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遷怒耶和華」
當人由於自己的不智或他人的錯誤使事情發生毛病時,他可能會怪責上帝。
在事情不十分順利時,諉過於人或事是人的常情。人往往會歸咎於上帝。倘使某地發生糧荒,人們或者會指控上帝容許他們挨餓。也許,當失業帶來艱辛時,有些人會問道:「為什麼上帝要折磨我們呢?」但這真的應歸咎於上帝嗎?
其實,上帝並沒有把艱辛加於人身上。他是大公無私的,「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馬太福音5:45)今日人們所經歷的艱苦是因為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生活在一個不完美的人為社會裡的緣故。這個社會的動向多半基於自私的原則。此外,人也可能因為自己的不智行徑而遭遇困難。
在大多數情形之下,人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過失,甚至不願承認現今的人為事物制度以整體而論是倒行逆施的,也是造成世界種種災難的禍首。(哥林多後書4:4;以弗所書2:2,3)世事的發生正如聖經所說一般:「人的愚昧,傾敗他的道。他的心也[遷怒]耶和華。」(箴言19:3)或者正如另一位譯者將其譯為:「人的無知弄糟他的事務,他卻遷怒於耶和華。」——《白英頓譯本》。
這是十分危險的行徑。我們的始祖亞當是個前車之鑑。他本來享有安居樂業的生活、完美的軀體、有如花園一般美麗的家鄉。(創世記2:7-9)他喜愛上帝賜給他的東西,卻沒有為這麼豐富的供應感激和歸榮耀於他的賜予者。在事情出了岔子時,他立刻歸咎於上帝。他妄圖為自己的忤逆辯護,對上帝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其實他沒有對上帝保持忠貞,也沒有在家庭中履行首領的職權,但卻為此而狡辯。他怪責上帝給他一個壞妻子。——創世記3:12。
故此,亞當的自私思想和行動使他偏離了正道。他內心的感情偏離了耶和華。他踏上一條獨立自主的途徑而成為上帝的仇敵,結果「敗壞了」自己和家人的道路。(箴言19:3)不錯,在罪和不完美的操縱之下,人人都我行我素;無人知道會有什麼事臨到自己身上,因為「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傳道書9:11。
所以,那些將不如意的情況歸咎於上帝的人大可以問問自己:我有為我所享有的美物歸榮譽於上帝嗎?我在環境順利時有將成功歸於上帝嗎?抑或我歸功於自己?我有因為享有上帝所賜的生命而感謝他嗎?此外,我有留意他在聖經裡的原則而配得他的嘉許或幫助嗎?
在自稱事奉上帝的人當中
至於一般自稱事奉上帝,但卻忽視他的真理之道而倚仗自己聰明的人會有什麼遭遇,第一世紀的猶太宗教領袖是好例子。(馬太福音15:8,9)他們的道路歪曲了,且在實際上「遷怒耶和華」。(參考使徒行傳5:34,38,39)由於耶穌基督的話揭穿了他們的錯誤思想,他們遂置他於死。其後他們對耶穌的門徒大發暴怒,因為門徒放瞻將上帝的道的真理講給他們聽。——使徒行傳7:54-60。
說來可悲,基督徒小組裡有些人也可能養成錯誤的態度而將所遭遇的困難歸咎於上帝。當事情因為人自己的不智或他人的不完美或錯誤而出錯時,人們可能歸咎於上帝。比方說,小組一個弟兄的所言所行可能開罪了某個人。受冒犯的人可能因此說:「好,只要他仍在小組裡,我就不再參加聚會。」也許他說:「如果上帝居然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就不想留在小組裡了。」或者他可能埋怨說:「若果這就是真理怎樣影響人的例子,我便不想再跟從真理了。」
這是健全審慎的想法嗎?若說真理會使人變壞,這是多麼矛盾的事!假如個人受到冒犯,為什麼要拿小組或甚至上帝「泄氣」呢?一個自稱為基督徒的人有什麼理由要容許另一個人,或某種環境,破壞他跟上帝的友好關係呢?
所以,說出這樣魯莽的話的人其實正「遷怒耶和華」。這樣行可算是合理嗎?就算其他人或者小組裡所發生的事使他不快,甚至大大冒犯了他,這人也不外是歪曲自己的道路,因為他沒有適當地運用洞察力。(希伯來書5:14)不然他就不會對耶和華,真正基督徒小組的主人,採取一種既不合理、也不忠貞的態度了。——詩篇119:165。
對基督徒來說,危險之處是這種態度可能變成根深蒂固。這可能成為牢不可破而影響到他的內心。基督徒很少會直接怪責耶和華。但在心裡,他可能對上帝感覺不耐而以為自己有理由發怒。他自己的心將他引入了遷怒耶和華的歧途。
人人都間或經歷過惱人的情況。一個人可能感覺氣餒、失意,甚而發怒。但他應該注視警告訊號,根據聖經去處理難題。(以弗所書4:26)他應當設法立刻解決難題,必要時求助於小組的長老們。即使難題不能解決到令他滿意的地步,他也不該讓情感驅策他行事愚昧魯莽。他應當提防所行的真理之道變成歪曲。否則,他和上帝的關係便會受到破壞,他的視線會變得模糊不清,他的內心則「遷怒耶和華」。
鑑於這樣的危險,聖經勸諭說:「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要保持理智,不要讓不智的行動或愚蠢的思想歪曲我們的道路,這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平衡。(彼得前書1:13)這樣,我們便不但不會怪責耶和華,反而會求問這位關心人的慈愛上帝。他會賜予我們悟性,指引我們行走正直穩確的途徑。——箴言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