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的致命後果
早在1960年代,幽默歌唱家萊利爾(Tom Lehrer)唱出關於污染的歌,勸遊客勿飲美國的水,勿吸美國的空氣,但當時他只是逗人發笑而已。
現在已沒有人發笑了。畢竟,污染絕不是可笑的事。我們的空氣被暖氣、工業放射物、機器廢氣和輻射微粒所污染;我們的水被化學物質和漏出的油污所污染;我們的土地被酸性雨和傾倒的有毒廢物所污染。有一個時期,人們聽到某些名詞,如徹爾諾貝爾、「愛的運河」、阿姆郝·卡第斯和博帕爾等,只不過表示大惑不解。但如今這些名字卻使人現出擔憂的表情。文明已經走迷了路,正以纏綿疾病或突然死亡的可疑命運威脅著千百萬人。
污染之所以特別可怕是因為污染在大多數時候是眼不能見的。似乎清新純淨的空氣卻含有放射物;看來有益的食物和水卻充滿化學毒素!的確,污染許多時是個隱形殺手。
污染的顯形後果
污染雖然是隱形的,它的致命後果卻不然。你在哪裡都可以看到,例如:不少人死於癌症和呼吸器官疾患;建築物和紀念碑變得面目全非;動物和植物紛紛死去;河流裡魚類絕跡;森林的枯萎和垂死。
如今更有另一種情形出現,看來也是拜污染之賜。科學家發現包圍地球的臭氧層穿了個洞。這個洞正變得越來越大。有些人認為氯碳氟化合物污染看來是個成因,而這乃是過度使用噴霧劑的結果。既然臭氧層有助於濾去有害的太陽輻射,臭氧層的損壞會導致皮膚癌病例激增嗎?抑或甚至造成更糟的後果?
污染已激增到災禍性的程度,若要避免全球性的慘劇,就非趕快設法補救不可。由於難題的嚴重性引起了較大的關注,這導致許多生態團體的成立,甚至使有些新政黨在政壇上勢力大增。例如,西德在1987年1月聯邦普選中,著重生態而適切地起名為「綠色」(Green)的政黨贏得了百分之8.3的票數。
我們可以希望人類的關注能夠成功地化作積極行動,最後將地球的污染這個隱形殺手徹底鏟除嗎?我們能夠保護自己免受它的致命毒害嗎?
[第4頁的附欄]
地球的污染程度
巴西:「住在[庫巴杜]的人稱之為『死亡谷』。……樹木和泥土毫無生氣,生下來就夭折或垂死的嬰兒數目日益增加。只有污染仍舊生氣勃勃。」——《拉丁美洲每日郵報》。
中國大陸:「在中國東北部的大部分城市,空氣污染是如此普遍,以致在下午較後時分,只有習慣了的本地人才能在街上行走而不致肺部作痛,眼中流淚。」——《時報》。
丹麥:「唯獨一連幾年夏季均寒冷多風,而且頻常發生西北風暴,才得以挽救丹麥海岸避免一場生態大災難。……[在一處地方,由於]缺乏氧氣,魚和海中生物都不能生存。」——《巴塞爾時報》。
西德:「[由於瑞士巴塞爾附近一間化學品貨倉發生大火,]一批有毒的化合物落入萊茵河裡,摧毀了萊茵河15年的復元工作[和許多噸魚類]。……山杜斯(Sandoz)化工廠的意外在萊茵河280公里(170哩)的地區內造成了嚴重的生態損毀。」——《明鏡》週刊。
蘇聯:「徹爾諾貝爾的核子反應器災禍……乃是現代文明史上的一個轉捩點。這場災劫對我們會有幾百年的具體影響。……5億7,000萬歐洲人在以往、現今和將來都要繼續以不同程度暴露在增添的放射現象之下達300年之久,後果是無法預見的。」——《今天心理學》。
美國:「科學家……對酸性雨[表示]新的關注,認為酸性雨除了殺死湖泊之外,還會妨礙森林生長,而且由於污染食水而可能危害人類的健康。」——《麥克萊因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