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繼續按著同一的慣例規規矩矩地行事。」
    守望台1985年 | 11月1日
    • 「繼續按著同一的慣例規規矩矩地行事。」

      「我們進步到什麼程度,讓我們繼續按著同一的慣例規規矩矩地行事。」——腓立比書3:16,《新世》。

      1,2.(甲)堪作模範的青年人怎樣予人很大鼓勵?(乙)可是,關於他們,我們想到什麼問題?

      雅麗莎在兩歲多的時候便能夠唱出聖經66本書的名字,背出12使徒的名字及用手勢描述上帝的靈的九種果子;這使人人都感覺驚喜。(馬太福音10:2-4;加拉太書5:22,23)到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她每週與一名三年級的女孩主持一個聖經研究,後者進一步引起了她的哥哥對聖經的興趣。雅麗莎和她的小朋友為自己立下了目標。她們期望有一天結伴參加全時的傳道工作而成為特別先驅。

      2 能夠認識像這樣的小孩無疑是一件樂事,很可能你亦認識這樣的兒童。可是,我們卻同時不禁納罕:她們長大之後會成為怎樣呢?她們會繼續在靈性上長進,直至達到目標為止嗎?抑或她們會被其他的事分散精神,結果半途而廢?

      繼續進步

      3.誰需要作出進步?

      3 這樣的年輕人無疑需要在靈性上有很大發展才能達到目標。但僅是年輕人或新人才需要有進步嗎?事實上,人是否僅在靈性達到成熟地步或具備資格享有某項權利之前才需要有進步?並不然。請考慮一下使徒保羅。他並沒有對自己的成就感覺滿足,反之他在寫給腓立比人的信中寫道:「這並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而是竭力追求,好使我可以得著基督耶穌要我得著的。」——腓立比書3:12,《新譯》。

      4.使徒保羅追求什麼「目標」?

      4 顯然保羅在這裡並非談及達到成熟地步的問題,因為當時他無疑已經是個成熟的基督徒。可是他說他仍在「追求」某件他尚未「得著」的東西。那是什麼呢?保羅接著解釋說:「[我]向著目標竭力追求,為要得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召我往上去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14,《新譯》)他所追求的目標並非僅是基督徒的成熟或具備資格擔任某個職位,反之是一件更重要的東西。對他和其他的受膏基督徒來說,目標便是『自上而來的獎賞』,藉著復活享有屬天生命的希望。

      5.(甲)為什麼繼續長進十分重要?(乙)『忘記背後的事』可以將什麼包括在內?

      5 這幫助我們看出何以我們需要繼續長進及在靈性上發展,無論我們認識真理已有多久。一個人若僅進步到被人視為成熟的程度或僅是達到有資格享有某項特別權利的程度,這會對他有什麼恆久的裨益呢?成熟和特別的權利並不能保證我們會達到最終的目標——永生。反之,我們必須像使徒保羅一樣行:『忘記背後,努力追求前頭的目標。」(腓立比書3:13)我們不但應當撇下自己在認識真理之前可能做過的無益之事,同時應該小心避免對於我們自從認識真理以來所做的事感覺自滿。換句話說,忠告是不要沾沾自喜,反之要繼續勇往直前。你正這樣行嗎?抑或你為了某個緣故正緩慢下來?——可參閱哥林多前書9:26。

      6.將腓立比書3:12和3:15作一比較,關於進步我們可以說些什麼?

      6 保羅想到這個可能性,於是繼續說:「因此,讓我們當中凡是成熟的人都懷著這樣的思想態度;你們若在任何方面有不同的傾向,上帝必會將以上的態度指示你們。」(腓立比書3:15,《新世》)較早時候,保羅在第12節表示他並沒有認為自己「已經完全了」。可是他在這裡卻說「我們當中凡是成熟」或「完全」的人。(《王國隔行對照譯本》)他並不是自相矛盾。反之,這僅是表明甚至像保羅一樣成熟的基督徒也必須記得他們尚未達到最終的目標,他們必須繼續進步才行。由於這緣故,保羅總括說:「無論如何,我們進步到什麼程度,讓我們繼續按著同一的慣例規規矩矩地行事。」——腓立比書3:16,《新世》。

      規規矩矩的慣例

      7.保羅鼓勵基督徒跟從什麼「慣例」?

      7 既然保羅鼓勵基督徒要「繼續按著同一的慣例規規矩矩地行事,」他是否吩咐他們定出一項舒適的活動模式,然後安分守己,一成不變,直至他們獲得獎賞的時候來到呢?這樣行便與耶穌的比喻中將主人所託付的銀子埋在地裡等候主人回來的奴僕無異了。(馬太福音25:14-30)即使奴僕並沒有失去銀子或辭職不幹,主人卻將他稱為「無用的僕人」而棄絕他。無疑保羅絕不是僅吩咐我們守住自己所擁有的以免失去而已。反之他談及進步。保羅所說的「慣例」顯然是指一條向前邁進的途徑,好像兵士不是站定而是勇往向前的一般。

      8.關於我們為上帝所作的服務,我們應當關心什麼事?

      8 保羅的忠告應當幫助我們看出我們必須繼續作出努力以求在耶和華的工作上不斷進步和改良。無論是長老、助理僕人、先驅或傳道員,「我們進步到什麼程度」,都應當關心改善自己的服務質素,若是可能更在量方面也有所增加。我們必須小心不要懷有瑪拉基的日子許多懈怠失職的以色列人所懷的想法,他們以為即使將低劣的祭物獻給耶和華也不要緊。但是耶和華對此有什麼感想呢?「你們把……瘸腿的、有病的拿來獻上為祭,我豈能從你們手中收納呢?」——瑪拉基書1:13。

      9.保羅在羅馬書12:6-8,11所提出的勸告怎樣與繼續進步一事有關?

      9 相反地,我們應當把我們對上帝的事奉看得十分認真。正如保羅提醒羅馬人,不論我們獲得什麼工作權利,都應當『殷勤去作』,「不可懶惰。」(羅馬書12:6-8,11,《新譯》)懶惰意味到漫無目的,無所事事,並不向任何明確的目標邁進。饒有趣味地,這裡所用的希臘字實際的意思是「像樹獺一般」。這的確是個極為適切的描述。一項報導透露,雖然樹獺可以迅速行動,但在一段共168小時的時期中,樹獺睡眠或完全靜止不動達139小時之久——佔整段時間百分之83。難怪聖經吩咐我們不要「像樹獺一般」,反之要「憑著靈而火熱」,「為耶和華辛勤服務」!什麼可以幫助我們這樣行呢?

      10.為什麼我們應當十分關心保羅在提摩太前書4:12-16對提摩太所提出的勸告?

      10 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前書4:12-16詳細列出提摩太所應當做的事,以求『使眾人看出他的長進來』。當時提摩太已不再是個年輕人或新人。事實上,他與保羅緊密合作已超過了十年,並且在基督徒的組織裡持有相當重大的責任和權威,無疑是由於他在此之前已有很大進步的緣故。可是保羅仍然向提摩太提出以上的勸告。顯然我們所有人都必須密切留意保羅所說的話。

      要在言語和行為上堪作模範

      11,12.(甲)關於進步,我們應當首先留意的是什麼方面?(乙)為什麼這比知識或技能方面的進步更為重要?

      11 首先,保羅在第12節說:「不要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和純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新譯》)這裡列出的事使我們想起保羅在加拉太書5:22,23所舉出的「聖靈的果子」。誰能夠否認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在自己的生活上產生更多這種果子呢?我們大部分人均作了很大的努力去學會和熟記聖靈的九種果子,並且教導年輕人和新人同樣行。但是我們至少有作出同樣的努力去培養這些果子嗎?保羅清楚指出,成熟的人應當在這些事上堪作模範。無疑在生活的這方面,我們所有人都可以作出進步。

      12 也許在一種意義上,這些美德甚至比知識和技能更能顯示出我們在靈性上的進步,因為前者是上帝的靈的產品,後者則時常與人的天賦才能和教育有關。在耶穌的日子,文士和法利賽人很熟悉律法,並且在遵守律法的許多細節方面一絲不苟。可是耶穌卻譴責他們說:「虛偽的經學家和法利賽人哪,你們有禍了!你們把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卻忽略律法上更重要的,就如正義、憐憫和信實。」(馬太福音23:23,《新譯》)若要在生活上培養這些『更重要的事』,繼續作出努力無疑十分重要!

      要專心宣讀聖經、勸勉和教導

      13.受任命的監督們可以怎樣從保羅在提摩太前書4:13所提出的勸告得益?

      13 然後保羅勸勉提摩太「要專心宣讀聖經、勸勉和教導。」(提摩太前書4:13,《新譯》)保羅在其他信中稱讚提摩太是個能幹和忠心的傳道員。(腓立比書2:20-22;提摩太後書1:4,5)可是他卻勸提摩太要繼續留意監督所負的這些重要責任。你若在小組裡受任命作監督,你有繼續「專心」於這些事嗎?例如,你認真留意『神治傳道訓練班指南』所提出的建議,努力改善自己的弱點嗎?抑或你覺得這些勸告僅對初認識真理的人適用?你仔細研讀聖經和社方的書刊,使你能夠「以耐心和教導的藝術……勸勉人」嗎?——提摩太後書4:2,《新世》;提多書1:9。

      不要忽略服務的恩賜

      14.我們可以怎樣在組外傳道方面表明自己的進步?

      14 雖然只有少數人被任命在小組裡施行教導,所有基督徒均奉耶穌基督的委派要參加為王國作見證及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馬太福音24:14;28:19,20)這牽涉到教導心地忠實的人認識聖經的真理,鼓勵他們在生活上作出改變及採取立場擁護耶和華。你『繼續專心於』改善自己的傳道效能嗎?你認真留意運用《王國傳道月報》和每週服務檢討會所提出的建議,「從事傳福音者的工作,徹底完成你的傳道職分」嗎?——提摩太後書4:5,《新世》。

      15.提摩太所得的「恩賜」是什麼?今日又如何?

      15 在此之前保羅曾提醒提摩太說:「不要忽略你所得的恩賜,就是眾長老按手時藉著預言賜給你的。」(提摩太前書4:14,《新譯》)看來藉著聖靈的作用,提摩太曾被指派和任命在基督徒組織裡擔任某項特別服務。(提摩太前書1:18;提摩太後書1:6)類似地,今日組織裡有許多人努力培養上帝所賜的才幹,結果被任命為週遊監督、海外傳道員、經常或特別先驅、長老等。即使事情並不牽涉到任何特別的預言或按手,「不要忽略你所得的恩賜」這項勸告仍然對這些人適用。

      16.什麼可以防止我們忽略自己所得的「恩賜」?

      16 根據字典,忽略一件事意味到不留意這件事或由於不小心而沒有執行。一件事若變成平凡,就易於受人忽略了。我們若不再作出進步,反而把自己所接獲的委派視作理所當然,我們就可能忽略了傳道的恩賜。因此我們都可以聽從保羅在歌羅西書3:23,24所說的話而得益:「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全心全意的去做,當作是為主[耶和華]做的,而不是替人做的,因為你們服侍的真正對象是基督。主[耶和華]一定會將自己的產業賞賜給你們。」(《當代聖經》)

      努力不懈帶來祝福

      17.唯獨怎樣我們才會見到自己的努力所產生的結果?

      17 我們若密切留意以上論及的各事,便可以深信不致落入自滿或沾沾自喜的陷阱中。保羅說:「要思念這些事;全神貫注於其中,好使你的進步對所有人顯明出來。」(提摩太前書4:15,《新世》)當然,「進步」的目的並不是要炫耀自己或贏得別人的喝采。不論年紀老幼,我們若在靈性上繼續長進和發展,便會為所有與我們交往的人帶來喜樂和鼓勵,正如本文起頭所提及的雅麗莎和她的同伴所為一般。

      18.我們若努力將保羅的勸告付諸實行,便可以獲得什麼雙重的祝福?

      18 我們若努力將保羅的勸告付諸實行,便可以獲得雙重的祝福。「要不斷留意你自己和你的教訓,」保羅說。「在這事上要有恆心,因為藉著這樣行,你又能拯救自己,又能拯救那些聽你的人。」(提摩太前書4:16,《新世》)不錯,藉著不斷檢討自己是否做著我們教導別人去做的事,那便是,繼續在靈性上進步、茁長和壯大起來,我們可以避免「自己反被棄絕了」的可悲結局。(哥林多前書9:27)反之,我們和我們有權利協助的人均能夠贏得在上帝所應許的新規制裡享永生的希望。這樣,為了造益自己和別人,同時也為耶和華上帝帶來讚美:「[要]繼續按著同一的慣例規規矩矩地行事」!——腓立比書3:16,《新世》。

      你記得嗎?

      ◻ 我們應當緊記在心的最終「目標」是什麼?我們怎樣追求這個目標?(腓立比書3:12,13)

      ◻ 我們應當按之而行的「慣例」是什麼?(腓立比書3:16)

      ◻ 為什麼我們必須繼續在基督徒的行為和言語上有所改善?(提摩太前書4:12)

      ◻ 長老、助理僕人和其他人可以怎樣在教導的技能方面繼續進步?(提摩太前書4:13)

      ◻ 我們必須怎樣行以免忽略託付給我們的「恩賜」?(提摩太前書4:14)

      [第14頁的圖片]

      雅麗莎和她的聖經學生以全時的傳道工作為目標

  • 不要忽略傷殘人士
    守望台1985年 | 11月1日
    • 不要忽略傷殘人士

      來自獅子山國的經驗充分表明我們在組外傳道上不應該忽略所遇到的傷殘人士。一位海外傳道員姊妹與雙腿殘廢的18歲女孩子雅伊開始了一個聖經研究。由於身體上的缺陷,雅伊不能上學讀書。她必須作出很大的努力才能行走。她以木塊保護雙手,行走時必須用雙手按地以支撐身體的重量,然後擺動雙腿將自己推向前。

      藉著海外傳道員時常上門探訪,雅伊開始認識聖經的真理,同時學會怎樣閱讀。雖然在過去18年,她只離開過她所居住的細小院子一次,她卻問傳道員她是否可以參加在同一條街上舉行的小組研經班。試想想雅伊的家人見到她離開自己安全的住所冒險到街上去時所感到的不安!雅伊表現極大的決心要將真理實踐出來。她參加所有聚會,即使這意味到有時她必須以上述方式「行走」四、五個街口,然後搭計程車前往王國聚會所。現在她正努力向別人傳講真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