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抑鬱病——別人可以怎樣予以援手
這是安恩在幾日之內第三次打長途電話了,她此舉並沒有顯著的理由。她的母親凱爾留意到她的聲音好像毫無生氣。凱爾解釋說:「她的聲音聽來十足像是患了抑鬱病。雖然她沒有訴苦,但語氣顯然表示,『我需要幫助!』」凱爾一感到麻煩將臨,就心跳加速。
凱爾憶述說:「我告訴女兒明天就到她那裡去!安恩開始哭泣,低聲說『好的,』就掛斷了。」安恩的母親到了那裡,獲知安恩曾向朋友表示自己毫無希望和毫無價值。她甚至認真地談及自殺!可是,凱爾在五日探訪期間給予女兒的幫助使後者復原過來。那段時候是個轉捩點。作母親的回憶說:「這件事使我學懂了要傾聽。她本來打算自尋短見,我們若不及時趕往幫助,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對一個患了嚴重抑鬱病的人來說,別人的幫助往往意味到生與死的區別。你會好像凱爾一般警覺嗎?既然每年在普世都有億萬的人患上嚴重抑鬱病,你的親戚或朋友也許有可能受其影響。但幫助抑鬱病者可能是一件令人氣結的事。
坎默(Leonard Cammer)醫生在他所著的《從抑鬱中自拔》一書中敘述一位母親對於患抑鬱病的兒子束手無策。她帶兒子去見醫生,她嗟嘆說:「他避開我們,彷彿我們不存在似的。他知道我們愛他。為什麼他要這樣使我們傷心呢?醫生,你不知道我多麼痛苦。」坎默醫生評論說:「但願她知道兒子所經歷的痛苦就好了!……抑鬱病者認為自己是家庭的負累。但他也是自己的負累,因為他沒有能力去改正自己的情況,便自感慚愧和屈辱。他於是認為只好走遠一點。」由於母親缺乏了解,情況便進一步惡化。因此,若要幫助抑鬱病者,首先要表現……
體貼的同情心
體貼的同情心或「體恤之心」意味到力求了解別人的感受。(彼得前書3:8)要明白抑鬱病者感受到真正的痛苦。他的苦惱是實在而非偽裝的。使徒保羅勸告說:「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馬書12:15)換言之,要力求了解抑鬱病者的痛苦。
雖然你未必確知病者的感受,但可以表明你真正有興趣想知道。要鼓勵對方說話,他若透露心事,就要留意他的神色,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避免說任何帶有批判意味的話,如「你不應有這樣的感覺,」或「這種態度是不對的。」抑鬱病者的感情特別脆弱,批評的話只會令他更加自傷而已。病者的自尊心通常已經消失無遺了。
重建自尊心
若要重建抑鬱病者的自尊心,就必須訴諸他的理智。你可以婉轉地幫助他看出,自視過低是不對的。但誇大其詞地說他是個「了不起的人」也不是辦法。箴言25:20評論說:「對傷心的人唱歌,就如冷天脫衣服,又如鹼上倒醋。」這種輕忽的努力只會使病者情緒低落和惱怒,因為這樣行的人很少對症下藥,消除使病人自覺沒有價值的原因。
例如,抑鬱病者也許會說:「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好處,我永不會有出息。」你可以心平氣和地問:「你可以告訴我你為什麼這樣想嗎?」對方若開始解釋,要留心聆聽。密切的注意可以使他確信自己的言詞頗有價值。話題一旦打開,你就能夠提出更多問題,幫助他認清和糾正那導致抑鬱的想法。a
要以溫和婉轉的方式提出簡單、直接的問題,目的是要使抑鬱病者願意推理。(參看本頁附框。)你若看見對方的所為會使難題惡化,不要以責備口吻而是以仁慈的態度問他:「你的所作所為對你有所幫助嗎?你需要作點改變嗎?」讓對方提出建議也許可以使他恢復一點自信。
抑鬱病者會有漠視自己一切長處的傾向;因此要使他把注意集中在個人的長處和能力方面。她也許擅長於處理植物或烹飪。他也許曾教養一些快樂、穩定的兒女。找出抑鬱病者的成功之處,促使他留意這些地方。你甚至可以讓他寫下幾點,後來加以檢討。請求對方以他的才能相助也頗有效。
例如,擅於縫紉的瑪利亞患了嚴重抑鬱病。她的一位朋友問她:「你願意幫助我買些布料和剪個紙樣嗎?我想縫一套衣服。」瑪利亞建議替她縫製。朋友說:「啊,那太好了。」後來,她對瑪利亞的相助深表謝意,並且在信中提及她的新衣所贏得的一切讚賞。瑪利亞說:「這使我自信大增,心情開朗。後來我才獲知她曾克服過抑鬱病,深知這個辦法極有功效。她幫助我實在多於我幫助她。」
因此,要幫助抑鬱病者在能力和環境許可的範圍內定下幾項具體的短期目標。目標也許是簡單的家庭工作,手工藝或只是一些有益的話。正如一位患過嚴重抑鬱病的婦人說:「我每天試對家人或朋友說幾句有造就作用的話。」達到這些細小的目標可以幫助人重建自尊心。
配偶若患上抑鬱病
許多人在配偶患上嚴重抑鬱病時,首先的假設是,病人的情緒低落是由他們促成的。這使他們產生自疚感,進而造成摩擦。可是,抑鬱病未必是婚姻不愉快的徵象。
韋斯曼(Myrna Weissman)和佩克(Eugene Paykel)在合著的《抑鬱病婦女》一書中敘述他們曾以40位患抑鬱病的婦女為對象作了一項調查,所得的結論是:「並非所有抑鬱病婦女在得病之前都是婚姻不諧的。我們發現有若干對夫婦在一方患上此病之前彼此有良好的溝通,也互相關懷對方的需要,……但抑鬱病使夫婦關係變成相當緊張。」——楷書自排。
可是,夫婦關係的緊張和隔膜雖然並非一定會導致抑鬱病,有時卻會形成一種使人易患抑鬱病的環境。第30頁的附表列出若干誘發抑鬱病的因素。一個男子的妻子患上抑鬱病而企圖自殺,事後丈夫承認說:「我沒有認真關懷妻子在感情上和靈性上的需要。我把她看作同房者而非妻子。我忙於幫助別人,卻忽視了她所亟需的安慰和溫暖。我其實必須努力和她保持溝通,與她成為知己。」你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上看出有應當改善之處嗎?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事會對配偶有所幫助?
◻ 忍耐,忍耐,忍耐!因為抑鬱病者經歷精神上的痛苦,他們有可能遷怒於配偶身上。曾經患過嚴重抑鬱病的維多利亞承認說:「我自憎自恨和自憐。我肯定丈夫和孩子們都希望把我鎖在密室裡,然後拋掉鑰匙。可是,我聽過他們說了幾百次,『我們愛你;我們知道你的意思不是這樣,』或者『你只是太疲倦了。』」不錯,要意識到病人所說的許多話都不是出於本意的。甚至忠心的約伯也承認自己因為心煩意亂,以致「言語急躁。」(約伯記6:3)你若有洞察力,看出你自己其實並不是對方的攻擊目標,便可以使你作出溫柔、仁慈的反應;這樣行通常可以消弭爭端。(箴言15:1;19:11)不要期望配偶在一夜之間便完全康復。
◻ 給予靈性上和感情上的支持。許多抑鬱病者發覺耶和華見證人的聚會能提供屬靈的鼓勵,使人保持堅忍。(希伯來書10:25)曾經患過抑鬱病18個月的艾琳承認說:「一個晚上,我在前往聚會之前哭起來,因為面對那麼多人使我難以忍受。」她補充說:「但是丈夫鼓勵我。作過禱告之後,我們一家就前往聚會。雖然我在聚會當中強忍眼淚,我很感謝耶和華使我有力量支持下去。」
除了靈性上的支持之外,抑鬱病患者需要肯定知道他們獲得配偶的感情支持。艾琳敘述丈夫怎樣幫助她,說:「我們在家,孩子們睡了之後,丈夫和我交談,有時我會哭泣將近一小時之久。他的了解和支持對我極有幫助。他和我一起禱告,聽我說話或讓我伏在他肩上哭泣——不論當時我需要什麼。」既然基督徒關心取悅自己的配偶,因此要向抑鬱病者一再提出保證,自己正在這樣行。——哥林多前書7:33,34。
◻ 提供實質的幫助。一位抑鬱的妻子也許突然感到照顧家務和兒女是個重擔。丈夫(和兒女)可以在清潔工作和弄膳方面提供幫助。要避免問她做些什麼,因為這樣會加重壓力。身為母親的抑鬱病者伊利莎伯說:「在那段日子,我的丈夫鮑勃絕不許任何人要我做任何事。他是個緩衝者。我真正要集中注意去做的事只是康復而已。」她補充說:「醫生不但開藥給我吃,而且叫我天天運動。鮑勃鼓勵我照醫生的話去行。我們每天都出去散步。」與病人作計劃周詳的旅行也頗可有幫助。這一切都需要作丈夫的採取主動才行。
來自別人的幫助
箴言17:17說:「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在患難的時刻——例如患上抑鬱病——真摯的友誼就會顯現。朋友可以怎樣提供幫助呢?
瑪利亞報告說:「我在病中獲得一位朋友幾番來信安慰,其中包括不少富於鼓勵的經文。我把信讀了又讀,邊讀邊流淚。在我看來,這樣的書信有如黃金一般寶貴。」有鼓勵作用的書信、卡片和電話均深受賞識。親切的探訪也有幫助。伊利莎白補充說:「如果沒人來探訪,我就更加以為我們陷於孤立了。要和病人一起禱告,講述一些造就人的經驗,甚至弄一頓飯送來,整家人一起吃。有一位朋友送了一盒子零星雜物給我,拆開每樣東西的包紙使我為之驚喜。」
當然,為抑鬱病者辦差事或作家務時要有領悟力。要聽病者所說的話。對方若不願你做某件事,就不要堅持去做。有時,知道別人正做著本應由自己去做的事也許會增加病人的罪咎感。抑鬱病者也許寧願把工作擱置不理。
耶和華見證人小組中的長老——屬靈的牧者——也提供寶貴的協助。艾琳解釋說:「我和幾位長老談論自己的難題(丈夫在場予以支持。)這是一個重大步驟,對我極有幫助。我發現他們真正關心我。」藉著留心聆聽和作妥準備,長老們能夠「勉勵灰心的人。」b——帖撒羅尼迦前書5:14;箴言12:18。
知道在什麼時候要尋求專業的幫助至為重要——事實上,這樣行也許能挽救生命!有時情況變得十分嚴重,以致應當作出安排讓抑鬱病者獲得所需的專業護理。這件事不必依賴病人去決定。許多時這意味到你要為他作出必需的診療預約。你可以向病人保證說:「我深知你的病並不嚴重,但應該檢查一下,好使各人安心。我雖然十分愛你,但我不是醫生。」說話要仁慈,但卻堅定!
幫助朋友或配偶克服抑鬱病並非易事,但在這件事上持之有恆也許能挽救生命。你的關懷許多時會造成極大差別。例如,瑪嘉烈在情緒最低落時告訴丈夫她希望放棄一切,死去算了。丈夫親切地說:「我會幫助你不中途放棄。」丈夫的關懷使瑪嘉烈大受感動,她解釋說:「我於是知道,我必定能夠奮鬥下去。」她果然如此行,終於戰勝了抑鬱病。
[腳注]
a 可參看1987年10月22日《儆醒!》雜誌(英文)「戰勝抑鬱病」一文。
b 可參看本刊姊妹雜誌,1982年12月15日刊的《守望台》登出的「受教的舌頭——鼓勵疲乏的人」一文。
[第28頁的附欄]
與病人推理以重建自尊心
一位因丈夫不忠實以致婚姻破裂的婦人患了抑鬱病而企圖自殺。她後來向一位機巧的輔導員吐露心事,說:「沒有雷蒙德,我就毫無用處。……沒有他,我絕不會快樂。」
輔導員問:「你和雷蒙德在一起時自覺很快樂嗎?」她答道:「不,我們終日打打吵吵,我感到很傷心。」他繼續說:「你說失去雷蒙德,你就毫無用處。你在認識雷蒙德之前覺得自己毫無用處嗎?」
「不,我自覺很有價值,」抑鬱病者衝口而出說。輔導員於是回答:「你若在認識雷蒙德之前自覺很有價值,如今為什麼要有他才能使你自覺有價值呢?」貝克(Aaron Beck)醫生在《辨識療法與情緒故障》一書中討論這宗病例說:「在隨後的一次約見中,病人說使她恍然大悟的一點是:既然她在認識雷蒙德之前活得很快樂和滿足,那麼怎會沒有他就變成毫無用處呢?」她於是克服了抑鬱病。
[第30頁的附欄]
你的家庭環境是否抑鬱之源?
◻ 配偶的自尊心是否被缺乏體貼的言詞所傷,例如「何以你不是個較好的妻子?」「即使你是個這樣的人,我仍然愛你,」或「為什麼你總是這麼粗心大意?」
◻ 不論事實如何,你是否總是使配偶覺得自己不對,以致引起罪咎感?
◻ 家中的氣氛是否阻撓人公開表露感情,使人覺得誰若表露感情,誰就是弱者
◻ 配偶是否覺得必須達到幾乎完美的標準才能符合對方的期望?
◻ 公開和直接的溝通是否受到阻礙?
[第31頁的圖片]
一位抑鬱病者說,「來自朋友的書信好像黃金一般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