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哈希錄
(Pihahiroth)
以色列人渡過紅海之前的最後一個安營地點。(民33:7,8)以色列人「到了曠野的邊界,在以倘安營」(出13:20),之後耶和華上帝吩咐摩西「轉回來,在密多和海之間的比哈希錄前,對著巴力薩分安營」(出14:1,2)。今天人們如果知道密多和巴力薩分的位置,就不難確定比哈希錄在什麼地方。但前兩個地方的位置不得而知。人們試圖把密多、巴力薩分和比哈希錄這幾個地名,跟古埃及東面邊界上的許多不同地點聯繫起來,結果還是不能確定。由於這個緣故,聖經記載所提供的其他地理條件是最可靠的根據,讓人大致了解比哈希錄位於什麼地方。
比哈希錄在紅海附近某處,以色列人要在那裡逃脫埃及的追兵,惟一出路就只有渡過紅海。那個地方的海水必然有足夠的深度,使海水能夠「分開」,在「海中」形成一條通道,海水在兩邊像「牆」一樣。(出14:16,21,22)蘇伊士灣以北沒有任何地點能夠符合這些條件。誠然,現代很多學者主張以色列人其實是從水淺的比特湖區過去的,湖區的起點在蘇伊士以北約25公里(16英里)。然而,按照這個觀點,要麼以色列人過紅海根本就不是奇跡(只不過是過了一個沼澤或濕地而已),要麼紅海的北端在古代流入比特湖區時,那裡的湖水比現在要深得多。然而,考古學證據顯示,從古到今,比特湖的水位變化很小。
有鑑於此,19世紀的學者所提出的觀點看來最符合聖經的記載。比哈希錄看來位於阿塔蓋山的東南面山麓的一片狹窄平原上,阿塔蓋山在蘇伊士西南約20公里(12英里)。學者們還主張,以色列人過紅海,是從叫做「拉斯阿塔蓋」的海角出發,穿過海床,到達對岸的歐雲穆薩綠洲附近。這個地區兩岸附近的沙洲長達3公里(2英里),因此海床從兩岸逐漸下沉。海床中央附近的海水最深處約為15米(50英尺),兩岸之間的距離約為10公里(6英里)。這樣,耶和華施行奇跡,在海中開一條通道時,通道的空間就足以容納三百多萬以色列人在海床走過,同時也可以讓法老的軍隊走在通道上,試圖追上以色列人。(見出埃及條下的「出埃及的路線」)
這個觀點跟公元1世紀的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斯所記的傳統看法大致相同。約瑟夫斯的記載說,以色列人過紅海之前,「被困在險峻的懸崖和海之間」。(《猶太古史》第2卷324節[15章3段])以色列人從以倘「轉回」,來到上面所描述的地點,跟耶和華預見法老所說的話一致,法老必說:「他們在地上徘徊亂走。曠野把他們困住了。」(出14:3)法老所指的地方顯然不符合蘇伊士北面的任何地點。如果比哈希錄在阿塔蓋山附近,法老的軍隊就可以通過一條常用的路線迅速追趕離去的以色列人,這條路線從孟斐斯(可能是當時的埃及首都)通往西奈半島。(出14:4-9)
雖然學者為比哈希錄所定的位置符合聖經所記的地理條件,但這還不是定論,有待將來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