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對立——古來之爭
以往的電影總是描述「好人」會戰勝惡勢力,但事實卻從沒有這麼簡單。在現實世界裡,邪惡看來往往佔上風。
晚間的新聞廣播常常報導一些令人憂心的罪行。在美國北部的密爾沃基,一名男子謀殺了11個人,把屍體肢解後藏在冰箱裡。在美國南部,一個陌生人直闖得克薩斯州一間自助餐館,胡亂地開槍射擊十分鐘;結果打死了23人,他自己也喪生。在南韓,一名不滿的反對者放火燒掉耶和華見證人的王國聚會所,造成14個信徒死亡。
並非只有這些個別的惡行為禍人間,世界還受到其他可怕的惡事所影響——例如種族大屠殺。據估計,僅在這世紀便有一百萬亞美尼亞人、六百萬猶太人、百多萬柬埔寨人在種族和政治清算中滅絕。在舊日的南斯拉夫,種族清洗事件也使很多人遭殃。實際有多少百萬無辜者受到殘酷對待尚是個未知之數。
諸如此類的慘劇使我們不得不面對以下令人不安的問題:人為什麼會這樣做?我們不能僅是認為這些暴行只是少數精神錯亂的人所幹的,因此無需大驚小怪。這世紀所發生的惡事範圍之廣,無疑是上述理由難以完滿解釋的。
惡行的定義是道德上不對的事,這樣的事是人在能夠選擇行善還是行惡的情況下做出來的。犯過者在道德方面的判斷力給歪曲了,於是便為惡所勝。這樣的事為何會發生?如何發生?
各宗教對罪惡的解釋往往未能令人滿意。天主教哲學家托馬斯·阿奎拉聲稱,「假如天主沒有容許罪惡存在,世上很多好東西就不會有了。」不少基督新教哲學家也有類似的看法。例如《大英百科全書》說,戈特夫里德·萊布尼茲認為惡「不過是善的襯托物,只是在對比之下,善就更為彰顯」。換句話說,萊布尼茲相信,有惡存在,人才會賞識善的價值。這樣的推理宛如告訴患了癌症的病人,他必須患了絕症,才能使別人感到自己生氣蓬勃、身體健康。
惡念必然來自某方面。人應當歸咎於上帝嗎?聖經回答說:「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上帝試探』;因為上帝不能被惡試探,他也不試探人。」如果不是上帝的錯,那麼誰應當對此負責呢?以下的經文提出答案:「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雅各書1:13-15)因此,人若起了惡念,卻沒有加以抑制,結果就會生出惡行來。但事情並非僅至此為止。
聖經解釋,人的基本缺陷是與生俱來的不完美,這使人產生惡念來。使徒保羅寫道:「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5:12)由於這種遺傳而來的罪,我們可能在思想上讓自私支配了仁慈,殘酷壓倒了憐憫。
當然,大部分人生性知道某些行為是不對的。他們的良心——亦即保羅所說的『刻在他們心裡的律法』——制止他們做惡事。(羅馬書2:15)雖然如此,冷酷無情的環境可能把這種感覺壓抑了。人若屢次故意漠視良心的作用,良心就很容易變成麻木。a——可參閱提摩太前書4:2。
在我們這時代產生的罪惡僅是由於人類不完美之故嗎?歷史家杰弗里·伯頓·拉塞爾說:「誠然,我們人人心裡都存有惡念。但是即使把許多人的邪惡加起來,仍不足以解釋一個奧斯威辛營。……在質與量方面,邪惡的程度都看來異乎尋常。」耶穌基督就曾把這個在質方面獨樹一幟的邪惡的始源向我們揭露出來。
耶穌殺身成仁之前不久解釋,打算殺害他的人所做的其實並非完全出於自己的意願,而是有股隱形的勢力在支配著他們。耶穌告訴他們說:「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你們父的私慾你們偏要行。他從起初是殺人的,不守真理。」(約翰福音8:44)耶穌把魔鬼稱為「這世界的王」。顯然,魔鬼在製造罪惡方面擔任十分重要的角色。——約翰福音16:11;約翰一書5:19。
數千年來,人類一直受著自己的不完美和撒但的影響所折磨。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這些影響正鬆懈下來。世上永遠都會有罪惡嗎?抑或善終能把惡清除?
[腳注]
a 最近研究家發現,電視螢幕上的公開暴力與青少年犯罪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高犯罪率地區和家庭破裂也是促成反社會行為的因素。在納粹德國,鼓吹種族主義的宣傳持續不斷,以致有些人為加諸猶太人和斯拉夫人身上的暴行辯護,甚至公然讚揚這樣的暴行。
[第2頁的圖片鳴謝]
封面: U.S. Army photo
[第3頁的圖片鳴謝]
U.S. Army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