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9
語調變化
你演講的時候簡單地強調重點語句,固然有助於聽眾掌握你要表達的意思,可是,如果音量、速度和音調都變化得宜,演講就動聽得多了。聽眾還能從你的語調察覺到,你對自己所講論的事有什麼感覺。說的一方 的態度,能感染聽的一方;在講台上或傳道時都是這樣。
人的嗓音千變萬化,十分奇妙。講者懂得運用嗓音,就能叫演講平添活力、打動人心,也能牽動聽眾的情緒,推使他們採取行動。可是,單在稿子上劃下記號,標明哪裡要改變音量、速度和音調,不一定就能達到最佳效果。看見記號才改變語調,聽起來會很不自然,並不能增加生氣和活力,反而會叫聽眾不自在。語調變化必須發自內心,才會恰到好處。
語調變化如果恰到好處,就不會喧賓奪主,使聽眾過度留意講者,倒會使聽眾完全融入講題的世界。
調節音量大小 語調變化的一種,就是調節音量大小。不過,調節音量不應該機械式,一會兒調高,一會兒調低。這樣做只會歪曲語意。動不動就提高音量也惹人反感。
音量大小應該配合內容。例如,啟示錄14:6,7和啟示錄18:4所發出的緊急信息,以及出埃及記14:13,14裡一段充滿信念的話,朗讀起來都要提高音量。同樣道理,如果你所朗讀的經文裡有一個嚴厲的譴責信息,比如耶利米書25:27-38,改變音量能突出某些重要的詞句。
此外,語調變化,也要考慮目的。你希望激勵聽眾採取行動嗎?你希望自己的演講要點突出嗎?在適當的地方提高音量,就能達到這些目的。不過,有時候提高音量,效果可能適得其反。為什麼呢?有些話並不需要提高音量,只需要用親切的感情說出來就行了。我們會在第11課談談這一點。
在適當的地方降低音量,能使聽眾渴望聽到下一句話。不過,隨後說的話通常要增強感情才會有效。一面降低音量,一面增強感情,能表現焦慮和害怕的情緒。較低的音量也表示某句話不大重要。可是,如果你總是用較低的音量說話,聽眾會覺得你自信心不足,或者以為你根本沒有興趣談論這個話題。顯然,輕柔的語氣不可亂用。
調節速度快慢 日常談話的時候,心裡想到什麼,口裡就會說出來,說得興奮的時候會加快速度。如果我們希望別人記住某一句話,很自然又會放慢速度。
不過,只有很少初登講台的人懂得調節說話的速度。為什麼呢?他們可能對講詞字字斟酌,每一句話都寫下來。就算不是照讀講稿,也是背熟了講詞才上台。結果,他們無論說什麼,速度都是千篇一律的。學會根據大綱發表演講,有助於克服這個缺點。
不要忽然加快說話的速度,彷彿小貓看見一隻惡狗,嚇得連忙跑掉似的。不要因為說話太快而咬字不清。
調節說話速度不應該機械式,一會兒加快,一會兒放慢。這種說話方式不能改善講話的節奏,反而會削弱演講的效力。說話快慢應該配合那一段話的感情色彩、內容和目的。演講的速度應該不徐不疾,像平時說話一樣,說到緊張的地方才加快速度。此外,如果談到次要的論點或不用仔細敘述的事件,也可以略為加快速度。這樣,演講的語調多點變化,就不致顯得過度凝重了。另一方面,提出嚴肅的論據或主要論點,以及演講到了高潮的時候,速度通常都要放慢。
調節音調抑揚 試想像某人在彈奏樂器,音量時大時小,節奏時快時慢,但彈來彈去,老是彈那幾個很接近的音,彈上一個小時!這種「音樂」雖然有音量和速度的變化,但音調平板,並不悅耳。我們的聲音如果沒有音調方面的變化,也不會悅耳動聽。
漢語每個字都有固定的「聲調」,讀錯了會讓人誤會是另一個字。儘管這樣,說話仍舊可以有抑揚的變化,避免單調。講者固然要讀準每一個字的聲調,但也可以增大調與調之間高低升降的幅度,讓高調更高,低調更低。a
音調的變化能表達豐富的意義。例如,如果音調抑揚的幅度大一點,輔以更大的音量、更長的字音,就能起語意強調的作用,或者形容程度更深更廣。
提高整句話的音調,能表現興奮和熱情;壓低音調,能表現哀傷和焦慮。掌握了要訣,善用嗓音表達這些感情,就能打動人心。要表達這些感情,不要只是用口,還要用心,由心而發地用嗓音傳情達意。
打好基礎 什麼時候應該留意語調的變化呢?從演講選材開始,就應該留意。如果演講的內容由始至終都是議論,或者全是勸勉,語調就很難有變化了。所以,講者應該仔細看看自己的大綱,確保內容充實之餘,還要包含不同性質的資料。
假如你的演講發表了一半,發現氣氛有點平板呆滯,該怎麼做呢?不妨改變演講的表達方式。怎樣改變呢?一個方法是請聽眾跟你一起打開聖經,然後讀出經文,而不是一味說話。另一個方法是把直述改為提問,然後停一停,起強調的作用。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加插簡單的事例或比喻。以上都是經驗豐富的講者用過的方法。就算你經驗不多,也能運用這些方法來準備演講。
語調的變化好比菜肴裡的調味品,只要跟材料配合,分量恰到好處,就能發揮演講的「味道」,讓人聽得百般回味。
a 普通話第1聲可以發得更高,第3聲可以發得更低,第2和第4聲高低變化可以更大。廣東話不同聲調的字(例如「分」「粉」「糞」「墳」「奮」「份」)高低變化可以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