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世界的交往而歡樂
「[要]在耶和華你上帝面前歡樂。」——申命記12:18。
1,2.(甲)耶和華定意要我們在對他所作的敬拜上表現什麼品質?(乙)從早期教會的建立我們可以怎樣看出這件事實?
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是個「快樂的上帝」,無疑他對於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均感到喜樂。(提摩太前書1:11,根據NW)他的旨意要他手下所有忠心的受造物都從他們對他所作的崇拜感覺欣喜快樂。因此很適切地,我們在聖經裡發現上帝曾對他那具有預表性的選民以色列人說:「在那裡,耶和華上帝你們上帝的面前,你們和你們的家屬都可以吃,並且因你手所辦的一切事蒙耶和華你的上帝賜福,就都歡樂。」「[你]因你手所辦的要在耶和華你上帝面前歡樂。」——申命記12:7,18。
2 後來當基督的教會建立起來而成為「上帝[屬靈的]以色列民」時,耶和華很清楚地對一般被召成為這組織的份子的人表明他們被召加入一個快樂的團體而應該一同在其中歡樂。耶穌曾在登山寶訓中宣佈所有認識自己在靈性上帝的需要,渴慕公義和跟從和平的途徑的人都「快樂了。」甚至在猛烈的迫害之下他們仍然「應當歡喜快樂。」同樣地,我們發現保羅在他寫給腓立比人的那封令人鼓舞的信中說:「你們要靠主喜樂。」「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加拉太書6:16;馬太福音5:3-12,根據NW;腓立比書3:1;4:4。
3.耶和華使他的百姓有什麼歡欣鼓舞的充分理由?
3 今日耶和華上帝正邀請所有愛好真理和公義的人與他的見證人所形成的充滿快樂的新世界社會聚集起來。上帝使他的百姓有歡欣鼓舞的充分理由。有一個時期耶和華在現代的見證人陷於一種憂傷不樂的情況中,特別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8年結束時為然。聖經的預言將他們形容為身披粗麻衣的人,並且甚至將他們比作倒臥在街頭的屍首。(啟示錄11:3,7-10)但是耶和華卻使他的百姓的情況從憂傷哀哭改變為歡欣快樂。他將他手下忠心的見證人從他們那種像死去活動完全停止的狀態拯救出來;他將聖靈賜給他們而使以賽亞的預言應驗在他們身上:「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快樂,憂愁歎息盡都逃避。」——以賽亞書51:11。
4.善意的人留意到什麼事實?他們希望怎樣?
4 所以難怪世上有這麼多人留意到耶和華的百姓的快樂。事實上這是吸引許多人和我們聯絡的一個因素。他們發現自己和詩篇的作者懷有同一的願望:「[求你]使我見你選民的福,樂你國民的樂。」——詩篇106:5。
5.試舉出使新世界社會快樂的幾項因素。
5 新世界社會的歡樂是由許多因素構成的。了解聖經的真理而知道耶和華已經藉著將基督耶穌在天上的王國裡立為君王而掌權統治了,並且知道不久這個王國將會毀滅所有反對它的統治的人而永遠證實耶和華的宇宙統治權,這為我們帶來多大的喜樂!(詩篇97:1-12)懷有在行將來臨的新世界裡永遠生活的希望,目擊耶和華在今日這末世的時期將聖靈傾澆在他的百姓之上,不斷獲得真理的啟示和從事將一大群善意的人召集到新世界社會裡的工作;這些都是進一步使我們快樂的原因。除此之外,由於深知他的受造物的需要,耶和華為我們預備了歡樂的正當環境——在信仰相同的人之間彼此,快樂的聯誼和交往。
6,7.耶和華所造的生物賴什麼才能快樂?因此我們應該小心衛護什麼?
6 耶和華自己並不需要有任何人作伴才能快樂。他是完全自足的。可是他卻樂意對他的僕人感覺歡欣。「耶和華你的上帝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他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關於他的百姓會在末世時期恢復屬靈的繁榮一事,耶和華說:「我必因耶路撒冷歡喜,因我的百姓快樂。」在另一方面,上帝所造的生物卻沒有一個像他一樣是完全自足的。他們都必須倚賴耶和華才能快樂。他們都具有若干需要,而這些需要必須獲得滿足他們才能真正快樂。對地上不完美的人類說來這句話更加真確。這些需要之一便是正當的聯誼和交往。耶和華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為我們預備了這種必需的交往,特別是通過新世界社會中基督徒的聯誼使我們的需要獲得滿足。——西番雅書3:17;以賽亞書65:19。
7 因此我們若想繼續對上帝的百姓所從事的每一種活動感覺歡樂,我們就需要衛護和保持我們從彼此交往所得的喜樂。喜樂並不是自然產生的,反之乃是和上帝的百姓一同在一種協調和平的環境中跟從一條正當的行徑所產生的結果。這是聖靈所結的果實之一。(加拉太書5:22)我們很應該祈求上帝使我們中間充滿喜樂,但我們亦需要培養這種果實而各自盡一份力增加弟兄之間交往的快樂。
在我們的交往中表現慷慨的精神
8.表現慷慨會使誰得益?什麼例証可以表明這點?
8 慷慨是和歡樂有很密切關係的一種品質。你曾見過一個小氣吝嗇,心胸狹窄的人在他所做的一切事上都歡欣快樂嗎?一個總是企圖在生活上取而不予的人永不會是個快樂的人。喜樂會生慷慨,慷慨亦會生喜樂。論到馬其頓的基督徒,使徒保羅說:「他們喜樂底充溢……竟溢流出他們慷慨施與底豐富來。」慨慷為施予者帶來快樂,特別是當施予的人意識到他之所以能夠這樣行完全是因為耶和華對他施恩的緣故。在另一方面,這為接受施予的人和目擊慷慨的施予帶來什麼善果的人也帶來很大的喜樂。當大衛為後來由他的兒子所羅門築成的聖殿籌備建築的費用和材料時,「因這些人誠心樂意獻給耶和華,百姓就歡喜,大衛王也大大歡喜。」因此大衛對耶和華禱告說:「求你使你的民常存這樣的心思意念,堅定他們的心歸向你。」——哥林多後書8:1,2,《新約新譯修稿》;歷代志上29:9,14,18。
9.除了慷慨地獻出我們的物質財富和勞力之外,我們還可以在其他什麼方面表現這種品質?
9 因此今日當我們各力從事某件工作,例如建築王國聚會所或在大會中服務,而甘心自願獻出我們的勞力或金錢時,這會產生很大的快樂。當我們目擊一般弟兄在這種工作上所表現的慷慨時,我們會不禁為之歡欣和鼓舞,而且這無疑能移在小組所有的份子心中都引發同樣的慷慨精神。但是我們若想徹底體驗耶和華的百姓所享的喜樂,僅是慷慨地獻出我們的物質財富或時間勞力尚不夠。我們需要慷慨地將自己捨出,需要在待人接物方面,在寬恕和容忍方面,特別在與我們的基督徒活動有關的事項上,都表現慷慨大量的精神。
10,(甲)基本地說來,與人交往的願望是由什麼產生的?(乙)俗世的人在選擇朋友方面時常受什麼所支配?
10 基本地說來,和別人交往是自愛心的一種表現,雖然這並不一定是一種帶有不好含意的自私。我們都需要有人和我們作伴;這是我們生來便具有的性格。在人類剛產生時上帝即看出男人需要一個伴侶和助手,因為獨居是對人無益的。(創世記2:18)這種想有人作伴的願望便是促使男女締結婚姻的初步原因。(創世記2:24)同樣地,交友亦主要是為了使我們對同伴的需要獲得滿足的緣故。在這個世界裡,一般人都喜歡揀選一些和自己具有類似的社會或教育背景的人或和他們具有同一的興趣或嗜好的人作朋友以便在談話和活動方面能夠有某種共同的基礎。他們喜歡和一些對於他們的快樂能夠有所貢獻的人為友。時常這種俗世的友誼僅限於滿足個人自私的需要為目的,因此一旦當一方面不再能夠滿足另一方的需要或有另一種更有利的友誼出現時,原本的朋友便被撇棄一旁了。這種在所謂的友誼上缺乏真正感情的現象在今日特別顯著,因為許多人都變成了「專顧自己。」——提摩太後書3:2,3。
11.在與新世界社會的份子交往時我們需要提防什麼?
11 在新世界社會的基督徒交往中,我們要留心提防我們和弟兄的來往變成僅僅為了自利或滿足我們對友伴的需要的緣故。當我們認識真理時,我們發現自己來到一群出自種種不同的社會,教育和種族背景的人當中。我們若仍然在俗世裡,也許我們不會揀選其中某些人作我們的朋友,因為感覺他們對我們的快樂並不會有任何貢獻。甚至在新世界社會裡我們亦會發現自己對某些人比較對其他的人感覺親近一點,豈不是嗎?我們若發現和某些人交遊能夠使我們感覺自在,愉快而滿足,那末喜歡和這些人來往無疑是一種很自然的欲望。但是我們若僅限於和這些我們覺得易於相處的人來往,這樣行豈不是以自利為出發點嗎?我們在王國聚會所裡若總是和同一批人來往,這豈不會在小組裡形成派別和分裂嗎?不錯,我們可能發現自己粗心大意地按照別人在肉體上的情況而加以偏袒或歧視。——雅各書2:4。
12,13.特殊的友誼是不對的嗎?可是我們必須怎樣?
12 那末這是不是說我們若和小組裡的某些份子特別友好或比較和其他的人親近便可算是不對呢?並不一定。聖經曾將約翰稱為「耶穌所愛的那門徒,」而其他的證據亦表明在約翰和耶穌之間存有異乎尋常的友誼。但耶穌並沒有因此就不和其他的人來往或愛護他們。反之耶穌在對弟兄所表現的友愛方面是極為慷慨的;他為他們鞠躬盡瘁,甚至為他們犧牲自己的生命。他無疑『為他所作的一切而喜樂。』因為他想使門徒分享他從遵行天父的旨意和對人表現無私的愛心所獲得的喜樂,他在臨死之前勸勉他們說:「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約翰福音21:7;15:11,12。
13 但是除了我們和所有的弟兄共享的交誼之外,我們還需容許這種個人的友誼存在。一同認識了真理很久而分享過若干經驗和經歷過同樣的信心考驗的人自然會養成一種共同的了解和彼此的友誼。這種友誼會隨著他們對對方的忠貞和節氣等美德認識日深而增長;這種友誼乃是我們可以為之而歡樂的東西,因此我們絶不應該對此感覺嫉妒。有時有些人可能為了嫉妒的緣故而設法和某些弟兄結交,特別是一些在組織裡擔任重大職位的弟兄。但是由於這種友誼只是自利之心的產品,它並不會產生真正的快樂。隨著我們對真理的認識日深,與我們的弟兄一同從事宣揚王國的工作及一同忍受迫害反對的日子愈久,基督徒的友愛和交誼亦自然會變成日益強固而為雙方帶來恆久的喜樂。
增廣我們的友愛
14.我們可以怎樣將「施比受更為有福」這條原則應用在新世界社會的交往之上?
14 我們絕不想在對弟兄的友愛方面「心腸狹窄。」反之你應該『放寬』你對弟兄所懷的愛,將他們全體包括在內而慷慨地讓所有的人分享你的友誼。「施比受更為有福」的原則非常適用於交往這件事上。舉例說,一個善意的人開始參加小組的聚會。由於畏羞和未受過良好的教育,他的口齒非常鈍拙。我們起先覺得很難和他交談,但是由於我們愛這隻「新羊」,我們繼續盡力使他和我們一起時感覺自在。在基督徒互相交往的快樂氣氛中,他逐漸不再像起先那麼畏羞了。藉著他在神治傳道訓練班中間受的訓練,他學會怎樣對人表達上帝的旨意而能夠有效地從事傳道的工作。不久他發現自己開始在傳道工作上獲得快樂的經驗而很高興將這些經驗告訴我們。他不再因畏羞而沉默寡言了。反之他充滿了喜樂而變成議論風生!由於目擊他在真理上的進步和他以弟兄的身分和我們交往所獲得的快樂,我們亦和他一同高興。但是我們若「心腸狹窄」而沒有將這個新人包括在我們的交往中,我們便會錯過這種喜樂了。——哥林多後書6:12,13;使徒行傳20:35。
15,16.我們可以怎樣表現對弟兄的關懷?
15 為了在你的交往方面慷慨大量,你需要對你的弟兄感覺關心,「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你應該對你的弟兄在靈性上的進步具有衷誠的關懷;你應該為他們在基督徒的成熟之路上所作的每一項進步而歡欣。當一個和我們研讀聖經的人開始參加聚會,在《守望台》研究班中首次發表意見和開始參加傳道工作時,我們感覺多麼快樂!我們興奮地將這個新人的進步告訴其他的傳道員。當他來參加聚會時,我們很高興將他介紹給小組的僕人和其他與會的人。歸根究底說來,這豈不是證明我們是傳道員的一封推薦信嗎?但是為了提防任何自誇的傾向和避免感覺還是我們自己的勞力所產生的結果,當我們的弟兄獲得同樣的經驗和其他的新人作了同樣的進步時,我們亦應該一樣高興。——腓立比書2:4;羅馬書12:15,16。
16 我們也應該對一般不經常參加聚會而在靈性上有生病危險的軟弱弟兄感覺關懷。你應該在他們參加聚會時或你探訪他們時用造就性的說話鼓勵他們。讓他們感覺這種交往的溫暖。保羅曾寫道:「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有時一個友善的微笑,一個熱誠的握手或講述一個經驗便能夠在靈性軟弱的人心裡重新燃起為耶和華服務的願望。慷慨地將自己捨出而彼此關懷會使我們所隸屬的小組大大增加其中的喜樂。——哥林多前書10:24。
17.當一個人感覺弟兄之間缺乏温暖的交往時,他最好怎樣?
17 有時我們可能聽見有人發怨言說:「我們的小組有點不妥的地方。我們的弟兄之間完全沒有一點溫暖的友情。每逢我參加聚會時我總是有一種被人冷落的感覺。」小組裡若缺乏耶和華的聖靈以致毫無喜樂,這無疑是小組裡所有的份子都應該感覺關懷的事,特別以監督為然。但是感覺小組裡缺乏溫暖的人豈不也應該忠實地自我檢討一下嗎?他可以問問自己:「我有採取什麼步驟增加弟兄之間的喜樂嗎?我參加聚會的目的是否只求自己得益呢?抑或我願意藉著參加討論和與別人交往而對組裡的弟兄有所貢獻?我有留意熱誠地與別人招呼以及歡迎組織裡的新人嗎?我對自己的弟兄真正感覺關懷嗎?抑或我變成以自我為中心而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呢?」也許發怨言的人自己才冷冰冰地缺乏熱誠以致難於接近。若想使愛產生真正的喜樂,雙方都需要盡一份力。在另一方面,即使別人沒有什麼反應,我們仍然不會灰心放棄行對的事;反之我們會繼續一有機會便用造就性的說話鼓勵這些人。
18.我們應該對與我們的弟兄有關的什麼事項表示關懷?可是我們應該避免什麼?
18 對我們的基督徒弟兄感覺關懷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們應該干涉他們私人或家庭的事務以致變成「好管閒事。」當然,我們在有機會時可以和我們的弟兄一同消遣,而這種交遊可以為我們帶來很大的愉快和喜樂。(請參閱1960年九月一日的《守望台》雜誌第268,269頁)但是干預別人的私事或甚至花太多時間作社交性的探訪卻會很快地減少或甚至完全破壞屬靈的交往所帶來的喜樂。(彼得前書4:15;箴言25:17)我們所應該關心的是我們的弟兄的神治活動和他們在靈性上的福利;我們應該從他們的神治交往獲得喜樂,為他們在傳道工作上所得的好經驗而高興,並且因為能夠和他們一同讚美耶和華上帝的聖名而感覺快樂。不錯,我們的弟兄為我們帶來很大的喜樂。正如使徒保羅曾對腓立比的信徒寫道:「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腓立比書4:1;帖撒羅尼迦前書2:19,20。
19,20.(甲)什麼能夠幫助我們將新世界的交往建立在正當的基礎之上?(乙)從什麼方面說來新世界社會中的交往好像家庭中各份子的交往一樣?
19 為了充分享受新世界交往的權利,我們需要首先確定我們和弟兄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正當的基礎之上。我們若年紀尚輕,我們便應該提防對小組裡年歲較長的人表現不敬以致用一種過份熟絡不拘禮的方式對待他們;反之我們應該待他們好像待「父親」一樣。我們也應該尊重兩性之間的區別,使我們的交往保持純潔正當而永不要誤用我們所享的基督徒互相交往的權利。樂於和弟兄交往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們必須過度熱情洋溢或裝腔作勢地故表親熱。我們應該避免偽善地作一種其實彼此並不真正互相關懷的友好表現。——提摩太前書5:1,2;羅馬書12:9。
20 當我們開始和新世界社會的份子交往時,這有如進入一個大家庭一樣。在一個家庭裡各份子對彼此的為人自然非常熟悉,對各人的缺點和長處都看得很清楚。但是他們會彼此寬容。他們不會試圖裝出一副自以為義的面孔,因為他們知道家庭的其他份子很快便會看穿這種偽裝。事實上他們樂於光明磊落地以自己的本來面目示人;他們信賴家庭的其他份子會體諒他們而不致因為他們可能有些少獨特的癖性或在行事的方式上與眾不同而加以歧視。在新世界社會裡亦一樣;我們的弟兄信賴我們,因此他們以自然的本來面目對待我們而不裝出一副自以為義的模樣。這能夠促成一種和諧快樂的關係。同時我們都渴望彼此互助以求革新我們的頭腦而符合新世界的生活標準。所以讓我們每個人都時刻盡力增加新世界社會裡喜樂的精神,以慷慨,仁慈和體貼的心待人,關懷別人過於關懷自己,彼此造就以一同歡樂地從事宣揚王國的工作而為耶和華帶來更大的贊美。——羅馬書12:2;箴言19:22。