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伯米勒——一個見義勇為的人
以伯米勒不是個以色列人而是個古實太監。他在西底家,在耶路撒冷統治的最後一位猶大國王,的宮中任職。雖然宮中充滿腐敗邪惡的官員,以伯米勒卻鶴立雞群,表明自己是個宅心仁厚、見義勇為的人。
以伯米勒的美好品質在耶路撒冷城被迦勒底人圍困之際成為特別顯著。耶和華的先知耶利米曾屢次宣告這城已注定陷落,因此他鼓勵人向圍城者投降以挽救自己的性命。他那來自至高者的信息是:「住在這城裡的必遭刀劍、饑荒、瘟疫而死;但出去歸降迦勒底人的必得存活,就是以自己命為掠物的,必得存活。」這使若干作西底家王顧問的首領大感不悅。他們決心要不顧代價保衛這個城市;他們絕不想投降。他們拒絕承認耶利米的話是受上帝感示的,反之,他們認為這位先知妨礙他們防衛耶路撒冷城。——耶利米書38:1-3。
因此,這些首領遂向西底家王控告耶利米破壞兵士和城中人民的士氣。他們要求將先知處死,聲稱他是個對人民的平安和福利毫不關懷的叛國份子。(耶利米書38:4)西底家是個較軟弱無能的君王,遂對他們的要求屈膝,說:「他在你們手中。無論何事,王也不能與你們反對。」(耶利米書38:5)西底家既聽從他們的勸告對迦勒底人作戰,他遂覺得有義務應允他們的請求,將一個被他們視為會破壞他們的作戰努力的人除去。西底家雖然沒有命令將耶利米處決,由於他容許眾首領任意而行,他等於將先知判處死刑一般。
但這些首領可能感覺有點恐懼而不敢直接流人的血。可是他們卻決心不用暴力將先知殺死。他們於是將他縋下到一個淤泥的坑中待斃。——耶利米書38:6。
當耶利米被囚禁在護衛兵的院子中時,他憑著國王的命令每天獲得一個餅作為食物。(耶利米書37:21)但現在他既在淤泥坑中,國王的命令就不再生效了。既然耶路撒冷城中的糧食已差不多枯竭,耶利米根本沒有希望從任何人獲得糧食接濟。他的死亡只是遲早問題而已。
當以伯米勒聽聞眾首領對先知所行的事時,他立即採取行動。他並沒有審慎地等候機會私自對西底家王進言。在這個古實太監看來,個人的安全並不是最重要的事。一位無辜的人的生命正受到威脅,因此以伯米勒甘願將自己的福利置於次要的地位。他在便雅憫門附近的一個地方公開向王進言。這個城門很可能在城的北部,當時這個方向從圍城的迦勒底人受到最大的壓力。——耶利米書38:7。
古實太監挺身仗義為耶利米求情。他並不害怕直言指責眾首領的行動,即使他明知他向之求情的國王曾對首領的要求屈膝。以伯米勒簡略地將事實向國王陳明:「主我的王阿,這些人向先知耶利米一味的行惡,將他下在牢獄中。他在那裡必因饑餓而死,因為城中再沒有糧食。」——耶利米書38:9。
出人意外地,西底家改變了他先前所作的決定,授權給以伯米勒將先知救出。國王說:「你從這裡帶領三十人,趁著先知耶利米未死以前,將他從牢獄中提上來。」(耶利米書38:10)看來無需三十個人才能將耶利米從坑中提上來。但是,鑑於當時許多人對這位先知和他的信息深惡痛絕,那些想將耶利米置於死地的人很可能會出面干涉。若只有幾個人前往營救,他們可能被反對者所制止,但是三十個人卻足以應付任何可能發生的難題。
以伯米勒立即執行西底家所下的命令。他從事營救的方式進一步表明他對先知所懷的體恤和關注。既然坑相當深,而耶利米陷入淤泥中,所以需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將他提出來。因此僅是用繩便可能割傷先知的肉了。此外,當人最初將耶利米縋入坑中時,他們可能很粗暴地如此行。因此,耶利米的腋下可能有傷口。以伯米勒看來仔細考慮過這種情形。他取了一些碎布和破爛的衣服,用繩縋下到坑中給耶利米,讓他將布放在繩子上墊他的胳肢窩。這樣,當他們將耶利米從坑中提起時,碎布和舊衣服可以減輕繩子加於他身上的壓力。——耶利米書38:11-13。
為什麼以伯米勒有這麼大的勇氣呢?雖然他是個外籍人,生活在一個為耶和華上帝帶來很多羞辱的國家中,他卻對至高者懷有很大的信賴。不錯,使以伯米勒有勇氣挺身營救一位受人恨惡的先知的乃是他對耶和華的信賴。由於這樣行,古實太監獲得了適當的獎賞。耶和華通過耶利米向他提出保證說:「我說降禍不降福的話必臨到這城,到那時必在你面前成就了。……到那日我必拯救你。你必不至交在你所怕的人手中,我定要搭救你;你不至倒在刀下,卻要以自己的命為掠物,因你倚靠我。」(耶利米書39:16-18)據這段話透露,以伯米勒會目擊耶路撒冷遭受毀滅,正如耶利米預言一般。可是他卻無需恐懼這件事。猶之乎以伯米勒將耶利米的生命視為寶貴,同樣地耶和華會將以伯米勒的生命視為寶貴而保全他的性命。
以伯米勒並沒有對恐懼人的心理屈膝,反之他勇敢地挺身維護耶和華的先知。他在這方面立下多麼好的榜樣!至高者並沒有忘記以伯米勒的義行。他也不會忘記我們所作的忠心服務,包括我們在弟兄有急需時予以援助在內。聖經告訴我們說:「因為上帝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作的工和你們為他名所顯的愛心,就是先前伺候聖徒,如今還是伺候。」(希伯來書6:10)因此,讓我們都努力像以伯米勒一樣見義勇為,當仁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