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第18章注釋
汲淪谷 又譯「汲淪的冬季急流」。《希臘語經卷》只有這一次提到汲淪谷。汲淪谷將耶路撒冷城和橄欖山分隔開來,沿著城的東邊由北向南延伸。汲淪谷通常都是乾的,除非下一場滂沱大雨,否則甚至在冬季也沒有水。這裡譯作「谷」的希臘語詞是kheiʹmar·ros,字面意思是「冬季急流」,也就是在冬季時由於大量降雨而水量充沛的溪流。在《七十子譯本》裡,這個希臘語詞出現了80多次,用來翻譯希伯來語詞naʹchal(「谷」),而《希伯來語經卷》在提到汲淪谷時用的就是這個希伯來語詞。(撒下15:23;王上2:37)上述譯作「谷」的希臘語詞和希伯來語詞,都可以用來指急流或溪流。(申10:7;伯6:15;賽66:12;結47:5)不過,這兩個詞更常用來指由冬季急流切割而成的山谷,冬季下雨時會有溪水從其中流過。(民34:5;書13:9;17:9;撒上17:40;王上15:13;代下33:14;尼2:15;歌6:11)這兩個詞也常常譯作「乾谷」。(另見詞語解釋「乾谷」)
一隊士兵 這裡用的是希臘語詞speiʹra,這表明經文說的是羅馬士兵。在四卷福音書的執筆者中,只有約翰提到耶穌被捕時有羅馬士兵在場。(約18:12)
向大祭司的奴隸砍去 四卷福音書的執筆者都記錄了這件事,他們的記載互為補足。(太26:51;可14:47;路22:50)只有「親愛的醫生」路加提到,耶穌「摸摸那個人的耳朵,醫好了他」。(西4:14;路22:51)在四卷福音書的執筆者中,只有約翰提到拔劍砍人的是「西門·彼得」,而耳朵被削掉的那個「奴隸的名字叫馬勒古」。約翰看來就是「大祭司認識的」那個門徒,大祭司家裡的人也認識他。(約18:15,16)因此,他寫的福音書自然能指出那個被砍傷的人叫什麼名字。約翰福音18:26進一步表明約翰跟大祭司一家互相認識,因為約翰在那節經文說,那個指控彼得是耶穌門徒的人是「被彼得削掉耳朵的那個人的親戚」。
杯 在聖經裡,「杯」常常用來比喻上帝對一個人所定的旨意。(詩11:6;16:5;23:5)耶穌在這裡說他會喝下這「杯」,意思是他會順從上帝的旨意。天父賜給耶穌的「杯」,不單單指耶穌會因褻瀆上帝的罪名受苦並死亡,也指他會復活去天上享有不死的生命。(另見太20:22;26:39的注釋)
將軍 希臘語是khi·liʹar·khos(千夫長),字面意思是「統管一千個士兵的人」,指的是羅馬軍隊裡稱為保民官的將軍。羅馬軍隊的每個軍團有六個保民官。不過,每個軍團並不會劃分為六個支隊,而是整個軍團每兩個月由其中兩個保民官輪流統領。這些軍官擁有很大的權力,包括提名和任命百夫長。同一個希臘語詞也可以泛指級別較高的軍官。跟士兵一起去逮捕耶穌的,有一名羅馬將軍。
猶太人 看來指猶太宗教領袖。(另見約7:1的注釋)
先把他押去見亞那 只有約翰特別說明,耶穌先被押去見亞那。大約公元6或7年,亞那受羅馬派駐敘利亞的總督居里紐任命為大祭司,並擔任這個職位直到公元15年左右。後來,亞那被羅馬政府革職,失去了大祭司的頭銜。儘管如此,亞那作為卸任大祭司,以及猶太社會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仍然有很大的勢力和影響力。亞那除了有5個兒子擔任過大祭司,他的女婿「該亞法」從公元18到36年也曾是大祭司,這段時期包括耶穌被處決的「那一年」,即公元33年。(另見路3:2的注釋)
另一個門徒 看來指使徒約翰。這種不指名提到自己的做法,很符合約翰在寫福音書時的風格。(另見約13:23;19:26;20:2;21:7;21:20的注釋)此外,約翰福音20:2-8在記述耶穌復活後發生的事情時,也把約翰跟彼得聯繫在一起。聖經沒有透露為什麼約翰這個來自加利利的門徒會「是大祭司認識的」,但正是由於約翰跟大祭司一家互相認識,他不僅自己能得到守門人的許可進入大祭司的院子,還能帶彼得進去。(約18:16)
木炭 一種黑色、多孔、硬而脆的碳,通常是木頭經過不完全燃燒後的殘留物。在古代,為了製作木炭,人們會用泥土蓋住一堆木頭,然後讓木頭慢慢燃燒好幾天,期間只容許少量空氣流通,從而耗盡木頭裡的氣體。這樣燒製的碳比較純,但過程十分費時,而且需要嚴格監控。不過,木炭是一種理想的燃料,因為它燃燒時能維持高溫,又不會冒煙。為了取暖,人們會在火盆裡或其他地方燃燒木炭。(賽47:14;耶36:22)木炭散發出來的熱力均勻,既無明火也不冒煙,非常適合烹飪食物。(約21:9)
一個祭司長 指的是亞那。(另見約18:13;徒4:6的注釋)
到大祭司該亞法那裡 見附錄B12,其中標示了該亞法府第的可能位置。
雞就叫了 見可14:72的注釋。
總督府 見太27:27的注釋。
清早 指的是尼散月十四日的早晨,耶穌就是在那一天受審和被殺的。逾越節開始於前一個傍晚,而正如其他福音書記載的,耶穌和使徒們在那個晚上已經吃過逾越節的晚餐。(太26:18-20;可14:14-17;路22:15)因此,本節經文提到的「逾越節」晚餐指的肯定是尼散月十五日(即無酵節的第一天)的晚餐。在耶穌的時代,逾越節(尼散月十四日)以及隨後的無酵節(尼散月十五到二十一日)有時合稱為「逾越節」。(路22:1)
你是猶太人的王嗎? 見太27:11的注釋。
我的王國不屬於這個世界 彼拉多剛問耶穌的問題是:「你到底做了什麼事?」(約18:35)耶穌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把焦點放在彼拉多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上:「你是猶太人的王嗎?」(約18:33)在簡短的回答中,耶穌三次提到「王國」,也就是他將會做君王統治的王國。耶穌說他的王國「不屬於這個世界」,從而清楚表明這個王國不是源自人間的。這個王國之前還被稱為「天上的王國」或「上帝的王國」,耶穌的話也跟這些說法一致。(太3:2;可1:15)此外,耶穌之前說過,跟隨他的人是「不屬於世界」的,也就是不屬於這個跟上帝及其忠僕疏遠的人類社會。(約17:14,16)耶穌當晚早些時候對彼得說的話表明,跟支持世上君王的人不同,他的門徒不會為了保護他而戰鬥。(太26:51,52;約18:11)
對,我是王 對,直譯「你自己說了」。原文的說法是表示確認的慣用語。耶穌這樣回答,表示他承認自己是王。(太27:11;參看太26:25,64的注釋)但耶穌跟彼拉多想像的王不一樣,因為耶穌的王國「不屬於這個世界」,不會對羅馬帝國構成威脅。(約18:33-36)
給……作見證 在《希臘語經卷》裡,譯作「給……作見證」(mar·ty·reʹo)、「見證」(mar·ty·riʹa)和「見證人」(marʹtys)的希臘語詞的意思都很廣。這三個相關的希臘語詞表達的基本意思都是,根據第一手資料或親身經歷為事實作證,但這些詞也可以有「宣揚」「證實」「為……說好話」的意思。耶穌不僅為自己確信不疑的真理作證並宣揚這些真理,他也用自己的一生證明天父的預言和承諾都是真實可信的。(林後1:20)上帝早已預告跟王國和彌賽亞君王有關的很多細節。耶穌在地上以獻出生命為終結的一生,應驗了所有關於他的預言,包括使摩西法典中的「影子」代表的事都成為現實。(西2:16,17;來10:1)因此,通過他的言行,耶穌可以說是給真理作了見證。
真理 耶穌在這裡說的不是一般的真理,而是跟上帝的旨意有關的真理。上帝旨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大衛的子孫」耶穌會做大祭司和上帝王國的君王。(太1:1)耶穌解釋說,他來到世上、他在地上的一生以及他的傳道職務,主要目的就是宣揚關於這個王國的真理。耶穌在猶地亞的伯利恆(大衛的故鄉)誕生前後,天使也宣告了類似的信息。(路1:32,33;2:10-14)
真理是什麼? 彼拉多說的看來是一般的真理,而不是耶穌剛剛談到的「真理」。(約18:37)如果彼拉多是懷著真誠的態度提出這個問題,耶穌無疑會回答他。但看來彼拉多是帶著懷疑和嘲諷的口吻在問耶穌,彷彿在說:「真理?真理是什麼?根本就沒有真理這回事!」事實上,彼拉多根本沒有等耶穌回答就出去見猶太人了。
你們有個慣例,要我……釋放一個人 馬太福音27:15和馬可福音15:6也提到了釋放一個囚犯的慣例。這個慣例顯然是源自猶太人的,因為彼拉多對猶太人說:「你們有個慣例。」儘管《希伯來語經卷》中並沒有這個慣例的依據或先例,但看來到了耶穌的時代,猶太人已經有了這個傳統。這個做法對羅馬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有證據表明他們曾經為了討好民眾而釋放囚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