱人,被称为“现行制度的神”。(提前3:6;创3:1-5,14,15;启12:9;林后4:4)
圣经没有透露这个泰尔王叫什么名字,只形容他住在据称“美丽无瑕”的城里,他自己也“充满智慧,美丽无瑕”(“无瑕”这个形容词跟希伯来语ka·lalʹ“卡拉勒”有关)。从他被造的日子起,他所做的都“纯全无过”(希伯来语ta·mimʹ塔明),直到后来他被发现有了不义。(结27:3;28:12,15)以西结书这首哀歌描述的可能是泰尔王朝,而不是某个泰尔王。(参看以赛亚书14:4-20中针对某个名字不详的“巴比伦王”所说的预言。)因此,经文谈的也许是大卫和所罗门在位期间的事。那时候,泰尔王跟以色列人关系友好,甚至主动供应物资,让他们在摩利亚山上兴建耶和华的圣殿。起初的泰尔王对待耶和华的子民以色列人的态度堪称纯全无过。(王上5:1-18;9:10,11,14;代下2:3-16)但后期的泰尔王却不再“纯全无过”了,先后受到上帝的先知约珥、阿摩司和以西结大力谴责。(珥3:4-8;摩1:9,10)上述预言除了显示“泰尔王”的所作所为跟上帝的大仇敌的行径十分相似,也再一次说明“完美”和“纯全无过”不一定是绝对的,可以指某种意义上的完美。
上帝的仆人都不完美,为什么能称得上“纯全无疵”?
挪亚是个义人,以行动证明自己“在那一代人当中纯全无疵”。(创6:9)约伯“无可指责,为人正直”。(伯1:8)圣经还用过类似的话来形容上帝的其他仆人。既然人人生来都不完美,是罪人亚当的后代,圣经称这些人“纯全无疵”“无可指责”,显然是指他们完全达到了上帝的要求而已,即达到了上帝对不完美、有欠缺的人的要求。(参看弥6:8)正如陶匠不会期望一个粗糙的泥瓶,能跟一个优质的陶瓶媲美或质量相同;同样,耶和华知道不完美的人有种种欠缺,不会对他们有过分的要求。(诗103:10-14;赛64:8)上帝的忠仆虽然身心不完美,经常犯错,却“全心”(译做“全”的希伯来语是sha·lemʹ沙伦)归向耶和华。(王上11:4;15:14;王下20:3;代下16:9)换言之,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已达到了上帝的要求,就是全心全意爱上帝,完完全全忠于他。既然审判人的主耶和华悦纳这些忠仆对他的崇拜,任何人或天使就没有理由挑剔他们了。(参看路1:6;来11:4-16;罗14:4;见耶和华条下的“为什么恩待不完美的人”)
《希腊语经卷》同样表明,亚当的后代生来就不完美。雅各书3:2说,谁能驯服舌头,不在言语上犯错,“就是完美的人,也能控制全身了”,还说“人人都难免多次犯错”。(参看雅3:8)可是,一定程度的完美,却是有罪的人可以达到的。耶稣对跟从他的人说:“所以,你们必须完全,就像你们的天父是完全的一样。”(太5:48)耶稣在此之前谈到爱心和慷慨,指出门徒如果“只爱那些爱[他们]的人”,他们的爱就不完全,有欠缺了。耶稣吩咐跟从他的人必须爱仇敌,好效法天父;这样,他们的爱才算完全,才算完美。(太5:43-47)有一次,一个年轻人问耶稣,他要怎样做才能得永生。耶稣告诉他,尽管他遵守了律法的规定,但在崇拜上帝的一些重要方面仍有严重的欠缺。他如果想“达到完美的地步”,就必须弥补这些不足之处,使自己对上帝的崇拜更加完备。(参看路8:14;赛18:5;太19:21;另见罗12:2)
使徒约翰指出,基督徒如果时刻跟上帝联合,遵从上帝爱子的教诲,彼此相爱,上帝的爱就能在他们身上完完全全地体现出来。(约一2:5;4:11-18)完美的爱能驱除恐惧,让人“坦然无惧”。上下文显示,约翰的意思是人可以在祷告里“坦然无惧,向上帝陈情”。(约一3:19-22;另见来4:16;10:19-22)一个人若能充分感受到上帝的爱,就会放心亲近天父,他的心不会定自己有罪,不会害怕不蒙悦纳。他知道自己时刻遵守上帝的诫命,使天父的心欢喜,因此可以坦然无惧地向耶和华尽情倾诉,提出恳求。这样的人可以畅所欲言,知道上帝没有限制他只能为某些事祈求。(参看民12:10-15;伯40:1-5;哀3:40-44;彼前3:7)他不用惧怕上帝,不用害怕有什么“污点”会在“审判的日子”被揭露,也没有不可告人的事。(参看来10:27,31)正如小孩子不怕向疼爱自己的父母提出请求;同样,只要基督徒有完美的爱,就可以深信:“我们按照上帝的旨意,不管求什么,他都听我们……我们既然知道,不管求什么,他都听我们,就知道必能得着所求的,因为已经向他求了”。(约一5:14,15)
当然这不是说,“完美的爱”会令人无所畏惧。人因为深深尊重上帝的地位、力量和公正而敬畏上帝,是应该的。(诗111:9,10;来11:7)除此之外,人有畏惧之心,才懂得保护自己,避开危险。再说,因突如其来的事而感到恐惧,也是人之常情。(参看撒上21:10-15;林后11:32,33;伯37:1-5;哈3:16,18)
另外,爱能“完美地”维系团结,使真基督徒“完全合一”。(西3:14;约17:23)显然,这种团结合一虽然堪称完美,但也并非绝对。基督徒的性格差异不会因此通通消失;毕竟,每个人的才干、习惯和良心都不一样。其实,基督徒要是有充足的爱心,就一定能够在行动、信仰和教导上团结一致。(罗15:5,6;林前1:10;弗4:3;腓1:27)
基督耶稣的完美 耶稣降生时是个圣洁无瑕、完美无罪的人。(路1:30-35;来7:26)尽管这样,耶稣身体上的完美也并非绝对,因为他毕竟活在人间,是血肉之躯,所以有种种局限。圣经记载,耶稣曾感到疲累、口渴、饥饿;他当时的生命是可以灭的。(可4:36-39;约4:6,7;太4:2;可15:37,44,45)耶和华上帝定意立他的爱子做全人类的大祭司。即使耶稣是完美的,他也要受到磨炼才能担起这个重任,才能“达到完美的地步”(希腊语te·lei·oʹo泰利奥奥),完全符合天父的要求,达到上帝所定的目的。耶稣也必须“在各方面跟他的‘弟兄’相同”,要受考验要吃苦,在痛苦中学会服从,就像他的“弟兄”会经历的一样。这样,他就能“体恤我们的软弱,而且像我们一样在各方面受过考验,只是他没有犯罪”。(来2:10-18;4:15,16;5:7-10)另外,耶稣牺牲完美的生命作为祭物后,也必须复活到天上,成为不朽的灵体。这样,他才永远“得了完美”,能胜任大祭司的工作。(来7:15-8:4;9:11-14,24)将来跟基督一起做祭司的人同样会“达到完美”,也就是说,他们必获得天上的奖赏,完全达到上帝召他们的目的。(腓3:8-14;来12:22,23;启20:6)
信心的“成全者” 圣经指出,耶稣是“我们信心的引领者和成全者”。(来12:2)当然,在耶稣基督降世前很久,亚伯拉罕已凭着服从以及出于信心的行动,使自己的信心得以“完备”,蒙上帝嘉许,上帝更起誓为证跟他立约。(雅2:21-23;创22:15-18)可是在耶稣降世之前,上帝忠仆的信心并不完全、是有欠缺的,因为他们完全不知道,跟上帝应许的苗裔(即弥赛亚)有关而当时尚未应验的预言,全都会在耶稣身上应验。(彼前1:10-12)随着耶稣在地上诞生、传道、死去和复活到天上,相关的预言陆续应验,人对基督的信心就有了更扎实更稳固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以历史事实作为根据的。这样,更完备的信心就通过基督耶稣“来到”(加3:24,25),他也因此成了我们信心的引领者,“创始者”(新译)或“开创者”(吕译)。基督耶稣返回天上以后,继续做门徒信心的成全者;例如,他在五旬节把圣灵倾注下来,把真理逐步启示给门徒,使他们的信心日益充足,趋于完备。(徒2:32,33;来2:4;启1:1,2;22:16;罗10:17)
“他们如果没有我们,就不能得到完美” 使徒保罗讲述从亚伯到基督教时代以前上帝忠仆的事迹后说,他们都“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因为上帝预见我们得享更好的安排,好叫他们如果没有我们,就不能得到完美”。(来11:39,40)经文所说的“我们”,显然指“同得天召”(来3:1)的受膏基督徒(来1:2;2:1-4),他们可以踏上基督“开创的新路”,进入至圣所,即上帝在天上的居所。(来10:19,20)他们被召到天上担任要职,包括在基督的千年统治期间作祭司。圣经说,“审判的权柄”也赐给他们了。(启20:4-6)因此,按理来说,上帝预见被召的受膏基督徒能享有的“更好的安排”,指的是他们在天上所享的生命和服务机会。(来11:40)他们在天上跟基督一起对这个邪恶世界施行毁灭时会显露出来,目的是为受造的众生开路,让他们获得释放,不再受腐败所奴役,“得享上帝儿女荣耀的自由”。(罗8:19-22)希伯来书11:35指出,基督教时代以前的上帝忠仆虽然受苦,却忠贞不渝,“为要得到更好的复活”。他们将来要得的复活,确实比这节经文开头提到的复活更好,因为昔日死而复生的人最终还是再次死去了。(参看王上17:17-23;王下4:17-20,32-37)因此,对基督教时代以前的上帝忠仆来说,他们要得到完美,就先得从死里复活,就是靠着耶稣基督和受膏基督徒在千年统治期间执行祭司的职务“获得释放,不再受腐败所奴役”。
人类在地上重享身心完美 耶稣在模范祷告中说“愿[上帝]的旨意在地上实现,像在天上一样”,上帝的旨意必定会彻底实现,使地球气象一新。(太6:10)届时,撒但控制的邪恶世界会被毁灭。渡过这场毁灭的人会继续顺服上帝,显出信心,人间的种种污点和缺陷都必被除掉,一切必跟上帝的完美标准完全一致。启示录5:9,10表明,除了人类会恢复完美之外,到时地球也会尽善尽美,面目一新。经文指出,那些从地上买来归于上帝的人(参看启14:1,3)会“组成王国,担任祭司,归于我们的上帝。他们将要作王,统治大地”。在古代,律法之约下的祭司不但有责任代表人民把祭物献给上帝,也有责任促进国民的健康,包括为不洁的人主持洁净礼,判定麻风病人是否已经痊愈等等。(利13-15章)除此之外,祭司还有责任在精神上、灵性上给予国民激励和扶持。(申17:8-13;玛2:7)既然律法是“将来美好安排的影子”,天上的祭司团按理也会在千年统治期间(启20:4-6),在耶稣基督领导下执行类似的工作。(来10:1)
启示录21:1-5既是预言也是保证,表明得蒙救赎的人不会再伤心流泪,到时哀恸、呼号、痛苦和死亡都消逝了。“从前的事”都要过去,包括因亚当而进入人间的罪、痛苦和死亡。(罗5:12)死亡是罪的工价;在基督王国统治下,就连“死亡这最后的仇敌也必被消灭”。(罗6:23;林前15:25,26,56)对顺服上帝的人来说,一切都会恢复完美,跟最初伊甸园的情况一样。他们不但有完美的信心和爱心,也有完美的身心,能完完全全、百分之百达到上帝为人所定的正义标准。启示录21:1-5的预言必然就是基督千年统治的写照,因为经文把人类的苦难得以终止跟“新耶路撒冷……从天而降”联系起来;新耶路撒冷是基督的“新娘”,是得了荣耀的会众,也是基督千年统治期间有王权的祭司。(启21:9,10;弗5:25-32;彼前2:9;启20:4-6)
当然,人类在未来享有的完美也不是绝对的,仍然会有种种局限。但可以肯定,达到完美的人到时必能在地上充分享受真正的生命。圣经说“在[耶和华]面前,有使人[完全]满足的欢欣”,又说“上帝的帐幕在人间”,可见到时人人都会顺服上帝,蒙上帝悦纳。(诗16:11;启21:3;另见诗15:1-3;27:4,5;61:4;赛66:23)有些人以为,完美等于千篇一律、枯燥乏味,其实不然。想想看,动物世界就是耶和华的“完美”杰作(创1:20-24;申32:4),但动物的种类却形形色色,多不胜数。同样,地球上的一切恢复完美时也会是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的。综观天地万物,既有平凡简单的,也有错综复杂的;既有朴实无华的,也有精妙绝伦的;既有粗糙的,也有光滑的;既有酸的,也有甜的;既有原野,也有森林;既有峻岭,也有幽谷。地球四季分明,早春天朗气清,沁人心脾;入夏风和日暖,碧空万里;深秋色彩斑斓,景色醉人;严冬雪花纷飞,洁白晶莹。(创8:22)同样,人也不会因为完美就变得一模一样,有一样的性格、一样的天分、一样的专长。正如本文开头提到完美的定义时所说,这并不是完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