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印度的人民打開生命的道路
對印度的人民說來公元1912年是極具重要性的一年。當時沒有任何人能够預見到這一年究竟重要到什麼程度。它在印度開始了一項註定會為其中的許多人民帶來永生的運動。
認識關於全能的創造主上帝的真理乃是得永生的必要條件;可是真理却從未受過一般民眾的歡迎。因為「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撒但魔鬼]手下。」身為「這世界的神」,撒但已「弄瞎了[不信之人的]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着他們。」(約翰一書5:19;哥林多後書4:4)所以任何能使這些被弄瞎了心眼的人復明,並且將通到永生的道路向人標明的運動無疑是一項極重要的運動」1912年在印度開始的便是這樣的一項運動。
那年有七個人聯袂作環遊世界之舉。這是由今日稱為賓夕汎尼亞州守望臺聖經社的團體所推行的一項運動的一部份。這個團體的宗旨是要致力於將上帝的王國業已建立的信息傳遍全世界以實現耶穌在馬太福音24:14所說的預言:「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為人所居的大地,目的在對萬民作一個見證,然後末日才來到。」
羅素訪問印度
當時的七個人都是態度積極而滿懷希望的人。他們的希望是以基督教國自謂相信的上帝的道為根據的這些人想為自己找出基督徒的任務是否就是他們所正要做的事:為這個舊世界行將遭遇的末日作見證,並且教導人認識關於上帝的王國的真理和這王國將會為地上人類帶來的許多幸福。
於是這幾個人僕僕風塵地各處旅行。他們從美國出發,經過夏威夷,日本,中國,穿過亞洲大陸而抵達印度。他們在崔凡德恩(Trivandum),苛他拉克拉(Kottarakara),尼加該(Nagercoil),普蘭(Puram),馬德拉斯(Madras),維沙加巴坦(Vizagapatam),加爾加答(Calcutta),庇南里斯(Benares),努克腦(Lucknow),和孟買(Bombay)等各城市發表聖經演講。當時有大群聽眾聚集起來聆聽這些演講。其中有一小部份比其他的人表現更深的興趣。其中將別有一個人非常感興趣地留心聆聽。他見到了他以前從未有機會認識的真理。他要求和這七人委員會中的主席,查理士·羅素(Charles T. Russell)作一次單獨的會談。羅素很仁慈地在百忙之中抽出了半個鐘頭的時間和年青的約瑟,這個青年的名字,談話。那次會談結果延長到兩小時,隨後更開始了在印度繼續推行這種聖經教育的一種永久安排。時至今日這種安排已為在印度許多謙卑的人帶來了永生的希望。
早在1912年的時候,人們所學習的只是基本的聖經真理,他們並沒有學習如何傳揚這些真理的神治方法。每週他們都舉行傳道的活動,同時亦建立了一些研經班。其中一些較熱心的信徒有時會抽出時間向人分派傳單或在舉行聚會時發表公眾演說,有時也有些人從事逐家逐戶的傳道工作。但這只是一個運動的開端而已,這項運動註定會長成為上帝用來向印度的人民宣示他的旨意和目的的工具。
在開始時,這項運動的範圍僅限於印度南部,特別是如今改稱為克雷拉省(Kerala)的特拉凡苛地區(Travancore)。在許多地方都有一些研經班建立起來,其會員則採用這個國際社團在英國的分社名稱萬國聖經研究會。因此他們被人稱為「聖經研究者。」不久美國的總部派了一個代表到印度去協助他們發展當地的傳道工作。可是當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爆發之後不久,情勢的演變使這位弟兄不得不離印返國。以致工作遂一度鬆懈下來。後來總部又派了另一個代表到印度,於是工作又得以擴展;但不久戰爭的情勢人又再度迫使他離開印度。此後有一段短時期內大家都為這項新興的運動擔憂。直到1926年這項為人帶來生命的工作才得以再度展開而向前推進。
印度所獲得的協助
緊接着1926年五月耶和華見證人在倫敦所舉行的重要大會之後。社方揀選了兩個人到印度去工作。其中一個的夥伴返回到他在英國威爾斯南部的傳道工作區域,心中想着如今他的傳道夥伴既已被徵往國外服務了,將來不知會有什麼變化。兩天之後,當這個名為史堅拿(F. E. Skinner)的青年在分發完一些邀請人聆聽一次聖經演講的傳單後回到他的住處時,他發現有一封電報在等着他。
這封電報說:「盧述福弟兄要見你。」當時盧述福弟兄正在倫敦,而我們都知道有些英國的弟兄正被派到海外去組織傳道工作。因此當這個青年翌日乘搭早班火車往倫敦時,他的腦中所浮起的第一個疑問便是,「這倒底是什麼意思呢?一定是派我到國外去服務。我真想知道是到那裡去?」不過在這個青年的腦中有一件事是很肯定的,「不論派我到什麼地方,我都願意去。」
懷着這樣的態度。他抵達社方在倫敦的分社辦事處,而且很快便見到盧述福弟兄。「你會在乎在地上的任何一個地方工作嗎?」盧述福弟兄問他。「我不在乎,」他回答說。「你喜歡到印度去嗎?」盧述福弟兄接着問道。「你要我什麼時候動身呢?」這位青年反問道。在幾分鐘之內他們便作好了決定。以前的夥伴如今又再度攜手共同負起一項更大的責任:在印度組織和擴展這項始於1912年的傳道工作。頭一個被召擔任這項工作的青年,喬治·萊特(George Wright)住在倫救,而他的夥伴的本家則在錫非爾(Sheffield)。於是喬治便立刻開始辦理護照及訂購從倫敦至孟買的船位等事項,他的同伴則趕返錫菲爾去向父母及親友道別——無期限的離別。這好像亞伯蘭從上帝所獲得的呼召一樣:「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他]就遵命出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那裡去。」——創世記12:1;希伯來書11:8。
往印度的途中充滿了新奇的經驗,哩復一哩,日復一日地,我們的船在愈來愈煖的海水中疾駛,越過藍得出奇的地中海而抵達塞得港(Port Said)。在此我們首次見到東方生活的情調,但它只是到東方的中途而已。隨後我們穿過蘇彝士運河,繞過西乃半島而望見在許久以前,當以色列人從埃及出來前往應許之地時曾走過的一片令人生畏,寸草不生的荒山野嶺。接着我們駛過紅海而至亞丹(Aden),然後渡越亞拉伯海抵達印度西岸的孟買。碼頭上站着一位印度弟兄,他就是在十四年前與羅素弟兄會唔的約瑟弟兄。經過一兩日共同商討將來的發展計劃之後,這兩位英國弟兄便被單獨留下在孟買這個大城市中着手進行他們被委派去做的重大工作:將耶和華的王國會為人類帶來永生的信息傳給印度的億萬人民。
這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我們首先立即籌備宣傳和舉行二次題目令人驚諤的公開聖經演講:「現在活着的千萬人將永遠不死!」和「死者在何處?」來聽演講的有各種各類的人,其中有些留下了他們的姓名住址讓我們在日後去探訪他們。此後不久我們在一個鐵路工人協會裡舉行了一連串的演講。這些演講的結果幫助我們建立了一些每週經常舉行的研經班;當日參加這些聚會的人有些直至今日仍然是上帝手下勇健的忠僕;他們仍然以耶和華見證人的身份積極為人服務。這是一件能够將人的思想從宗教傳統轉向上帝純正的道,並且給乎他們一個在地上樂園永遠生活的希望的工作。
但這項運動的範圍並不僅限於孟買或特拉凡苛地區。全印度的人民都必須有機會聽到這個信息。在印度的好些地方均有一些孤立的小群善意人士需要我們去探訪。於是我們在孟買的兩位同工便作好安排輪流巡遊全印探訪這些孤立的善意人士。他們走遍印度的東南西北,所探訪的主要是一些英籍人士或英印混種所集居的城市。
交通的難題
很顯然地,在入口如此稠密,地區如此廣闊的國家中,兩三個人的力量絕不可能完成這項工作。於是他們發出了一項呼籲要求社方派遣更多的工作人員到印度。1928年來了兩位,1929年又來了兩位。但那仍然是不够的。再者當時旅行的工具極為不便,而小村鎮中住宿的簡陋則更不用提。為了克服這些困難,他們購買了一輛A型的福特牌汽車,並且,附帶落一個備有睡眠和炊食裝置的車廂。這樣至少可以使旅行者不必倚靠旅館,因為,他們所到的地方時常根本沒有旅館。
後來在1931年又有三個英國弟兄自願到印度服務。他們也購買了一部旅行房車,由此使巡迴的傳道工作有了擴展。不久以後一位當地的弟兄買了一部旅行房車,另一位弟兄亦買了一部。在1933年有一位先驅傳道員乘着一部設有放映「創造影劇」這部電影的放映機的房車單獨旅行了一整年,由此對數以千計的印度居民為王國的希望作了一個徹底的見證。到了1934年,印度總共有了四部旅行房車經常不斷地在各地巡遊,將含有永生的信息的印刷品分派給人。
1937年,財富這部書以四種印度的方言發行:這部研究聖經的輔助讀物曾幫助許多人對真理獲得清楚的認識。1937年有一篇來自旁遮普(Punjab)的報告說:「在坎尼娃(Khanewal)附近的基督教村鎮中,每一個識厄杜(Urdu)文的男女手中都有一本厄杜文的《財富》。」那一年在印度總共有28名先驅傳道員和365名普通傳道員在傳揚着上帝王國的好消息。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年1939爆發時,這一小隊工作人員已在這廣大的半島上大多數的重要城市和鄉鎮中分派了五十多萬本精裝書和小冊子。由此使數百萬人有機會獲知關於上帝的旨意的基本真真理。
在那些日子公路的沿途尚未設有加油站;當時的先驅傳道員經歷過許多種不同的境況。時常所謂的路只是牛車道而已。凡是溪流都一律沒有橋。不止一次地,他們被迫將旅行房車上的行李,在溪流當中卸下,然後把汽車的後輪從深達一呎的泥濘或溪水中掀起才能渡遇河的另一岸。在乾燥的季節他們則時常需要穿越大片炎熱的沙地,於是他們必須把輪胎內一半的氣放出使它們不致陷入沙中,然後等到抵達另一邊時再用腳中的打氣機將輪胎的氣打足。在1940年有一隊先驅傳道員租賃了一隻小船去探訪「後河」一帶僻遠的村鎮。大約有一千多人集合起來聽他們的演講。他們並且分派了六百多本精裝書和小冊子。同年有一家電影院的經理向我們要了「政府與和平」這套錄音唱片中的某幾張在放映影片中途的休息時間放給觀眾聽。結果,我們亦藉此分派了許多書籍。
「守望臺」在禁令下傳至人們的手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社方的一切出版物均被禁運入印度;加爾各答的先驅傳道員所有的書籍亦被沒收。但是政府的官員人不能禁止真理的傳播,因為這乃是上帝所指定的工作,所以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止它的。雖然《守望臺》雜誌被禁入口,我們卻從未缺過一期。不但如此我們還將每一期翻印許多份而把它們送到希望閱讀它們的人手中。
1944年當戰爭接近尾聲之際,印度立法院中的一些委員將加於我們的出版物上的禁令提出來討論,不久內政部的部長便宣告將禁令撤銷了。在一片歡樂聲中,我們在珠寶坡(JubbuIpore)舉行了一次大會。從此我們又可以再度為我們的聖經演講公開作宣傳而不用怕警察干涉,並且也可以公開分派聖經書籍了。
在戰爭期間社方在美國開辦了一間聖經訓練學校,稱為守望臺基列聖經學校,宗旨是要訓練男女傳道員從事海外便道工作。印度有份享受這項權利嗎?當然有。一天晚上,在孟買小組每週的工作檢討會正在舉行之際,分社僕人史堅拿收到了一封電報。他以為是某些先驅傳道員因急需書籍而打來的,但當他拆開來看時,他見到上面寫着寥寥的幾個字:「請至基列入學。」
這時戰事雖已結束。一般老百姓還沒有經常航行的船隻可乘搭。因此怎樣從印度到美國趕上下一屆基列的開學日期便成了一個大問題。最後他終於在一條可載客的兵船上購到一張船票。這隻船從印度向東航行經過星加坡和上海,然後穿越太平洋至美洲西岸。抵達舊金山而在一位美國弟兄的家中受到熱情的款待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然後他再橫渡美洲途經芝加哥,水牛城,而抵達紐約州以昔加城郊外的基列學校。
基列的訓練結束後,有六個月的時間史堅拿弟兄在美國從事巡視各小組的環務工作。在此之後的許多年間,有更多的海外傳道員從基列被派往印度工作。他們在許多人的心中都培植起永生的希望。1950年新世界社會在印度只有300個份子,但到1960年這個數目已經增至1500人。
新落成的分社辦事處
守望臺社的社長曾數度訪問印度而為當地的工作帶來了新的動力。後來此地的工作更向前邁進了重要的一步:印度將會有自建的分社辦事處和工作人員的宿舍。在孟買和郊外近海一個清幽的地點不久便奠好了一座寬廣的樓宇的根基。逐漸地,從水泥的骨架升起了一座雅麗的樓房,如今的問題便是,何時和誰會正式為這座樓宇舉行落成典禮而將其獻給耶和華呢?
那時已是1960年的十一月,而通常在十二月總有一位社方的旅行代表來訪問印度。果然大家熱切期待的這次訪問不久便正式宣佈了。由有社方的這位旅行代表來奉獻這座新落成的樓宇是多麼適當!於是分社遂排好了奉獻的節目。當時區務僕人山得遜弟兄正好在渡假,因此他亦能够到孟買來參加這次慶典;他同時被邀上臺向一群快樂的聽眾致詞。
分社僕人首先致詞。他討論先知撒迦利亞所描述的一幅異象;在這異象裡耶和華的組織被象徵為一座人口眾多而無城牆的城市。但耶和華自己要作它「四圍的火[牆]」而使其充滿耶和華的榮耀。他簡略地叙述宣揚王國的工作在印度剛開始時的情形和直至目前的發展和成長。同時也討論到撒迦利亞在後來所說的預言,描述有「十個人」拉住一個猶太人(屬靈的以色列人)的衣襟,因為事實表明「上帝與你們同在。」——撒迦利亞書2:4,5;8:23。
其次是區務僕人致詞,他論到目前在印度進行的傳道工作。他強調在艱苦的情況下保持忠誠的重要,並且提出若干弟兄們如何正在這樣行的例證。他叙述有一次一位弟兄在路旁拾到一個錢袋,裡面有數目相當大的一筆錢。後來他注意到一個羅馬天主教的教士焦急萬分地在路上慢慢走着,一面四處搜尋。這位弟兄遂上前問教士是否遺失了東西。不錯,他丟掉了他的錢袋。這位弟兄人把錢袋歸還給他。這位教士如釋重負,遂問這位弟兄是誰。這位弟兄回答說:「我原本是個天主教徒,假若我現在還是的話,我一定會把錢袋收起來不作聲,但我現在是一個耶和華見證人。所以我將錢袋還給你。」
接着杜華弟兄(Dower),孟買分社辦事處的一位工作人員,討論「存至將來的建設工作。」他指出上帝並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宇裡,但他却喜歡用樓宇來成就他的旨意。接着由帶務僕人,金弟兄(G. D. King)致奉獻詞。他適切地表達出我們對賜給我們這座樓宇的耶和華上帝所懷的感激,並且宣佈這座樓宇會完全充作執行他的旨意之用。在作過祈禱之後,金弟兄對來自孟買耶和華見證人各小組的263位聽眾發表了一篇關於傳道工作的演講。
這問樓房的本身是一座鋼骨水泥的磚屋,前面完全以石砌成而使其更為美觀雅緻。在一端是入口處,兩壁均砌以灰色的大理石,在石階的兩旁築有供種花之用的石盤。一入門的休息室兼作會客室。牆上有一幅描畫樂園景象的大浮彫。此外樓下有餐廳,廚房和儲室等。樓上則是六間臥房和一間寬敞明亮的王國聚會所,大約可容250人左右。在天臺上也有足够的地方供露天聚會之用。整座樓位於一個花園中間,這個花園在過了相當時間之後會逐漸發展成一個美麗如畫的樂園。
這便是1912年在印度開始的一項小型運動的成長經過。在印度一般人通常喜歡說「所有的宗教所教的都是一樣的,」「一切宗教都是好的。」「所有的宗教目標都一樣。」但這是真的嗎?絕不然,因為耶穌說:「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馬太福音7:13,14)與這個舊世界的闊路背道而馳的乃是將人帶到新世界裡享永生的窄路。不錯,遠在1912年在印度開始的運動乃是註定會為下下萬萬的印度人民生來永生的一大最具重要性的運動。
[第155頁的圖片]
印度分社辦事處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