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怎麼辦?
發燒是使嬰兒和幼童的慈母大為擔心的事情之一。可是,正如我們所知,母親們往往對病情過度憂慮。
據醫學歷史所載,有「醫藥之父」之稱的「希波克拉底觀察所得……發燒久已被人視為疾病的徵兆。」可是聖經表明,在此說之前一千多年,摩西在上帝感示下頒佈給以色列國的律法中已提及「熱病」。(利未記26:16;申命記28:22)在摩西之後十多世紀,福音執筆者敘述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治癒了使徒彼得岳母的「熱病」。使徒保羅在船破登上米利大島時也治癒「島長」部百流父親的熱病。——路加福音4:38,39;使徒行傳28:7,8。
對發燒了解漸深
自希波克拉底時代以來,人對發燒的研究所得漸有進步。到1714年,當華氏發明第一技探熱針時,又再更進一步。然後大約在一百年前,有人發現發燒與體溫調節機能有直接關係。甚至在今日,發燒仍是患病的可靠指針,量度體溫可能是最普通的診症手續。
僅在二十年前,人們才對發燒的由來有較深了解。據悉在腦內一處位於鼻柱之後和之上的地方,有一條細小的腺體是專司調節體溫的。怎樣調節呢?
據發現當血液裡的白血球與感染的病菌搏鬥時會產生一種熱原,意即「發熱物質」。這種物質在下丘腦前部的細胞中產生作用,造成「體溫調節」。為了這緣故,據說發燒是體溫增高,結果使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的機械作用受到擾亂。「體溫調節」一經變化,結果使病者身體實際上感到好像受寒而發顫,雖然他的體溫比正常溫度為高。
最近研究所得,體溫的恆常性與下丘腦裡的鈉和鈣的平衡有關。鈣看來有一種掣動作用,抑制鈉離子,使體溫不致升得太高。白血球所產生的熱原看來能夠除去鈣的掣動作用。
在倫敦召開的研究發燒座談會(1970年)提出幾項問題:為什麼會發燒?熱原由什麼構成?它們是否荷爾蒙?一般的正常體溫為什麼是華氏98.6度而不是90或108度?同時,有人提出詢問,為什麼阿斯匹靈對正常體溫不發生作用,但體溫愈高卻奏效愈大?a
正常體溫是相對的
令人頗感興趣地,四周環境的溫度可以相差達二百度之多,但華氏98.6仍是一般人所公認的「正常」體溫。種族、飲食、氣候和性別對人的體溫沒有多大影響;但有其他因素卻能影響體溫的升降。例如,人在一日之間的體溫就有所差別。體溫最低是在凌晨三至六時,最高是在下午四至五時。人體各部分的溫度也有差別。直腸的溫度比口腔溫度高一度;手足的溫度較低, 而鼻尖和耳梢的溫度最低。
運動或情緒擾亂能使體溫升高。但這種情形並非真正發燒,因為一經停止運動,體溫就回復正常,再沒有熱原刺激下丘腦。
因此體溫在華氏97和100之間的任何度數都可能是正常的,兒童的體溫甚至達101度也許僅是運動或情緒擾亂所致。因為兒童發燒通常是華氏103至105度,過了此限度便被認為有危險。據報可以治癒而不致損壞腦部的最高熱度是華氏114.8度。
什麼促使下丘腦發動溫度調節作用如發燒呢?毫無疑問,最普通的原因是傳染。可是,發燒還有其他因素。其中包括麻醉藥、中毒、嚴重意外,特別是影響到神經中樞的意外和種種的腦機能不健全。同時,身體受熱過度也能導致發燒,例如日射病和中暑,這時身體的冷卻中樞機能似乎突然失效。這樣,儘管體溫上升,身體卻停止發汗。
為什麼會發燒?
發燒是否具有良好目的?結果對人體有任何益處嗎?這是一項意見紛紜的問題。不少現代權威人士的答案是肯定的,雖然也有人加以否定。在1973年的人體生理學教科書中,一位英國教授坦白地說:「發燒的功能還未為人所知;它似乎並沒有提高人的抗病能力。」,一位美國權威人士聲稱,據公開實驗表明,發燒具有實際價值「還未令人信服」。
可是,研究發燒的國際座談會主席卻附和一項相反的見解,他說:「倘若沒有一項抗病的基本防衛作用,……具有共同反應的熱血動物的生存希望甚微。」,另一位權威人士聲稱:「適度的發燒是大自然的安排,目的是對抗傳染和促進康復。」實驗表明,接受細菌疫苗注射使體溫升至華氏105度的動物比不在體溫較高之下的動物有較強的對抗傳染病力量。
因此在往昔,當進步的化學療法,即藥物療法,未面世之前,有些疾病如梅毒、哮喘和關節炎的療法是誘發高熱。
支持發燒有用論的其他理由是:發燒使人體產生一種最近才發現的物質(inferon)可以幫助人體對抗病毒。發燒也剌激酵素和白血球的生產。可是,發燒也有其有害的一面。它使心跳加速和使人失去體重、體液和鹽分,與之俱來的更有頭痛和其他不適。
發燒如何處理
有一個時期,差不多每個人都認為發燒是純粹有害的,因此要立即退燒,方法是用阿斯匹靈、冷水、冰塊或凍毛巾等。在若干事例上,此法仍然受到推薦,可是有愈來愈多人同意,除非熱度太高或有併發症如嘔吐、腹瀉或呼吸困難,否則對發熱可以聽其自然。在這方面,有人將發燒比作火警鐘聲。重要之舉不是關閉火警鐘而是滅火。因此僅是採取辦法退燒而不審查病因和治本通常是沒有用處的。
可是,使發燒病人舒服一點乃是合理之舉。有時這意味到要減低一點熱度;有人提議用服藥法如阿斯匹靈,也有人將冰袋放在頭部或用灌腸法。既然發燒急速消耗身體所蓄的熱量,有發燒徵象的長時間疾病也許要在飲食上審慎照料。若短時間發燒,病人照例對食物沒有胃口,因此對固體食物要加以限制。雖然讓發燒者或飽或餓的意見各有不同,但大多數人總認為發燒病人需要多飲流質。發燒每增一度,新陳代謝作用便增加百分之7左右;成年人說會由蒸發而失去一夸脫的水分,因此多進流質不但使其感覺舒暢,而且十分重要。
對發燒最憂慮的也許是幼童或嬰兒的母親。孩子的體溫可能突然發生變化,並出現令人不安的病徵,因此母親們最易感到焦慮,倘若兒科醫生不加以處理的話。可是,愈來愈多的權威人士敦促母親們冷靜下來。正如其中一位說:「我認為體溫調節作用往往是父母過度憂慮的來源。醫生們許多時受到要求去『治好』發燒,可是這種『出點辦法』的壓力應該加以緩和。父母們該知道,在大多數場合,發燒僅是身體對一種自我局限的疾病的抵抗方法而已。」
[腳注]]
a 阿斯匹靈的確似乎減少熱原的生產,但這並不足解釋其奏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