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許多人薄教士而不為?
此種情形正發生於一國復一國中。大批羅馬天主教教士辭職不幹,報名參加神學院者繼續減少。在已往七年大約已有25,000人離開教士的行列。情形看來並沒有改善的趨勢。自由派教士會會長白安齊評論說:「社會學家預見教士的行列只會有退無進。」但是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發生呢?
許多人認為因素之一是教廷堅持要強迫教士獨身。愈來愈多的教士,特別是青年教士,希望廢餘獨身的禁令。1971年三月十四至十八日在美國馬利蘭州巴的摩爾召開的全國教士聯會中,多數代表投票通過以下的宣言:「我們請求教會當局容許在職教士有權選擇獨身或結婚,而且立刻採納這項改變。」
集會中的教士約有百分之90簽名公開反對教皇保羅六世在1967年頒布的教士獨身通諭。由於這樣行,這些教士不啻喪失了在天主教會中晉升的機會。因此他們的立場反映出大部分教士的強烈感覺。據估計這些教士的平均年齡是三十九歲,他們代表百分之60以上的美國教士的意見。
雖然這的確是一項惹起爭論的問題,教廷堅持教士獨身的主張卻不是何以教士紛紛辭職及少人成為教士的問題的全部答案。強迫教士獨身已執行了許多世紀,可是從來沒有這麼多教士提出反對。甚至在兩年前曾反對隨意獨身與否的教士也改變了思想。
值得留意的是這些教士並不反對聖經的命令。事實上,《天主教百科全書》(第三卷,481頁1908年版)承認說;
「我們在新約聖經中沒有發現對使徒或任何受任命的人作強迫獨身的規定。」
論到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前書3:2,12和提多書1:6所下的訓示,說『主教』或『執事』應該僅是「一個婦人的丈夫,」這本書(第三卷,483頁)聲稱:
「這幾節經文對教士從起初就有獨身義務的任何論據大為不利,但另一方面,使徒希望別人像他一樣(哥林多前書第七章7-8節。……)卻否定了他希望所有傳福音者都要結婚的論據。這些話無疑意味到候選人除了符合聖保羅所列出的其他資格之外,還須具有穩定的性格;在當時慣於離婚的日子中,這種性格可以藉著對一位妻子保持忠實表現出來……
「有些作家,其中以已故的白蓋爾教授最為特出曾極力企圖證明甚至早期教會也主張所有高級教士要保持獨身。可是其他學者如馮克和哥洛斯等所持的相反意見卻看來較有根據,並在近年來獲得一般人的接納。」
對一種制度的不滿
因此許多反對強迫獨身的教士其實表示他們對一種以傳統為根據的流行制度深感不滿。看來那些絕不考慮以教士為未來職業或捨棄此項職業的人都不相信此種流行制度對他們最為有利。他們若真心希望為別人服務,並且堅決相信根據現行標準成為一位教士是達成這項願望的最佳方法,則無疑他們會成為教士或繼續作教士。但值得留意的是,最近一項調查透露,天主教教士的許多難題均源於對現行制度的不滿——與上級意見分歧、領導不當、教士彼此排擠及對教會在某些道德問題上前採取的立場感覺失望等。
在這件事上信仰無疑擔任一項角色。天主教的《大眾福利》雜誌曾強調這點。它在1970年二月十三日刊作了以下評論:
「聖職問題其實顯示出在信心和信仰方面以及對組織的信賴方面的更大危機;許多人相信教士職位比起其他的職位來已不再是最有用的職業了。……
「改變獨身的規定也許會使一些已經辭職結婚的教士回歸『正統』,但這些人並不會全部或甚至大部分回歸。
「極之令人懷疑的是,現在教會的決定對這個世代的生活有任何顯著的影響。即使教士職位讓他們享有白烈咸·楊格的特權(一夫多妻),信心和信仰仍然會有問題。
「這件事使羅馬的處境十分複雜。即使羅馬在明天改變獨身規定,基本的難題依然存在,依然不能解決。教會的通病已無萬靈之藥可以補救。
「在一方面,我們可以較容易看出何以羅馬要堅守古老傳統。人們猛烈要求更改獨身的規定,可是教會若這時作出改變,除了引起人們認為羅馬由於教會的自私利益而對壓力屈膝的冷嘲熱諷之外,又有何所得呢?」
可是為什麼羅馬天主教會存在了這麼多個世紀後,現在卻無法灌輸推使人成為教士或繼續作教士所必需的信心和信仰呢?天主教會是否自己正破壞了信心和信仰的最重要基礎呢?這可能是教士們對於教會在某些道德問題上所採立場感覺不滿的原因之一嗎?
不跟從聖經的教訓
使徒保羅寫信給提摩太說:「全部聖經都是天主默啟的;為教訓人、勸誡人、責罰人、開導人遵行義德,都是有益處的;為叫人成一個完全天主的人,可以行一切善工。」(第茂德第二書3:16,17,《新經》)使徒保羅的這些話豈不是提倡以聖經為教訓和行為的正確標準嗎?由此類推,一個人若發現他所隸屬的宗教組織主張與耶穌不符,他的信心豈不會發生動搖嗎?這引起了另外一個問題,天主教會有沒有以聖經所載的真理教人及倡導聖經的確受上帝所感示呢?
許多世紀以來,天主教及其他宗教組織的信徒都聽說靈魂是不死的,是軀體死後仍然生存的屬靈部分。但這是聖經教訓嗎?《新美國聖經》(經天主教華盛頓大主教奧貝爾批准出版)在「聖經神學名詞字彙」中「魂」一字的標題下說:
「在新約聖經中,『拯救一個人的魂』(馬可福音8:35)並不是說拯救人的『屬靈』部分,與『身體』相反的部分(在柏拉圖式的意義上)而是指整個人,特別強調這個人是活著的,具有希望、愛心和意願等,此外他是具體的和屬肉體的(即身體)。魂與身體之間並無分別或相反之處:它們僅是描述一個實體的兩種方式而已。」
同時在「身體」的標題之下,我們讀到:
「在聖經中,身體並不是和魂相反的東西,而是一個具體的人,即整個人。魂與身體不同的希臘思想是與聖經不符的。」
天主教會許多世紀以來主張身體與魂不同,但又同時指出這並不是聖經的教訓,看來豈不是十分奇怪嗎?他們的主張與上帝的道所載的實際教訓之間的矛盾豈不有助於破壞許多人的信心嗎?你若一向相信人有個不死的靈魂,但現在讀到天主教的官方出版物承認這並不是聖經的教訓,你會有何感想呢?這豈不令你懷疑你以前所學到的其他教訓都與聖經不符嗎?
應該留意的是天主教不但承認在教義方面與聖經的道理相反,甚至對聖經是否受上帝感示也表示懷疑。神學家波姆在不久之前撰文討論這點說:
「以住我們曾將聖經看作絕無錯誤。因為它是天主的道,教會不承認其中含有任何錯誤。可是,我們發現一種更富於批評,更有歷史性的見解,即聖經含有許多錯誤之處。神學家們怎麼對付此項難題呢?他們沒有區別聖經中受天主感示而沒有錯誤的部分,和不是受感示而可能有錯誤的部分。反之他們聲稱全本聖經都是受感示而寫成的,整本聖經都將天主的話語傳給人,儘管我們發現其中含有若干錯誤,未來的世代也會發現更多錯誤。此種看法起初引起天主教徒的驚愕和憤怒,甚至教廷也表示反感,可是此說終於為教會所承認而成為官方的主張。」
鑑於天主教會在教導方面提倡一些它自己公開承認不是出於聖經的教訓,現在更接納認為聖經充滿錯誤的意見,我們對於天主教會經歷危機應該感覺驚異嗎?它若跟從聖經的教訓及在各事上緊守聖經的標準,它豈不會獲得相反的結果嗎?它若這樣行,強迫教士獨身便不會成為一項爭論了,因為聖經根本不支持這種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