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個聖殿能尋得上帝?
宇宙的至高者為地上的人指定一條與他親近的確定途徑無疑是一件十分適當和合理的事。低微的凡人自然不能期望未經獲准便唐突地闖到他面前。
上帝是可親近的。他絕不像有些人所說一般「死了」。他並沒有撇下人類,不願聽我們的難題或為我們解決難題。反之聖經裡基督的一位使徒宣告說:「他[上帝]……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使徒行傳17:26,27。
上帝不是一個無處不在的靈。他亦不是瀰漫於萬物之中。他創造了萬物。既然是個個體,他居於一個位置,即他所居之處。這居所在天上,在隱形的靈界。——馬太福音6:9。
他作了特別的安排與人親近;這並不是為了他自己的益處而是為了想與他親近的人的益處。為了這樣行,他改變了他的屬天居所的形勢。這種改變並不是對天使而言,因為他們隨時可以到他面前;正如耶穌說,他們「在天上常見我天父的面。」(馬太福音18:10)反之這種改變是要使有罪的人類能夠有一條通往他面前的途徑及一個獲得他嘉許的機會。
上帝偉大的屬靈聖殿
這座建築物稱為「聖殿」或「真帳幕,是主[耶和華]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希伯來書8:1,2)古代耶路撒冷的聖殿只是「天上事的形狀和影像。」(希伯來書8:5)最後一間這樣的建築物在公元70年被羅馬大軍所毀滅。今日地上沒有任何殿宇,教堂或建築物是上帝建來讓人來到他面前的「帳幕」或建築物。
本刊在上一期討論到預表性的「帳幕」或聖殿的細節。但是所影射的實體,所代表的真正帳幕或聖殿在什麼時候產生呢?在公元29年秋天。怎會如此呢?
為了獲得這問題的答案,讓我們討論一下預表性的贖罪日的程序。這樣我們便能夠知道「真帳幕」或真聖殿的每項特色是怎樣產生的。
院子及祭壇
正如耶路撒冷聖般的院子是聖潔的,帶進其中的祭牲必須完全沒有瑕疵才行,因此祭司院子的實體代表上帝的兒子在上帝面前具有的一種完美、公義的屬人情況。耶穌在約但河將自己呈交出來受浸時,他是上帝完美屬人的兒子。上帝曾將他兒子的完美生命轉移到處女馬利亞的腹中。(約翰福音17:5;路加福音1:35)所以耶穌可以對上帝說;
「祭物和禮物是你不願的,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燔祭和贖罪祭是你不喜歡的。……上帝阿,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希伯來書10:5-7。
然後使徒保羅評論說:「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他的身體,就得以成聖。」——希伯來書10:10。
上帝並不真正喜歡各種牲畜祭物和贖罪祭。(希伯來書10:8)反之上帝的旨意是要由一個完美的人犧牲自己的生命作贖罪祭,為由於祖先亞當犯罪而失去生命的人類作贖價。所以耶穌在其上犧牲生命的屬靈「祭壇」便是上帝的「旨意」。耶穌的犧牲途徑始於他將自己呈交出來受浸而為上帝所悅納的時候。當時屬靈的「祭壇」和「院子」均成為實體而開始產生作用。屬於實體的偉大贖罪日已經開始了。
「至聖所」
屬靈的「至聖所」也同時產生了。怎樣產生呢?現在上帝的居所在天與人類的關係上表現出若干特性。耶和華已願意藉著一個令他滿意的贖罪祭與人和好。這彷彿他將寶座設於藉這祭物的血而生效的新約約櫃的施恩座之上一般。他所願意接受的祭物便是大祭司耶穌基督所獻的完美屬人的祭物。——路加福音22:20;請參閱啟示錄11:19。
「聖所」
耶穌從受浸之後便開始進入「院子」所預表的實體中,監管將他的屬人祭物獻上一事,直到他死亡為止。在這段時期中地上的人能夠看見他,正如在曠野以色列人能夠看見帳幕裡的院子和祭壇一樣。但是地上的會幕前面有一塊簾子將聖所內的一切情形遮掩著。聖所代表一種比院子所代表的更聖潔的情況;這是耶穌仍在地上時作上帝屬靈兒子的情況。所以,當耶穌在受浸時成為上帝的屬靈兒子之後,他便進入一種與上帝建立的關係中,這種關係彷彿「用簾遮蔽」不讓他人看見一般——這是他們的肉眼不能看見的。(馬太福音3:16,17)現在他有一個新生的屬天希望,在適當的時候返回天上與他的天父重聚。——請參閱彼得前書1:23。
聖所裡設有金燈台,擺陳設餅的金桌子及香壇。耶穌在地上從事公開傳道工作的三年半期間,他同時處於上帝偉大的屬靈聖殿的「聖所」所代表的情況中。他受到屬靈的光所照耀,好像受燈台照耀一般。他獲得屬靈糧食的供應,好像從陳設餅的檯上得到食物一般。他將禱告和讚美獻給上帝,好像將香獻給上帝一般。——路加福音4:1;6:12,13;約翰福音4:32;5:19,20;希伯來書5:7。
雖然耶穌已成為上帝屬靈的兒子,他仍須要通過一道障礙才能進入天上與他的天父重聚。這個障礙就是他的肉體;這有如幔子將聖所和至聖所隔開,阻止會幕裡的大祭司進入至聖所中一般。(希伯來書10:20)因為「血肉之軀不能承受上帝的國。」(哥林多前書15:50)耶穌必須死去,將他屬血肉的身體除掉,然後他才能夠藉著復活成為「靈體」而轉變為具有「上帝的性情」。——彼得後書1:4;彼得前書3:18。
將香帶進至聖所中
正如利未記16章表明,以色列的大祭司在贖罪日的程序中進入會幕幾次。第一次是將一個盛滿火炭和其上放著香的香爐帶進去。(利未記16:12,13)耶穌基督怎樣應驗這點呢?這當然並不意味到基督在獻上他的祭物之前便進入天上。反之,既然大祭司首先將香帶進去,這表示它預表一些首要的東西,比耶穌在天上獻上用來購贖人類的祭物更重要的東西。這是什麼呢?
這預表耶穌在考驗之下保持忠誠而證明人的確能夠對上帝保持完全的信心和順服。藉此耶穌證明魔鬼是說謊者,因為魔鬼誣告上帝不公義地統治他一切聰慧的受造物,並且聲稱這些受造物事奉上帝是出於自私或是被逼而不是出於愛心和真正的忠誠。——約伯記1:9-11;2:4,5;創世記3:1-5。
耶穌論及他來地上的主要目的時,說:「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約翰福音18:37)他保持忠貞,證明撒但是個說謊者。(約翰福音12:31;14:30)倘若耶穌不能保持忠誠,他便會失去他的生命而不能救贖人類了。正如大祭司將香帶進至聖所,同樣地耶穌在他整段傳道時期中熱心地將禱告,事奉和無可指責的忠誠獻給上帝。
基督進入至聖所
基督交出完美屬人的生命作為祭物之後,他便能夠在復活之後,不是帶著祭物實際的血而是帶著血所代表的東西,即他那完美屬人的生命的價值,進入真正的「至聖所。」正如以色列大祭司首先用祭牲牛犢的血為他自己的祭司家族贖罪,然後用「主的山羊」的血為百姓贖罪,同樣地耶穌的祭物的贖價裨益首先應用在他的副祭司家族,他的144,000個屬靈弟兄,基督教會的屬靈受膏分子身上。然後贖價的裨益會應用在一般的人類身上,因為基督用他的血購贖了全人類。——約翰一書2:1,2;羅馬書8:29,30;請參閱希伯來書11:39,40;啟示錄7:9,10;羅馬書8:21。
正如贖罪日為人擔當罪孽的山羊被帶到曠野,耶穌也將人類的罪帶走除去。——利未記16:20-22。
基督在天上將祭物的價值獻上之後,贖罪日遂告結束。這「日」由公元29年秋天耶穌受浸時開始,直至公元33年春季耶穌在天上將他祭物的價值獻給上帝的時候為止。耶穌升天十日之後,他的忠心門徒獲得證據表明他在天上的「至聖所」獻給上帝的完美屬人祭物的價值已被接納了。以什麼方式呢?藉著於公元33年五旬節在耶路撒冷將聖靈傾澆於他們身上。——使徒行傳2:1-36。
所以,有一個地方你能夠真正尋得上帝——就是在他的真正聖殿裡;這乃是供純真崇拜之用的屬靈安排。引到他那裡的道路是向所有人打開的。你若想歸附上帝,就必須相信他真正存在,他絕不是「死了」而不關心你。使徒保羅寫道:「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希伯來書11:6。
[第605頁的圖片]
帳幕及其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