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國的「聖地」行將淪為荒涼
在戰爭、地震、颱風或其他災禍發生時,宗教建築物受到摧毀使很多信奉宗教的人大感震驚。甚至有些未必視毀壞了的建築物為神聖的人也可能由於毀掉了藝術的精心傑作而感到可惜。這樣,若基督教國的神聖建築物突然全部化歸烏有,會令人多麼驚駭不已!雖然聽來似乎難以置信,聖經卻表示這件事很快便會發生了。
這件將臨的事件在公元第一世紀有個歷史性的先模。那時耶路撒冷及其華美的聖殿遭受完全的毀滅。亞倫家系的祭司不能再在祭壇上獻祭。一個男子可以藉之證實自己是亞倫的後裔,並聲言擁有合法權擔任祭司職務的記錄亦失去了。存在了很多世紀的猶太事物制度毫無疑問地終結了。自從耶路撒冷在公元第一世紀毀滅後,猶太人已不能再以摩酉律法所訂下的方式從事他們的崇拜。
世上最偉大的先知耶穌基督曾預言到這項驚人的發展。論到會發生在耶路撒冷之上的事,他說:「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路加福音19:44)另一次論及聖殿時,耶穌說:「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馬太福音24:2。
為了使門徒能夠逃避這場可怖的災難,耶穌基督發出以下的警告:「你們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的,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聖地。(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馬太福音24:15,16。
可以依從耶穌的話去行的第一個機會是在公元66年。該年塞兆斯迦勒斯率領下的羅馬大軍站在一處「聖地」,就是耶路撒冷及其近郊。(參閱馬太福音4:5;27:53),羅馬軍隊攻進城內,甚至開始挖掘聖殿的圍牆——一項攻擊猶太人視為非常「神聖」的東西的舉動。其實耶路撒冷及其聖殿在上帝面前早已失去神聖的地位。正如耶穌基督在較早之前所說:「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路加福音13:34,35。
對猶太人說來,當時的耶路撒冷仍是個「聖地」。因此,他們視羅馬軍隊進侵這個「聖地」為可憎的事。再者,羅馬軍隊並非由於愛戴真正的上帝才起來攻擊耶路撒冷的。這樣,羅馬軍隊無疑是預言所標明的可憎之物。
在我們日子的後期應驗
與古代耶路撒冷有關的預言的應驗並不限於羅馬大軍前來攻擊這城,然後突然退兵,使歸信基督教的猶太人能夠在『行毀壞可憎之物』於公元70年捲土重來毀滅該城之前逃到山上的一段時期。考慮一下耶穌的話的其餘部份(載於馬太福音第廿四章)顯示這些預言會有後期的應驗,因他論及自己帶著「能力,有大榮耀」來到。他這次來臨的影響會使「地上的萬族」哀哭切齒,由於他們沒有順服他為君王而招致殺身之禍。(馬太福音24:30)這種現象並沒有在耶路撒冷於公元70年遭毀滅時發生。
因此,發生在古代耶路撒冷身上的事必定預示將臨於整個人類事物制度之上的一場遠較重大的災難,這災難會使那些屆時蒙受不利影響的人因此而哀哭切齒。在完全的意義上,這個將臨的災難與耶穌所描述的吻合:「那時必有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馬太福音24:21。
與此一致地,古代的耶路撒冷必定有一個現代副本。這個現代副本是什麼呢?耶路撒冷城擁有一個神聖的地位,因為它是一個聲稱與上帝具有立約關係的民族的崇拜中心。因此它的現代副本亦必定同樣自稱與至高者上帝具有立約的關係。基督教國的宗教制度豈不自稱為基督徒而與上帝訂立了「新約」嗎?(希伯來書9:15)然而他們的行徑豈不是表明他們像不忠的耶路撒冷一般與自己所作的聲稱完全不配嗎?
基督教國與這世界為友。她甘願參與世俗的戰爭及其腐敗的政治。因此上帝視她為不潔。聖經說:「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上帝為敵麼?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上帝為敵了。」(雅各書4:4)因此,基督教國乃是普世宗教制度的一部份,這制度聖經稱之為「大淫婦」,「大巴比倫」。(啟示錄17:1-5)然而什麼是基督教國的「聖地」呢?
基督教國的「聖地」
這是一個象徵性的地方,代表基督教國各教派所控制及視為神聖的一切東西——他們的整個活動範圍和聲稱擁有的宗教權利。基督教國的教士們自視為上帝派到人民那裡的特別代表,因此應該受到特權階級的待遇,豁免其他一般百姓可能要盡的義務和責任。與耶穌的勸告剛相反(他叫人不要擅自採取「拉比」「師尊」及「父」這樣的銜頭),他們認為有權被人以「神父」「牧師」等銜頭去稱呼。(馬太福音23:8-10)基督教國的宗教制度在普世各地建築富麗堂皇的建築物。他們亦以其他方式聚歛大量財富。在很多國家裡,以本身所聲稱的神聖地位為理由,教會的龐大物業得以豁免一般商業應繳納的種種稅項。
可是,基督教國的「聖地」卻行將受到侵略和毀滅。它與耶路撒冷及其聖殿於公元70年被毀滅之前一樣不再被上帝視為神聖。基督教國的各教派必定會失去它們的活動範圍和它們所操縱的一切。他們聲稱的宗教權利不會再受到尊重。那行將站在基督教國的「聖地」及將其毀滅的『行毀壞可憎之物』究竟是誰或什麼東西呢?
行毀壞可憎之物
聖經標明一個反映現今整個政治制度種種弊端的組織。它說這個組織是個「獸像」,而本身是一隻「朱紅色的獸」。(啟示錄13:15;17:3)「朱紅色的獸」是一隻「獸」「像」,聖經將這隻「獸」描述為「形狀像豹」有「像熊的腳」和一個「像獅子的口」。(啟示錄13:2)把這項描述與但以理書7:3-7,17-23的記載作一比較,我們可以看出這「獸」是由多隻獸聯合組成的,正如但以理書所提及的一般。該書明確地指出那些獸代表某些王或王國。
因此,那出自「海」中的「獸」必然代表由地上眾「王」或列國所構成的全球政治制度。聖經描述它有「十角七頭,在十角上戴著十個冠冕,七頭上有褻瀆的名號。」(啟示錄13:1)它便是撒但那歷史悠久的政治組織,而這組織一向均褻瀆真正的上帝。
辨明了那「獸」是什麼便能提供線索以決定誰是它的「像」了。今日有什麼組織是普世政治制度的「像」或寫照呢?豈不就是聯合國組織嗎?這組織豈不正反映出世界政治制度的種種缺點和弊端嗎?
聖經論及一個稱為「大巴比倫」的大淫婦,她騎在「朱紅色的獸」上,亦即「獸」的「像」,今日的聯合國。當聯合國組織建立時,基督教國的宗教是其中主要部份的「大巴比倫」大力予以支持,視之為人類獲致和平與安全的唯一希望。她倚賴這個組織去防止可能為她帶來殺身之禍的種種衝突。在這方面說來,聯合國組織有如她的坐騎一般。她依靠這個組織像一個騎馬者依靠他的馬一樣。
然而,「大巴比倫」將要遭受極度的失望。她會成為憎恨的對象。關於「朱紅色的獸」會怎樣對付她,啟示錄17:16說:「你所看見的那十角,與獸,必恨這淫婦,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將她燒盡。」
根據啟示錄所17:12說,那「十角」就是「十王」。在聖經的象徵性文字中,十是個完全的數目(好比十隻手指與十隻足趾),地上一個完全數目的統治者,而非少數統治者,必定會起來攻擊基督教國的宗教及「大巴比倫」的其餘部份。可是,不單是象徵性的「十王」會採取如此激烈的行動。由「朱紅色的獸」(聯合國)所代表的整個組織亦會如此行。
『行毀壞者』攻擊基督教國的各教派絕非由於愛上帝的緣故。反之上帝會運用它去達成他要毀滅那些虛有「基督徒」之名的宗教的旨意。行毀壞者的動機是絕對自私的。它極度輕視基督教國的教會制度。可是由於這些宗教組織自稱代表真正的上帝,行毀壞者亦同樣為了憎恨他們所假意事奉的那一位而採取行動。由於以這種惡毒、獸性的態度反對上帝及『褻瀆』他的名,這個行毀壞者在耶和華眼中是一個「可憎之物」。
現在就採取行動
既然我們已可以辨明「大巴比倫」及那「可憎之物」,這顯示要逃出基督教國的宗教組織的時間已十分緊急了。我們並非像第一世紀的基督徒一般要實際逃到另一個地方。「大巴比倫」不是局限於一個實際地方而是個普世的宗教帝國。因此,逃出基督教國的宗教制度意味到與他們斷絕一切關係,並證明自己是主耶穌基督的真正門徒。
沒有人應該拖延到「可憎之物」實際開始攻擊基督教國的「聖地」時才逃生。既然我們不必逃到另一個實際地方,我們不應期望見到一項與公元66年羅馬軍隊放棄圍攻耶路撒冷一事相似的歷史性發展。羅馬大軍的出現及他們的退兵確切地標明他們是那「可憎之物」,從而使歸信基督教的猶太人能夠採取與耶穌勸告一致的行動逃出生天。
今日,一個人若一旦看出基督教國的宗教制度是「大巴比倫」的一部份,並且意識到「可憎之物」將要站在她的「聖地」上,他便應該採取啟示錄18:4所吩咐的行動:「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災殃。」
你有這樣行嗎?若未,便不要再耽延了,因為基督教國的聖地——她的活動範圍和聲稱擁有的宗教權利——不久便會淪為荒涼。
[第359頁的圖片]
耶路撒冷及其聖殿在公元70年為羅馬大軍毀滅一事預示將臨於基督教國之上的一場更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