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會『以往好日子』的精神
美國籃球手朱利斯·艾爾榮簽署一份二百五十萬美元的球賽合約後接受訪問。據報訪問者問艾爾榮說:「你還想要些什麼東西是你仍無法購買得到的呢?」他回答說:「可能是感情或靈性上的東西,這是無人可以購買得到的,物質東西則一無所缺了。」
從他的評論看來,這位百萬富翁籃球手可能觸及何以有這麼多人懷念「以往的好日子」的一個基本原因。雖然在世上很多地方人們正經歷到前所未有的物質繁榮或工業技術進步,不少人仍未感滿足。事實上,滿足我們感情及靈性上的需要未必一定與我們擁有的物質東西有關。我們也無法購買感情及靈性的滿足。事實上,今日很多人為了獲得更多金錢去購買精良製品而作的努力往往使他們無法滿足自己在靈性及感情上的基本需要。
耶穌曾向人指出,人並非僅有物質便能滿足。有一次當耶穌感覺饑餓之際,魔鬼力勸他濫用自己的神奇能力將石頭變成餅,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1-4)藉此耶穌請人留意一件事實,即人並非僅是具有肉體需要的動物,因此我們不會只因這些需要愈獲得滿足,便自然愈感覺快樂。反之,人也具有靈性及感情上的需要。若在這些方面得不到滿足,我們便不會在生活上尋得真正喜樂。
美國康乃狄各州大學的研究者所作的發現足以部份說明這件事。他們研究過七十名男子,這些人都放棄了主管級的職位,轉而擔任職位較低,但卻意味到自己會受到較少壓力的差事。結果怎樣呢?雖然那些男子不能享有與以往同樣的物質享受,他們卻「往往享有較快樂的生活和較美滿的婚姻」。最近對一些在股票市場中成功的投資者所作的研究顯示,他們都有戀愛失敗的傾向。為什麼呢?看來他們對賺錢的專注『使他們無法親近別人』。
因此,很多人發覺即使他們比以往擁有更多金錢與物質東西,他們仍陶醉地懷念「以往的好日子」。誠然,多年前大多數人均要勤懇工作維持生活,每每要比現在一般人付出更長的時間。但通常他們工作只是為了獲得生活的必需品,然後加以享用。在另一方面,今日很多人拼命追求大量進步技術的產品,但獲得這些東西看來卻為他們帶來較少的真正滿足。因此,智者的勸勉對今日更為適切:
「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因為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這也是虛空。人莫強如吃喝,且在勞碌中享福。」——傳道書2:22-24。
不錯,今日事物的精神看來已不同了。由於我們這時代有很多人未能『在勞碌中享福』,他們遂傾向於懷念「以往的好日子」。
朋友與家庭
關於過往,另一件吸引不少人的事乃是那時的人似乎較為友善。你認識別人而結交成為朋友。鄰居不僅是住在附近的人——他們也是朋友。那時人們較少留意物質東西而較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關於這點,有人問百萬富翁籃球手朱利斯·艾爾榮說:「擁有大量金錢會有任何不利嗎?」他回答說:
「你在很多方面成為眾矢之的。你很難獲得一種坦誠的關係。你需要看透別人,你必須懷具戒心。大部份都僅是相識的人。你可以說『朋友』,但其實只是相識的人。」
艾爾榮的話證明聖經的箴言說得不錯:「財物使朋友增多。但窮人朋友遠離。……愛送禮的,人都為他的朋友。」(箴言19:4,6)在所羅門王的日子,情形通常是這樣。今日亦然。對許多人來說,『你擁有什麼』或『你可以獲得什麼』對許多人來說,往往看來如此重要。顯而易見地,真正朋友之難尋並非僅是富人的難題。由於今日人們過度強調物質資財而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各階層的人都缺乏真正朋友。因此他們都喜歡懷念,「以往的好日子」。
與昔日的「精神」有關的另一點是家庭中的情況,多年前家庭各份子並沒有經常在電視機或電影銀幕前彼此互相「孤立」。他們也沒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像現代的父母及青年一般能以高速向不同方向「疾馳」而去。以往家庭有較多的共同行動。家庭各份子較為親密。時常整家人會一同誦讀聖經,使造物主賦予人的靈性需要獲得滿足。這也使家人有更多機會彼此交談。
怎麼辦
然而知道在「以往的好日子」較為普遍的這些好處或「精神」對我們有何價值呢?我們可以改變目前事物的情況嗎?
我們個人當然無法消除一切已經成就的技術進步。我們亦未必希望如此行,例如試圖過我們祖父母日子的那種生活。現在就是現在。我們必須面對這件事實。過度緬懷以往的日子有什麼好處呢?
在某一方面說來,這與上帝所感示的勸諭含意相同:「不要說,『先前的日子強過如今的日子,是什麼緣故呢?』你這樣問,不是出於智慧。」(傳道書7:10)人若不切實際地緬懷過去,彷彿舊時什麼都是好的,而現今則一無是處,這樣行絕非明智之舉。
今日我們也可以將這件事謹記在心。不錯,儘管人的技術進步,有些人仍然挨饑抵餓。其他的人則藉不法手段來維持生計,而一般道德風氣亦的確愈來愈壞。但我們卻無需懷著完全消極觀點。
耶和華見證人所表現的積極樂觀的精神便足以說明這點。他們並非只顧緬懷「以往的好日子」。反之,耶和華見證人發現研讀聖經使他們現在便能滿足自己在靈性及感情上的需要,甚至超越很多老一輩的人所樂於回顧的「以往好日子」的程度。
事實上,研究聖經能夠幫助人滿足靈性及感情上的需要豈不是意料中的事嗎?耶和華上帝賜人聖經。他不獨是我們的造物主,因此對於我們感情上最深切的需要以及我們可以怎樣使這種需要獲得滿足均瞭如指掌,他更將我們造成能夠體會自己靈性上的需要,我們對於崇拜他的需要。詩篇的執筆者衷誠地寫道:
「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華的道理潔淨,存到永遠。耶和華的典章真實全然公義……守著這些便有大賞。」——詩篇19:7-11。
藉著研讀和實行上帝的道,你可以在感情與靈性上均獲得深深的滿足,倘若整家人都這樣行,正如耶和華勸勉人所行一般,家庭各份子之間的感情會更加親密,同時他們會更親近天父。這樣,我們一方面不否認人類在物質進步上的成就與裨益,同時亦不致成為大受挫折的物質主義者或浪費光陰、緬懷過去的人。
這樣行還會帶來另一項裨益,即成為一個懷具真摯友愛的群體的成員。在《現代美國之宗教發展趨向》(1974年版)一書中,李·R·高伯發表他對一些生活在大城市中的黑人耶和華見證人的觀察所得。他發現「在他們本身的宗教生活上,見證人形成一個彼此信任,感情融洽的真摯團體」。他認為「耶和華見證人向[人]提供另一種可取的生活方式,給歸信者一條獲致身份與自重,群體的接納以及將來希望的途徑。」這項希望集中於上帝的應許之上。上帝應許加強人類技術進步的不良方面,同時也除去人類的不完美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不錯,如今乃是聖經曾準確地描述的世界「末期」,當其時很多人會『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違背父母,忘恩負義,無親情,不解怨,不能自約,任意妄為,愛宴樂不愛上帝。』(提摩太後書3:1-4)但上帝卻向我們提出保證,他必定會很快便將事物的情況改變。
他會鏟除地上的罪惡,建立一個公義的新規制以實現他的應許。啟示錄21:4描述這個時候(證據表明這日子已很近了)說:「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以賽亞書65:17一項類似的預言說:「看哪,我造新天新地;從前的事不再被記念,也不再追想。」上帝將要帶來的情況會在每方面均完全好過以前的日子,以致人絕無理由要懷念以往。不錯,屆時不會有任何事物促使人懷念「以往的好日子」。
倘若你喜歡知道更多關乎行將來臨的好日子,耶和華見證人會很樂於幫助你研讀聖經,使你亦能夠在現今便尋得人生最大的滿足,並且像他們一樣在生活上有明確的目標和可靠的「前途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