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父母溝通就像開車一樣,如果你發現前方有障礙物阻斷去路,就試試走另一條路。
情景模擬:
莉雅說:「我覺得很難跟爸爸溝通……有時候我對著他講了老半天,沒想到他竟然說:『嗯?你剛剛在跟我講話嗎?』」
莉雅可以怎樣回應爸爸呢?
朝爸爸大吼。
莉雅很大聲地對爸爸說:「老爸!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在說很重要的事!」
放棄溝通。
莉雅決定乾脆不把自己的事告訴爸爸。
選個好時機,再跟爸爸說一次。
莉雅決定再找機會跟爸爸當面聊一聊,或者寫信讓爸爸知道自己的問題。
你 會建議莉雅怎麼做呢?
想一想:莉雅在說話的時候,爸爸有點分心,沒有注意到女兒正在訴苦。如果當時莉雅選擇了A選項,爸爸可能會搞不清楚為什麼莉雅要大吼大叫,而且這種說話態度對爸爸非常不禮貌,可能會讓爸爸更不想聽她說話。(以弗所書6:2)這個選擇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你在路上遇到障礙物時,可以換另一條路走;你跟父母意見不和時,也可以換個方式溝通
B選項對莉雅來說很容易,但不是最好的方式,因為這樣做並沒有解決問題。莉雅需要把問題說出來,爸爸才會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也才可以想辦法幫助她。所以,保持沉默也不是最好的選擇。
C選項就不同了。莉雅沒有因為碰壁就放棄溝通,反而她試著找別的機會跟爸爸聊一聊。莉雅也可以選擇寫信告訴爸爸自己遇到的問題,這樣心情也許會馬上好一些。
用寫信的方式,莉雅也許更容易把心裡的話具體地表達出來。爸爸看過信之後,就會知道莉雅想說什麼,也會更了解她心中的痛苦。對莉雅和爸爸 來說,C選項是最好的選擇。不論是寫信或面對面交談,這兩種溝通方式都跟聖經的吩咐一致,就是「追求促進和睦的事」。(羅馬書14:19)
莉雅還可以用什麼方式跟爸爸溝通呢?
你還能想到其他選項嗎?把你想到的溝通方式和可能的結果寫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