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重新調整他百姓的思想
耶和華是絕無謬誤的,他是偉大的導師及他子民的首領。(詩篇143:10)他們是會犯錯誤的,而且從未對所有的事均徹底了解。上帝逐步引導他們,使真理日益顯明,同時使他們更完全地反映上帝的榮耀,及愈來愈與他的形像相符。(哥林多後書3:18)他們更深刻地認識他。他們的需要完全獲得滿足,保持靈性健康所需的一切均毫無缺乏。(腓立比書4:19)這種進步牽涉到改變和思想上的重新調整。
可是有些人反對觀點上的改變以及對某些經文或政策的了解的改變。例如自從1940年代以來,耶和華見證人拒絕施行或接受輸血,但是在此之前他們並沒有採取這種立場。自從1962年以來,他們了解到羅馬書13:1的『在上有權柄者』是指俗世政府的官長,可是在此之前,自1929年以來,他們卻懷有不同的觀點。還有其他可以舉出的例子。這是否表示耶和華見證人並不擁有真理嗎?這會使人對他們的道理的基本原則發生懷疑嗎?
並不。耶和華見證人從沒有聲稱他們是絕無謬誤的。他們正受上帝所教導。(以賽亞書54:13)他們永不會成為無所不知。反之,他們會繼續行走真理的道路而不斷向上帝無窮的智慧學習。
早期教會的例子
耶穌在地上時,他對門徒說:「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約翰福音16:12)如果他立刻將所有這些事告訴門徒,他們便會擔當不了。他們無法了解這些事而將其應用在生活上。所以他逐步教導他們。
現在請回顧一下使徒行傳所載的早期教會的歷史。在耶穌昇天之前不久與他們一起時,他們以為他會在那時在地上為血統上的以色列人建立一個王國。(使徒行傳1:6)但是由五旬節(公元33年)開始,他們的了解大為不同了。(使徒行傳2:32-36;3:19-21;彼得前書3:18)在此之後不久,上帝使他們了解他的另一項「奧祕」就是他會將外邦人帶入基督教會裡。(使徒行傳10:34-48;羅馬書第11章;歌羅西書1:25-27)但是後來發生了關於外邦的歸信者應否受割禮的爭論,由治理機構將其解決了。當時他們參照最新的事態發展去查考聖經,發現他們須要重新調整自己的思想。(使徒行傳第15章)同時使徒們在信中澄清了許多事,例如基督的第二次臨在及復活。(哥林多前書第15章;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7),以及關於教會組織的問題等(致提摩太及提多的書信)。
這些新了解及調整有削弱教會作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的地位嗎?絕沒有,反之這強化了教會,使之繼續為耶和華上帝及耶穌基督所引導和任用。我們可以從耶和華的祝福見到這種證據。當散佈各地的各小組獲得澄清割禮問題的訓示時,「於是眾教會信心越發堅固,人數天天加增。」——提摩太前書3:15;使徒行傳16:4,5。
今日在了解方面的調整
早期基督教會的治理機構受耶和華逐步引導,按照耶和華所容許的發展處理各事,查考聖經以求按照耶和華的引導指引教會;今日教會的治理機構也同樣行。例如輸血的問題特別在1937年美國第一個血庫於伊利諾州芝加哥設立之後開始發生。自此之後患病的耶和華基督徒見證人遂面對這個問題,我應該接受這種治療法嗎?它符合上帝的道嗎?他們對聖經作了一次誠懇的查考,結果將上帝對這件事的旨意顯露出來。
類似地,關於羅馬書13:1的經文,見證人對其上下文及有關的經文作過仔細研究之後獲得一項正確的了解。他們看出使徒保羅首先在羅馬書第12章論及教會裡面的事,然後到第十七節他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外面的事上。從那裡開始,保羅引入關於在上有權柄者的討論,繼續至第13章第七節,他顯然是指這個世界的掌權者而言。這種了解並沒有改變耶和華見證人對他們與上帝的關係所懷的態度或他們對統治者所懷的態度。不,因為他們繼續跟從耶穌基督所宣佈的原則:「這樣,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馬太福音22:21)但是這的確使他們重新調整他們對羅馬書13:1的意思所懷的看法。
古代的『戲劇性』事件
另一件引起疑問的事是耶和華見證人將若干預言性的先模應用在今日的各種情形、某些群體或階級的人之上。許多閱讀聖經的人都把它的記載僅看作歷史,但是當他們開始與耶和華見證人研究聖經時,他們看出聖經的記載並非僅是歷史而是含有更深意義的,他們遂重新調整他們的觀點。例如結集在摩押平原的以色列人在將要進入應許之地之前參加摩押人的巴力毗珥崇拜而與摩押女子行淫。結果這使在那裡紮營的三百多萬以色列人當中有二萬四千人喪生於耶和華手下。(民數記25:1-9)社方的書刊指出這與今日上帝的子民站在上帝的新規制門檻上的情形相似,因此這可以作為今日他們的一個鑑戒。事實上,由於現今世界的邪惡和不道德日益猖獗,我們的處境更加危險。近年來被耶和華見證人各小組開除的人佔相當高的百份率。這種開除行動使小組保持潔淨而不致沾染污穢;這是與使徒下令將惡人從基督教會中間趕出去的訓示完全一致的。——哥林多前書5:9-13;約翰二書9-11。
有時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耶和華是否故意、演出這件『戲劇性』事件,使我們在今日可以得著警戒呢?他會使這種壞事發生嗎?他會促成這些事嗎?不會。基督徒雅各回答說:「上帝不能被惡試探,他也不[以惡]試探人。」(雅各書1:13)以上帝的行動及他運用他的原則的方式而言,他確知在某些情況之下他會怎樣行。為了他的忠心子民的好處,他行事總是與他的旨意及原則一致。但是他絕不會設立一種安排去誘使他的子民犯錯或促成一種環境去引誘他們行惡。——馬太福音6:13。
至於以色列入偏離正道崇拜巴力毗珥一事,雖然它不是上帝促成的,他卻可以以這項歷史記載作為基督徒的一個鑑戒,因為他們正如古代的以色列人一樣受到試探,他們的仇敵魔鬼撒但使用同樣的詭計企圖使他們跌倒。上帝向「末世」的基督徒指出這種危險,以及他會怎樣對付企圖玷污基督徒小組的人。論到摩押平原上發生的這件事以及古代以色列人所遭遇的其他事,使徒保羅說:「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哥林多前書10:11)這些事會成為猶太事物制度末期的基督徒的鑑戒、教訓和警告,它們對我們今日的人也有一樣作用。
這與使徒所說的話完全一致:「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羅馬書15:4。
有些戲劇性的事件的確完全是由上帝安排的。例如他吩咐亞伯拉罕將兒子以撒獻作燔祭是要預表他自己將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獻作人類的贖價。他給亞伯拉罕的命令並無任何不對之處;他沒有讓亞伯拉罕真正犧牲他的兒子,反之他安排用一頭羊去代替以撒。——創世記22:1-18;加拉太書3:16;約翰福音3:16。
上帝在其他許多戲劇性事件中採取與他的原則一致的行動,使它們成為造益我們今日的人的預言性戲劇;但這些戲劇性事情卻不是完全由他促成的。例如聖經沒有表示上帝使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及她的兒子瑪倫和基連死去。他也沒有使首先享有購贖權及被聖經稱為「皮隆尼」的人拒絕購買以利米勒的產業。但是他透過他的律法指出路得、拿俄米及波阿斯應當採取的行徑。由於愛上帝,他們行事與他的律法一致。這樣他可以將這些事的結局記錄下來作為未來的事的圖畫,正如1972年八月一日的《守望台》所解釋一般。——路得記第1,4章。
為了幫助我們了解,我們應當記得古代的人物是真實的,他們與他們的家人和鄰人一同生活,他們像今日我們一樣懷有希望和願望,由於生來的罪性作祟,他們也遭遇一般的難題,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忠心地為事奉上帝而奮鬥。上帝通過他的先知向他們頒佈律法,並採取行動賞善罰惡。
同樣地在今日事奉上帝的人當中也發生類似的事。耶和華並沒有隨著時間而改變,以致他的原則和判斷亦因時而異。(瑪拉基書3:6)所以我們讀到發生於古代以色列及其鄰近國家的事,便知道這些事與在我們今日發生的情形一樣真實,而且上帝會按照昔日他所根據的原則向我們採取行動。我們若想從關於上帝與他以往的子民交往的記錄得益,我們便須要重新調整我們的觀點。但是,當然,有時可能有些地方我們感到很難了解。
信心和忍耐十分重要
當有問題發生時,與小組裡負責的人,即對真理具有清楚了解的屬靈「長老」,討論一下是好的。(使徒行傳20:28;彼得前書5:1-4)如果這樣行仍未能使我們完全明白,我們願意繼續留在上帝的組織裡接受耶和華的指引,並確信他會在適當的時候啟迪我們嗎?
倘若我們有個朋友說了或行了一些我們不完全了解的事,我們會背棄他嗎?我們無疑應該對上帝及他的教會表現更大的信心。聖經說,「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希伯來書11:6)我們已認識真理,知道必須傳揚耶穌基督的王國及他所作的贖罪祭是人類的唯一希望。誰在從事這項傳道工作呢?上帝祝福誰在普世各地享有和平及屬靈的繁榮呢?反對今日上帝子民的工作和組織的人有什麼遭遇呢?他們企圖拆毀,但是他們在建造誰呢?我們若讓一些絆腳石使我們永遠跌倒,使我們離棄上帝和她的子民,我們還可以從那裡得到生命呢?
有一次有些人對耶穌所說的某些話不了解而表示異議,耶穌問他的親密門徒:「這話是叫你們[跌倒]麼?」後來他對他的使徒說:「你們也要去麼?」西門彼得回答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上帝的聖者。」——約翰福音6:61,67-69。
聖經訓勉我們要表現忍耐。(雅各書5:9-11)首先,我們豈不是有義務要對我們最偉大的朋友耶和華上帝及耶穌基督表現忍耐,直至他們透露他們採取的行動的原因為止嗎?我們以我們的知識及判斷力與他們對抗是多麼愚蠢!耶和華的先知說:「誰曾測度耶和華的心,或作他的謀士指教他呢?」——以賽亞書40:13。
至於由不完美的人構成的基督教會,我們豈不可以忍耐等候它跟從上帝的指引嗎?我們無疑很高興及感激上帝對我們表現忍耐。我們最好效法上帝的忍耐,因為他會藉著基督使教會成為無瑕無疵。——彼得後書3:15;以弗所書5:25-27;啟示錄19:7,8。
無可置疑地,贏得快樂和永生的唯一地方便是跟從耶和華的指引。現在我們已來到他的公義新規制的門檻上,我們應該表示樂於讓耶和華調整我們的思想。藉著這樣行,我們可以彼此強化以抵抗魔鬼,「免得撒但趁著機會勝過我們。因為我們並非不曉得他的詭計。」——哥林多後書2:11;以弗所書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