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心樂意的精神」所帶來的快樂
「我可以幫忙嗎?」這短短一句仁慈的話將一個人充份表達出來。它顯示什麼呢?一種「甘心樂意的精神」。幫助人或參與一件有意義的工作可以帶來莫大的喜樂。今日許多人由於參加耶穌吩咐人在普世執行的工作而獲得莫大的喜樂。這是什麼工作?「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為人所居的大地,對萬民作一見證;然後末日便會來到。」(馬太福音24:14,《新世》)不錯,1977年的耶和華見證人年鑑表明為了服從這個命令,有2,248,390人在1976年表現這種甘心樂意的精神,並且用了359,258,019小時在210個國家地區和海島與別人分享這「好消息」。大衛所說的預言的確獲得了奇妙的應驗!他說:「當你掌權的日子,你的民要……甘心[奉獻]自己。」——詩篇110:3。
這種甘心樂意的精神一向均存在於耶和華的崇拜者當中;由亞伯直至今日,愛好公義的人莫不如此。耶和華大大祝福他百姓的這種甘心樂意的精神。我們多麼感激他給我們機會將其表達出來而為我們帶來快樂!今日一切具有這種精神的人均體會耶穌的話,他說:「施比受更為[快樂]。」(使徒行傳20:35)你有這種經歷嗎?不錯,真正的快樂來自與人分享,親力親為和樂意予人幫助。留意施予的機會及知道怎樣施予可以大大增進我們的快樂。
請想想耶和華對待以往以色列民族的態度。上帝給予他們許多表現甘心樂意精神的機會。當他們如此行時,他們得到很大的祝福。出埃及記19:7,8的記載談及當日「摩西去召了民間的長老來,將耶和華所吩咐他的話,都在他們面前陳明。」以色列人的反應如何?「百姓都同聲回答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樂意]遵行。』」(可參閱出埃及記24:3和24:7)記載表明只要他們一旦繼續表現這種甘心樂意的精神,他們便得以興盛繁榮。
後來還有其他的機會向他們打開。正當以色列人在曠野時,他們需要為了建造會幕而徵集供物。正如摩西說:「你們中間要拿禮物獻給耶和華。凡樂意獻的,可以拿耶和華的禮物來,就是金、銀、銅、藍色……線,」及其他東西。(出埃及記35:4-9,20-29)以色列人甘心樂意的精神是顯然易見的,他們不僅供應足夠的物品從事建造,而且出埃及記36:6,7告訴我們:「摩西傳令,他們就在全營宣告說:『無論男女,不必再為聖所拿什麼禮物來。』這樣才攔住百姓不再拿禮物來。因為他們所有的材料,夠作一切當作的物,而且有餘。」當時百姓必定多麼歡欣快樂!
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今日許多教堂和宗教組織正陷於嚴重的經濟困難中,它們也面對其他的難題。這都是它們的教友缺乏甘心樂意精神的緣故,結果教堂採用各種各式的籌款手段。在美國有些教堂舉辦賓果遊戲、抽獎、傳遞捐獻盤,捐款信封,現在更效賭城之尤而舉辦「拉斯維加斯之夜」。最近紐約市一份報章登載407位紐約天主教區的神父承認他們教堂經濟情況危急的評論。他們說教堂今日正「奮力掙扎」,可是他們還有「明天的憂慮」。報導接著說:「由於這種憂慮,許多神父正計劃在1977年二月一日,當慈善機構能合法舉行所謂拉斯維加斯之夜時便開設公眾的賭場。他們也許不喜歡賭博,可是他們卻真正需要以此方法增加收入。」你能想像基督耶穌在他當日在聖殿裡舉辦這類活動嗎?記錄表明他對那些試圖如此行的商人懷有什麼感想。——馬太福音21:12,13。
早期的基督徒也從未採用過這等手段。他們具有甘心樂意的精神。根據早期的歷史家,沒有任何記錄表明他們曾實行過傳遞勸捐盤,舉辦賭博或徵收什一捐。大約在公元190年歸信基督教的透得連寫道:「即使設有一個箱子,它並不是用來徵收入場費的,彷彿宗教是一種生意的合約一般。反之,每個人每月一次獻上適當的金錢——或在任何他願意的時候,但僅是他真的願意和他有能力才如此行;因為沒有人會被強迫,這乃是一項自願的捐獻。」(《辯白》XXXIX5)早期的基督徒甘心施捨而獲得很大快樂。他們具有甘心樂意的精神。
當一個人感到被迫或不得不施予時,無論是因為受到壓力,別人好奇的目光或蹙額而這樣行,這均會使人失去喜樂。此外,也許有些經濟富裕的人喜歡捐輸,但卻懷有沽名釣譽之心。雖然這些也許現在便得了他們的賞賜,就是『人的榮耀』,可是,他們卻失去耶穌所談及的祝福和快樂。(馬太福音6:1-4)我們多麼賞識使徒保羅所提出的鼓勵!他說:「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上帝。」——哥林多後書9:7,11。
既然我們各人都有責任參加宣揚王國的工作及以各種方式捐獻,許多人發現直接把自願的捐款寄給賓雪法尼亞州守望台聖經書社是一種方便和令人滿意的方法。它的地址是紐約區,11201,布洛克林,哥倫比亞山道124號。為什麼要如此行?由於這個聖經社正在普世推行一項龐大的聖經教育工作,它能在我們無能為力的地方提出協助。在其他地方,見證人把他們的捐項寄往當地分社。這些分社在大部份社方的書刊和小冊子的背後都詳列出來。藉著這種方法,許多人知道他們有份參與耶和華的工作而感到喜樂,因為所有捐款都完全被用來推行宣揚上帝王國的工作。我們充分利用這種機會會為我們帶來莫大的快樂。正如以下的例證表明,所著重的乃是甘心樂意的精神。
最近守望台社收到一封信,其中一部份說:「親愛的弟兄,附上有我母親所捐的款項,她八十六歲了。她請我把她本人的感激向《守望台》和《儆醒!》雜誌轉達,她經常收到這些雜誌……由於她經常研讀聖經和《守望台》,她靈性健旺,為此她不斷感謝耶和華的恩慈。」另一封信說:「親愛的伯特利弟兄,我的名字是瑪麗莎。我今年八歲。我住在愛阿華州。我祖父寄給我$2.00,我寄給你們一元,因為我想省下另外的一元參加大會。我寄上這一元使你們可以印新的《守望台》……我喜歡《守望台》裡美麗的圖畫……我很想知道樂園會在何時來到?」耶和華必定會大大祝福這些年輕人那種甘心樂意的精神!這種精神亦反映出父母所施行的良好訓練,幫助兒女培養成「我可以幫忙嗎?」這種甘心樂意的態度。
不錯,這種甘心樂意的精神和仁愛的支持使守望台聖經社可以成為耶和華見證人的一項工具去執行許多職責,所有這些工作都為上帝的百姓帶來裨益。試考慮其中一些:它被用來安排各種大會,包括本地的,地區性的、全國性的和國際性的,目的都是要鼓勵及在靈性上造就一切愛好公義的人。它協助派出成熟的週遊監督幫助各小組,使其工作與上帝的旨意一致。它開辦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以訓練海外傳道員,並且維持這些散布世界各地的海外傳道員,他們甚至在一些從未有人宣揚過「好消息」的地區傳道。通過它的經濟援助,「特別先驅傳道員」得以留在孤立的地區從事教人聖經以及組織新小組的工作。此外,普世九十七個分社的職員都藉著這個聖經社得到支持和照顧。這些人都具有和表現甘心樂意的精神。每年社方都花費幾百萬美元去維持這群現已為數超過22,700人的全時間工作者。
同時,試考慮除了對數以千計的特別代表提出直接經濟援助之外,守望台社亦給予遭遇天災,緊急事件,地震和暴風的受害者經濟支助。除此之外,社方曾將大量衣服和食物運往災區救濟災民。現在,既然社方宣布計劃在1978年舉行耶和華見證人的國際大會,這給予我們各人多麼好的機會去幫助世界各地以全時間傳道的人參加其中一個大會!這種援助可以藉著將自願的捐款直接寄給社方或通過當地的王國聚會所如此行。要標明這些款項是用作「1978年大會基金」的。
此外,我們各人均有極好機會在當地表現甘心樂意的精神而得到快樂。在本地的小組中又如何?在與王國聚會所有關的方面有任何需要嗎?有租項、建造、保養、燃料、電燈、水和其他開銷嗎?我們深知這些事是必須有人照料才行的,我們有敏於分舉一份責任嗎?甘心樂意的精神能夠消除這些事情的一切難題。
因此當宣揚王國和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正擴展和推行得如火如荼之際,我們確信耶和華上帝真正是他的工作和百姓的支持者,當這種普世的擴展繼續進行之際,願我們繼續尋找機會表現甘心樂意的精神,同時也體驗到這種精神所帶來的真正喜樂。我們若這樣行,我們便會與大衛有同感,他說:「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詩篇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