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嗎?
你發覺近期《守望台》雜誌載有許多對你有實用價值的文章嗎?何不利用以下的問題來測驗一下自己的記憶力:
◻ 為什麼耶和華見證人要再三上門探訪鄰人?
由於愛鄰人,見證人不單渴望自己得到上帝的獎賞,也希望別人同樣得益。因此,不自私的愛推使他們效法耶穌的榜樣上門探訪鄰人。(馬太福音6:9,10;22:37-39)——8/15,8,9頁。
◻ 為什麼進化論僅是一種信念?
事實上,科學家從來沒有見過任何突變——即使是有益的突變——能產生新的生物形式,但他們竟然肯定這就是新物種形成的方法。進化論學家也從來沒有目擊過生命自然產生,可是他們卻堅持這就是生命開始的方式。——9/1,5頁。
◻ 我們可以怎樣克服生活上種種限制可能導致的灰心?
無論我們的際遇如何,如果我們將注意集中在自己能夠 做的事之上,而不是徒為不能夠 做的事苦惱,我們的生活就會過得更稱心滿意,我們也能夠從事奉上帝尋得喜樂。(詩篇126:5,6)——9/1,28頁。
◻ 樂於寬恕人有什麼益處?
樂於寬恕人能夠促進良好的關係(以弗所書4:32);這樣做不但使人能與同胞和平共處,也使自己得享內心的安寧(羅馬書14:19;歌羅西書3:13-15);寬恕別人會使我們的罪得蒙上帝寬恕(馬太福音6:14);此外,樂於寬恕人也能夠幫助我們記住,我們自己也需要別人的寬恕。(羅馬書3:23)——9/15,7頁。
◻ 阿摩司先知的榜樣可以怎樣在傳道活動上幫助我們?
像阿摩司一樣,我們絕不會擅自更改或沖淡上帝的信息。相反,我們會服從上帝的命令,不論聽者的反應如何,都繼續宣揚他的信息。——9/15,17頁。
◻ 上帝有哪些特質是我們應當效法的?
其中兩項是耶和華的組織能力及快樂。(哥林多前書14:33;提摩太前書1:11,《新世》)上帝這兩種特質是相輔並行的。他從沒有著重一樣而犧牲另一樣。——10/1,10頁。
◻ 父母可以採取什麼積極步驟去幫助兒女選擇事奉耶和華?
要訣之一是要及早開始。孩子年幼時所學到的教訓和獲得的印象時常會終生不忘。(箴言22:6)父母特別需要留意在聚會裡幫助兒女對耶和華和他的崇拜養成服從和尊重。成功的父母能夠看出兒女有什麼錯誤傾向,並且趁早幫助兒女糾正。(箴言22:15)最後,要及早為孩子定下一些他能合理地達到的神治目標。——10/1,27-8頁。
◻ 在樂於饒恕人方面,耶和華有什麼顯著的特色是我們應當效學的?
耶和華不但樂於寬恕,也不念舊惡。(耶利米書31:34)許多人發覺很難做到這點。可是,耶穌在馬太福音6:14,15卻強調這樣做是非常重要的。——10/15,25-6頁。
◻ 哪三件事可以妨礙我們表現溫厚的憐憫?
由於人類有罪的本性,嫉妒的感覺很容易在我們心裡扎根。要是我們對某些人心存嫉妒,我們怎能以溫厚的憐憫待他們呢?另一個障礙是不必要地讓自己接觸暴力。這會使人對別人的不幸遭遇無動於衷。此外,自我中心的人也很可能缺乏憐憫。(約翰一書3:17)——11/1,19,20頁。
◻ 我們可以從聖經論及約伯的記載學得什麼教訓?
約伯記無疑使我們更清楚看出撒但的狡計,同時幫助我們體會到宇宙至高統治權怎樣與人類的忠誠息息相關。像約伯一樣,所有愛戴上帝的人都會遭受考驗,但我們卻能同樣保持忍耐。這樣,我們便可以證明撒但是個說謊者,並且得享上帝王國治下的種種幸福。——11/15,20頁。
◻ 長老團的主席可以怎樣對各長老表現適當的尊重?
要是可能的話,主席應在會議前盡早把議程分發給其他長老,好讓他們有充分時間對打算討論的各項事情預先作一番周詳、認真的考慮。在舉行長老會議時,主席應避免左右別人的思想,相反,他會鼓勵各人在討論中「暢所欲言」。(提摩太前書3:13,《新世》)——12/1,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