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08 4/1 30頁
  • 你知不知道?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知不知道?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8年
  • 相似資料
  • 大以賽亞書卷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書卷
    洞悉聖經(下冊)
  • 書
    洞悉聖經(下冊)
  • 在拿撒勒的會堂教導人
    耶穌Yēsū——道路dàolù、真理zhēnlǐ、生命shēngmìng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8年
《守》08 4/1 30頁

你知不知道?

耶穌為什麼要逐步恢復一個盲人的視力?

馬可福音8:22-26記載耶穌在伯賽大治好一個盲人。耶穌先吐唾沫在他眼睛上,然後問他看見什麼。那人的反應有點迷惘,說:「我看見人,因為我看見的東西好像樹木,卻走來走去。」接著,耶穌又按手在他的眼睛上,結果「他就看得清楚,復了原,樣樣都能看清楚了」。顯然,耶穌是逐步恢復這個盲人的視力的。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聖經並沒有詳細解釋,但原因很可能是,對失去視力多年或天生失明的人來說,重見光明是個重大的改變,要加以適應。舉個例,以往一些小馬被人帶到礦坑裡工作,牠們習慣了礦坑的黑暗環境。當回到地面時,這些馬需要一整天的時間才能適應日光。盲人長期失明,要作的調整就更大了。今天有些事例表明,一些盲人曾通過外科手術,治好了眼睛的毛病,回復視力。但是,大量的信息一下子通過眼睛湧進腦子裡,有些盲人往往感到吃不消。色彩斑斕的世界,以及當中的形像和景物都叫他們承受不了。他們感到困惑混亂,甚至辨認不出曾經看過的事物,直至一段時間,腦子才能識別出看見的東西。

耶穌逐步恢復這個盲人的視力,表明他多麼關愛這個人。這個盲人最終都分清眼前的事物,「樣樣都能看清楚了」。

在古代,為什麼耶穌打開經卷來讀挺不容易?

一張用來製造書卷的羊皮紙一般長23至28厘米、寬15至23厘米。人們製造書卷時,把一張張的羊皮紙黏接起來,或用麻線把接口縫在一起。有些書卷用比較大的羊皮紙製造而成。現存的死海古卷中的以賽亞書由17張羊皮紙組成,全長大約7米。耶穌在拿撒勒猶太會堂所讀的以賽亞書卷也可能大概這麼長。(路加福音4:16,17)

談到古代的經卷,艾倫·米勒德在《耶穌日子的出土文物》一書中說:「讀經時,左手打開書卷,右手執著向外的一端,一欄一欄地讀,右手同時把讀過的經文捲起來。耶穌在猶太會堂裡讀以賽亞的書卷時,要邊開邊捲,直到差不多結尾的部分,才能找出61章的位置。」

那時,耶穌讀的以賽亞書,並不像今天我們讀的一樣由章節所劃分。在拿撒勒猶太會堂,有人把以賽亞的書卷遞給耶穌,耶穌要找出相當於我們現代聖經中以賽亞書61:1,2的位置。他很容易就找到要讀的地方,這表明他多麼熟識上帝的話語。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