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我們的教導能力——藉著表現個人的關注
1.「你餵養我的羊。」(約21:17)耶穌以這句話強調他對像綿羊般的人所懷的真摯愛心和個人關注。這些人需要我們以真理的道予以屬靈的餵養。三次耶穌對彼得強調,藉著為別人服務,他可以表現他對彌賽亞的愛心。
2.耶穌證明自己是他門徒的真正朋友和親愛的同伴;他「愛他們到底。」(約13:1)身為基督的效法者,我們需要對未來的新門徒表現類似的個人關注,將上帝的道的重大真理與他們分享。(太28:19,20)我們有好幾種方式可以如此行。
對他們表現個人的關注
3.藉著邀請聖經學生參加聚會及在有必要時為他們安排交通工具,我們表現對他們懷有個人的關注。藉著表現慷慨、仁慈、好客的美德,我們幫助學生看出真正基督教如何發揮作用。敬虔的品質是有傳染性的,時常我們對別人表現怎樣的精神,便可以引發別人同樣的精神而形成一種以基於原則的愛為根據的親密友誼。
4.我們在正式研讀之外的其他場合對聖經學生表現關注也可以帶來豐盛的酬報。隨著學生在對真理的認識方面繼續進步,有些傳道員對學生表現慷慨好客的精神,邀請他們到家裡享受有益的神治交往。在這些場合邀請其他傳道員赴會可以幫助學生結交新的朋友。(讀出可10:29,30)這種神治交往可以幫助學生進至基督徒的成熟地步及養成良好的習慣。(箴13:20;可參閱林前15:33。)這些人與我們交往而留意到我們的良好基督徒行為時,他們無疑會看出我們並非僅是傳講上帝的道,反之我們也按之而生活,使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雅1:22。
5.有時我們可能覺得學生的進步未如理想。我們應當怎樣行呢?我們應當仁愛地在他們最需要幫助的方面予以協助。他們若在克服某些弱點方面有困難,我們可以從社方的書刊中找出一些與難題有關的有益資料而與他們分享。此外,要與他們一起為事情禱告。(可參閱雅5:16。)要幫助他們真正仰賴耶和華,體會經常禱告及行事與禱告一致的必要。——彼前3:12;約一3:22。
6.表現個人的關注需要我們有耐心和愛心。但我們若見到我們與之研讀的人「讚美上帝的道」而成為『信徒』,這會是多大的酬報!像使徒時代努力教導新人的忠心門徒一樣,我們也會『滿心喜樂,被聖靈充滿。』——徒13: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